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东方

相关日志

分享 编造神话是人类的天性 —— 东方神秘主义
热度 2 gordon 2017-5-16 12:35
编造神话是人类的天性。如果超群出众的人物在其生涯中遇到某些令人感到惊奇或神秘的事情,人们就会极其贪婪的地抓住不放,将其演绎成一段传说,然后狂热地深信不移。这是 人们对平淡生活提出的浪漫抗议 。 ************************************************************************ 这跟中国社会有关,正是因为 大家的平庸,才有神话的出现。 正因为无力,才有神话 ************************************************************************ 假如女人爱上你,在占有你的灵魂之前,她是不会满意的。因为她自身软弱无能,所以拼命地想指挥你,你要是不彻底听她的话,她就不会满意。她的见识很浅薄,她讨厌她无法领会的抽象事物。她只关注物质的东西,她会妒忌你的理想。男人的灵魂漫步于宇宙最偏远的角落,而她却想将其囚禁在柴米油盐之中。你还记得我的妻子吗?我发现布兰琪慢慢也玩起她那些花样来。她准备用无限的耐心缠住我,把我绑起来。她想要拉我降低到她的层次;她对我毫不关心,她只想要我归她独有。为了我,世上所有事情她都愿意做,只有一件除外:让我安静地独处。 ************************************************************************ 我只想向你指出,自我牺牲是压倒一切的情感,连淫欲和饥饿跟它比较起来都微不足道了。它使人对自己人格作出最高评价,驱使人走向毁灭。对象是什么人,毫无关系;值得也可以,不值得也可以。没有一种酒这样令人陶醉,没有一种爱这样摧毁人,没有一种罪恶使人这样抵御不了。当他牺牲自己时,人一瞬间变得比上帝更伟大了,因为上帝是无限和万能的,他怎么能牺牲自己?他顶多只能牺牲自己唯一的儿子。 ************************************************************************ 制造神话是人类的天性。对那些出类拔萃的人物,如果他们生活中有什么令人感到诧异或者迷惑不解的事件,人们就会如饥似渴地抓住不放,编造出种种神话,而且深信不疑,近乎狂热。这可以说是浪漫主义对平凡暗淡的生活的一种抗议。传奇中的一些小故事成为英雄通向不朽境界的最可靠的护照。 给他写文章的人 必须借助于活跃的想象以弥补贫乏的事实 ,看来也就不足为奇了。经过一段时间,从这一系列事情的演绎附会中便产生了一个神话,明智的历史学家对这种神话是不会贸然反对的。 ************************************************************************ 种种小故事 华盛顿与 樱桃树 呵呵 ************************************************************************ 有一次母亲带着列宁到姑妈家中做客。小列宁把姑妈家的一只花瓶打碎了。于是,姑妈问孩子们:“是谁打碎了花瓶?”小列宁因为害怕受姑妈批评,便跟着其他孩子一起说:“不是我!“然而,母亲猜到花瓶是淘气的小列宁打碎的,因为这孩子特别淘气,在家里经常发生类似的事情。但是,小列宁向来是主动承认错误,从未撒过谎。她装出相信儿子的样子,一直没有提起这件事,而是给儿子讲诚实守信的美德故事,等待着儿子能主动承认。 有一天,小列宁突然在妈妈讲故事时失声大哭起来,痛苦地告诉妈妈:“我欺骗了姑妈,我说不是我打碎了花瓶,其实是我干的。”听说孩子羞愧难受的述说,妈妈耐心地安慰他,告诉他只要向姑妈写信承认错误,姑妈就会原谅他。于是,小列宁马上起床,在妈妈的帮助下,向姑妈写信承认了错误.从此以后,列宁没有再说谎,长大以后,他也通过诚信这可贵的品质获得了人民的支持。
566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主席的《贺新郎·读史》
热度 22 安德鲁沙 2016-12-27 09:42
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铜铁炉中翻火焰,为问何时猜得?不过几千寒热。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郊原血。 一篇读罢头飞雪,但记得斑斑点点,几行陈迹。 五帝三皇 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有多少风流人物?盗跖庄屩流誉后,更陈王奋起挥黄钺。歌未竟,东方白
1543 次阅读|6 个评论
分享 日俄战争:日本组织的优秀
gordon 2016-4-15 02:36
即 使英国陆军相当满意于他们在波尔战争中学得的教训,随即爆发的日俄战争(1904~1905)証明了英国陆军的经验并非放诸四海皆准的。更进一步来说,虽 然日本与俄国的战争发生在遥远的东方,但是在战争的规模与形式上,更接近于即将可能发生在欧陆上的战斗。在南非所发生的战争每次应用到的部队都少于一个满 编的步兵师,而在中国东北上日俄双方所动用的兵力可是远多于整个波尔人人口的两倍;此外波尔人的指挥官几乎都没有受过正规的军事教育,至于日俄双方的领导 人们,无论是从最高指挥部直到步兵排排长、炮兵班班长,可都是受过完整的军、士官养成训练。 撇开人员因素不谈,在满洲发生的战争双方所使用的炮兵武器没有太大不同,日军的标准野炮是经过精心减重设计以利于野战运动的Arisaka75毫米速射炮 ──高效率的炮架缓冲设计可以吸收绝大部分的后座力,因此仅需要两名士兵在射击后将火炮推回原位即可维持每分钟六到七发的射速。相对地俄军所使用的是 M1900Putilov76.2毫米口径速射炮──在复进系统设计上有极大缺的武器,以至于任何的炮手都无法在使用这种武器时同时兼顾到射速与准确性。 不过虽然PutilovM1900有着这样的缺点,它却可以在瞬间有着喷出极大火力的能力──PutilovM1900可在六秒中发射20发炮弹。 相较于Arisaka75毫米速射炮,PutilovM1900还有射程上的优势。PutilovM1900在发射HE弹时的最大射程是6,400公尺、 发射榴散弹时最大射程为5,600公尺;相对而言Arisaka75毫米速射炮HE弹的最大射程为5,500公尺、榴散弹仅有4,500公尺。 PutilovM1900还有另外一项优势就是比较重的弹重──有7公斤重,整整比它的日本对手多出2公斤。 不过这样的优点却被俄军后勤补给的缺失所抵销 ──俄军几乎只有提供炮手们高爆弹。不过无论如何,绝大多数的战场观察家甚至连日军本身都承认PutilovM1900的性能是远远超过 Arisaka75毫米速射炮的。 不过历史清清楚楚告诉我们,拥有较佳武器的一方并不能保证在战场上的胜利,再怎么优良的武器都无法抵销掉战术上的拙劣。虽然在整个战场上俄军炮兵都有着性 能与数量上的优势,甚至在每场战斗中俄军的火炮数量也都多于日军,但是日军还是能藉着战术上的灵活性,在每一个决胜点上集结压倒性的炮兵火力摧毁俄军。 日军得以在战术上集中火力有很大必需归因于日军是进攻的一方,可以自由选择战斗的时间与地点。而日军发现战斗机会的能力则必须归功于他们的准则。不管是来 自于日本武士的传统或是新近从他们德国导师那里习来的,1904~1905年的日本官兵非常强调在战斗中主动作出决心与自我牺牲的精神。 综合了这些因素,日军迅速地将他们的炮连集中起来运用。日军迅速地将每个步兵师中的六个炮连(每连六炮,共36门火炮)集中起来一体运用,而在重点突破方 向上的步兵师会进一步得到总预备队的炮兵增援(日军总预备队中共有两个炮兵旅,每个炮兵旅有18个炮连),以获得更大的火力优势。而在战术运用上,日军预 备队的炮兵旅甚至常常将其所有的18个炮连同时拿来攻击单一的俄军炮连。 日军大量集中火力的意愿相当程度根植于之前的准则。如其他当时一流陆军一般,日军火力运用的核心观念来自于普法战争的经验;而实际上让日军得以集中这样庞 大火力的原因,是相较于他们冥顽不灵的对手, 日军在组织文化上有着更高的弹性 。更清楚地说在那个时代中的日本军官的独断独行与强烈的个人企图,让大规模的 火力集中成为可能──这样的人格特质也是二十世纪初期日本军官的重要特征。 在那个没有无线电、甚至还没有有线电话的时代 ,要组职大量的火力并且详细律订整个火力支援计划细节是不可能的。高司单位能做的最多不过是指定一个目标区, 同时说明希望达成的火力支援效果,而所有的执行细节都必须由炮兵营、炮连的指挥官自己见机行事。在这种作战条件下, 炮兵营与炮连的指挥官都仅能在清楚上级 意图后,自己想办法在几乎没有任何横向协调的情况下发挥个人创意 ,去想办法与邻近单位联系并且完成目标。 这种「无声的火力协调」默契,甚至可以让散布在不同地区的大量日军炮连集中他们的火力在某一个点上,有时阵地相距甚远的两个以上炮连甚至可以将一个小小的俄军阵地至于交叉火网之下──在以榴散弹为主的年代,不同方向的榴散弹交叉火网可以对躲在掩体中的步兵产生恐怖的效果。 相对而言,俄军很少可以同时使用一个炮连以上的火力。俄军会这样运用火力有许多的原因:首先俄军的炮连比较大(每连八门火炮),可以投射的火力远多于他们 的对手;其次俄军并不像日军一样受到德国准则影响, 在俄军的观念中将火炮控制在预备队里以备不时之需,远较将所有火炮集中在一个决胜点上来得重要得多 。最 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俄军指挥官严重 缺乏如他们日本同行一样的主动积极精神 ,以至于横向的组织联系几乎是不可能的。 技术上来说,相对于他们的亚洲对手, 当时的俄国炮兵连已经每连配备有一具野战电话 ,而炮兵旅的指挥官也可同时对最多六个炮连下达命令, 但是有电话可以下命 令的俄军,还是无法在战术上达到没有电话的日军所可达到的层级 。 面对这种窘境,俄军的解决之道是干脆把每个炮连中的火炮数目大幅增加 ,到了战争快结束时, 俄军的炮连中甚至有30到60门火炮──但是问题还是没有解决,因为俄军无法让这一大堆火炮同时射击。 在双方优势消长之下,日军指挥官在整个战争期间几乎都可以享受到火力上的优势。虽然俄军炮兵一直都可以造成日军可观的损失,也常常可以阻止日军步兵的攻 击,但是俄军炮兵完全无法证明他们可以做到日本同业可以完成的任务。这并不是说日军可以有效地压制俄军炮兵,事实上大部分的俄军炮兵阵地都是由日本步兵所 摧毁,而非像在普法战争中普鲁士军炮兵火力将法军炮兵撕成碎片。 这样的结果并非意指日军炮兵能力的低落,而是由于 在日俄战争中双方的炮兵愈来愈强调 将阵地设在隐蔽的地方利用曲射火力 ,而非数十年前普鲁士军与法军都将炮阵地设在直接而明显处,互相利用直射火力射击。俄军很快地发现他们的炮兵无法再开阔 地上存活,即便是将炮兵置于野战工事中,日本炮兵也可轻易地消灭俄国炮兵,因此迅速地将他们的火炮隐藏在山谷与反斜面中。面对俄军不再出现在明显处,日军 在很快地发现要找出俄军炮兵阵地是件不可能的任务。 在搞清楚自己困境之后, 日军也很快地放弃了执行反炮兵任务的打算而专心地支援步兵攻击 ──因为在 当时俄军的炮兵准则中,压制敌人炮兵是最重要的工作,而射击敌人步兵只是次要任务 。因此只要日本炮兵可以吸引愈多的俄军炮火,日本步兵就可以在愈不受干扰的情况下执行攻击。 不过当俄军火炮忙于压至日军火炮时并不表示日本步兵就没事了,事实上在日俄战争期间日本步兵常常必须通过开阔地面对躲在坚固工事中的俄军,而偶尔俄军炮火不再对准日本炮兵阵地的时候,令人害怕的事情就会发生了。 面对着来自各地武装冲突的报告,欧洲各国陆军的决策者有机会可以自由地决定「速射炮」这种武器所带来的影响。但事实上各国的决策者并没有真正地重视从满洲 传回来的报告,而是带上有色眼镜,用各国自己的立场来解读在东方发生的事情。不同的地理环境与战略地位塑造了各国不同的用兵思想,而来自远方的战争经验则 让各国进一步地从原本的观点上修改既有的炮兵准则,这在欧洲最重要的两个陆军强权──法国与德国──身上特别明显。 在速射炮出现之前,法国与德国两军的炮兵准则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差异。这并不令人意外,因为在普法战争法国大败之后,法军几乎照抄了他们对手的炮兵准则── 法军从最基本的从德军身上学会了「试射」与「效力射」的分别,直到集中多个炮连的指挥方法,到「先进行炮兵决斗,再进行步兵火力支援」的作战步骤。如果硬 要找出两军间炮兵准则的不同,就是德军炮兵比法军炮兵更有意愿把火炮推到战线前缘,在敌人步枪火力所及范围下提供直接火力支援。 法军开始接收他们名震天下的75毫米速射炮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将他们原本比较退缩的准则修正为鼓励炮兵采取更具有侵略性的姿态 。在高射速与钢铁防盾的保护 下,法国陆军的理论家设计出了四炮炮连的战术──炮连在防盾保护下推进至距离敌军防线1,000公尺左右的距离,直接支援步兵营级、团级、旅级单位战斗。 这种战术有个响亮的名字──「飙风」(Rafales)──强调炮手必须能够在敌军躲入掩体前,用最短时间内将三发以上的炮弹投射在敌人头上。 法军相信这 样的飙风式袭击,可以让敌军丧失抵抗意志,而无法抵挡法军步兵最强调的「密集刺刀冲锋」 。 速射炮不会每次发射就跳离原位的特性让速射炮成为一种非常好的直射武器,也让炮手在每次射击之后得以微调水平与高低方位,使曲射的准确性更高。这些优点法 军在1897年的实验中就发现了,不过一直要等到日俄战争的经验引入,法军才将原本强调将炮兵推上前线的准则修改为尽量占领隐蔽阵地。1910年的法军准 则中就清楚地指出, 炮兵直接射击支援只是种「例外战法」,炮兵应该尽量利用曲射,在精密计算下摧毁敌人 。 法军与德军炮兵最大的差异在炮连的组成──法军是每连四炮、德军是六炮。法军的四炮炮连比较容易选择阵地、比较容易隐藏,但也相对比较脆弱,只要一门炮退 出战斗就会对整个炮连的战斗效能产生严重影响。相对地德军炮连需要比法军大50%的阵地,也因此要找到够大的隐避阵地更为困难。不过由于德军炮连比法军对 手多了一半的火炮,持续战斗的能力也更为坚强。 每个陆军的准则也同时反映出了该国军官养成教育的差异。法国军官几乎都是法兰西军工学院──法国一所结合了MIT与西点军校两者优点的名校--的毕业生, 而 他们的德国同行则多半出身军官预备学校或是体育学院 。德军军官对数学不见得在行,但是他们的法国同业可是相当地悠游于数字之中;但相对来说,德军军官可 以说是 「先成为战术专家」才成为「技术专家」 。 因此德法两国准则中最大的差异来自于两国军官如何看待他们所指挥的部队。在对自己部队的牺牲决心与主动精神感到自傲的情况下,法军军官倾向于把自己界定为 「在战场上提供分析架构与指引以避免混乱」的人; 相对来说德军军官则把战场上的混乱视为必然发生的情形并且乐在其中,德军军官唯一担心的事情只有「部下在 战场上不愿主动去解决问题」。 这种深层的歧异反映在不同的指挥哲学上。 虽然法军口口声声说他们的部队多么具有主动精神,法军准则中仅给予了炮兵指挥官非常小的权限 。在法军理论中炮兵存 在的目的只是支援步兵作战,因此炮兵指挥官必须接受步兵指挥官的控制。相对来说,德军给炮兵指挥官更大的自由,在德军中炮兵与步兵间是合作的关系,而非从 属。 在1910年法军准则中包括了两种炮兵火力控制的方法:第一种是「高层联系」(High-levelConnection),也就是将一个炮连、炮营、炮 兵团置于步兵连、步兵营、步兵团、步兵旅的作战管制下,以遂行特定战斗任务;另一种方式是「低层联系」,也就是步兵指挥官直接对配属的炮兵指挥官下令,此 时炮兵指挥官只是步兵指挥官的幕僚,提供各种所需的建议与资讯,而无论官阶步兵指挥官必定优位于炮兵指挥官。 法军在一次大战前更进一步地拆解了他们的炮兵单位,好让每一个小单位专精于某种特殊的作战任务。例如设置了专门的步兵火力支援炮兵连,以便充分满足步兵指 挥官对于火力的需求;设置了专门的反炮战连,除了接受反炮战训练外完全不接受任何其他形式的炮兵训练。甚至在这样的工作划分下,不仅连炮兵团中各炮连都做 了详细的任务划分,甚至在作战时都要求紧密地占领阵地,以便单一的指挥官可以就近指挥各种不同专精的炮兵连进行各式不同的炮兵作战。 德军没有这样极端的作法,他们仍然紧守着拿破仑战争以来的传统,把作战视为一门艺术 ,他们认为限制一个指挥官在战场上调整组织与部署兵力的自由,是作战时 最危险的一件事情。在德军的看法中,在长距离战斗阶段──这通常指步兵接战前的阶段──炮兵的主要工作应该是压制敌人炮兵;而当步兵开始接战后,炮兵最重 要的任务则是协助排除一切阻挡在德军步兵面前的障碍。而目标的优先级与任务的选择不是依照距离,而是完全依据当下战况发展的综合状况来决定。 在德军的用兵哲学中最重要的还是简单一句:「形成重点(Schwerpunkt)」──在决胜点上累积足够的重量,以便在决定性的时空获得决定性的成果。 当战斗进行时,步兵师长会形成决心、决定师作战的「重点」;当指挥官重点决心下达后,师炮兵指挥官──炮兵旅旅长──就必须根据师长的决心,集中最大的火 力,以最有效达成决心的方式,安排火力支援计画,以协助师长达成其决心,获得最后决定性的胜利。换句话说,师炮兵旅的「重点」系依据师长的「重点」而产 生。「如果师长的决心与重点方向已经下达」一位退休的德军将军在1910年写道「炮兵必须想办法在该重点上洒下足以摧枯拉朽的火力」。 基于这些原因,德军在两个不同兵种间协调合作的方法是法军炮兵准则中所谓的「视讯联系法」。师炮兵指挥官必须综观整个战场,对于接下来即将发生的战况做出 一定的判断,最后下定个人的决心来根据可能发生的事情来安排各个炮连的射击计划,以影响整个战局到个人期望的方向上去。同样地,不仅仅是师炮兵指挥官,甚 至连团、营、连,甚至一门炮的炮长都必须对整体的战术企图有充分的了解, 以便能主动积极地根据全般意图发挥个人影响力。 不过在一次大战前法军与德军炮兵准则中都同意同样一件事情,那就是炮兵间的决斗对于整场战斗并不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早在1890年代,法国与德国的军事理 论家们就同意 两个势均力敌、同样处于掩蔽阵地中的炮兵部队间的决斗,除了造成周遭严重的损坏之外,并不存在着任何决定性的结果 。而在1905年之前,两国 都在实际的演习中发现,利用野战炮兵企图去歼灭敌对的野战炮兵,除了浪费大量弹药之外,并无法真正地消灭敌人的炮兵。这样的观点同时记载在1910年德法 两国的炮兵准则中。 在这样新的理论中,虽然两国的军事理论家都承认炮兵的反炮兵射击并无法「摧毁」敌人的炮兵,但采取攻势的一方仍应进行反炮兵战斗,以干扰敌人炮兵从而降低我己方攻击部队的损失。持续地在敌人炮兵阵地上空洒下榴散弹弹雨虽不见得能够破坏敌军火炮、杀伤敌人炮 手,但却可以严重地干扰敌方炮兵射击作业──弹药搬运、移动炮位、下达射击指令、观测等等。如果军官、马匹或炮车驾驶人员因此而受伤、阵亡,可达到更大的效果。一切的反炮兵战斗,目的都是在己方步兵可以展开战斗前,尽可能地降低敌人炮兵的战斗效能。 描述这种概念所使用的术语并不相同,在法国这种反炮兵战斗称之为「中和」(Neutralization),甚至当时更激进的理论家宣称应该完全放弃「反 炮兵」这样的概念,而用「干扰射击」或「妨碍射击」这样的名词。德军军语中则没有如法军将名词特殊化,而是以单纯的「炮兵战斗」与「压倒性火力」来描述。 从法国军事理论家的观点来看,干扰敌军炮兵应该由多个接受过专门训练从事反炮兵射击的炮连,以持续不断的火力来达成。德军倾向于弹性地运用手中可用的诸般 炮兵火力,而非运用特业部队;德军认为反炮兵射击是与其他炮兵任务同时执行的,而在某时刻需要多少火力进行反炮兵射击、多少火力担任其他射击任务,则全看 当时的战况发展决定。 就如同反映在准则与炮兵组织中一样,德法两国在指挥管制哲学上的差异同样反映在两国高层炮兵单位组织中。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法军有两种野战炮兵团 编装,第一种编装为步兵军属炮兵团,每团4营共48门火炮;第二种为步兵师属炮兵团,每团3营共36门火炮。在两种炮兵团中炮兵营的编制相同,皆有3个炮 连、每连4门75毫米速射炮。两者间的差异在于任务控制的方式,师炮兵团属于前述的「低层联系」,完全听令于师长命令进行战斗;军炮兵团则是作为军长的炮 兵预备队,并在战斗中常常会由一到二个陆军总预备队重野战榴炮连加强。 同样地德军也在军属炮兵与师属炮兵间有差异,1914年的德军步兵师炮兵旅拥有3个77毫米速射炮营与一个105榴弹炮营,至于军属炮兵营则是由4个 150重野战榴炮连构成。相较于法军军长将军炮兵控制在手上当做预备队,德军军长多半直接将军属炮兵营配属给重点步兵师,由该重点步兵师炮兵旅统一管制运 用。 德军将军属炮兵直接交到步兵师手中的目的,是考量在重点作战方面直接由重点步兵师依据师长意图制定火力支援计划,最能够满足重点方向作战需求。而从法军的设计来看,由于军长与师长手中都有足够的火力,确保了双方都可以有足够的工具来影响战斗的发展。 从文件上来看,这样的安排并不影响法军军长将军内所有火力掌握在手中的权力。根据十九世纪以来的传统,当时是由步兵军负责战斗中野战炮兵作战,因此在军设 有一位炮兵旅旅长, 虽然随着时间的演进,野战炮兵战斗的权责已经渐渐地移转到步兵师手中,但是军炮兵旅旅长仍然是步兵军中所有野战炮兵名义上的指挥官 ,也 是惟一有权限可以同时指挥一个以上炮兵团作战的人。 总归来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法军与德军在野战炮兵组织上相当程度反映了传统与新思维间的差异。德军采取了保守的作法,缓慢地从普法战争经验中一 步一步改进,而法军则采取了激进的作法,在当时法军科技的优势下采取各种新观念、新想法,以试图同时在军事科技与组织、战法上同时达到极限。在此同时,德 军愿意去进行榴弹炮实验,并尝试着将他们的重炮兵机动化,而法军则相信他们的75速射炮是天下无敌的,而拒绝对他们其他的炮兵部队进行创新的实验。 这样差异都不是凭空发生的,德法两军依照不同的战略战术想定,在炮兵上产生了极大的差异──就如同克劳塞维茨与约米尼之间的差异一样,而两国在基本观念上的差异透过了准则与组织,决定了两军炮兵部队最后在战场上的表现。 ******************************************************************************** 中国之所以采用 日本和德国的做法,恰恰是因为其 装备落后,而且数学不好 。中国去哪儿找那么多 类似法国高工、高师的人呢 主动精神,不僵化。 基本准则,基层指挥官的主动精神 注:高工类似 哈军工,高师类似 北师大 ******************************************************************************** 中国的军制,可不是学苏军的,而是日军和德军的。 用的是国民政府的条令,国民政府的条令是照抄日军的条令。 黄埔是三三制,苏军和英军它们一样,都是四四、五五 ******************************************************************************** 改开后的两次军事革命的间隔太短,所以社会影响力不大。 一次是提倡机械化,废除“大步兵” ;技术上是引进德国的坦克。 另一次就是 1991 年的海湾战争。使得中国提倡 “机械化” 的意义都削弱了。 注:要在两个方面实现革命,机械化、信息化 同时要展开。 ******************************************************************************** 美国的突破不是凭空出现的 法军和德军的比较就会发现,法国数理程度比较高,专业分工比较细。 日军和德军都是靠人,专业分工没有那么细致,还秉承拿破仑时期的经验。 正因为分工比较细,但是集中度不够,它的补救做法是加强基层,造成部队非常 臃肿,庞大。 实际上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军事学术革命比较突出的是法国,名人非常多:福煦、贝当、霞飞。 注:中国是因为中国比较落后,还是固守拿破仑时期的传统。 ******************************************************************************** 虽然随着时间的演进,野战炮兵战斗的权责已经渐渐地移转到步兵师手中,但是军炮兵旅旅长仍然是步兵军中所有野战炮兵名义上的指挥官 它多了一个人,其实这个人已经没有什么用了 。 就跟现在国企里 办公室画组织结构图一样,必须有这个岗。呵呵 象微软,微软就不这么做。最适合工作的人数是 N -1 , 就是 你报吧,完成这个工作需要N 个人。我至少减一个 。 ********************************************************************************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 法国社会比德国富裕,法国汽车都很普及了 ,而且法国做奢侈品的嘛 希特勒修高速公路,都到二战了。并且是 “先有路,后有车” 注:中国社会现在 家用轿车 普及了吗? 没有嘛 所以,一大群 “骑自行车” 的反对,一笑而过。 一大群 “骑自行车” 反对 “开汽车的” ,你怎么弄。它觉得穿个红背心,解放鞋,背着一个工兵锹好,你怎么弄。你说,“哎,就是不错”。 呵呵 ******************************************************************************** “法—俄—美” 这种办法啊,它是先分工,分工完以后,各个模块之间需要通信。 它是重新组织的 ,和拿破仑时代是不同的。 分工 没有分出来之前,不一定有日德军队好。 甚至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法军vs 德军,也没有特别大的优势。 但 这套系统发展出来,就好牛逼了 。 参考阅读: 通信和控制 —— 革命军队与传统军队的主要差别 http://www.aswetalk.net/bbs/home.php?mod=spaceuid=663do=blogid=58666
275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东海舰队撤并为东方战区海军
热度 37 阿迪 2016-1-26 13:26
东海舰队撤并为东方战区海军
1890 次阅读|14 个评论
分享 东方知识分子恶习的根源(二)
gordon 2015-11-28 06:10
1915年,阿丽萨接触到毕生第一位真正重要的朋友。奥尔加·纳博科夫 (小纳博科夫的妹妹,1903–1978) 这个名字就能引起无限的联想。没错,就是那个纳博科夫家族,《洛丽塔》的家族,俄罗斯“英国贵族自由主义”的道成肉身。在克里米亚战败 ⑦ 后的改革岁月, 奥尔加的祖父是改革者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司法大臣。他在这个号称最为专制的帝国引进了陪审制,而且确实站住了脚跟。 恐怖分子刺杀沙皇,引起亚历山大三世及其保守派大臣的反动。后者参考休谟和托克维尔都提到过的历史借鉴,运用逆向思维得出结论: 亨利八世和路易十四坚持专制绝不动摇,反而获得万民崇拜;查理一世和路易十六实施不彻底的改革,反而身首异处 。由此可见, 防范革命的秘诀不是改革、而是拒绝改革的坚定性 。于是,纳博科夫家族实现俄罗斯版“格莱斯顿内阁” ⑧ 的机会就化为乌有了。 注: 格莱斯顿,William Ewart Gladstone,1809-1898,原为保守党人,后转入自由党,曾四次出任首相,对把大英宪制由混合政体改造为大众民主起到了重要作用。1852年格莱斯顿担任财政大臣以后,提出了一系列政府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措施,把所有的政府收入都纳入预算管理,改变了长期以来各部门只上缴净收入的状况。 如果说亚历山大二世没有能力实施彻底的改革,那么亚历山大三世同样没有能力实施彻底的反动 。据说,老纳博科夫在新朝的举措相当于:“一个水手遭遇风暴,为了保全贵重的货物,把不那么有价值的货物扔进水里。”显然, 以二十世纪的标准看,他保留的货物确实非常贵重,其中包括著名的陪审制 。在亚历山大三世和尼古拉二世的所谓反动专制统治下,俄罗斯帝国陪审团的博爱精神不下于帝国法典编撰者(老纳博科夫的同僚)。 他们极少判杀人犯死刑,不断将证据确凿的恐怖分子无罪释放,对侵犯财产的惩罚比边沁派法学家更开明。 无罪释放的美女刺客凯旋而归,围观群众抛出的鲜花为她铺成一条地毯。俄罗斯公众憧憬这样的场面,渴望把自己代入明星主角的位置;其炽烈程度远远超过了美国青少年对电影明星及其粉丝团的羡慕嫉妒恨。正如曼德尔施塔姆所说:“ 社会革命党人和社会民主党人是时代的弄潮儿 。” 老自由主义者是否为激进派(当时还不一定是布尔什维克)驱除,挖好了自己的坟墓?亚历山大三世和尼古拉二世两朝的保守分子已经有这种看法了。然后,俄罗斯保守派流亡者又向俄罗斯自由派流亡者抛出了同一命题的无数修订版。 在这场争论的高潮,忿怒的保皇党人向米留科夫(立宪民主党领袖、临时政府外交大臣)开枪 。奥尔加的父亲挺身而出,为朋友和党魁挡住子弹。今天,索尔仁尼琴和他的同道仍然在争论这个问题。或许,这样的毒舌并不过分刻薄:苏联史学想证明“都是我的功劳”;保守派史学想证明“都是你的错”;自由派史学想证明“是好是坏都别赖我”。 无论如何,奥尔加的父亲拒绝承认这个命题。他参加了立宪民主党的创立大典,当选为国家杜马议员。 尼古拉二世发动十月政变,解散了杜马。他加入“拒绝解散派”议员的行列,逃往自治的芬兰大公国,在那里发表了革命性的《维堡宣言》 。然而,历史的剧本似乎出了一点点小问题:看来俄罗斯国民不准备象伦敦市民保护长期国会一样保护他们。当然,这并不影响未来的临时政府国务秘书返回京师、继续出任议员和其他要职。在这个万恶的警察国家,警察能够惩罚名流反对派的时代早已结束了。 作为帝国的局外人,犹太人罗森鲍姆家族从外省迁往京师,为的是更大的安全、更少的歧视和更多的资本主义发展机会 。他们在这三方面都如愿以偿。1904年,药剂师泽尔曼·沃尔夫·扎哈洛维奇·罗森鲍姆(吉诺菲)和牙医卡娜·博尔克夫娜·卡普兰(安娜)结婚。他们就是阿丽萨(安·兰德)的父母。在斯托雷平 (1862-1911,俄罗斯帝国内阁总理大臣(1906-1911),以铁腕镇压革命势力和推行激烈的土地改革著称。在他执政时期,俄国经济快速发展但社会矛盾激化,他本人最后也被社会革命党人刺杀) 的 威权主义—资本主义黄金时代 ,罗森鲍姆夫妇的药店生意相当兴旺发达。不过, 俄罗斯犹太人处理财富的方式不像西欧新教徒 。 他们一般不考虑扩大投资 ,建立超越家族可控范围的商业帝国; 或是兴办公益事业,争取邻里爱戴,当选国会议员 。(当然,神圣俄罗斯的法律也不会允许他们这样做;虽然纳博科夫家族和立宪民主党正在竭力为犹太人争取同等国民待遇。) 他们的做法体现了十足的东方式智慧 。 首先,投资培养血缘家族网络。其次,收藏财不露白、轻便易携的贵金属首饰。最后但并非最不重要的,投资儿女的教育 。 东方人的历史经验告诉他们:物质财富是世界上最没有保障的东西,很容易同时遭到上层和下层的掠夺;迅速将有形资本变现为不可能掠夺的教育资本,才是真正精明的策略。 注:在对抗专制的过程中,结盟结伴都不为过,甚至喝点血酒,拜个把兄弟。 ********************************************************************************** 不用说,阿丽萨(以及她妹妹娜塔莎和诺拉)就是这种会走路、会写文章的活动投资对象。 中国社会对待这种科举英雄或优等生的态度跟犹太社区极其相似,因此用不着多加解释。毕竟,这两种社会都是降虏文明的成功典范,习惯于把被人征服(被本国冒险家或冒险家集团征服并不会造成重大区别)视为生活的必要组成部分 。 这样的文明把保身避祸视为世俗智慧的最高境界,融化在血液里,构成无须论证的前理解;把“当家作主”视为类似“好人上天堂”的彼岸世界特征,跟世俗生活没有直接关系。一般而言,优等生投资品享有特立独行的自由,尤其擅长破坏性理论分析;但社会协调能力和社区服务能力绝不是他们的强项。甚至可以说: 他们非但不是英美社区领袖的等价物,反而是其对立面 。后者的特长不是智力和书面知识,而是庸人的道德素质:正直、虔诚、诚实、乐于助人、热心公益。在兰德的思想体系中,敌视庸人占据了突出的地位。 她设计的精英创造者如此好战、如此自信,令人怀疑他们怎么可能长期厮守而不相互厮杀 。在阿丽萨-兰德自己的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斗争确实司空见惯。 安娜经常担心:女儿虽然聪明,却实在缺乏社交礼仪。但她似乎不明白:这正是她自己培养或投资方式的必然结果 。优雅、谦逊的举止是品质和经验的产物,只能在如鱼得水的社区生活中才能发育。 书斋理论家的社交行为若非笨拙、必然傲慢,或者兼而有之 。即使修道士强调谦卑克己,他们的谦卑也会变成一种炫耀谦卑圣洁的另类傲慢。安娜指望阿丽萨多跟奥尔加交流,为的是改善举止风度;但阿丽萨和奥尔加的友谊简直就是两位见习政治理论家的武林切磋。1917年学究政治流行以前,两个女孩的关系不过泛泛而已。 这种辩论能磨利批判性智力和虚荣心,却会削弱情景理解力和同情心。任何进化生物学家都会告诉你:智力的进化优势在于情景理解力 ,批判性智力至多不过是文明产生后的副产品。任何心理学家都会告诉你: 擅长同情和理解是良好社交的正面资源,擅长炫耀智力则是负面资源 。 训练一个成功的理论家,无异于谋杀他身上潜在的社区领袖 。知识分子是社会的好仆人,却是坏主人。他们身处帮闲不帮忙的位置,往往显得才华横溢;令人惋惜斯人不出如苍生何。然而爱虚荣的聪明人一旦当权问政,就会使人怀念有责任感的庸人。 ******************************************************************************** 美国社会有一大特点:左派缺乏群众,右派缺乏知识分子。 公认的右派知识分子大体包括三种人。第一种是外国人 ,他们对自己缺乏的东西怀有某种郢书燕悦的爱情。 第二种是外国人的本国学生 ,他们肯定不属于最聪明或最有野心的一族(虽然他们的外国老师多半属于这一族)。他们安于既不特别有利、也不特别受人尊重的地位。公众善待他们,犹如善待出售冷门货物的售货员;不是因为看好这些货物,而是因为:好人理应行为正当,不该歧视那些仅仅由于运气、而非错误才赚不到钱的人。 第三种是受不了其他左派的前左派知识分子 ,1970年代后的新自由主义者(他们的反战派前朋友往往称他们为新保守主义者,造成了严重的标签混乱。)充满了这一类人。 他们的显著特征是:特别熟悉自己曾经信奉的左派理论及其弱点,在批判时表现出最高的才智 (这恰好是西方左派的特征)。他们很少谈论自己积极拥护的东西,即使谈论也缺乏特出的识见。的确, 地道的盎格鲁、新教保守主义是一种纯粹经验性的东西,在转变为文字的过程中几乎损失殆尽 。如果有人非要总结不可,其产物就会是某种酷似基督教青年会劝善手册的东西。但如果有人轻视这种简陋的习惯,就会犯下人类在1789年以后所能犯下的最大错误。兰德日后能在美国扬名立万,跟美国社会和知识界的生态配置关系极大。 她占据了客卿的位置,象罗马的蛮族将领一样保卫罗马 。但你无法不发现:她在反对敌人时最强,支持朋友时最弱。 兰德版本的美国个人主义总是多了某些相当于调味品的东西,少了某些相当于面包的东西。 她的门徒大多是好奇求新的激进知识分子,而非成熟持重的有机知识分子。 hhh 投资品对投资者负有成功和回馈的道德义务。 他们为了在知识界取得成就,经常宣扬逻辑上合理、但自己并不身体力行的理论 。在威廉·詹姆斯这样地道的新教理论家看来,这种桑塔亚纳 式的投机取巧就是智力上的不诚实 ⑨ 。 兰德在理论上是美国个人主义者,行为上却经常是侨民知识分子和东方人 ,有时还是苏联大清洗的下意识模仿者。在冷战最紧张的时代,她和俄美两国的罗森鲍姆家族成员都没有相互忘记。她一有机会,就给各房亲属送礼。如果分配不均;就会引起怨恨、而非感激,仿佛这些都是她的债务、而非礼物。这不是新教徒个人主义者的行为模式,而是中国和越南海外侨胞对老家亲戚的行为模式。 在她主导的团体中,苏联风格的思想灌输、个人崇拜、宫廷纠纷、分裂叛变络绎不绝 。在中国社会的特殊语境下,兰德作品的读者大体是家族集体主义传统和苏联政治经济模式的厌恶者。他们对作品背后的作者不会感到称心如意,但他们早晚必须接受一个事实:如果他们坚持只吃母鸡下的蛋,很可能落到只有鸡毛掸子可吃的下场。美国主流社会视为道德底线的一些正直和诚实的老生常谈,在世界许多地方纯属奢侈品;美国的物质成就反倒不是。这一点在兰德的作品中表现不出来,在兰德的生平中却可以看出来。 在1917年的俄罗斯,学究政治突然象流感一样蔓延开来。 任何酒馆里的贩夫走卒都暂时忘记了赌博和女人,为宪法和权利的概念争得你死我活 。学堂平时就是争论的焦点,现在当然更不会例外。霍布斯鲍姆 (Eric Hobsbawm,1917-2012,英国左派史学家和作家) 把这种现象称为“1848年(以及1989年)综合征”:一时间,“公共空间”的理论虚拟仿佛就要成为现实了。不过,这只是社会剧变的暂时现象。一旦新的游戏规则(即使是民主的规则)稳定下来,贩夫走卒又会变成只关心电影明星和赛马赌注的俗人。 俄罗斯流亡者日后来到美国,对苏联的专制并没有感到多大的惊讶,却为美国民众的冷漠伤透了心 。他们只有不断争论“谁的错误使我们丢掉了俄罗斯”,才能召回风云时代的若干存在感。 hhh 犹太人总是造就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好材料,因为他们具备二者最重要的社会条件和心理条件。 他们不是“天然统治者”,而是“天然局外人”; 因此除个人奋斗以外,没有别的“上进”渠道。他们没有明确的阶级地位,因此“上进”欲望没有具体的所指。 在大多数时间的大多数社会中,大多数阶级的“上进”欲望都有具体的范围;总会有某个位置能让他们感到,自己已经得到应该得到的东西 。犹太人和现代资产阶级却从来不知道“多少算够”、“什么是应得”,他们的奋斗是永无止境的。他们即使有力量,也不能亲自实施统治;因此他们的政治欲望具有明确的防范性和消极性, 只要求公平竞争的规则(他们经常不得不在不公平的情况下竞争) :不能允许权力胡作非为,但并不指望权力做什么好事。 我们离这样的社会太近,太容易习以为常;所以不大能理解这种社会在人类历史上有多么特殊和罕见。在东欧的社会环境中,犹太人和资本主义几乎是同义词。只有立宪民主党的主张符合他们的诉求,而这种支持并不能增加民众对该党的好感 。这一点充分证明了该党在政治上的原则性。 ******************************************************************************** h 从纳博科夫家族的角度看,斯托由宁学校就是英国绅士“大旅行”的替代品。经验重于书本,行万里路胜于读万卷书。接触穿过俄罗斯帝国的八面来风,这才是真正重要的教育。可敬的纳博科夫议员和奥尔加小姐乐于向阿丽萨论证君主立宪制的优越性,这对他们只是热身活动。立宪民主党的圈子一向不高兴听别人说英国人的坏话;为英国人的政治制度辩护,能给他们造成一种愉快的幻觉。奥尔加后来说:阿丽萨的辩论风格是激烈的,有点挑衅的味道;但她并不介意,因为充满激情的论证能给双方带来乐趣。显然, 从纳博科夫式经验教育的角度看,正确不正确只是非常次要的问题,重要的收获在于学会怎样理解不同观点 。不过,小理论家阿丽萨的想法大概不是这样。论证充满激情,本身就说明发言人 把自己的正确性看得极重 。奥尔加的哥哥弗拉基米尔也说: 在他的家庭教师当中,平民知识分子对自己的论点最热情、最执着,对观念播种抱有最大的期望。原因不难理解:知识和观念就是游士唯一的资本。只有在这个竞技场上,他们才有可能征服现实世界的占有者。 hhh 从阿丽萨(不是罗森鲍姆家族,他们主要在乎成功、不太在乎依靠哪一种门派成功)的角度看, 理论知识是高人一等的知识。掌握理论知识,意味着超越非政治的局外人阶级、跻身于统治者的神秘殿堂 。纳博科夫父女喜欢顺手拿出身边的政府文件,支持自己的论点。这种做法已经造成了强烈的阶级暗示,虽然他们不一定能意识到;因为他们启用了对手没有、也不可能有的武器,迫使她加强练习自己能够掌握的唯一武器。 “上进型”平民知识分子必定爱理论胜过爱经验,因为经验意味着他们应该停留在本阶级的习惯范围内 。 他们在更高的阶级圈子内没有任何经验,只有理论知识的优势才能抗衡“天然统治者”丰富的默示经验。不言而喻,阿丽萨拥护共和制。这种制度在理论上更为自洽,更为一贯。君主立宪制能适应和预防人类感情和认知的弱点;但这一点无法通过理论证明,只能凭借经验体会。 hhh 只有两种知识能教人理解:最重要的知识不可能有逻辑证明;感情和习惯保存了生物演化和社会演化筛选产生的最可能成功路线。其一是 实际政治和社会活动的经验 。其二是历史先例。不幸,当时的阿丽萨和后来的兰德从未具备这两者。她虽然来到犹太人的天堂——美国;却始终漂浮在知识分子和准知识分子的泡沫世界中,没有接触真正主流的美国社会。 她热情追求的知识包罗万象,唯独不在意她大学时代的专业——历史。她的作品总有缺乏纵深的感觉,因为她似乎真的相信:只要在辩论中胜利,就能真正胜利 。如果某种制度成功,主要应该归功于当时的人民相信其基本原理的优越性。她万难接受:人类之所以是哺乳动物;并不是因为他们发现了哺乳类的优越性,而是因为历史路径已经使他们不再有选择不做哺乳类的自由。 ******************************************************************************** 安·兰德的作品总是隐含着三个前提:优秀的制度是可以根据自身特征而证明的,外在环境可以忽略不计;优秀的制度有自我展示、最终胜利的内在趋势,如果不是必然性的话;优秀的制度可以通过斩断社会习俗、庸人愚昧、先在环境的手段,由少数天才付诸实施。这些前提浸透了1917年的精神。(她在革命的第二年决心背教,以后一直是无神论者。)从这个角度讲,学究政治见习生阿丽萨一直活在安·兰德心中。 革命天真时代的理想早已在拿破仑和富歇 (1759–1820,变色龙的化身,塔列朗称他为“没有心肝和眼泪的人”。作为大革命时代的雅各宾党人、“里昂的刽子手”,他策划热月政变推翻罗伯斯庇尔;作为拿破仑的警务大臣,他长期暗中活动,在拿破仑失败之际成为督政府首脑,倒向波旁王朝) 这些大革命的继承人心中熄灭,却仍然活在华兹华斯 (1770-1850,通常被认为是莎士比亚与弥尔顿之后英国最伟大的诗人) 和骚塞 (1774-1843,与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并列为湖畔派三位主要诗人) 这些革命反对者的思想下意识当中 。安·兰德和所有自由意志派 (Libertarian,不同于左翼自由派-Liberal) 人士一样,对人类理性抱有绝对的信任,不能接受基于感情的认识论。然而,早年的感情体验仍然是她人格塑造的关键因素,不断在她以后的生活中露出马脚。谚语说:“抓破一个俄国人,露出一个鞑靼人。”我们也可以说:“抓破哲学家安·兰德,就会露出好斗的苏联知识分子。抓破政治活动家安·兰德,就会露出隐秘的俄罗斯犹太人。”
398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ZT汇金立方的私募投资
热度 9 坚持到底 2015-3-13 09:20
2008年,“王诚”开始进入私募圈,成为私募机构汇金立方的董事长,管理超过20亿元规模的资金。汇金立方在私募圈并不算体量庞大,但仅有的几次投资都带来了超高额回报。 汇金立方投资的第一个项目为向乐视网(300104.SZ)前身乐视传媒,公司成立3个月后,即向乐视传媒增资2000万元,持股6.06%位列第三大股东。两年后,乐视上市,汇金立方在2011年8月到2011年12月,曾减持乐视网300多万股。而乐视网最新的表态称,目前汇金立方已经全部清空该公司股票。以其持股时间内的最低股价做保守计算,汇金立方的收益超过2.2亿元。 在大笔投资乐视后的13天,汇金立方再度出资2000万元注资东方日升(300118.SZ),占股2%,次年4月26日,汇金立方持股增至3.167%,2010年9月,东方日升上市。最新的半年报显示,截至2014年6月30日,汇金立方仍持有909.73万股流通A股,持股比例1.62%,位于十大股东的第四位。仅仅目前仍持有的股份,账面价值已经达到9000万元,而减持1.5%的股份的收益,若选择在股价高点(最高达到60元)抛售,收益将数倍于目前仍持有的股份价值。 汇金立方最为神秘的一次精准投资,是入股神州泰岳(300002.SZ)。2009年5月18日,汇金立方以3564万元认购神州泰岳270万股,成为第11大股东。5个月后,神州泰岳登陆创业板,当天收盘价102.9元。2010年,神州泰岳股价一度超过230元。仅仅5个月,这笔投资给汇金立方带来的账面收益超过5亿元。由于汇金立方未能进入神州泰岳的前十大股东,最新的财报未有其持股数据,无法估算可能存在的减持收益。 2009年12月,汇金立方以2000万元认购500万股海南瑞泽(002596.SZ),占增资后海南瑞泽总股本的5%,2011年7月,海南瑞泽上市,汇金立方当时获得3.04倍的账面投资回报。汇金立方也未能进入十大股东,无法估算实际减持收益。 有迹可循的汇金立方最后的一次大手笔投资是在2010年11月。汇金立方出资2500万元投资腾信股份(300392.SZ),持股6.25%。2014年9月10日,腾信股份上市,尚处于禁售期的300万股股份,价值已经达到3.9亿元,这笔投资的账面收益近15倍。 《棱镜》在近期实地探访了汇金立方位于北京海淀区的办公室,该公司大门紧闭,室内幽暗,仅有少数几位职员。工作人员表示,在此前“王总有时候会来公司”。 原本,“王诚”和他的汇金立方可以继续低调地维持这样的投资回报故事。但2014年10月23日,因为乐视网CEO贾跃亭的回应,“王诚”的名字一下跳出了科技创投圈,被更大范围熟悉。第二天,好奇的网友为其真名更新了百科词条,采用了一张他以央视高球频道副总监的身份出席一场高尔夫球锦标赛的照片,这下,人人知道“王诚”热爱高尔夫了。
660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东方专制主义 和 绝对主义国家
gordon 2014-8-31 14:48
西欧为什么能发展成现代国家这种样式,我说一下自己的理解。 西欧和罗马根本是两码事,西欧实际上是蛮族占据的地方。 西欧是因为沿海新教国家的压力,新教国家大多是岛国,它可以长期的搞一些东西, 再加上希波战争的文化影响,但是亚历山大的大帝国却存在不了。 不是说没有形成东方专制国家的路径,例如法国的“太阳王”,而是这个路径被打断了。 英国、荷兰是最值得研究的国家,整个现代文明的源头就在这儿。 所以西欧的封建主义不可能变成 东方专制主义,只可能是一个过渡形态的 “绝对主义国家”。
0 个评论
分享 东方风来满眼春——杨豆包儿同志休斯顿考察侧记
热度 67 lucase 2014-3-23 08:11
 鹿边社休斯顿分社3月22日电:阳春三月的德克萨斯州,春光明媚,繁花似锦。一年一度的休斯顿牛仔大会也按期举行。杨豆包儿同志与随行人员不辞劳苦,于3月19日当天视察了休斯顿牛仔大会现场和附属场地的各项活动情况,并作出重要指示。 杨豆包儿同志及陪同人员先是到达了牛仔大会的主活动场馆。看到场馆布置的很有德州特色,又提供了很多游客与各种家畜的互动活动,杨豆包儿同志欣慰地指出,德克萨斯州作为传统的农牧业州,近几年来,州共和党委和政府因地制宜地深挖当地农牧业发展的巨大潜力,给州内的广大农牧民群众积极创造提高农牧业生产产量和品质的优良环境和高科技平台。广大农牧民群众也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通过牛仔大会等各项展示和推广活动,让自己的产品尽快地走出德州,走遍美国国内市场,取得了喜人的经济效益。每年一度的牛仔大会,既隆重热烈,又不铺张浪费,以后这样的活动,都要这么搞。 结束了在牛仔大会主场馆的参观活动后,杨豆包儿同志一行,又来到了Petting Zoo和fun on the farm的活动现场。杨豆包儿同志不顾德州地区的热烈阳光,深入田间地头,实地考察了休斯顿地区的春耕春种情况,并亲自参加了大田采摘活动。杨豆包儿同志在视察过程中,还与休斯顿地区的农牧民代表进行座谈,了解农牧民在发展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杨豆包儿同志在听取了农牧民代表的发言后指出,农牧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当地州共和党委和政府应当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杨豆包儿同志提出,德州地区应当继续结合当前美国国内市场对农牧业产品的需求,加大对农牧民的扶持力度,大力发展高科技,高效能,高产出的农业和畜牧养殖业。当杨豆包儿同志在养鸡场视察时,拿着栏中刚下的一个鸡蛋,深情地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地方共和党委和政府的同志们不能忘记农牧业是社会发展与稳定的头等大事这个根本原则,要深入贯彻落实共和党中央全会精神,将德克萨斯州的农牧业生产,全面提升到新的高度。 杨豆包儿同志还十分关心德州地区的粮食作物生产情况,特别到位于休斯顿的国家储备粮仓库进行视察。当看到满囤的粮食堆成了小山,杨豆包儿同志喜不自禁地说,手里有粮,心里不慌。我们德州地区的农业基础这么雄厚,真是一派喜人景象。 杨豆包儿同志在考察期间还认真听取了随行人员的工作汇报。杨豆包儿同志尤其对商品粮和畜牧产品的市场交易问题很感兴趣。在讲解员的示范下,杨豆包儿和随行的同志们一起认真地完成了一次农业产品的模拟市场交易活动。杨豆包儿同志在体验之余,还不忘告诉身边的同志们,我们一方面要发展农业经济,让市场成为配置生产资料的决定因素;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引导农牧民走合作集约化的道路,让他们守好集体定价权这个法宝。要让农牧民真正在市场交易过程中,得实惠,得收益。这才是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的正确方向和实现德州梦的优秀体现。 整个参观活动结束后,杨豆包儿同志提议随行人员,一人一碗biangbiang面,又实惠又解馋。随行的同志们都发出了会心的笑声。
350 次阅读|16 个评论
分享 东方
TopGun 2013-12-22 22:46
冬至一阳生。 《金刚经》中,有释迦牟尼与须菩提的如下对话: ‘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 ‘不也,世尊!’ ‘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 ‘不也,世尊!’ 东方有金刚萨埵,东方有不动如来,东方有药师琉璃光、、、、、、 药师琉璃光心咒(黑鸭子演唱): http://buddha.goodweb.cn/music/musicdownload_all/musicdownload30/%E8%8D%AF%E5%B8%88%E4%BD%9B%E5%BF%83%E5%92%92.mp3
个人分类: E|626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这是迷信!
热度 25 寞洑 2013-10-20 01:54
这是迷信!
1995年出土于尼雅遗址东汉墓、现藏新疆考古所。这块蜀锦缚臂 长16.5厘米,宽11.2厘米 ,上面织有占辞术语“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信则有,不信则无!
508 次阅读|8 个评论
分享 日本——东方的希腊
gordon 2012-9-3 11:47
中国和日本的战争,有点像希波战争。元、明、清三代对日本都毫无办法,最终在日清战争中,日本一举击溃清政府,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跟希波战争不同的是,希腊当时对波斯不了解,希腊是自成一体的文化,不能说周围文明对希腊无影响,但是影响的方式不同,希腊对周围文明是进行了重估。而日本是接受了中国大陆的文化,虽然有一些差异,这是最大的不同。
0 个评论
分享 关于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对话
热度 11 老平 2012-8-10 08:02
关于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对话
ABC :你老在宣传儒家文化,难度你不知道近代中国的落后就是因为儒家文化造成的吗?具体来说就是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种下的祸根。 金生水:请问,如果当年汉武帝不“独尊儒术”,而是沿用汉初的黄老清静无为之道,近代中国能够避免落后吗? ABC :当然不行。 金生水:尊儒家不行,尊道家也不行,如果后来中国以佛家思想治国行不行? ABC :更加不行。 金生水:再请问,如果把儒释道三家融合起来治国能不能避免落后? ABC :同样不行,三种落后的东西加起来还是落后,可能更加落后。 金生水:你的意思是近代中国的落后是注定的? ABC :对!所以才有辛亥革命,才有五四运动,才有改革开放,而这一切都是对传统文化的否定,尤其是对儒家文化的否定。 金生水:我想探讨两个问题,第一个是关于辛亥革命的。辛亥革命后孙中山被推举为临时大总统,他的政治理想是“天下为公”,并多次题字赠送友人,现在与孙中山有关的地方通常会看到他的四字题词,你知道“天下为公”这四个字的出处在哪里吗? ABC :不知道。 金生水:出自儒家经典《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ABC :你是说孙中山属于儒家? 金生水:我是说孙中山先生的政治理想出自儒家经典。第二个想探讨的问题是改革开放。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开始改革开放的时候,就明确提出了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当时邓小平在会见外国政要时说:“翻两番,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到八百美元,就是到本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个目标到现在也没有变。你知道“小康”社会的思想出处在哪里吗? ABC :不知道。 金生水:同样出自儒家经典《礼记·礼运》,“小康”社会是相对与“大同”社会而言的。 ABC :你是不是想说邓小平也属于儒家? 金生水:就事论事,我是说“小康”社会这个说法与儒家经典有关。 ABC :不管你怎么说,近代中国的落后是明摆着的,这个落后与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中国需要彻底抛弃传统文化,认真学习西方先进的文化,只有这样中国才能真正强大。 金生水:你是说中国应该全面西化吗? ABC :就是这个意思。 金生水:向你请教一个问题,请问现代西方民主思想的源头在哪里? ABC :在古希腊文明,具体来说是源于古希腊的城邦民主制度。 金生水:这么说来,现代西方文明是要向自己的传统汲取养分的,你说中国应该全面向西方学习,那我们为什么不向西方学习,也向自己的传统汲取营养呢? ······ (老平 2012-4-4 )
个人分类: 随笔见闻|784 次阅读|9 个评论
分享 刚看到一个新杂志——东方都市报
热度 26 边寒剑 2012-3-1 16:14
也算是一个欢乐吧!
个人分类: 笑话|518 次阅读|5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11-22 10:18 , Processed in 0.040002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