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文物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分享 战国文物《行气玉铭》
热度 15 老平 2012-7-10 11:41
战国文物《行气玉铭》
《行气玉铭》是一个小玉柱,原为合肥李公木收藏,现藏于天津博物馆。据郭沫若考证,此文物系战国初期 ( 约公元前 380 年 ) 的制品。网上有一种说法,说玉柱是一九七五年长沙马王堆的出土文物,如百度百科对“行气铭”词条的解释。其实把小玉柱当成是马王堆出土文物是不对的。 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这个文物就曾被称为《玉刀珌》,后来 甲骨四堂之一 的罗振玉将其命名为《剑珌》,并将拓文载于《三代吉金文库》中。上世纪四十年代,闻一多在他的《神话与诗》一书中,论及古代导引行气时,将其命名为《玉珌铭》。 目前天津博物馆对这个文物的说明是:战国《青玉行气铭饰》,呈 12 面楞柱状,表面刻篆书铭文 45 字:“行气,深则蓄,蓄则伸,伸则下,下则定,定则固,固则萌,萌则长,长则退,退则天,天其舂在上,地其舂在下。顺则生,逆则死。”论述了呼吸和行气的全过程,是我国古代关于气功修练的最早记录,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文字学价值。 天津博物馆给出的铭文沿用了郭沫若的考证,而历史上对《行气玉铭》的研究意见并不一致,具体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文物的命名,二是文字的考证,三是铭文的含义。 关于文物的命名,除了前面提到的几个名字外,建国后郭沫若把它命名为《行气玉佩铭》,陈邦怀命名为《行气玉铭》,天津博物馆则命名为《青玉行气铭饰》,还有人命名为《行气玉杖首》。从玉柱的形状结构来看,它是一个棱柱体,中空但未穿顶,一面下部有一孔与内腹相通,棱面经过抛光。由于玉柱中空且一面有小孔与之相通,因此叫“玉铭”、“铭饰”、“玉杖首”、“玉佩铭”都有一定的道理,而称之为“玉铭”则较为中性。 关于文字的考证,历来争议很多。《行气玉铭》是十二面体的小玉柱,每面刻篆文 3 字,有 36 字,加上重文 9 字,《行气玉铭》共有 45 字,其中不重复的字只有 22 个,但有争议的字却多达 10 个之多。如:“深”作“吞”, “伸”作“神”,“萌”作“明”,“退”作“复”,“几”作“兀、其”,“舂”作“木、樁”等。目前大都采用郭沫若的译法。 关于铭文的含义,一般都认为是古代练气的方法,但具体涵义却纷纭其说。有深呼吸说,有练周天说,有房中术说等。郭沫若在《奴隶制时代》一书中写道:“这是深呼吸的一个回合。吸气深入则多其量,使它往下伸,往下伸则定而固;然后呼出,如草木之萌芽,往上长,与深入时的径路相反而退,退到绝顶。这样天机便朝上动,地机便朝下动。顺此行之则生,逆此行之则死。” 鉴于《行气玉铭》被公认为中国最早的气功文物,因此有必要参考一下古代练功的文献。《性命圭旨》是明代的书籍,是道家丹道派在明代进入成熟时期的代表著作。书中在“第一节口诀”里写道:“工夫至此,自然精神朗发,智慧日生,心性灵通,隐显自在。自然有一段清静阖辟之机,自然有一段飞跃活动之趣。自然有一点元阳真炁从中而出,降黄庭,入土釜,贯尾闾,穿夹脊,上冲天谷,下达曲江,流通百脉,灌溉三田,驱逐一身百窍之阴邪,涤荡五脏六腑之浊秽。” 从练功的角度来看,《性命圭旨》的这段描述与《行气玉铭》的文字颇为相近,都形象地描述了从中丹田入手的练气过程和气机运行的现象。区别在于《行气玉铭》是言简意赅,没有用隐语。 因此可以得出几点提示: 1. 早期古人重视练心、练形,到了战国已经有了练气的内容。 2. 战国时期的练气,似乎比较重视从中丹田练起。 3. 早期练功朴素,用语简洁,不作修饰;后世练功喜用隐语,但描述较为详细。 4. 《行气玉铭》描述了周天练法的第一个回合,这一点得到了现代练功人的实证,如李少波的真气运行法。(老平 2012-7-10 )
个人分类: 随笔见闻|2143 次阅读|9 个评论
分享 关于文物,王选的高论
热度 25 燕庐敕 2012-1-29 21:12
中国激光照排的发明人王选院士生前是个很有趣的人。 他曾说过,70年代末,他是激光照排第一人,那时候是真正的专家,就是没人让他当学部委员。90年代他早已不在技术一线,请他做院士,他觉得水平还不如当年。 他还有很多有趣的段子,比如: 名人老了是王老,凡人老了是老王; 王老用过的是文物,老王用过的是废物; 领导和王老握手,是领导礼贤下士,老王和领导握手,是老王拍领导马屁。 还有很多。 这个是看到西湖mm的记录想起来的。关于梁思成林徽因的家的事情。
69 次阅读|25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28 23:12 , Processed in 0.018339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