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语文

相关日志

分享 陈毅探母涉杜撰 大陆语文教材造假多
席琳 2017-5-10 09:19
2017-5-9 【大纪元2017年03月24日讯】长期以来,中国大陆的中小学 语文教材 中,有不少文章涉 造假 、 杜撰 ,对教育读本中存在许多史实谬误,民众表示不满 。近日,大陆官方出版社回应称,新版教材删除了有争议的文章。 近期,大陆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教材《爱迪生救妈妈》等课文因真实性存疑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对此,出版社日前回应称,新版教材不再选用有争议的文章。 《爱迪生救妈妈》一文中编造了七岁的爱迪生为了救患有阑尾炎的妈妈,找来几面镜子聚合油灯的光,从而使房间明亮,帮助医生成功实施手术。 这一文章出现在新出版的小学二年级的语文教材中。数年前,一些教师对其提出质疑,称没有任何一本爱迪生传记有相关内容,而且在爱迪生七岁的时候,医学史上还没有对阑尾炎手术的论述。 除上述爱迪生的故事外,还有多篇课文也被指有明显错误。 如小学课文《陈毅探母》一文,编造陈毅回乡探望母亲,亲手为生病的母亲洗衣服的故事。不过有专家称,在陈毅的相关传记和生平年表中,都没有类似记载。 专家还发现,在元代郭居敬编的《二十四孝》中,可以找到和《陈毅探母》一文完全同质的一则故事——《涤亲溺器》。该故事描写了身居高位的北宋著名诗人黄庭坚侍奉母亲竭尽孝顺,每天晚上都亲自为母亲洗涤便桶的感人事迹。 《陈毅探母》的假故事遭到众多网友的痛批,网友认为,假故事无法承载真道理,教材不能用虚构的美德“绑架”孩子,教材做假是忽悠孩子,任何歪曲、篡改、杜撰、拔高得来的“善意谎言”,都是对童年信仰的欺骗。 造假文章还有《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该文称,1989年的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冲向他七岁儿子的学校。但事实上,1989年美国洛杉矶并没有发生地震。洛杉矶在1994年却曾有地震,但事发凌晨,学校内也不会有学生。 再有《华盛顿与樱桃树》一文,文中称,幼年华盛顿砍倒家中的樱桃树,向其父亲承认错误后得到原谅。不过据考古发现,华盛顿同年住所位于一处河边的陡壁上,没有证据显示曾种植过樱桃树。 批评者斥责称,一篇旨在弘扬诚实精神的文章,本身竟然是假的。 大陆中小学语文教材造假、杜撰问题由来已久,几年前就引起质疑和批评。有网民发表评论文章表示,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文以载道的传统,用文章中的“道”(思想)来教化人。但问题在于,这个“道”不能随意拔高,更不能通过移花接木、张冠李戴来 “精心嫁接”。小学语文教材作为孩子的启蒙读物,如果其中充斥着许多内容失实、无限拔高的文章,对孩子所造成的潜移默化的危害无疑是巨大而可怕的。 责任编辑:方明 民间团体质疑教材四大缺失 事实的缺失,是最严重的,也是最不可原谅的。可以讲不好故事,也可以不那么快乐,但捏造事实就显得居心叵测了 2008年,浙江杭州市优秀语文教师郭初阳发现,小学语文教材选用的一些文章所塑造的母亲形象和反映的母爱是“病态”的。他与《读写月报新教育》杂志执行主编李玉龙策划,组织了一个团队,对眼下广泛使用的中小学教材进行系统专项研究,参加者有浙江绍兴稽山中学蔡朝阳等教师。 研究团队把全国使用最为广泛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版”、“北师大版”和“江苏教育出版社版”的小学语文教材作为研究对象,对里面关于母亲、母爱的课文进行梳理,用现代公民的视角重新审视。 研究后他们发现,小学语文教材的母爱题材课文存在“四大缺失”:经典的缺失、儿童视角的缺失、快乐的缺失和事实的缺失。 三套教材中有关母亲和母爱的文章,来自经典的文本并不多,并且时有篡改。苏教版一共17课,只有4篇可称经典。《 少年王冕 》一文节选自《 儒林外史 》,但几乎每一句话都作了改动,面目全非。 教材的课文有赞美母亲的,有提倡发明的,有呼吁保护环境的,有歌颂伟人的……大部分都重在说教,极少有真正符合童心,富有童趣的。如苏教版一年级上册里的《汉语拼音儿歌》,处处都是教育与禁止:“大喇叭里正广播,爱护大佛不要摸”,“弟弟河边捉蝌蚪,哥哥走来劝阻他。”如北师大版《流动的画》:“哦,妈妈,我知道啦!窗外是祖国的画,千万不能弄脏它!” 这种说教缺乏儿童灵性的奇思妙想,既非童谣,也非诗歌,只能算打油之作,成人读来都觉得干瘪乏味,孩子们哪会喜欢? 人教版的《玩具柜台前的孩子》:“只要看到谁买小汽车,他就马上跟过去,目不转睛地盯着柜台上跑动的小汽车。”可是他得不到他心爱的玩具,他还必须懂事,必须分担父母的生活之重。有什么能够安慰,这位貌似坚强的孩子孤独的心灵呢? 事实的缺失,是最严重的,也是最不可原谅的。可以讲不好故事,也可以不那么快乐,但捏造事实就显得居心叵测了。比如《爱迪生救妈妈》一文,是多年保留课文,但这是篇假故事。 这篇课文的大意是,美国大发明家爱迪生刚满7岁时,妈妈得了急性阑尾炎,医生决定在他家里做手术,但房间里光线太暗。爱迪生找了几个小男孩,每个人都捧着一面大镜子站在油灯旁边,镜子把光聚在一起,就能手术了,妈妈因此得救了。 然而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中国学生何易通过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最早的急性阑尾炎手术是在19世纪末,最早对阑尾炎手术的论述是1886年。爱迪生生于1847年,电灯发明于1879年,1886年他已经是一个39岁的已婚男人了。也就是说,爱迪生小时候根本没有阑尾炎手术,这个故事是虚构的。” 同样虚构的故事在三套教材中并不少见,如《陈毅探母》等。 此外,还有许多课文没有作者,是“三无”产品。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0 个评论
分享 忙总关于好老师疑问的回复
热度 37 香盈袖 2016-11-9 12:53
高考成绩如果不是高中老师能力和努力的测试唯一标准,也是最主要的标准,高中老师的主要职责就是帮助学生越龙门,如果不能培养出几个高考状元,探花,榜眼,无能如何不能说这个老师是好老师,是成功的。 就我自己经历,高考成绩好,与高强度训练成正比(这个高强度不是时间高强度,而是质量高强度,例如你就算每天做一万道四则运算,对高考也没有用)。例如一个学生如果把300套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在规定时间都能完成,在不参考答案前提下,还能得满分,又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100套数学竞赛题,也能在不参考书的情况下得满分,那么他参加高考,得满分就是大概率事件。再例如,如果一个学生,能够做几百套高考语文模拟题,并写2000或3000篇高考模式的命题作文,并能获得高分(其中非作文部分满分),那么参加高考,获得最高分的概率就极大(语文不太可能满分)。 其实高考的唯一秘诀就是高强度做习题(再强调不是高密度,如何选择试题库,其实看老师水平),熟能生巧。没得其他选择。 学生做了足够强度的习题,高考成绩就看其临场发挥的心理素质是否稳定,身体条件是否足以支撑了。一般说来,取得好成绩是水到渠成的,当然对笨蛋学生除外。 至于高考700分或750分,关键看总的满分是多少,如果总的满分是900分,这个成绩不算什么,如果总分满分是800分,才算可以。当年我们高考满分500分,我们班上最高分486分(也是全国最高分,当时是全国统一高考试卷),一般人成绩也都超过425分,440分,450分的也不少。所以要教育学生看到全国水平是什么,他们才能有动力继续努力。 我一个科大数学系同班同学,他是某省数学,物理,化学竞赛三个第一名,是华罗庚亲笔写信推荐来的(当时华罗庚还是科大数学系主任),比我年纪还小,我问过他的学习方法,他的回答是:做习题做到吐。 另外一位目前的世界知名应用数学家,院士,他的经验也是:水平靠习题养出来。 没见过足够多类型和难度的习题,学生很难有什么自信心,也很难处变不慌。
个人分类: 最美丽的事业|594 次阅读|8 个评论
分享 儿子小一跟不上,犹豫是不是休学?
热度 16 一丁七丈三 2016-2-20 10:26
儿子是7月底的,一年级上学期上得实在吃力,除了数学还行外,语文拼音写字和英语都是前学后忘。考试两门课也是吊车尾,孩子不愿学非要大人逼。很矛盾,是让他休学半年去再上幼儿园衔接班好呢,还是继续上寄望于哪天开窍呢?痛苦 ------------------------------------- 儿子是龙凤胎,儿子从小就比姐姐在各方面要晚上半年以上,只有个子比较高一点。从小就挑食,食谱很单调,只能吃瘦肉和土豆。上学期主要是深圳教拚音进度很快,2个月就教完了,他还有好多当时记住了,过上一阵就又忘掉了,要命的还有英语,可能会相互混。 但是有个对照系,姐姐是一样的幼儿园,刚开始一个月不会,难过得会哭,但很快就掌握了,由于之前自己已经认识了几百个汉字,所以学习起来经常说太容易了。对比之下,儿子不仅不会,而且毫不着急,没有一点羞愧的样子,让人不知道怎么处理了。
2210 次阅读|18 个评论
分享 中学语文老师们 周老师
热度 63 水风 2014-11-14 11:03
今天说起周邦彦,想起了一位语文老师的评价。 但这位牛则牛矣,还是位正儿八经教课的主儿。我有位很惊艳的,但也不怎么靠谱的语文老师,名讳周易。听这名字,就知道不是一般人。他的业余爱好是京剧。他第一次出现,是给另一位老师代课,讲苏东坡的赤壁,大江东去。说起羽扇纶巾,忍不住给大家科普一下。说,那说的是周瑜。他还解释,不是因为是他老祖宗,而是本来历史上就是如此。周郎(这是原话)打下江东某座大城,坐着车子进城,满城的大姑娘小媳妇成群结队的出来看。给车上扔鲜花,扔水果(看起来,诗经里面,投之以木瓜啥的,就是民俗)。最后车子都堆满了。以其受欢迎程度,秒杀刘德华。 老师还说,周瑜精通音律,曲有误,周郎顾。为了让周郎多看自己一眼,大家一演奏,就故意出错误,尤其是小女生 们。话说到这儿,周老师左手提袖,右手振衣,口中念白,脚踩七上八下的等楼步,从讲台左边走到右边。端的是潇洒风流。大家以为这就完了,正在犹豫要不要鼓掌。周老师念了一句“吾虽无师况之聪,闻旋音而知其雅意”。最后雅意两字,刻意拔高,端的是绕梁三日,余音渺渺。一时间把大家镇住了。只有不怕事的妖道按照惯例,叫了一声碰头采“好阿!”叫出来才意识到不是跟着外公在听收音机呢。周老师竟然拱手作礼,现丑现丑了。 你说,周老师的课,能不受欢迎么?
1273 次阅读|33 个评论
分享 [ZT]沾了这种书,你这辈子可就完了
热度 55 heinsect 2014-6-21 14:19
我弟弟今年上初二,学习成绩还算过的去,就是作文总是写不好。我爸就给他买了一套《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作品选》,一共两本。我有个习惯,就是喜欢一边吃饭一边看书。今天吃午饭的时候,随手翻开一本就开始看。 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这样的句子:“我总会在深夜喝一杯coffee,然后就整夜整夜地写文字,写那些很哀伤很哀伤的句子,写到泪流满面。看着那些哀伤的句子,我整夜整夜地不能入睡。” 我喉咙一阵反刍,赶紧往后翻。 接着又看见一个高三女的写道:“杜拉斯说当一个人开始回忆时他就已经老了。老了,我果然原来确实是在十五岁就已经老了呀!” 我胃里开始翻江倒海,急忙跳过去。 然后又看见一个高一女的文字:“我约他来到酒吧,蔓延着一股浓密的酒气,是GIN。我们沉默着,喝着GIN。” 看到这里,我硬生生把涌到喉腔的面条咽了下去。 接着往后看:“千千,我们17岁了。有人说,17岁就是苍老的开始……” 咬着牙继续往后翻:“听过一首歌,叫《风一样的男子》,我想,用这个歌名来形容我再合适不过了……” 看到这里,我吐出了一口血…… “可是,我为什么还是那么难过。为什么我还是觉得寂寞。我不知道,我说过,我不了解……” 我吐出了一片肝…… “我是个完美主义者,但是完美主义却不能看《红河谷》《美丽的大脚》《美丽人生》等一类精致而完美的电影……” 我吐出了一块肾…… “我看着操场上那些高三的孩子因为不用穿校服而显得明媚张扬的样子,人人都是一张寂寞的脸……” 我吐出了一段大肠…… “这时,在放jay的《斗牛》,这是jay所有歌中我最喜欢的一首,我一个人慢慢的哼,他就唱了出来,唱的很像,我就开始听他唱,呵呵!听着听着也不哭了,好怪哦……” 我再也忍不住,终于把隔夜饭也吐了出来。 再往后看,这些十六七岁的少年才俊们写的不是安妮宝贝式——“就这样。如此。悲伤”,就是郭敬明式——“我总会忧伤的望着远方”,要么就是春树式——“她说失望就是这样无处不在,所以她迷上摇滚并且听激烈的manson”,充斥在字里行间的统统是这样的字眼:颓废、苍老、忧郁、寂寞、惶惑…… 再看看一个年仅15岁的初三学生妹写的文章吧,什么“回头时,看见你们仍围着,可人为什么这么多,我怎样也望不到你们啊,前尘隔海,如雾似幻”,什么“而现在我只能安静的听别人埋怨,恍若隔世,恍若隔世”,什么“本来给了我一生一世铭记的承诺,可是一年还不到便将我遗忘;本来以为哪怕我们白发蟠然,也会一如当年的一同欢笑,却不想我们还是未皓首,便在彼此的记忆中苍老了”,还有什么“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我明白,这是一个绝佳的报复,一个决绝的转身,一场决绝的遗忘”。 朋友们,你们一定会问这个小娘皮在这里唧唧歪歪究竟为了什么? 原来是因为她到了外地上学,她以前的同学不怎么和她联系了,于是她感到绝望,然后“学会了沉默和伪装”。 再看看后面某傻逼作家的点评:不,属于你的列车没有永远开走。你还会无数次的走向站台,走向列车的荡荡荡,走向告别,走向告别所包容的晨曦和晚霞,絮语和争吵,亢奋和落寞……才刚开始啊,你的阳光和青涩……或许这就是艺术所追求的美了,一种大音之后的希,一种巨响之后的静…… 我看得怒火中烧,饭也不吃了,从腰间抽出皮带,一把揪过我弟弟,气急败坏的问他:“说!他妈的这两本书你看了没有?!”我弟挺胸抬头:“我就不看,你能把我怎么着?”我长吁了一口气,拍着他的肩膀说:“不错,好样的。” 我把皮带系上,把书赶紧从窗口扔出去,然后语重心长的对我弟弟说:“老二,你还小,哥就是不放心你。千万要把持住,作文写不好没关系,要是沾了这种书,你这辈子可就完了……”
个人分类: 搞笑|1117 次阅读|16 个评论
分享 今天一年级的小朋友期末考试
热度 18 库布其 2013-1-16 09:14
女儿破天荒5点半醒来,自己把闹钟定到6点(这表平时不用,结果现在快了半小时),问为什么定闹钟,告诉说,老师说了6点起床正好,可以看看书。女儿看了一早上的玛蒂娜,老师肯定让看语文书啊,今天考语文。唉,我女儿拐着弯听话。
个人分类: 家庭生活|924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三句话日志
热度 22 楚天碧霭 2012-2-15 10:05
刚刚看到一个标题新闻:习近平在白宫会见奥巴马。 笑死了,其实有照片,想想还是简约些,照片就不上了。 然后,反省:我语文肯定没学好。
1152 次阅读|12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30 14:00 , Processed in 0.031384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