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新西兰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新西兰版的铃儿响叮当 - [阅读权限 10]attach_img 缤纷生活 2012-1-27 30 218 流水无情 2012-2-7 10:50
环球航行纪事2012-锦绣山河如诗如画•新西兰印象(一) attach_img 摄旅天地 漂呀漂 2013-3-13 10 2270 漂呀漂 2013-3-16 06:37
环球航行纪事2012-锦绣山河如诗如画•新西兰印象(三) attach_img 摄旅天地 漂呀漂 2013-3-19 1 1426 燕庐敕 2013-3-19 07:39
环球航行纪事2012-锦绣山河如诗如画•新西兰印象(四) attach_img 摄旅天地 漂呀漂 2013-3-23 6 2539 FIR 2013-3-24 05:54
环球航行纪事2012-锦绣山河如诗如画•新西兰印象(五) attach_img 摄旅天地 漂呀漂 2013-3-25 13 2374 燕庐敕 2013-3-26 15:05
环球航行纪事2012-锦绣山河如诗如画•新西兰印象(六) attach_img 摄旅天地 漂呀漂 2013-3-29 9 2714 燕庐敕 2013-3-31 15:53
自驾新西兰(1)罗托鲁瓦 attach_img 摄旅天地 就爱抬杠 2014-2-7 14 2179 燕庐敕 2015-1-10 14:00
自驾新西兰(2)陶波 attach_img 摄旅天地 就爱抬杠 2014-2-7 2 2372 燕庐敕 2014-2-9 00:01
自驾新西兰:目录贴 摄旅天地 就爱抬杠 2014-2-7 4 1484 四处张望 2014-2-9 11:07
自驾新西兰(3)汉密尔顿 attach_img 摄旅天地 就爱抬杠 2014-2-8 1 1658 燕庐敕 2014-2-8 22:44
自驾新西兰(4)特卡波 attach_img 摄旅天地 就爱抬杠 2014-2-8 1 1397 ccqi 2014-2-9 08:46
自驾新西兰(5)达尼丁 attach_img 摄旅天地 就爱抬杠 2014-2-9 4 1949 ccqi 2014-2-11 08:52
自驾新西兰(6)卡特林斯 attach_img 摄旅天地 就爱抬杠 2014-2-9 2 1726 雪个 2014-2-10 12:17
自驾新西兰(7)斯图尔特岛 attach_img 摄旅天地 就爱抬杠 2014-2-9 0 1569 就爱抬杠 2014-2-9 18:21
自驾新西兰(8)蒂阿瑙 attach_img 摄旅天地 就爱抬杠 2014-2-9 0 1779 就爱抬杠 2014-2-9 18:57
自驾新西兰(9-1)米利福德峡湾 attach_img 摄旅天地 就爱抬杠 2014-2-9 0 1604 就爱抬杠 2014-2-9 20:11
自驾新西兰(9-2)米尔福德公路 attach_img 摄旅天地 就爱抬杠 2014-2-9 0 1563 就爱抬杠 2014-2-9 20:55
自驾新西兰(10)皇后镇 attach_img 摄旅天地 就爱抬杠 2014-2-10 0 1943 就爱抬杠 2014-2-10 21:15
补作业:国足80年代两次冲击世界杯失败历程 体育看台 南京老萝卜 2014-7-19 11 4174 sergio 2014-7-29 23:20
又有人卖国 经管智库 martian 2014-9-29 9 3699 martian 2014-11-18 16:18

相关日志

分享 奈何有高达(四)—— 穿越到拿破仑战争,滑铁卢战役 (转) ...
热度 4 gordon 2017-5-18 05:53
一支典型的燧发枪,长约1.5米,重量大约5公斤,口径约17.5毫米,弹丸大多是铅制的,威力很大。燧发枪采用纸包装的整装子弹,使用步骤比较复杂,大体上,先平端火枪,打开燧发火药槽,用嘴咬开子弹包,倒一点火药在火药槽里,然后再把枪立在地上,从枪口把火药和子弹装进去,用通条压实(新西兰的毛利人也用火枪,他们直接在地上墩一下),然后再听统一口令放枪。整个过程挺复杂,但经过反复训练的英国步兵,能达到每分钟3-4发的水平,最高纪录大约是每分钟5发。 当时燧发枪的定装子弹,采用猪油或牛油浸过的纸壳防潮,使用时,先用牙咬开后面,在发火槽撒一点火药,再把火药倒入枪管,最后是铅弹,并用通条压实。 当时的欧洲陆军,已经采用队列和方阵来对付骑兵。零散的步兵,在快速移动的骑兵面前,和一个个草靶子没什么区别,大批的骑兵冲锋过程中,骑兵其实用不着电影里潇洒的挥刀大砍,只需要平端着马刀,借着马匹前进的力量,调整刀的高度,就能象割草机一样收获敌人的上半部。零散的步兵不是骑兵的对手,就只好抱团抗争,最初的步兵阵前端是长枪兵,长枪兵把长枪支在地上,对准马的头部和的眼睛,火枪兵在长枪兵的身后开枪,后来发明了刺刀,就一点点取消了长枪兵。 滑膛枪弹丸威力大,不过好在这玩意准头太差,射程也不远。早年的滑膛枪大多连准星都没有,早年的机械水平差,子弹和枪械的配合很难做到精确,只好留下较大的公差,这样的话,射击的时候,子弹在枪膛里被火药气体推着,磕磕碰碰向前跑,出枪口的时候,往哪边跳还真不一定。当时滑膛枪的有效射程约100米,不过准头就真不好说,后来有人试验过,在50码左右的距离上,打1米宽2米高的靶子,好射手能有75%的命中率,不过在硝烟弥漫,杀声震天的战场上,不被吓尿就不错了,那还能保证精度,所以排成一排,利用火力密度弥补精度的不足,欧洲列强很大达成了共识,只要把枪平端,打不着A也能打到B,线式战术主导了欧洲战场,排队枪毙开始流行。 排队枪毙对队形的要求很高,一般来说大家不能走得太快,也不能走得太慢,得听着鼓点和小曲一步一步走,这需要反复的训练才行,队形就是战斗力,就是胜利的保证。英国陆军很注重这方面的训练,当然少不了体罚和打骂,体罚通常是军棍和鞭子,反反复复,没完没了的训练,最终把士兵练成了雷打不动的机器人,装弹、端枪、射击几乎成了第二直觉。战场上,不但不会转身跑路或装死,还得在前排士兵倒下后,主动填空,保证射击时的火兵密度,好在多数情况下,英国陆军的军官们也是在前面和大家一同进退,士兵们也没什么好抱怨的。 ******************************************************************************* 滑铁卢战役中的威灵顿公爵,他要求战士们等法国人接近到20码再开枪。 1805年,比利时的滑铁卢,英国人再次排成了四面迎敌的方阵,迎战拿破仑的骑兵。按着威灵顿公爵的要求,敌人接近到20码之前,不准开火。拿破仑的法国近卫骑兵戴着高高的熊皮帽,如同泰山压顶,冲向英国佬的步兵方阵,英国佬的方阵,就象洪流中的礁石,或者被吞没,或者岿然不动,伴着阵阵风笛声,等着法国人接近,开火,直到最后取得胜利。那场战斗中,法国人被打死很多,英国人缴获了大批的熊皮帽,从此英国皇家近卫军,有了戴熊皮帽子的传统(真不环保)直到今天。近年来,有人试图用化纤的熊皮帽取代传统的帽子,省得每年去加拿大买300张熊皮,不过化纤帽子不通风透气,非常难受,不受欢迎,就没改过来,接着挨环保分子骂。 那么,为啥先吃点亏,把敌人放近了再打能取得胜利呢?你问沃尔夫将军或威灵顿公爵估计也回答不出来,背后的学问得等到二十世纪初,一位新大神来解答。 ******************************************************************************* 兰彻斯特先生是个跨界牛人 英国是最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大到议会和公务员制度,小到交通规则和出租汽车,政治传统完整而成熟,具有丰富的政治经验和深厚的政治智慧,从不冲动行事,绝不标新立异,政治道路有失算的时候,但即使失算也不是轻率冲动的结果,而是算计错误,而有些事情,很难说对错,比如当年欧洲搞欧元一片叫好,只有撒切尔夫人一伙特立独行,绝不加入,今天看来,他们不用为希腊操心,未来好坏真不确定。 英国的历史上,奇葩人物和跨界大神更是汗牛充栋,以前有牛顿(数字家、物理学家、金融家)和赫歇尔(天文学家和音乐家),近代有丘吉尔(作家、画家、政治家)和拜伦(诗人,革命家),不过他们放一块,比起兰彻斯特先生来说,都是弱爆了。 兰彻斯特,好多家,他以前是个搞专利代理滴,他的好多发明都有案可查。 兰彻斯特(Frederick William Lanchester,1868~1946)是位英国工程师、流体力学家和运筹学家,其实也是位企业家,他是英国汽车与航空工程先驱者。1896年制成英国第一辆汽车,后经改进并发展而成批生产,他创立的汽车公司后来被并入捷豹汽车,今天被印度人买去了,兰彻斯特仍是捷豹最高端的汽车品牌。1909年起他担任英国家航空顾问委员会成员,是空气动力学的先驱。他在1891年的论文中指出重于空气的飞行器的原理。1894年,他先于德国的M.W.库塔(1867~1944)、俄国的H.E.儒科夫斯基(1847~1921),解释了机翼产生升力原理,提出了正确的计算方法,解决了二维机翼的升力计算。1915年他又对有限翼展机翼举力计算提出附着涡和自由涡的概念(见举力线理论,举力面理论)。但他写的文章很少用公式,文风特殊,因而当时不为人注意。兰彻斯特还得到表面阻力的公式,阐明分离现象和边界层中的湍流现象。 那位,这么一位跨界大神和排队枪毙有什么关系呢? 关系很大,他头一次把排队枪毙和中国人的孙子兵法说清楚了。1916年,飞机刚在一战战场上飞,他就琢磨着飞机该怎么打仗,一个小编队多少架合适,怎么能打赢,这么一琢磨,就出了一本书《战争中的飞机,第四种武器的出现》。该书提出的运筹学思想是运筹学和作战模拟的基本渊源之一。他建立的描述作战双方兵力变化过程的数学方程被称为兰彻斯特方程。 兰彻斯特方程不简单,是现代兵棋推演和作战理论的基础,也被人用商业对战抢市场,细说起来得好几天,有食用油的生产商,用来指导抢占市场,X花、X鱼这帮卖食用油的,居然也研究这玩意,并且有精确,74%能确保市场一家独大,真是高啊。俺当年数学差,高考是背题混过去的,就不细说了,只说最基本的两条,线性律和平方律。 线性律:适用于冷兵器一对一肉博和远距离非直瞄射击,一句话,水平相当,拼掉一个算一个,1000打800,最后胜利一方剩200。 平方律:适用于近代条件下,火器射程内互相直瞄射击,人多打人少,一打一个赢,而且损失不成比例。 如果蓝方1000人与红方1000人交战,双方单个战斗单位的平均战斗力相同,红方被蓝方分割成各500人的两半。假定蓝方以1000人先攻击红方的500人,则蓝方将以损失134人的代价全歼红方的一半,接着蓝方以剩下的866人再全歼红方的另一半,蓝方在这两次战斗中总共损失293人。 上面那个例子,其实不完整, 没说清楚毁伤率这个很重要的环节 ,这对最后的结果是不是损失293人,影响很大。 ******************************************************************************* 我们回头用兰彻斯特方程,解释一下沃尔夫将军为啥人少,后开枪反而能取得胜利。沃尔夫将军3300人,法国人3500人,如果法国人不再前进,面对面一枪一枪打,英国人死定了。 沃尔夫将军是老兵油子,他知道当年燧发枪精度差,百米开外,打不着几个人,而且他知道战场上,枪的可靠性差,会有很多枪打不响, 而且会累积,打不响的枪越来越多,最后距离合适要人命的时候,很多枪已经失去了作用 。即使百年之后的美国南北战争的战场上,人们也捡到许多没打响的枪,排队枪毙的时候,许多士兵面无表情,其实早就吓尿了,手抖成一团,火药撒得到处都是,哪能打响?奔牛河战役的战场上捡回到的枪里,少则两颗子弹,多的塞了四五颗子弹的都有,最奇葩的一杆枪里,塞了12颗子弹(估计一次没打响,不断的装,直到装不进去)。 沃尔夫将军的部队后开枪,这样保证了首轮射击的成功率和命中率,而且他们还为近距离打法国人,准备了双料装弹。法国人先开枪,但距离远,只能有10%左右的杀伤率,而且能打响的枪越来越少,等到能看清眼白的距离, 想打枪的时候,其实法国人的有效火力是低于英国人的 ,英国人开枪的时候,还剩2800人左右,枪弹完好,以30%以上杀伤率轰法国人,法国人不跑,再打两轮枪,不出一分钟,也都会躺下,英国佬精着呢! ******************************************************************************* 5 落幕 线式战术,在英国陆军坚持了几百年,大家伴着小曲上战场,HOLD冲动后开枪,打赢了一场又一场非正义战争(我故意不说一鸦二鸦,也不提英国佬只死了两个人的通州八里桥会战)。 1883年,一位美国佬来到了英国,他是个发明家,英国专利保护得好,他如鱼得水,他最先发明是烫发棒,煤汽灯之类的玩意,晚年他发明了游乐场和旋转木马,带给了很多英国人小朋友快乐。不过,他最有名的发明,也为他挣了大钱的主意,是机关枪,一种每分钟能打上千发子弹的武器,他的发明结束了线式战术,他叫马克沁,他发明的机关枪也叫马克沁重机枪。 马克沁先生带着他的发明,向中国人演示用机枪几秒钟打断一颗约50公分直径的大树 机枪发明后的那会儿,欧洲和平了好几十年,大家电灯电话,文明理性,欧洲列强好多是君主制,七大姑八大姨的远房亲戚,谁也没想到后来爆发了残酷的一战。 1914年8月,一战爆发,德国宣战,发布总动员令,整个德国象多米诺骨牌一样,立刻成了一架不可逆转的的战争机器。 本来是工人、职员的预备役士兵,放下手中的皮鞋、钟表之类活计,到事先安排好的指定地点,领取枪支、给养,摇身一变成为无情的杀手,然后按指定时刻表,搭上火车,前往指定地点编成连,连再编成团,团再编成师,军,集团军,一切都按德国总参谋部的计划进行,分秒不差的沿着发达的铁路线展开,72小时之后,德国已经有上百个军开往前线,带着他们新买的马克沁机枪。 1916年,索姆河战役爆发,法国人打了两年战争,已经灯枯油尽,随时可能停战,为了稳定这个老对手新朋友的情绪,英国人发动索姆河战役。因为布尔战争吃了亏,大英陆军已经不在战场上穿红军装了,不过大家排队上战场的线式战术还保持着,这断送了一代英国人。 德国陆军的基本战斗队形是以机枪为中心展开的,交叉的机枪火力,构成一道道看不见的封锁线,等着英国人飞蛾扑火,德军班排中的普通士兵,只打停下来瞄准机枪的敌人,一天下来,英法军伤亡6万人。机枪不但大量杀伤英国人,也把许多英国贵族家庭打成了绝户,英国贵族们以带头冲锋为已任,这么惨重的伤亡,从没见过。 从此,陆战的舞台上,再无线式冲锋,不过,在大海上,军舰对决,还有过。 今天,我们还能在阅兵场上,象看出土文物一样,看到线式队列,听到“掷弹兵行进曲”,不过战场再也不是那么打仗了。队列行进,做为军队文化的一部分,各国都保持着,大家一个整体,肩并肩,共生死,战场上再也没有排队枪毙,“掷弹兵行进曲”依旧悠扬,永远不变。
551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老虎出来了,俺来应个景
热度 33 martian 2017-5-5 22:12
老虎出来了,俺来应个景
大家拿的Home Capital是一家非银房贷机构,现在崩盘了。这场景和虎大当年提到过的Northern Rock Bank像吧!对于这样的机构,房贷是他们的资产端,吸收到的存款或借来的资金则是负债端。一旦出现房贷违约、信用评估造假等情况,资产端流动性大幅度下降、坏账率上升,失去储户的信任,股价下跌。死亡螺旋就出现了。 次贷危机才过去几年啊,全世界泡沫高企的国家学到教训了吗?没有,没有,还是没有。 借用Bank of England work paper 《Money creation in the modern economy》中的图表来说明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受房贷的变动。 大家拿的情况不是孤例,紧随其后的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一样的房地产泡沫。那么问题就简单了,欧元区和约翰牛的经济状况好转,多欧元,多英镑,空澳元,空纽元,空加元。空加元的话有一点要注意,每年春季是炼油厂的检修季节,5-6月时会陆续复产,那时上涨的油价对加元有支撑。去掉加元,剩下的多空组合俺玩的很哈皮。 快的话到年底,德拉吉就要退出QE,目前开始做预期管理,先是说:不会扩大QE,然后是不会退出QE,再是考虑退出QE,最后靴子落地。和当年的FED如出一辙。约翰牛的收紧会比欧元区略快一点,最慢的是日元。货币政策上的速度差是俺最稀饭的,赚钱的机会终于来了。 回头看兲朝,大哀股的下跌有很大程度上是受政治斗争的影响。你杀我的海南航空,我掐你的安邦保险,还有一位小郭同学,吃瓜群众摇旗呐喊。等帮主号令,大家捡便宜货去。等3-4季度油价起来,农产品再来凑热闹,那就好看了。
1582 次阅读|17 个评论
分享 驾驶着印度车驰骋在新西兰的天地
热度 52 赫然 2017-3-21 09:05
驾驶着印度车驰骋在新西兰的天地
前几天去新西兰转了转。新西兰真是个美丽的地方。只要给个蓝天,到处风景如画! 猜猜哪里?win10用户一定眼熟吧。。。。 只是,新西兰的道路颇有挑战性。首先,它是左行,非常不习惯。想转弯,一不小心就开雨刷。开了四千公里,总算扭过来了。结果这几天回来了,转弯开始倒雨刷 。 而且,新西兰山多,道路弯曲,而且很多地方相当狭窄。开着觉得不是要和山崖撞上就是要和对面的车亲热。 没有想到的是,这次租车,租来了一辆印度车:Mahindra,马恒达!柴油的,开着也没啥问题 (估计偶这样的穷鬼就没啥要求)。噪音稍稍大一点,柴油车么,没办法的。不过,也有好处,新西兰油价不低,但是汽油要比柴油贵一半!给我省了还几百块油钱。 俺就这样开着辆印度车,跑遍了新西兰!
140 次阅读|19 个评论
分享 三文鱼的比较-1
热度 33 马鹿 2015-3-19 11:41
买了智利的三文鱼和新西兰的三文鱼,今烤的当晚饭。 智利的三文鱼,鱼肉偏粉色,新西兰的三文鱼号称雪水下长大的,颜色更红一些。 本来以为新西兰的会更好吃,结果发现智利的更香。 还需要比较大西洋和阿拉斯加的三文鱼。
个人分类: 美食|121 次阅读|19 个评论
分享 新西兰游记终于完成了
热度 13 四处张望 2015-3-10 04:52
二货群的同志们,帮忙加分啊 目录
959 次阅读|9 个评论
分享 phoebemoon的新西兰自驾游经验
然后203 2014-2-24 10:34
需要准备的东西: 虫不叮!!(这个一定要啊,我被咬的天天都在抓耳挠腮,敢情是过去请客来的,现在已经回国快1周了,身上的红块还没有退) 冲锋衣、冲锋裤及其他换洗衣裤 洗漱用品:刮胡刀、指甲剪、牙膏牙刷、毛巾、纸巾、洗面奶、护肤用品等 墨镜 (雪山必备) 防晒霜(50+防水的最好) 密闭袋(放化妆品) 水壶(如果全程MOTEL的话,就不用带了,每个酒店都有,民宿也有) 饭盒(乐扣乐扣2个) 相机 相机插头、电池、充电器等 插座 (电源转换器) 三脚架 (观星必备) 手电筒 拖鞋 护照、护照复印件 驾驶证、公证书 信用卡 ,现金(我们夫妻,去掉飞机上时间,整整14天,换了2K纽币,总之走之前用完了,主要用在超市和加油,虽然这些都可以拉卡,但是还是觉得带点现金比较安心) 帽子 (可带可不带) 环保袋 锡纸(在烤箱中烤食物用) U型枕 (坐飞机时候用) 笔记本和笔 (记账) 晾衣绳(我带了一个8角架,感觉更好用,就是看上去挺大的,好在全程有车,干不了的衣服挂车后面一会会干了) 出门在外,还是要预见一些危险性,以下是新西兰的一些紧急电话,如果发生任何意外,可以向相关部门求助。 (1) 报警和急救电话111,财物证件丢失或交通事故都要先打报警电话。 (2) 医疗服务电话0900-54411,可以提供医疗地点资料,安排医护人员上门诊治。第一分钟免费,之后每分钟2.99元。有“+”和“Pharmacy”标志是药店,但药很贵,最好从中国自带。 (3) 中国驻新西兰大使馆电话04-4721382 (4) 车辆24小时路边应急服务电话0800-22 2739或0800-93 9597。租车合同里都包括这两个电话。前一个是说车出问题需要打,另一个是车没出问题但想咨询关于车的其他问题需要打的电话。 楼主准备的食品,分享: 楼主和楼主的同学都是省钱的女主,带了满满一箱子吃的用的,就因为别人说了一句新西兰的东西可贵了,事实是,新西兰的东西真的老贵的! 楼主带了 1:450克的真空米,4袋,全部吃完,第二天的龙虾盛宴就消耗了1包半,第一天做的寿司消耗半包,就这样,刚开始的两天就消耗了一半的粮食。 2:榨菜,4包,吃了三包 3:泡面10包,走的时候都吃完了,那边饭店关门虽然不是很早,但是我们整个行程几乎每天都要赶路,有几天等到达下一个目的地的时候已经9点以后,饭店超市都关门了。 4:油 225毫升,非常好用啊!!!超市好贵好贵,我恨自己没有带盐和调料,做龙虾的时候一定要用,买了一瓶盐一瓶胡椒15纽币。 楼主同学带的 1:咸鸭蛋。。。。。(这个一开始就阵亡了,居然在禽流感时期带这个入关!还好过关的时候她老实交代了,我们省下了400纽币的罚款!入关千万不能带肉,不管什么性质的) 2:泡面10包,也吃完了,在他国,泡面真是个好东西,方面又顶饿。
0 个评论
分享 新西兰速度?
热度 25 洗心 2012-7-25 16:36
到了新西兰christchurch, 城区到处都是去年二月地震后的残垣断壁,接待我的朋友说,整个城市基本上还在忙于把受地震毁坏的房子拆掉。他所在工作楼要加固,一年一层, 完成加固需五年。 还专门带我去看了他家需要完全拆掉重建的老房子: 正在和保险公司扯皮重建费用估价问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开工。
808 次阅读|16 个评论
分享 有人到新西兰玩过吗? 求攻略
热度 3 洗心 2012-7-18 08:22
有去过新西兰的朋友吗? 要到 Christchurch 做讲座,打算顺便玩两天,不想开车,有什么可推荐的tour 或者 景点? 另外要到Nelson 附近去拜访一个加拿大朋友,他建议我可以飞到 Wellington, 坐ferry+bus 过去, 要花一天,但风景很漂亮,然否? 倒是有时间在 Wellington 呆上两三天,值得吗? 有什么可推荐的tour 或者 景点? 另外, 新西兰定旅馆有什么可推荐的网站? 那边的hostel 怎么样? 燕师兄, 呼唤你。
831 次阅读|13 个评论
分享 新西兰游记:美女玩蹦极
热度 8 老平 2012-5-28 15:15
新西兰游记:美女玩蹦极
(白衣美女跳蹦极) 七月底去新西兰旅游,在南岛去皇后镇(Queenstown)的路上顺道游览了世界第一个商业蹦极跳台。这个跳台建在一座桥樑上,桥的名字叫卡威劳桥(Kawarau Bridge),下面是一条峡谷,桥樑离水面超过40米。人站在桥上往下看,真是桥高水窄人微小。大伙在旁边的看台站了一会儿,看见有几位人士掏钱绑腿往下跳。 第一位往下跳的是白衣美女,据说她是跳第二回,第二次跳是有打折的。只见她两腿捆绑,向跳台前沿跳了几步,接着转身,背对峡谷沉默了几秒,然后身体下蹲后翻,人从桥上直飞而下,白色的绳索在空中划出一条弧线。正当大家赞叹的时候,只见美女没有在水面上停住,而是头部直插水中,水淹身体,而后弹起,再次入水。看得大家口张目瞪,且叹且惊。那是新西兰的冬天,我们都穿着厚衣服,而湿身美女上来的时候微笑自若,同伴们还用水枪来射她,看上去一点也不怕冷。 第二位往下跳的是同行的朋友,这位朋友是第一次跳,交了钱以后有点犹豫,希望找个伴一块跳,大伙只是打气不想参与。好不容易把腿捆绑好,准备要往下跳的时候,这位朋友突然开口问旁边的工作人员:“你能够保证我安全无事吗?”对方回答:“我不能向你保证。”这一问一答不仅使这位朋友两腿发软,连在外面陪伴的人都听得心里直打鼓。这位朋友很勇敢地跳下去了,事后上网到这个公司的网站上取自己的数码照片,赫然发现该网站登载了一条消息,说不久前有一个游客在那里跳蹦极时因故死亡。 第三位往下跳的人有点麻烦,这人的两条腿已经捆好,站起来往前跳了几步,探头往下一看,又转身往回跳,像电影里的僵尸一样跳来跳去。来回几次后站定,面朝远方。后面的工作人员开始用英语大声报数:5—4—3—2—1!数是报完了,但人还在桥上。工作人员歇了一会,又重新开始报数,数完1以后,那人还是没往下跳,把看台上的人都逗笑了。第三次报数声响起,大伙瞪大眼睛看桥上,当数完2的时候,工作人员用手一推,桥上的人伴随着最后的一声数字纵身而下,周围响起了一片掌声。 蹦极很刺激,是一种勇敢者的运动。那天去卡威劳桥游览的人不少,不论是西方游客还是亚洲游客,都以男士居多,但从桥上往下跳的,全部都是美女。(老平 2010-9-23) 美女从桥上直飞而下。 美女上来时微笑自若。 工作人员说: “我不能向你保证。” 当数完2的时候,工作人员用手一推。
个人分类: 随笔见闻|769 次阅读|5 个评论
分享 国际妇女节和新西兰的世界纪录
热度 12 2012-3-8 07:11
国际妇女节和新西兰的世界纪录
今天是国际妇女节。新西兰尤其应该庆祝这个节日,因为新西兰是世界上第一个给予妇女投票权的国家,当时是1893年。对应到中国的朝代,那是光绪年间,甲午战争的前一年。同一年,毛泽东出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阿炳也出生于同一年。 新西兰曾经出了好些女总理,女市长,女CEO。在新西兰,确实能感到女性很有话语权。。。 无法上传图片。。。。这个爱坛还在改吗?!。。。。 test again
28 次阅读|7 个评论
分享 新西兰版本的铃儿响铃铛
热度 16 2012-1-27 20:15
新西兰版本的铃儿响铃铛
对禅人, 请用歌曲《迟来的爱》的念白:“这是一份迟到的征文,许多天以来,我一直在逃避,不敢面对你多情的关怀,今天,我,终于鼓起勇气,向想你表达我的爱。。。。” ******************************汗如雨下的分割线******************************* 大家熟知的圣诞歌曲 Jingle Bell 其实有个新西兰版本: “ Oh, jingle bells, jingle bells, jingle all the way Christmas in New Zealand on a sunny summer's day, ah! Jingle bells, jingle bells, jingle all the way Oh what fun it is to have a Kiwi holiday! ” 每次唱起,我都很愉快。这种愉快是带着一分惊奇,两分赞赏,三分调皮,五分乐不可支的。 每年十二月底,圣诞老人从故乡芬兰一路奔波、千山万水来到新西兰后,就不得不从了新西兰人,戴上墨镜,穿上泳裤,带着冲浪板,直奔 Pohutukawa 大树红花做背景的海滩而去。不然,他上哪去找过圣诞节的 Kiwi 们呢? 本地出生的新西兰人的称谓并不是“ NewZealander ”,而是“ Kiwi ”。事实上, Kiwi 本是一种不会飞、只在夜里出行、害羞的、新西兰特有的鸟。因为它的害羞与纯朴的新西兰人有着某种相似处,也因为它的新西兰国宝珍稀鸟的地位, kiwi 就顺理成章的成为新西兰人的象征。 在新西兰过圣诞节,重点往往不在于圣诞前夜忙着包扎礼物,圣诞节当天忙着家庭大聚会的 Christmas Lunch ,又或者圣诞节第二天 Boxing Day 的抢购,而是,“我们去度假!”。最典型的 Kiwi 们的圣诞节假期,就是拆完新年礼物后全家出发,开着车,载着帐篷,折叠桌椅, BBQ ,睡袋,锅碗瓢盆,大冷藏箱,找个地方露营去。有的甚至是圣诞节前就提前驱车几小时先去露营地把大帐篷支好,桌子支好。然后圣诞节当天或第二天再来露营一两周。有的呢,则干脆在露营地过圣诞节。 最常见的有这种连厨房带厅带卧室的帐篷,旁边有时还有个浴室帐篷。说实话,我每次看到别人这种大张旗鼓,功能齐全的帐篷就很纳闷 ---- 动静这么大,干嘛不在家呆着呢,那不要什么有什么吗??? 还常常能看见这种自得其乐的小帐篷。说小也不小,可住四人。因为我们家就是这种大小的。 还有各种露营车了。不过,一般开露营车的以老年人夫妻和外地游客居多。本地人都热衷于自己动手搭帐篷。商店里也提供各种五花八门的野营用具,每次看到都让我感慨:难怪新西兰人爱探险,爱发明稀奇古怪的户外活动,实在是各种硬件软件齐全。 我跟你打赌,世界上大概只有新西兰这个国家的人民,才如此大比例地热爱露营生活。首先,地理条件优越,新西兰有三分之一的国土都是受保护的国家公园。一个国家的三分之一的领土都是国家公园,意味着你身边可供选择的露营地极多,可在湖边,海边,森林里,大自然触手可及。其次,气候宜人。圣诞长假期正值盛夏,但因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影响,所谓盛夏,除非你在阳光下暴晒,否则温度也极难上到三十度以上,夜里则是十几二十度。正合露营。还有啊,新西兰没有毒蛇,猛兽,也没有毒蜘蛛。所以呢,露营时完全不用担心夜里一抬头,有只狼正在研究你的人种。。。 而很多的露营地旁,你都能看到这种被称为新西兰的“圣诞树”的 Pohutukawa 树。通常都长得极其高大茂盛,满树开满红艳艳的花。当到处都盛开着这种耀眼夺目,热情灿烂的大树红花的时候,人们就知道,盛夏来临,圣诞长假期即将开始,要准备去露营了。 所以,铃儿响叮当的时候,新西兰人都在打包装车。艳阳高照,晴空万里,又到圣诞节了,让我们去海边,去湖边,去森林,露营吧! Let's go camping! iframe width="560" height="315" src="http://www.youtube.com/embed/FsnS0OLC4lE" frameborder="0" allowfullscreen/iframe iframe width="420" height="315" src="http://www.youtube.com/embed/F4unzHxZKzk" frameborder="0" allowfullscreen/iframe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snS0OLC4lEhd=1t=58s http://www.youtube.com/embed/F4unzHxZKzk 同学们,这个youtub怎么贴啊?想让你们听听新西兰版的铃儿响叮当啊。。。。
35 次阅读|21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20 03:26 , Processed in 0.039614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