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选择性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相关日志

分享 关于梁彼得 案(转)
gordon 2016-2-21 18:13
前几天看了中文媒体关于梁彼得案的几篇文章,刚开始我也很困惑,为什么一个走火误杀会判那么重。直到昨天我无意中看到梁彼得的配枪,由于接受 过长期的枪械训练,我瞬间反应过来那几篇文章很可能只选择性披露了部分事实。所以我去找了一下相关的英文报道,发现陪审团在梁彼得案上作出的裁决,并非如 一些中文媒体口中所说的不公。梁彼得之所以被裁定所有罪名成立,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事发时梁使用的是一支格洛克G19手枪,纽约巡警的标准装备。熟悉枪械的人看到这可能已经意识到问题,那就是这支手枪几乎不会走火。通常我们讲的枪械走火 分两种情况,一种是由于枪械故障,在没有扣扳机的情况下自己击发;另一种则是由于使用者紧张或惊恐,无意中误扣扳机。G19的设计非常特殊,它有个保险在 扳机上,没扣扳机时保险会自动弹起顶住扳机,这个保险只有在扳机被扣下时才会打开。而纽约警察学院的枪械教官也证实了这点,纽约警局内的G19走火一年仅 有20次左右,并且极少由枪械本身引起。 更不要说纽约警局为了防止误击,所订购的G19都是更换过扳机弹簧的定制版, Trigger Pull力度达到12磅 (约合5.44kg)。要知道G19原厂扣发力度仅5.5磅,而另一款被美国军警广泛使用的P226手枪也才6.5磅。换言之, 要 击发一支NYPD定制版的G19,需要很大的力度 ,无意中误扣的可能性很低。而经过枪械专家的测试,梁的G19手枪实际扣发力度为11.5磅,陪审团12 位成员都试过这只手枪,给出了「并不容易扣下扳机」的结论。 二 在中文媒体的报道里,梁彼得被普遍描写成一个菜鸟新手的形象,认为他 的犯错是由于经验不足情有可原。纽约警局对菜鸟警员的认定标准是入职低于2年,但事实上梁彼得入职已经快18个月,也就是一年半;而他作证时也承认巡查那 栋建筑将近一千次,所以梁彼得并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菜鸟,经验不足的说法在陪审团面前很难站得住脚。 梁被起诉的二级误杀罪,很关键的一个因素是鲁莽(Reckless),也就说控方要证明梁主观上明知有风险致他人死亡,但依然不顾后果放任发生。在 这里有3个细节比较值得关注,首先梁掏枪是在他推门进入楼梯间前,换言之他当时还没有身处危险中;其次梁和他搭档事发时正在做从上往下的垂直巡逻 (Vertical Patrol),他们从8楼进入楼梯间遭遇7楼的死者时,处于射击上的优势高位;最后梁明知事发时的楼梯间非常狭窄,很有可能发生流弹伤人。 梁 对这三点的辩护是他当时正处于一个犯罪高发地带,而他通过门上小窗发现楼梯间一片漆黑感到有危险,所以他提前掏枪以保护自己。从我个人角度讲,我认为 梁的 说法是合理的,他提前掏枪行为也并不过分 。但是法庭上的诉讼是很扣字眼和讲究因果关系。梁在推门前还是推门后掏枪,因果逻辑上存在很微妙的差异;而在梁相 对死者占据优势位置,又明知楼梯间狭窄的情况下,他在陪审团眼里已经输了道理。 三 上 面讲的几点虽然对梁不利,但并非他被定罪的真正原因 。梁之所以被裁定所有罪名成立,是因为 他在开枪后一系列让人目瞪口呆的作为 ,也正是几乎所有中文媒体报 道里都忽略不提的事。那就是他在开枪后没有呼叫急救车,也没有主动施救受害者,更没有马上通报总台。 梁在庭审上解释说他当时并没有立刻意识到子弹射中人 , 几分钟后才发现Akai Gurley倒在血泊中。 事发时Akai Gurley正和他女友在一起,距离梁开枪的位置只有一层楼。死者女友说Akai Gurley在中枪后慘叫着向楼下跑,最终体力不支倒在5楼,而他女朋友在5楼哭喊求救。我猜死者当时也没明白怎么回事,以为是黑帮寻仇,中枪后第一反应 往楼下逃跑。但大家想想,一个人中枪后有可能不发出任何声音吗?梁会听不到Akai Gurley的慘叫声、脚步声和倒地声吗?更不要提后来他女友的哭喊求救,所以这个可能性是非常低。 并且梁在开枪后的一系列行为很反常,根据他搭档Landau的证词,梁开枪后第一时间去找子弹外壳,并亲口说「他要被炒掉」;然后他不肯让Landau通 报总台,要求先打电话给上司寻求帮助,接着失联长达整整6分半钟后才回应总台的呼叫(以上几点梁在庭审中都承认,他解释不想惊动其他人)。要知道配枪走火 如果没有伤到人,并不至于开除。梁种种不合逻辑的反应,说明他当时很有可能完全清楚知道他打中人,他说没意识到只是借口,而检察官更直接在庭上指控他撒 谎。 那么当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根据庭审的报道,梁彼得在开枪后头两分钟内找子弹外壳,并对Landau说他要被炒掉了。与此同时,Akai Gurley的女友和邻居打电话报警并叫了急救车,还试图以心肺复苏术抢救Akai Gurley。纽约警察总台接到报案后,马上使用无线电联系梁和Landau却没有收到回复。紧接着2分钟到4分钟内,梁和Landau就是否上报总台发 生争执,梁阻止了Landau上报总台,并向他借手机打给上司。Landau借手机后又拿了回来,梁没能联系到他上司。之后4分钟到6分钟内,梁和 Landau走到5楼找到倒在血泊中的Akai Gurley,但梁依然没有对Akai Gurley实施心肺复苏术, 而是用手机发短信联系警察工会代表寻求帮助 。工会代表回复短信让他上报,梁这才回复总台呼叫确认有开枪,此时距离他开枪已经 过去6分半钟。 四 梁彼得在开枪后 没有及时抢救Akai Gurley,是他被判二级误杀和渎职的关键。事后抢救未必能百分百救活受害人,但这在法律上的区别却非常大。以前有个案例,一个女生反抗性侵,不小心捅 了罪犯几刀,之后她过于惊慌,看着罪犯在血泊中慢慢死去没有施救。由于她没有及时施救,导致她本来是正当防卫,最后却变成了误杀。这还是普通人对罪犯的行 为,更不要说梁彼得作为警察开枪射中无辜路人,从头到尾居然没有任何抢救,只想着如何减轻责任,不要丢掉工作。控方甚至用"Care only about himself in the minutes after firing, not whether anyone had been hurt"这样的话形容他,换言之,梁彼得没有尽到一个警察应有的Duty和Responsibility。 陪 审团之所以裁决梁所有罪名成立,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他们认为梁的诚信有问题。在事发几天后,纽约警局举行过一次内部交叉聆讯,而梁和他搭档 Landau在被隔离的情况下,对整件事经过的描述是有出入的,而这份聆讯报告最终又被交给了陪审团,Landau后来还上庭指证了梁,这对于梁彼得的证 词可信度来说非常致命。 更不要说梁一直否认他把手指放在扳机上,他的证词在弹道鉴定和枪械分析面前根本站不住脚。 梁还说他事发后有通过警察无线电叫急救车 ,但检察官出示了当时的无线电录音,而梁并没有叫急救车。再加上他一直坚持表示没有听到声响,没有意识射到人等等,这些都给陪审团留下了极坏的印象。 我看到有人拿梁彼得和之前白人警察过失导致死亡却没有被起诉的案例比较。首先很多被拿来比较的案例,在发生的时间上比梁彼得案要晚,涉事警察并不是没有被起诉,而是还在等待检方起诉中(必须提醒下梁彼得案发生在2014年)。其次,梁彼得案中的 Akai Gurley是完全清白无辜,而很多被拿来比较的案例,例如Ferguson案中的黑人是有袭击警察的企图,两者完全不具有可比性。我搜索了一下类似的案 例,目前最接近梁彼得案的是同样发生在纽约的2004年「Richard S. Neri Killed Timothy Stansbury Jr.」,那个案子中的警察确实没有被起诉。 但那个警察做了一件梁彼得没有做的事,那就是 在陪审团决定是否起诉前,亲自出席了听证会 ,在陪审团面前解释和作证。 要知道在很多极具争议性的案件中,涉事警察都会选择出席听证会,因为这不仅仅是解释和作证,更是一个展示忏悔和道歉,取得陪审团和公众谅解的绝好机会。试想下一个健壮的男性警察,在公众和陪审团面前因为误杀平民而痛哭流涕泣不成声,那是非常有震撼力很能让人同情的。 而梁彼得却很罕见地拒绝了在陪审团面前作证 ,他给人一种很没诚意和害怕被质询的感觉。我个人的猜测是,梁彼得当时还不知道检方掌握了多少事实和证据,他担心在陪审团面前作证,一不小心会自相矛盾,所以他选择放弃了这个机会。 五 这两天看了无数的报道和文章,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立场决定了叙述(Narrative),而叙述引导修辞」。写这篇文章的初衷只是想补充在绝大多数中文媒体上缺失的一些细节,希望能帮助不清楚内情的人更好地去判断。在写的过程中,我也小心翼翼尽量不偏向任一边。 我 认为梁彼得一案要切割成两部分来看:事发时的失误开枪和事发后的抢救缺乏。梁彼得被裁定所有罪名成立,更多是因为后半部分的缘故。但各大中文媒体几乎避而 不谈,只一味强调前半部分梁彼得的失误开枪,实际上有误导的嫌疑(这里传授点私货, 多年经验告诉我中文媒体不可信,特别是海外各大留学和移民的公众号 )。 从我自己的角度看,我认为这个误杀确实是个意外,梁并不是有意犯错;但考虑到他事发时的作为和后来的态度,他被判二级误杀罪和渎职罪并不能说是无辜。另外 补充下,目前此案只刚完成裁决部分,具体的量刑要等到4月份,网上流传的15年是最高刑期,实际量刑范围在5到15年间。 有人说梁很可怜,年纪轻轻大好前途就这么断送了,但最可怜的难道不是因梁的失误和不作为,遭射杀的无辜路人 Akai Gurley吗?而 Akai Gurley还是两个刚出世小孩的父亲,如果梁彼得量刑过轻甚至无罪释放,那才叫真正的司法不公吧? 梁 的失误是他犯错的原因,而不是他犯错的理由 。试想一下,如果一个警察因为感到有危险就可以随意掏枪乱指,误杀了人惩罚很轻,那还有几个人敢上街?再换位想 一下, 如果当时从8楼推门而进的是Akai Gurley,他因为感到危险提前拿出手枪,然后误开枪射杀了刚从7楼巡逻出来的梁彼得,那陪审团会怎么判? 恐怕就不是误杀罪那么简单,估计 Akai Gurley 牢底都得坐穿。我要提醒一下,警察的身份并不代表在道义上就天然正确,作为执法力量的象征,他们更多时候承担比普通人还要严厉的标准。我也很同情梁彼得,但他应该为了他的所作所为受到惩罚,真的不能用"失误"这样轻描淡写的字眼一笔带过,那可是一条无辜人命。
314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也聊《穹顶之下》
热度 87 不爱吱声 2015-3-7 04:25
原贴发在这里: http://www.aswetalk.org/bbs/thread-35849-1-1.html 这里做备份,也可以跟只读日志的朋友分享自己对片子的看法,尽量做到就事论事,但难免有些情绪体现。 ====================================================================== 首先想说,这片子绝对不是科普片,而是纪录片。如果不清楚科普片与纪录片的差别,建议去找一下discovery或者BBC的科普片看看,然后再找获得过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的那些对照看一下。 两者抛开内容不谈,最根本的一条在于科普片必须不预设立场,讲述是要以一个完全局外人的身份来对知识进行介绍传递,科普片追求的是知识的准确性与全面性,追求的是严谨,对于学术上有争议的问题一定要把各方面的信息进行平等地公布,并不应该做定论。 纪录片则预设立场,因为纪录片追求的是传播,所有纪录片的目的都是表达立场表达声音而不是表述科学或者知识。为了传播,纪录片是会精心设计戏剧化情节以影响观众的情绪进而实现最大传播。纪录片因为预设立场,所以都对数据进行挑选,都对事实进行筛选。一般数据应该是准确的,事情也都是真实的,但是对数据的解读和对事件成因的解释过程则是单向的,有选择性的。纪录片从来不会把有争议的话题的各个角度全面呈现给受众,否则那就无法传播观点了。 为了说清楚这个区别,我先给大家讲一个例子。 其实,我以前在论坛提过,有一个获得奥斯卡纪录片奖的作品gas land(油罐应该有,大家愿意的话可以自己搜搜看)讲水力压裂对环境的破坏的片子,里面用了大量的戏剧化手法妖魔化一个工业工艺。 其中有一个场景,是科罗拉多的一家农户自家自来水用火一点就着火,然后镜头一转远处一个油气开采架,于是观众的情绪和逻辑都被带到影片所要传播的观点上了: 农户打开水龙头点火,着火--〉说明农户使用的地下水中有天然气 远处有油井,说明有油气开采活动--〉油气开采采出天然气 结论:农户使用的地下水中的天然气是当地油气开采活动导致的 影片的这个场景被很快到处传播,立马观众群情激昂。 但是真相是这样么? 经过科学的调查,根本不是。两个事件都是真实发生的,但是两个关联真实事件却并不一定就具有因果关联。地下水中含天然气是有多种可能性的。 比如说,地下水如果恰好流过地下某煤层区那么更大可能性天然气来自于煤层,而调查结果恰恰如此。 其实很容易检测分辨地下水中的天然气来自煤层还是远处页岩开采活动泄露。 1。新事实:该地区地下水恰好经过一块煤层。 2。非科学的手段排查事件关联性。在调查过程中,讯问当地住户,一位老者说他家很早很早就这样了,当地很多家都知道,不是新鲜事,那时候并没有开始油气开采呢。 3。科学手段来排查事件关联性。仪器检测,发现水中天然气是生物菌生成气,这只有浅层煤层才会这样的天然气,而深藏地下几千米页岩内的天然气都是热成气,就是靠上亿年地球岩石搅拌和热量分解有机体生成的。他们的碳同位素成分比并不相同。 大家总觉得自己看到的就是事实,也总更倾向于接受那些自己喜欢的观点。而这种情绪是很容易被一些拍摄技巧和叙事方式所利用。 说这些的意思是,是想讲清楚纪录片和科普片的差别。也是因为很多人把这个片子当作科普片看,甚至看到名气很大的科普网站果壳网也一直把此片当作科普片来推荐来谈论。所以觉得有必要把这事情讲清楚。 好好,下面我来谈谈这个片子的问题。 我不会面面俱到,因为精力有限,也没时间,自己纯粹没事找事闲得慌才发这个帖子。当然有谁愿意把我工资付了,然后让我也停职一年也做一个调查也不是不可以。 总的来说,这片子前面讲述雾霾成因还算不错,但是其中有一些地方有把关联事件有意无意暗示为因果关联的。 比如说,雾霾与肺癌症的关联性;水风也提到了pm2.5颗粒与巨噬细胞死亡的关联性;pm2.5颗粒与死亡率的关联性;论证都非常不充分,不全面,因为没有提供其他可能关联因素,因此对观众看来具有明显的(唯一)因果关联。这些都不符合科普片对没有定论的问题要对多个可能性做平等分析的要求,应该是为了传播观点服务的,就是说为了让观众产生雾霾的危害非常大的印象,甚至可以引起死亡。这种通过影视夸大方式,与将镜头对准农户的水龙头着火这种可视化感非常强的场景,让观众可以产生某种恐惧感,进而达到最大传播效果。 但是,我也想让大家了解。“雾霾是我么必须应该大力治理”的这个观点我是非常同意的,尽管或许雾霾的恶从科学角度看不一定像片子中演示的那么大,但是这个观点经过片子夸大后传递而观众,可能带来正面的社会效应,那么我不会因为片子的不严谨而在这方面过多指责,吹毛求疵。因为在我看来,能够传播“对社会有益的观点”的纪录片就是一个好的纪录片。戏剧性,夸张性等影视手法是必须的,也是好的纪录片的重要组成部分。 纪录片面向的是大众,传播的是某种观点,评判他的好坏,一定要抓住他传播的观点是否有益。在“雾霾需要大力治理”这个观点传递上,这个片子完成的不错。可以打不错的分数。 但是, 当片子继续开始分析抛售她的解决方案的时候,我就越品越不是味,越看越疑惑,到最后刚刚积累出来的对片子那些好感一扫而光。 我这里只选几个记忆比较深刻的场景跟大家抛析一下。这原本就是一个表达立场和观点的纪录片,那么当我反驳片子提出的观点或者方案不可避免地要处于另外的立场,所以我不否认,我在对以下问题的看法是与片子的制作者处于不同的立场的。改变一个人原本的立场很难,但我还是希望通过费时费力写这个帖子让更多的人看到硬币的另一面。我也相信,每个人只有经过自己的深入思考获得的知识才是最可靠的。 第一个想聊聊的是片子中提出的解决煤带来的空气污染的“洗煤”方案。 片中有几个数据和场景值得玩味。 一个是煤并不是一定脏的,煤是可以洗干净的,英国95%以上都洗干净,而我们只洗了不到一半的煤。然后一大段抒情,最后是采访环保人员,从环保人员口中说出了我们可以洗煤来解决城市污染的问题。 这个方案真的合理么? 其一,洗煤需要建洗煤厂。而中国国家的煤消耗量与英国的消耗量要高非常非常非常多,中国一半的煤所需要的洗煤厂是远远多于英国95%的煤所需要的,当把中国另一半煤也洗一遍的话,那就意味着现有洗煤厂的总数加倍,这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么?特别是,如果中国能源需求的增速非常非常快,对煤的需求速度远远超出了新建洗煤厂的速度,那么在片子中轻松自如说出的另一半煤也洗一下这种方案在现实中可能实现么? 不过呢,那是前几年的事情了。从现在开始,中国的经济增速已经降下来,钢铁需求下来了,煤炭需求也下来了,每准再过几年,煤炭需求降到现在的一半,嗯,现有的洗煤厂就有足够容量把所有的煤都洗一遍的了,那样片子中所建议的洗煤方案就自动可行了。会不会,到时候有人把这个片子拿出来说:这真是一个高瞻远瞩的伟大设想阿。所以我觉得这个片子出来的时机真的恰到好处。希望是我想多了。 其二,洗煤需要额外的开销,经过洗后的煤可以导致消费端煤的价格加倍。这部分费用到底应该由谁来承担呢?全部由那些使用散煤的用户来承担真的合理么?空气净化的收益者是全部居民。如果由散煤用户自己承担整个洗煤费用,那么就意味着散煤用户在为全城市的居民生活品质的提高来买单。那么由全体居民买单怎样?这个问题每个人最好问问自己,愿意交额外的“城市空气净化费”么? 很遗憾,片子中对此提都没有提。 第三,洗煤会潜在的造成更严重的水污染。大量的洗煤后的液体含有洗下来的那些煤中的污染物,如何处理这些污染物保证不造成更大的水资源污染可比通过洗煤解决空气污染难度大很多啊。而水资源污染给人类造成疾病的风险是要远远高于空气污染的。 已经是很早很早了,我就知道环境保护要综合治理。二次污染的问题也不是什么新课题,这么重要的一个环保片子对此提都没提。而另一个事实是,水资源污染是乡下的洗煤厂局部的事情,空气污染则是城里的事情,那么如果有人在这方面质疑片子制作者的立场也不是一点道理都没有的。但是我更愿意相信这是由于制作者知识局限性所致。 总之,以上三点,是我为什么觉得洗煤这个方案真正实施起来根本就不像片子中表现的那样轻松的。 环保并不是我的专业,我也没精力自己去查资料核实以上三点具体细节到底如何,如果有什么错误,大家尽可指出,只要就事论事就好。 第二个想聊聊的是片子中提出的气代煤的能源结构改革方案以及油气企业的体制改革“私有化”方案。 先说个小插曲,恐怕大家都没有注意到。 记得片中,她采访其中有位中石油的工程师,说油气经营有安全性问题,弄不好就出大事,这句很快就过去了。接下来马上切换大谈特谈能源安全。我看的这里,当时是一头雾水。因为中石油工程师说的是油气经营安全问题,这包括人员的健康和人身安全,工艺施工中设备的安全,以及保护环境,而能源安全是说能源对外依存度,进口能源百分比的问题。这是两个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片子却把这两个东西掺合到一起。 而另一方面,石油工程师所提的经营安全问题,恰好符合片子的环保主题,一个镜头一带而过,而后各种人物大谈特谈能源安全。其实,石油工程师说的安全问题恰恰是一旦放开油气开采行业的最大风险之所在。因为比较小企业来说,大企业更容易受到政府监督,也更在意公司的名誉,更愿意在安全性方面进行投入。煤炭行业开放后的乱象其实算是很好的例子。 下面这些过于技术化,大家可以略过 片子说了几个数据也挺有意思。说美国第一大天然气生产国,美国6300家油气公司,160家管道公司,而中石油垄断中国70%的油气资源,70%的管道资源。最后结论是垄断阻碍创新,只要开放市场,中国天然气产量提高一倍,探明储量也提高一倍。 所谓美国天然气公司多,那是因为美国是土地私有的,地下矿藏也是私有的(具体买房会有合同限定),这样只要有钱任何人都可以投资油田,买两口油气井玩玩是很容易的,还有这样的专门网站整的就跟买房地产似的。买了油井,直接花三百多美金注册个公司,就可以成为一家天然气(油)公司了,这种公司非常多。会有专门的能源公司来运油或者通过管道并网卖气。这个前提是土地矿藏私有化,这个世界上据我所知只有美国是如此的。连欧洲国家都不是的。 但是,这么多家天然气/油公司其实对行业来说仅仅是个数字,什么引导行业创新之类的跟他们是一毛钱关系都没有的。他们就是相当于买个印钞机,他们也不关心开采这些细节。现在最先进最创新的开采技术都是掌握在非常少数的几家油服公司。在行业发展早期,自由竞争会带来活力,会促进创新,但是大浪淘沙,等到行业步如成熟期,一定是大公司,更有财力的公司更具有创新能力,因为创新不是人海战术可以搞定的,那是靠金钱投入以及依靠受过系统科学训练并有产品经验的人才能搞出来的。油气开采使用的工具都是比较特殊的,他需要挑战的是不同的地质状况,是高温高压的极端条件,所有这些不可能期待仅仅靠自由竞争就可以发明创造出来,是要靠反复试验,经验积累以及科学管理的。 美国现在是天然气第一大生产国,确实是因为美国的非常规天然气,主要是页岩气最近几年大力开采的结果。而页岩气开采主要源于技术进步,具体说是两项技术,一个是水平钻井,一个是压裂。但这两项技术的提高根本就不是什么开放市场,私有化,公司多竞争多而导致的。对企业来说,其实更多还是因为天然气价格高,政府政策扶植,促使企业愿意发展那些成本比较高的开采技术。美国在页岩气开采爆发那前几年,天然气越来越短缺,对外进口依存度很高,那几年天然气价格都是8美元以上,而发展出来的新技术开采天然气的成本可以在4美元左右,这个盈利空间非常大,因此企业当然愿意投资去研发这些新技术。 中国的非常规天然气储量很丰富不假。但是中国的地质条件要远远不如美国的地质条件(这个帖子作了简短说明: http://www.aswetalk.org/bbs/foru ... 5752pid=613366 );另外中国页岩所处的地理位置人口相对密集,其施工难度也远远大于美国。这就导致即便有技术,开采成本也应该会远远高于美国。比如,记得以前看新闻得知,现在中国开始的重庆涪陵页岩试验井的单井成本几乎是美国均价的4倍,那么恐怕已现在的气价,以这种成本开采页岩气并不见得会让公司有大的盈利。而重庆的页岩田是中国地质条件最好的一块页岩田,按理论应该是国内开采成本可以最低的一块。那么从企业角度,如果不愿意开采也是可以理解的,谁都不愿意采得越多赔的越多的买卖。 而美国还有一个能够实现页岩气大面积开采的条件是,美国的天然气管道系统特别发达,遍布全国,直接入户,这样一旦这些油气企业才出天然气,那么很容易就运输出去,如果没有这么发达的管道系统,天然气采出来也运不出去,或者采用压缩或者液化的方式通过公路或铁路运,那成本会极大地增加,那么可能结果是企业采出来也赚不到钱。 管道问题到了中国就成了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了。中国从前没有天然气在消费端的需求,开采成本又太高,那就没有修管道的动力也没有修管道的资金,而管道不发达,天然气到消费端的整体成本就高,于是又无法去开采。 说这个更多的是想说明能源结构调整这事情很复杂。而技术创新的阻碍很可能并不是由于垄断,而更大的可能性是由于天然气价格不够高,高不过开采成本,导致空有地质储量而没法将其转换成经济可开采量。 那么如果是这样的话,片子中所提的开放市场,甚至私有制还合理么? 当然中石油有效率低下等问题,进行大改也是应该的,但在这样一个影响力大的环保片里向观众随随便便就抛出这么一个方案,统统外行话,充满对实际情况的无知,这是几个意思? 第三个是纯粹因为看不惯片子最后的那段“道德教化”来吐吐嘈,这段营养不多 片子中记者去劝施工人员把沙堆盖上,去劝餐馆老板装净化器,不管是施工方还是餐馆老板都是很听话地就照办了。然后,告诉大家看看这些小事情,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承担起来做起来,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监管了。 实话实说,我当时看的时候就是觉得是“不食肉糜”,也让我想起了另一句成语:“狐假虎威”。在我看来,那些老板怕的更多的恐怕是她背后那台摄像机吧。“老人摔倒扶还是不扶”现在都是个问题,如何让群众都像她片子中展现的那样实现公民的监管呢?而公民监管的法律依据又在哪里呢? 拨打投诉电话,那就是让政府无偿负责监管,于是就又回到原点了,如果政府无力监管,那其实啥问题都没解决,但是潜台词是不怪我。如果政府能够监管,那么监管成本谁来买单,这才是大家都需要想一想的问题。片中再次提都没有提。 这样一个片子居然会让自己花这么大精力来评论,越发觉得自己真是有点闲的。不过,如果这篇文章的读者不管自己站在什么立场,都觉得有所收获,那就没白费劲。
个人分类: 杂记|354 次阅读|29 个评论
分享 选择性记忆
热度 23 qyangroo 2014-12-6 02:24
人选择性地记忆自己想记的东西,选择性的失忆自己不想记的东西。 我记得最深的一副对联,是讲一群小学生在私塾用砖砸死了只小鸭子,私塾的石先生出上联: 细羽家禽砖后死 小学生对道: 粗毛野兽石先生 以前被要求背诵很多对联。不知为什么我就牢牢记住了这副对联。 再说某次落日时分我在后院扫落叶,见林间枯藤缠树,落叶遍地,有随流水逝去,倦鸟投林,心有所感,吟道: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夕阳西下....... 见儿子神态异样地看着我,心道经典就是不一样,肯定被意境触动了,提示他:“儿子,你有没有感觉到一种寂寥的心情?” 儿子回道:“我就是奇怪妈妈今天怎么有心情作打油诗?”
1086 次阅读|7 个评论
分享 选择性固执
热度 40 河蚌 2012-5-25 08:38
叫兽评价张绍刚,说比刻薄更差劲的选择性刻薄。呵呵,是这个道理,当然,所有的坏品性都是如此,比如固执,比固执更差劲的是选择性固执。 俺们马上要迎来这么一位“选择性固执”的人物了。此人是俺以前公司的,其特点就是固执,技术上十分的固执,经常是虽千万人吾往矣,不管谁怎么说,他也绝对不会接受。但时间长了,大家却发现,在有一个人面前,他不但不会固执,而且温顺得象一只波丝猫,那人就是---老板。 老板开始时很象个老板,但后来忽然开始关心技术了,而且非常自信,自信到认为某种技术很容易做,只是我们所有的技术主管都因为保守不愿意做。虽然公司是老板的,但能够成长到现在,那是大家的辛苦换来的,何况,衣食寄身所在,不可不慎重,于是原来很有些矛盾的主管们,在多次会议上都从未有过的一致,认为老板的建议不可行。 唯有这位,作为一个老总级的系统架构师,始终如一地坚决地站在老板一边。直到最后,大家开玩笑说,老板一旦和大家意见有差别,马上就会喊:“开门,放**进来”,然后他进来,老板说:“这个东西能不能做”,他就说:“能做!!”,然后老板就对我们说:“看吧,能做吧!!”,能做,当然他做,于是他最后成了最忙的忙人。 在俺们纷纷离去后,他坚持到了最后,也成了老板最看重的人,核心里的核心,骨干中的骨干,直到,直到原来公司终于黄了,被俺们现在的公司收购了。然后,此位同事又将要被打包送到我们的部门里。 哦,如何安排他,真是一件头痛的事情。
个人分类: 工作之余|1494 次阅读|28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11-22 18:07 , Processed in 0.028149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