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技能

相关日志

分享 技能 学到什么地步是适宜的
gordon 2016-11-22 21:40
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你自己才是最聪明的,因为你自己的情况,只有你自己才知道。 父母无法为你做决策的原因,是因为关于你的情况,他们根本没有什么了解 ******************************************************* 你问的这个悖论?隐含假设是别人替你做决定 ******************************************************* 快和慢,进步、落后,其实没有对错,跟当时的实际情况有关。 这个因地制宜 所依赖的实际情况,才最难发现的 ******************************************************* 所以有的人, 具有的技能,自己不能用,得卖给别人 商品交换,就是把自己无用的东西,跟别人交换。 很多时候,自己学的技能其实是为别人服务的。(自身的情况用不上,例如没那么大规模或资金量) ******************************************************* 在动物界,也有这种过度进化的例子 ,就是有些器官对它自己没什么用,却进化的很大。 技能 学到什么地步是适宜的? 也不能说错, 不过提醒注意 资金量的积累。 不要老关注自己技能的成长。 人力资本有时候不如 社会资本,例如关系。 注:只是看你自己相信什么,自己骗自己。 ******************************************************* 其实是 舆论 唬你呢, 中国社会进步的成本让你分担了 。 举秀才,不知书。 举孝廉,父别居。 寒素清白浊如泥, 高第良将怯如鸡。
76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技能提升三】提高架构经验
higer 2016-5-13 23:22
一、担任项目经理; 二、分析、设计、架构项目; 三、《架构师》考试; 四、找到小平台里架构大数据的锻炼机会。
个人分类: 自我|3 个评论
分享 【技能提升二】提高项目开发经验
higer 2016-5-13 23:20
一、梳理以前维护项目,接活进行改造,提升前台PHP+后台JSP等微信公众号开发经验; 二、维护licaila项目,反复进行改造,对平台不断进行迭代升级,提升自己Java/Spring/Hibernate等前后台框架开发经验。
个人分类: 自我|4 个评论
分享 【技能提升一】提高自身项目管理经验
higer 2016-5-13 23:16
一、竞聘项目经理 二、担任项目经理 三、《项目管理师》考试
个人分类: 自我|2 个评论
分享 在这个世界上你需要很多不同的技能 2
gordon 2016-5-12 21:09
http://video.weibo.com/player/1034:204e1805e47864c4f0a22b6d61a5828e/v.swf
107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在这个世界上你需要很多不同的技能 1
gordon 2016-5-12 21:05
http://video.weibo.com/player/1034:c81d4e31eb77e4d02ac45dad8bb12675/v.swf 凡事忍三刻、等三天,如果是恼怒情绪,忍耐三刻,你就会冷静许多,等上三天,你至少不会再做出冲动的事情;如果是不愉快的心情,忍耐三刻,也许就烟消云 散;如果是生活的磨难,等待三天,或许就能见到新的希望。也许等待不会改变现实,但是能改变自己的心态,这就足以去应对一切难题。
107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技能差、沟通能力也不好,家庭负担重
gordon 2016-4-19 12:30
技能差、沟通能力也不好,家庭负担重 **************************************************************** “ 重病寻死 商场内跳楼自杀 ” 这则新闻想到的 这一人群的特点就是 “技能差、沟通能力也不好,家庭负担重” **************************************************************** 连基本能力都没有 稍微放松一点,不要想自己能力很强,动不动就想骂人 先达到基本能力,ok 跟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里的柯景腾的学习一样, 义气,仗义,但是功课真差 连动物本能都没克服呢 但是认为自己不得了 **************************************************************** 会点 “真本事” ,是不容易的 注: 以前靠体能,现在老了 ,怎么弄? 老炮,还很流行 **************************************************************** 人弱,能找一个地方塞哪儿 你全是棱角,这怎么弄啊 往哪个地方放你呀? 注:会两手拳脚,平时爱管个闲事
188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同志们,新年好。
热度 29 所以我才打高球 2016-1-2 22:33
2016年了。 过去我还是挺喜欢写帖子的,至少一个月里有那么1篇是肯定要出的。15年的时候彻底断了,一大截时间不写帖子。 这样不好,写帖子是一种体验,你看论坛里那么多年龄大的人都在孜孜不倦的更帖子,我就这么弃了这个技能,是不应该的。 于是我决定在2016年的开始,更个帖子。日志,也是帖子。 同志们,新年好。
1275 次阅读|5 个评论
分享 中国一些不好的学术习惯
gordon 2015-7-18 13:06
注:读 陈平:《七十回首清苦科研路》有感 把吵架看作是 “反对权威”, 如果你没有道理,不用1百个人反对,举出一个反例,就够了。 我们报纸那种“有气势”的演说方式,实际上是动员、宣传鼓动用的。 不是用作探讨问题的。 他说自己不敢开口,但其实,演讲、辩论是一个公民的基本技能。 多练习就好了。 当然,对于初学者,难免磕磕绊绊,使劲过度,生憋时间长了,放一炮。 关于清贫 那是你自己选择,你消费了自己的时间,当然自己付账。 这些时间是可以去挣钱的,至于有没有技能,是另一回事了。 关于“坐第一排” 这有什么,我从上学开始都是在第一排座的。 可能是心理有障碍。就像有的人听不得 “羊叫” 一样。
106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户外迷失方向解决办法
热度 1 鹰梭 2015-6-18 13:43
户外迷失方向解决办法
在没有地形图和指北针等制式器材的情况下,要掌握一些利用自然特征判定方向的方法。 野外生存技能 步骤/方法 1、利用太阳判定方位非常简单。 可以用一根标杆(直杆),使其与地面垂直,把一块石子放在标杆影子的顶点A处;约10分钟后,当标杆影子的顶点移动到B处时,再放一块石子。将A、B两点连成一条直线,这条直线的指向就是东西方向。与AB连线垂直的方向则是南北方向,向太阳的一端是南方。    2、利用指针式手表对太阳的方法判定方向。 方法是:手表水平放置将时针指示的(24小时制)时间数减半后的位置朝向太阳,表盘上12点时刻度所指示的方向就是概略北方。假如现在时间是16时,则手表8时的刻度指向太阳,12时刻度所指的就是北方。    3、夜间天气晴朗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北极星判定方向。 寻找北极星首先要找到能熊星座(即我们人称的北斗星)。该星座由七颗星组成,开头就像一把勺子一样。当找到北斗星后,沿着勺边A、B两颗星的连线,向勺口方向延伸约为A、B两星间隔的5倍处一颗较明亮的星就是北极星。北极星指示的方向就是北方。还可以利用与北斗星相对的仙后星座寻找北极星。仙后星座由5颗与北斗星亮度差不多的星组成,形状像W。在W字缺口中间的前方,约为整个缺口宽度的两倍处,即可找到北极星。    4、利用地物特征判定方位是一种补助方法。 使用时,应根据不同情况灵活运用。独立树通常南面枝叶茂盛,树皮光滑。树桩上的年轮线通常是南面稀、北面密。农村的房屋门窗和庙宇的正门通常朝南开。建筑物、土堆、田埂、高地的积雪通常是南面融化的快,北面融化的慢。大岩石、土堆、大树南面草木茂密,而北则易生青苔。 迷失方向措施 1、在野外迷失方向时,切勿惊慌失措,而是要立即停下来,总冷静地回忆一下所走过的道路,想办法按一切可能利用的标志重新制定方向,然后再寻找道路。最可靠的方法是“迷途知返”,退回于原出发地。   2、在山地迷失方向后,应先登高远望,判断应该向什么方向走。通常应朝地势低的方向走,这样容易碰到水源、顺河而行最为保险,这一点在森林中尤中为重要。因为道路、居民点常常是滨水临河而筑的。 3、如果遇到岔路口,道路多而令人无所适从时,首先要明确要去的方向,然后选择正确的道路。若几条道路的方向大致相同,无法判定,则应先走中间那条路,这样可以左右逢源,即便走错了路,也不会偏差太远。 4、在山地行进,为避免迷失方向,节省体力,提高行进速度,应力求有道路不穿林翻山,有大路不走小路,如没有道路,可选择在纵向的山梁、山脊、山腰、河流小溪边缘,以及树高林稀、空隙大、草丛低疏的地形上行进。要力求走梁不走沟,走纵不走横。
个人分类: 生活技巧|771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科研水平和 自身拥有的技能密切相关
gordon 2014-10-1 15:23
上学时间长了,可能对这个事认识不透。 实际上呢,有时候创新靠的是直觉。 就是很多步骤略过去了,或者它就认为这样是天经地义的。 只有到别人提出诘问时,才想到去证明。 技能差啊,局面打不开,复杂度高。 比如考试,一张卷子,有两道大题,你以前就做过,那在相同的时间内,这个卷子的难度大大降低了。 ××××××××××××××××××××××××××××××××××××××××××××××××××××××××××××× 我看过很多书,就 马克思玻恩说过这个事。 他说是,一个国家的科研啊,跟这个国家的工业水平有关。 你要是啥都是从头开始弄,这个难度太大了。 注:李政道以前说过,费米给他做过一个计算尺
194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新技能
热度 22 瞎赳赳 2014-8-26 19:45
新技能
个人分类: 好玩|564 次阅读|9 个评论
分享 特殊技能
热度 3 石榴 2014-7-25 13:53
特殊技能
个人分类: 会心一笑|437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你不知道的小故事:古代骑兵的干粮--------肉干
热度 18 天狼星 2014-7-14 02:04
忘了是在哪里看到的,古代的游牧民族,匈奴还是啥的,宰杀牲畜后把生肉放在马鞍下,靠骑马的时候不停挤压,把肉里的汁水榨出来,一天下来就可以吃了,这是最早的肉干,行军粮食,可以节省做饭时间,这是游牧民族的骑兵能够长时间都在马背上生活作战的技能之一。 据说现在还有用这种方法制作的牛肉干,据尝过的人说味道及其恐怖,跟现在流行的草原风干牛肉干是两回事。 根据大家的回复,我google了一下,找到了: http://www.romanarmytalk.com/25-allies-a-enemies-of-rome/322068-huns-tenderizing-meat-under-saddle.html I was reading Otto J. Meanchen-Helfen's book The World of the Huns he mentioned Ammianus Marcellinus's description of the way the Huns warmed raw meat while on horseback he mentioned that this theory has been rejected as a misunderstanding of a widespread steppe practice; the Huns are supposed to have used raw meat for preventing healing the horse's wounds caused by the pressure of the saddle. He did add that at the end of fourteenth century a Bavarian soldier named Hans Schiltberger who probably never heard of Ammianus, reported that the Tartars of the Golden Horde, when they were on a fast journey, “took some meat cut it into thin slices put it into a linen cloth put it under the saddle rode on it." http://cookingrosemary.hubpages.com/hub/steak-tartar The origin of Steak Tartar is one of the great old food myths, it is not certain when or where it was first created, but legend has it that Mongolian horsemen would place steaks under their saddles to cushion and soothe their mounts during days of riding, when they retrieved the meat, it would be so tenderized from the saddle’s friction that they could eat it raw (as be fitting for barbarians).
1157 次阅读|4 个评论
分享 新技能
热度 24 北京阿新 2014-4-23 14:44
#简直停不下来# 今天早上地铁超挤,一男不小心踩了一女一脚,连声道歉,未想女子不依不饶,破口大骂,简直停不下来,男子无奈掏出手机对着此女,手机上打开了汤姆猫…新技能,get✔
个人分类: 搞笑|804 次阅读|5 个评论
分享 技能固化
热度 1 gordon 2013-11-27 05:06
一个社会中的人,首先遇到的 不是什么“舒适区、学习区、恐慌区”这样乱七八糟的问题。 首先遇到的是“工作强度”的问题。 工作这事啊,不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而是“台上分分钟”,技能不固化,承受不了这个工作强度。 这种把人当作机器的做法是没有将来的,人有人的用处。 大部分人还是生来工作的,从事研究的是少数,也就是说,纯粹从“人力资源”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是没有出路的。 以前我也迷信过 “ 教育学、心理学 ” 的这个说法,现在看不现实,人主要还是工作。 如果没有持续培训的话,工人也就是个屌丝阶级,这也是当年有推荐上大学的机会,竞争很激烈的原因。 工人阶级作为一个弱势群体,不用暴力争取自己的权利怎么行呢? 个人受进步主义、国家主义洗脑太深。科学进步、国家大项目都是高富帅嘛 尻,年纪越大越反动,呵呵 ×××××××××××××××××××××××××××××××××××××××××××××××××××××××××××××××××××××××× 真为年轻时的各种傻逼行为捉急。
133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一个发财者在中国社会的必备技能 —— 对纳什均衡的深入理解 ...
热度 2 gordon 2013-9-27 23:02
策略的产生来自于对中国社会的深入理解。 纳什均衡就是大家都不出力的这么一种状态,因为 你出力并不能确保别人跟着出力,而你出力的成本大于你出力所能给自己带来的好处 。 纳什均衡( Nash Equilibrium )是博弈中的一种特殊状态,在此状态下,参与博弈的任何一个玩家如果单方面改变现有策略,都会伤害到自己。 Collective Action Problem 集体行动问题 , Common Pool Problem 共享池塘问题 和 Prisoners' Dilemma 囚徒困境:说的都是同一个现象。很多事情需要很多人一起努力或一起约束自己(如纳税修路,抬重东西,避免弱者受侵犯等),但是每个人都希望别人贡献,自己搭便车,在无政府状态下,就可能什么也干不成。 Lovers' Game 情侣博弈: 并不是每一种集体行动都是让人头痛的囚徒困境 ,有的情况下玩家们甘心合作,需要的只是协调机制。 就好像一对情侣在决定去哪里吃饭的时候,虽然也可能有不同意见,但是都承认一起吃比分开吃要好 。就是说,你并不特别在乎具体的选项,但是非常在乎和其它玩家策略一致。 你对参加还是不参加可能拿不准,但是你非常清楚,只要大家都参加你一定参加,大家都不参加你一定不参加。你的选择完全依赖于你对其他人的预期(这不是盲从,而是理性博弈的必然结果),预期影响行为。在一个基本判断(也可能是直观感性的,瞬间形成的)下决定每个个体的行为。 破解“等、靠、要”的 根本锁钥 就是 “ 如何协商和协调 ”。 与交往能力差、性格孤僻的高智商者相比,那些能够敏锐了解他人情绪、善于控制自己情绪的人,更有可能取得成功。 一般 智力不怎么样的,也只好培养非智力因素了,呵呵 注:我这是从别的地方抄的,纯属瞎扯,望 “信息经济学” 的高手 前来 “斧正” 。 ×××××××××××××××××××××××××××××××××××××××××××××××××××××××××××××××××××××× 说句让大家鄙视的话,我经济学的入门书竟然是 张维迎 的《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除了 “马经” 外。 你也知道,中国的水土很贫瘠,长出来的都是些歪瓜劣枣;但除了歪瓜劣枣外,就真的啥 “ 好吃的 ” 都没有,是真没有。 中国人就是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生长的。 ×××××××××××××××××××××××××××××××××××××××××××××××××××××××××××××××××××××× 私有化或者中央控制 之外的第三种方法    传统上,公共事物治理问题通常都可以归为三种模型:公地悲剧、囚徒困境和集体行动的逻辑,其 基本思路类似,系指人都是理性的,但单个人的理性会导致集体的非理性 。得出这个结论的原因在于人的自利动机,当然还包括信息的不完备、缺乏沟通以及监督不利等。但是这三个模型都是建立在理想的基础上,现实中尽管有接近这些模型的实例,但通常情况下,现实生活并不与之符合,如果政策人员简单的运用这些模型进行政策分析或政策制定,则会产生理论与现实不符合的后果。作者对其存在的问题归结为三个: 没有反映制度变迁的渐进性和制度自主转化的本质 ;在分析内部变量是如何影响规则的集体供给时,没有注意外部政治制度特征的重要性;没有包括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于是就有对其进行改进的必要,也就是通过增加符合现实的变量,使其更符合现实的要求,从而为政策的制定提供更完善的基础。 奥斯特罗姆选择公共池塘资源作为自己研究的对象,并其研究范围限定为小规模。她在批判传统的集体行动困境的两种解决方法(企业理论和国家理论,即私有化或者实行中央控制)的基础上,提出 公众内部自主组织和自主治理的可能性,并指出实现这一目标的三个难题,即供给、承诺和监督问题 ,因为这些措施在力图解决个人自利动机和搭便车心理的同时,也同样会产生这些问题,即二阶困境,而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正是后面的成功案例之所以成功的关键所在。 ———— 《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 - 集体行动制度的演进》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Elinor Ostrom) 1986 年秋季我在圣 路易斯的华盛顿大学作了一次演讲之后,詹姆斯·阿尔特(James Alt)和道格拉斯·诺斯(Douglass North)鼓动我撰写此书。由于公用资源研究项目还处在“进程之中”,没有他们持续不断的激励,我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要写这样一本书。 又见诺斯这个王八蛋,估计我被诺斯洗脑了,因为本人有先验倾向,望后来者有所鉴别。( 认知心理学所说的“知识的困境”,你知道之前和知道之后的想法肯定不一样;你在初始状态面对问题的时候会有各种不同想法的。)
409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首赴澳大利亚参加陆军轻武器技能大赛--我军代表队摘金夺银表现不俗 ... ...
热度 28 ademxue 2013-5-21 01:01
中国军网据解放军报北京5月18日电 杨金龙、 特约记者 张坤平 报道:在17日落幕的澳大利亚陆军轻武器技能大赛中,由北京军区组成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射击代表队,勇夺狙击手比赛3金3铜并独得“狙击手冠军杯”,列各参赛队第一名;在军用步枪、机枪、手枪轻武器技能比赛中,夺得7金7银20铜,位居各参赛队金牌、奖牌总数第三名。   本次大赛共有来自中、美、英、澳等17个国家20支代表队的340多名选手参赛。大赛设国际比赛项目37个。我军首次组队参赛,14名选手参加了其中35个项目的比赛。    该赛的突出特点是按打仗要求进行比赛,规则是参考,比赛过程中规则和条件随时变化。狙击手比赛,我狙击手按规则进行了850米外目标射击训练,面对现场临时给出的对1070多米外目标进行射击的要求,中士班长陈东林反应敏捷,沉着应战,在最短时间内首发命中夺冠。之后对其他目标射击中,陈东林再摘1金,上尉教员张蔚也夺1金。   军事两项竞赛,20支代表队的比赛时间各不相同。我12名参赛队员比赛时遇瓢泼大雨,他们肩扛五星红旗,负重50多公斤,在4.5公里的奔袭中,完成了手枪、步枪对不同距离的多目标射击。最终,我参赛队员包揽了个人综合成绩前7名,其中下士班长潘宁波、周栋分获冠、亚军,中尉连长李强、中士班长刘忠忠、下士班长杨志升并列第三名。   据悉,在340多名各国选手的激烈角逐中,我军14名选手个人综合成绩全部进入前20名,展示了中国军人过硬的综合素质。赛后,大赛组委会主席贝尔致信中国国防部称赞:中国军人不仅表现出很高的专业射击水准,而且士气高昂,堪称各国参赛队的楷模。
826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一个普通人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 和 winner or loser 无关
热度 2 gordon 2012-11-25 21:19
在自我评价里,我经常爱写这么一句,“ 具备优秀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独立抗压工作能力 ”。 这句话看起来很空,是一句官话。实际上它说的是什么呢? 你来了以后,能不能跟别人处好关系,其次呢,你一个人工作的时候,面对压力的时候,你能不能独立自主的完成工作。 都是一些常识,常识啊,实在不想说一些 ABC 的东西。 MAY GOD BLESS US 如果你有能力,你是不会被埋没的;就是傻子也知道,打架的时候和谁站在一边。
434 次阅读|1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28 22:43 , Processed in 0.041760 second(s), 3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