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煤炭

相关日志

分享 英格兰是一个霸权国家—— 从木材到煤炭,风帆时代的海军
gordon 2016-4-7 13:30
英格兰为什么用煤炭,这是一个问题 煤炭价格其实比木炭高,就是因为造船的原因,所以煤炭变得有利可图。 英国是个海洋国家,商船和海军军舰需要大量的木材,伊丽莎白一世颁布一系列保护造船用林的法令,如英国海滨地区的直径超过1英尺的橡树不得砍伐等。集生活燃料工业燃料和建材于一身的木材成为稀有短缺物质。 如果以1451-1500年为价格基数100,那么一般商品价格上涨的速度相对较慢,而木柴的价格则可以说是突飞猛进。1536 年,拉特兰郡拉特兰伯爵地产商的1车木炭价值3先令4便士;1586年同样的数量的1车则需要25先令。生活燃料是造成木柴上涨的一个因素,但是,木柴干馏制造的木炭是当时钢铁冶炼业的主要工业还原剂。一个炼铁厂一年就可以消耗400英亩林地,而在16世纪70年代,英国有70座鼓风高炉。另外玻璃陶瓷工业也要大量消耗木炭。 大米种植更耗费劳动力,但是吃起来方便了。(2005年超级女生的原因,我还不会去研究这个) 木材价钱高,就跟大米价钱高一样,因为军用物资 大米也是军粮,就是因为做饭方便。反而呢,面食类,制作麻烦,更耗费劳动力。 **************************************************************************** 其实煤炭啊,人类早就知道用了,就是因为价格高,比木炭价格高。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有烟,煤里面含硫。所以焦炭要干馏,跟木材变木炭一样。 焦炭到一七八零年前后,才开始在冶金业开始流行。 **************************************************************************** 英国的商业船队比起荷兰来说,更小巧、专业,主要从事渔业和纽卡斯尔—伦敦的煤矿贸易。 英国在纽芬兰的鳕鱼捕捞业中为自己培养了很多远洋水手,在高风险海域的商业活动,如在饱受海盗侵扰的地中海, 英国人靠的是重型装备、武器良好、人员训练有素的军舰。 即便如此,在波罗的海和北海的安全海域中,英国人还不能与荷兰人匹敌。 新成立的英国共和国政府和商业阶层之间,由于共享政治利益和大批国债,彼此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 在英国,有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反荷宣传,这些宣传指出荷兰人霸占了鲱鱼捕捞业、捕鲸业和殖民地贸易, 还揭露了1623年荷兰人曾经在印度尼西亚群岛“屠杀”英国商人,这些宣传最终促使英国在1651年8月通过了《航海法》。 从根本上说,荷兰人想要的是利用海洋,英国人想要的则是控制海洋,并且拒绝别国介入。 对海洋的价值认识的根本区别,导致了英荷之间、法美之间无休止的争夺。 1652年,无论是英国还是荷兰,都还没有打算要妥协。 与荷兰舰队相比,英国海军建立在都铎王朝的海军遗产之上——舰形庞大、有针对性,装备了大口径的重炮和炮架。 这样的设计是为了满足英吉利海峡海战的需要,牺牲了作战续航力、灵活和速度来提供稳定性、全方位的战斗力量。 英国的战略很简单,通过控制海峡和荷兰海岸,他们就能强制实行海洋封锁,切断荷兰的贸易线, 这样一来只要荷兰经济崩溃,他们就算赢得了胜利。 英国的目的是贸易,而不是领土。 *************************************************************** 英国也不比入侵意大利的法国和西班牙强多少,也是一个强君主国家。 只是它是一个失地王,跟蒋介石到台湾一样,没办法啦。 *************************************************************** 荷兰的海军战略强调速度、机动性和跳帮战的能力。他们要击垮敌人的编队,要登上丧失行动能力的船只, 要使用纵火船,依赖的就是先进的航海技术和近距离进攻能力。 荷兰海岸多浅滩,吃水较浅。 荷兰快速帆舰,从设计上看,它们更强调的是适航能力和航行速度,而不是火力大小。 *************************************************************** 在斯赫维宁根,英国人首次正式启用“战列战术”来最大程度地发挥舰炮的力量,尽量抵消荷兰人船舶驾驶技术的优势。 由于庞大的英国战舰笨重而难以转向,从而无法使用双面侧弦齐射,他们就运用战列作为防御阵型,利用严明的军事纪律 和炮兵的有效攻击来建构自己的战术。 参考资料: 《风帆时代的海上战争》 《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 *************************************************************** 这回到我们起初的一个问题,英国要建造大型船只,原因可能是因为它是个后发国家,航海不行。 跟新中国刚建立一样, 最大程度地发挥舰炮的力量,尽量抵消荷兰人船舶驾驶技术的优势。 荷兰的船是因为 荷兰海岸多浅滩,吃水较浅。 *************************************************************** 你要看过电影《勇敢的心》,你就知道英格兰就是一个霸权国家 后来所知道的 “自由市场” ,斯密 这些东西,都是苏格兰的 苏格兰搞殖民地就没搞成,还是在英格兰的肩膀上才搞成的。 注:理论我也研究不出来啥东西,反正事实如此。
244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压钢铁,不压煤炭
热度 2 gordon 2014-5-8 05:58
中国由于资源禀赋的原因,少优质铁矿石,多煤炭。 所以,炼钢厂多设立在东部地区,便于从港口进口铁矿石。 从冯倬云《汉代农业》那本书总结的来看,经济稍微发达的地区更适应经济的转型。 而 山西、内蒙这样偏内陆的地区,产业过于单一,依赖于煤炭。 煤炭对内陆经济的拉动是很大的。 石油价格稍微涨一涨,山西、内蒙那边稍微好过一点。 房子属于生活必需品,汽车可有可无 ,开得起汽车的在中国都算是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当然不能跟国外比,但谁让你生在中国呢。 石油价格一涨,煤制烯烃就可以稍微挣一点钱。 其它的,这一段时间,缓过来劲儿再说吧 注:其实压钢铁就已经压煤炭了,焦炭就没销路了。 很麻烦,我们还非得往日本那条路走不行。70年代 石油危机 也可以压能源价格,利弊权衡吧,反正没有免费的午餐,就这么回事。 要是问我,我觉得西部地区变中东,东部变日本,挺好的。也促进了内需。 ×××××××××××××××××××××××××××××××××××××××××××××××××××××××××××××××××××× 高利率、高工资、汇率降低,输入性通胀,提高粮食收购价格、提高石油价格。 农产品和石油,是垄断,专卖,怕什么。 钱就让中粮和中石油挣了算了。 找来源是一码事,价格是一码事。找便宜的原料来源,价格卖高一点,大量储备,准备向市场抛售。 说白了就 是控物价,不是物价不涨 。涨且可控。
240 次阅读|3 个评论
分享 中国煤炭码头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苏双 2013-11-27 20:38
福州推进三维重大项目落地对接 打造“实力福州” 发布时间: 2013-8-23 8:58:03 来源: 福州日报 作者:转载不详 责任编辑:陈雪娇 我要评论 0 条评论 分享到: 微信 朋友网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人人网 更多 编者按 央企、民企、外企重大项目是我市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的重要抓手。近两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三维重大项目的对接、落地工作,主要领导亲力亲为,各 级各部门不断创新服务举措、解决企业现实难题,着力抓龙头、铸链条,打造现代产业体系,一批大项目、新项目、好项目加快涌入福州,为构建实力福州,全力推 进福州新区开放开发打下坚实基础。 投资沃土引来众多项目 先看两组镜头。 去年12月11日下午,北京人民大会堂东大厅内群贤毕至、高朋满座、气氛热烈,福州市与中央企业项目合作洽谈暨签约仪式在这里隆重举行。这一次,共有21个项目上台签约,总投资2256亿元。 今年6月17日晚上,在省第三届民营企业产业项目洽谈会集体签约仪式上,福州签约代表被安排在最显眼的签约区前排。这一次,福州市又签约19个重大项目,投资额达619.3亿元,总投资位列全省第一。 再看三组数据。 从2010年到2012年,福州共签约央企项目42项,总投资4674亿元,今年1月至6月,又与7家央企签订了合作协议,总投资860.5亿元。 2011年至今,福州民企共对接合同337项,总投资3190亿元。 截至目前,市外经局跟踪的省三维外资项目共有51项,总投资62.38亿美元,合同外资26.65亿美元。 借力中央支持海西建设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福州发展等重大历史性机遇,福州汇聚了更多央企的目光;通过一家一家地诚意拜访,福州争取到了更多央企项目。 主动作为,派出招商小分队、举行投资推介会、参加各种大型对接活动,通过提前谋划、精心组织,福州成功吸引了全国百强民企、台湾百大企业、世界500强和全球行业龙头企业的关注,达成众多投资意向,成功签约一大批民企、外企项目。 创新服务力促落地生根 项目来了,怎样才能高效推进它们落地生根? 盯紧签约项目,为企业提供主动服务、热情服务、高效服务和全程服务,全力以赴抓落实、抓前期、抓动工。这是福州市给出的有力回答。 今年起,我市建立了重大项目协调例会制度,对项目落地遇到的征地拆迁、勘探设计、 公司 注册等新情况新问题,主动加强沟通,全力帮助协调、配合解决。仅上半年,例会就协调了50个重大项目推进中遇到的问题。 本月,我市又印发了《民营企业产业项目对接工作考核奖励实施办法》,提出民企产业项目对接工作转入常态化,并对各县(市)区民企对接合同项目总投资、开工率、完成投资情况等进行年度考评,争取民企项目对接各项考核指标走在全省前列。 最新数据显示,央企对接项目方面,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公司己内酰胺、神华福建罗源湾港储中转发电一体化、中石油渤海石油装备公司油气输送钢管等21个项目已 开工建设,现已完成投资525.54亿元;民企对接项目方面,美得石化66万吨/年丙烷脱氢制丙烯、福建经纬新纤科技年产120万吨差别化涤纶熔体化学纤 维等188个项目已动建,开工率达55.8%。 万亿规模效益逐步显现 随着福州三维项目对接的深入推进,央企、民企、外企的签约项目逐渐呈现出遍地开花的趋势。市经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明年起,福州对接的万亿元规模的三维项目开始陆续投产,初步效益将显现出来。 在连江,总投资约200亿元的神华福建罗源湾港储中转发电一体化项目,年底前将开始主厂房基础施工,2015年实现年发电100亿千瓦时、年利税10亿元以上。这对推动福州临港产业和海洋经济的发展壮大与转型升级,优化福建电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 福清天辰耀隆20万吨/年的己内酰胺项目土建工程目前已进入收尾阶段,即将展开设备安装,计划今年底建成,达产后年产值可达45亿元、利税超过5.5亿元。这将对江阴工业集中区建成海西化工新材料产业园、实现千亿产业园区的目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罗源宝钢德盛的二期项目将新建1780mm或2250mm热轧生产线、冷轧生产线、高镍铁水冶炼系统等项目,建成投产后将形成年产300万吨以上的冷、热 轧不锈钢卷带的生产能力,年产值超过300亿元。此外,宝钢德盛还拟参与建设福建不锈钢产业园区,延伸不锈钢产业链。 深化对接开创双赢局面 通过推进三维项目对接,福州从过去抓单个项目的落地,到如今力促整体投资平台的搭建,为央企、民企和外企培育出更加适合生存、发展的沃土。福州正成为更多三维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福地。 “进入福建市场以来,得益于福州市委、市政府积极创造的和谐融洽的发展环境,中石油在福州的投资热情持续高涨,除了加快运作已有的在榕项目外,我们还将研究、琢磨、策划更多高端、前景广阔的新项目。”中石油福建销售公司党委书记王明富如是说。 而随着三维项目对接成效不断深化,“外来养分”和“新鲜血液”开始填平补齐福州的产业链空缺,多年来福州产业经济发展缺规模、缺龙头、缺产业配套的短板正在改观。 “对接项目涉及冶金、石化、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以及基础设施、城市综合体等,投资额大、带动力强、支撑作用明显,对省会城市集聚各 类资源要素、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升经济综合实力,推动福州科学发展新跨越、更好发挥龙头引领作用,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老百姓也将从中得到更多实 惠。”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说。 央企入驻 给力福州 字号 欢迎发表评论 2013年07月30日09:49 来源: 福州日报 纠错 | 收藏 将本文转发至:   从2010年到2012年,我市共签约央企项目42项,总投资4674亿元。   今年1月至6月,我市又与7家央企签订了合作协议,总投资860.5亿元。    “这些项目涉及能源、冶金、石化、装备制造、基础设施等多个领域,投资额大、带动力强、支撑作用明显。它们的落地建设,使福州的经济体量和后发动力大大 增强,对发挥省会城市的龙头引领作用、推动福州科学发展新跨越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老百姓也将从中得到更多实惠。”市经委主任陈继鹏说。   记者 朱毓松 龚莹/文 池远/摄   携手央企结出累累硕果   央企始终是福州寻求发展合作的宝贵资源和战略伙伴。近年来,在国务院 国资委 和省委、省政府的关怀指导下,福州与央企战略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关系日益密切,结出了累累硕果。   来自市经委的数据显示,从2010年到2012年,我市共签约央企项目42项,其中制造业12项、基础设施16项、服务业10项、高技术4项,总投资4674亿元。截至目前, 中国化学 ( 601117 , 股吧 )工程集团公司己内酰胺、神华福建罗源湾港储中转发电一体化、中石油渤海石油装备公司油气输送钢管等21个项目已开工建设,现已完成投资525.54亿元。    今年1月至6月,我市又与7家央企签订了合作协议,总投资860.5亿元。其中,我市与神华(福建)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神华海西总部合同项目;与中 国节能环保集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拟共同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节能环保产业,推进福州市创建国家生态市的进程;与中交建签订了永泰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框架 协议;与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达成框架协议,共建中科园福州数据园。“目前,福州市绕城东南段项目等一批央企项目也正在洽谈中。”陈继鹏介绍说,我市 借力中央支持海西建设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福州发展等重大历史性机遇,将更多央企的目光汇聚过来。   以优质服务促项目落实   项目成功签约了,福州拿什么服务央企在榕发展呢?根据省委常委、市委书记 杨岳 ,市长杨益民的指示精神,市经委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央企签约项目跟踪推进办公室,由市经委主要领导挂帅,全力以赴抓落实、抓前期、抓动工,为央企提供主动服务、热情服务、高效服务和全程服务,力促签约项目早开工、早竣工、早见效。    一是“抓落实”,明确各签约项目的分管责任领导和具体工作人员,明确工作目标和要求,并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制订项目关键性时间节点进度计划。“市经委特 别建立了月报表制度,督促各县(市)区政府和相关部门成立央企项目推进工作小组,每月定期报送项目进展和存在问题,梳理汇总后向市委、市政府汇报,并提出 相关建议。”陈继鹏介绍,围绕各项目推进的时间节点,市经委还会同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和市效能办,适时实地督查项目进展情况,了解存在的问题和推进的措 施,督促相关责任单位加大工作力度,全力推进项目落地。   二是“抓前期”,盯紧各项目的征地拆迁、勘探设计、可行性研究、公司注册等前期工作关键环节,针对项目落地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主动与项目业主加强沟通,全力帮助协调、配合解决,遇到难以协调的,就及时提交市政府协调解决,积极推动签约项目早动工。   三是“抓动工”,对项目前期工作进展良好的项目,通过定期拜访、倒计时推动等方式,促进项目动工建设。   持续对接央企来榕投资   “今年我们将继续抓好已签约的央企项目跟踪服务,会同各相关县(市)区以及市直有关部门,强化与业主单位的沟通、配合。”陈继鹏介绍,市经委出台了三大措施盯紧项目。   对已动工项目,要强化施工保障,促其加快工程施工进度,力争早投产、早发挥效益;对未动工项目,要落实责任机制,积极督促、协调相关部门,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审批、土地征迁报批等工作,为项目尽早动工创造条件;对拟签约项目,要抓好对接跟踪,推动项目尽早签约并落地。   “此外,我们还将适时拜访央企,做好沟通对接,成熟一项签约一项,争取更多央企项目在我市落地。”陈继鹏满含期待地表示。   对此,老牌在榕央企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前身为“中建七局三公司”)总经理江建端说:“扎根福州30年,我们见证了福州基础配套设施和投资环境的不断优化。中建将一如既往地发挥央企在地方建设中的模范作用,努力为福州经济的跨越发展作出更加积极的贡献。”   “作为海西省会中心城市,福州的区位和资源优势明显,产业发展基础良好,中石油高度重视在福州的发展,除了已有的在榕项目外,我们还将研究、琢磨、策划更多高端的、前景广阔的新项目。” 中国石油 ( 601857 , 股吧 )福建销售公司党委书记王明富也如是说。   扎根30年 筑就众多榕城地标   走在五四路和五一路,随处可见由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承建的精品工程。海峡奥体中心、世界金龙大厦、平安大厦、省农业高新技术实验中心大楼、恒力城……这些耳熟能详的地标,就是中建海峡的杰作。   作为1982年就入驻福州的老牌央企,中建海峡的前身中建七局三公司连年稳居福建省市场行业排名第一,福建省省级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预选承包商名录第一,是福建省总承包20强企业。   2012年7月6日,以中建七局三公司为主体,中建股份、中建七局、中建三局、中建四局、中建东北设计院、中建上海设计院等共同注资,在福州合力打造“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该公司是 中国建筑 ( 601668 , 股吧 )工程总公司在海西市场的区域实体运营公司。    此前,中建七局三公司与我市签署了150亿元战略合作计划,去年又签约扩大投资额至300亿元。目前,中建海峡在福州的在建项目包括海峡奥体中心、青口 小城镇、长乐滨江滨海路等9个项目,合计203亿元。“我们将充分利用规划设计、投资开发、基础设施建设、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四位一体"的全产业链优势, 热情参与福州城市建设,努力成为海峡区域最具竞争力的城市综合建设运营企业。”中建海峡总经理江建端说。   独具特色的港储电一体化   在连江可门作业区,总投资约200亿元的神华福建罗源湾港储中转发电一体化项目电厂区域已基本完成填海造地,年底前将开始主厂房基础施工。   2015年,这里将建成全国首个集港口、煤炭储备与中转、发电于一体的特色项目。该项目于2011年12月由福州市与 神华集团 签 约,是福建省“十二五”重要的能源保障项目,其中一期总投资约110亿元,投产后将实现年发电100亿千瓦时,年利税10亿元以上。“罗源湾"肚大口 小",既具备水深条件又三面环山,是个天然良港,便于煤炭运输。”神华(福州)罗源湾港电有限公司总经理林秀华介绍,在此建设的全封闭式国家级煤炭应急储 备基地将实现“储煤不见煤”的安全、环保目标。“我们项目按照"港—煤—电"循环经济模式建设,符合"高效率、低消耗、低排放"的要求,是典型的循环经济 项目、高效节能减排项目和生态环保工程。”林秀华说,发电厂的技术经济指标将达到国内同期同类机组的最好水平,脱硫效率不低于98%,脱氮效率不小于 80%,供电煤耗不高于273.8克标准煤/千瓦时,烟气及生产废弃物排放量远低于国家限制排放标准。   林秀华认为,该项目不仅有利于推动福州临港产业和海洋经济的发展壮大与转型升级,而且对优化福建电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不锈钢冲刺年产值300亿大关   宝钢德盛不锈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12月,前身为民营企业福建德盛镍业公司。2011年 宝钢集团 入 主之后,引进了先进的生产管理技术,生产能力提高至150万吨/年~180万吨/年。公司2011年、2012年分别实现产值87.15亿元和92.65 亿元。“在去年钢铁行业全面萧条的情况下,宝钢德盛顶住市场压力,成功实现了宝钢集团下达的盈利目标。”宝钢德盛办公室工作人员张国峰介绍。   二期项目中,宝钢德盛将新建1780mm或2250mm热轧生产线、冷轧生产线、高镍铁水冶炼系统、罗源湾港区狮岐作业区1#~4#泊位等项目,建成投产后将形成年产300万吨以上的冷、热轧不锈钢卷带的生产能力,年产值超过300亿元。    在产业链延伸方面,宝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拟与合作方在长乐市航空港工业集中区共同建设福建不锈钢产业园区,产品包括不锈钢管、高档西餐具、厨房设备、 不锈钢复合板、精密带钢、化工填料、矿用设备、工业过滤器等。“园区建立后,将延伸不锈钢产业链,吸引不锈钢加工贸易企业和不锈钢 消费行业 重点企业进驻,通过上下游产业协同、强强联合,快速做强做大福建不锈钢特色产业。”张国峰说。   己内酰胺国内单线产能最大   福州耀隆化工集团公司是福建省唯一生产纯碱、氯化铵的基础化工原料生产厂家,影响着省内许多下游产业的发展,主要产品的年生产能力为20万吨合成氨、40万吨纯碱、40万吨氯化铵、10万吨硝酸。   原本只是耀隆化工纯碱项目施工方的中国天辰公司,看中了耀隆化工的原料生产优势,利用自己的专有技术,于2012年5月与耀隆化工合作成立了福建天辰耀隆新材料有限公司,其中一期投资约42亿元,建设规模为20万吨/年的国内单线产能最大的己内酰胺项目生产线。   “己内酰胺是世界上紧俏的纺织产业原料之一,国内的需求大部分都依赖进口,年进口量达200多万吨,该项目投产后,将与长乐的纺织业形成配套,省内的己内酰胺市场将主要由我们供应。”天辰耀隆办公室主任王灏介绍。    目前该项目的土建工程已进入收尾阶段,即将展开设备安装,计划今年底建成,达产后年产值可达45亿元,利税超过5.5亿元。“这将进一步在海峡西岸打造 国际级新型化工材料产业基地,对江阴工业集中区建成海西化工新材料产业园、实现千亿产业园区的目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王灏表示。   中石油在榕打造装备制造基地   “进入福建市场以来,得益于福州市委、市政府积极创造的和谐融洽的发展环境,中石油在福州的投资热情持续高涨,多个项目加快运作。”中国石油福建销售公司党委书记王明富说,重头戏之一就是中石油将在福州打造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装备制造基地。    首个投产项目为总投资约10亿元的连江渤海装备福建钢管项目,包括两条钢管生产线及配套设备,年产优质螺旋、直缝焊管25万吨,预计年产值约20亿元。 公司大项目经理部经理邓翔介绍,该项目于2012年5月奠基,目前厂房桩基施工已完成,正在进行厂房和设备基础施工,预计9月初厂房封顶,年底建成投产。 同期进行的还有连江发动机制造项目和马尾海工基地项目。“明年西气东输三线福建段将全线贯通,输气量可达每年150亿立方米。”邓翔说,届时中石油将成为 我省天然气的主要供应商之一,福州市民可用上价格较低的天然气。   此外,中石油还计划在福清江阴港区投资约70亿元,建设一座规模为300万吨/年的LNG接收站,目前正在编制和修改项目可研和专项评价报告,预计8月底经中石油总部评审后报国家 发改委 申请核准。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作为缺粮省份,我省每年都要从省外调入大量粮食,其中一半以上原粮来自东北、华北等粮食主产区。福州地区粮食年需求缺口在400万吨左右,占全省粮食流 入总量的1/3左右。“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中央储备粮长乐直属库负责人李炬介绍,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在闽侯设有福州直属库,但粮食运输方式为陆路, 与水路相比,成本过高。“同样是运玉米过来,从 吉林 走铁路1吨运费要300元左右,而从辽宁走水路运费只要50元左右。”李炬举例说。   因此,具备海运优势的长乐直属库项目应运而生。李炬介绍,2011年1月中储粮总公司对项目可 研报 告 进行了批复,2012年3月项目在长乐松下港正式动工建设。目前,12座浅圆仓10万吨仓容已施工封顶,4座平房仓3.2万吨仓容已基本完成,部分平房仓 已开始进粮试压仓。“年底前一期建设项目将全部交付使用,二期项目还将在港区内规划建设能直接对接泊位的30万吨以上立筒仓。”李炬介绍,项目建成后,将 打通北粮南运入闽通道,保障福州粮食安全和市场稳定,同时带动周边粮油、饲料、加工、物流行业发展,进一步推动港区产业集群形成。 中国煤炭码头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http://www.chinaports.org 中国港口网 2012-12-28 11:15:00 评论( 0 )条 撰文 陈 航 王跃伟 沿海地区是中国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也是电力需求最为旺盛的地区。尽管近年来沿海地区的核电、风力发电、潮汐发电等新型发电手段不断涌现,但火力发 电一直是沿海地区电力供应的重要来源。煤炭是我国火力发电的主要能源,我国煤炭生产主要分布在山西、陕西、内蒙西部地区(简称“三西”地区),而煤炭消费 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南地区,两者的煤炭消费量约占全国煤炭消费总量42%。华东、华南的煤炭运输基本需要通过海运解决,海运承担了华南地区调进煤炭的 90%和华东地区调进煤炭的70%的运输。由于各地港口和运输船队建设已经实施市场化运作,因此我国煤炭的海运能力和港口建设增长迅猛。由于煤炭运输利润 的持续可观,目前各港口对煤炭码头的建设积极性很高,如秦皇岛港和天津港的煤炭下水量多年保持了20%以上的增速,广州港正在规划卸船能力2500万t的 大型煤炭码头,产煤大省山西则在谋建属于自己的董家口港。此外,在目前3~5万吨级别运输船舶还十分活跃的情况下,5~10万t的泊位建设已达到主要装船 港煤炭专用泊位的63%,提前布局运输船队的大型化。另外,煤炭码头也存在严重的结构性问题,北方下水码头和南方接线码头能力不匹配,目前北方大型码头专 业化程度很高,5万吨级以上比重达到72.3%,而南方多为小码头,5万吨级以上只占到27.1%。可见,中国煤炭码头建设存在供需不平衡的问题,国家若 不及时加强调控和政策引导,形成的浪费是巨大的,造成的后果也将是非常严重的。为此,正确把握、判断、研究中国煤炭码头建设的供需关系,适时地采取正确的 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煤炭码头的发展现状 水运在我国“北煤南调”和煤炭出口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北煤南调”最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运输方式是海运,煤炭出口唯一的运输方式也是海运。 1.沿海形成了七大主要煤炭装船港 配合南北铁路通道目前形成了七大煤炭装船港:连接北运通道的是秦皇岛港、天津港、黄骅港、京唐港,连接南运通道的是青岛港、连云港港和日照港。目前 我国北方七大主要煤炭装船港共有煤炭专用装船泊位40个,其中10~15万吨级7个、7万吨级3个、5万吨级17个、3.5万吨级9个、1~2万吨级4 个,总通过能力39580万t(详见表1)。其中北通道四港有煤炭专业化泊位33个,年吞吐能力34580万t,装船能力基本适应目前的吞吐量水平。“三 西”地区是我国主要煤炭生产和外运基地,北路外运通道承担了煤炭外运总量的80%,主要通过秦皇岛、天津、唐山、黄骅4个港口供应沿海地区。 表1 我国主要煤炭装船港吞吐能力 港口名称 泊位吨级(万t) 泊位数(个) 综合通过能力 秦皇岛港 10.0~15 4 20个泊位 共19080万t 不含7号泊位 5.0 8 3.5 5 1.0~2.0 3 天津港 15.0 1 6个泊位 共7800万t 7.0 3 5.0 2 黄骅港 5.0 4 7个泊位 共6500万t 3.5 2 1.0 1 京唐港区 目前尚无煤炭专业化泊位 1200万t 青岛港 5.0 1 2个泊位 3.5 1 共1500万t 日照港 15.0 2 3个泊位 5.0 1 共2600万t 连云港港 5.0 1 2个泊位 3.5 1 共900万t 2.上海港、宁波港和广州港是主要煤炭卸船港 东南沿海是火力发电消耗煤炭的主要地区,这些煤炭基本需要通过海运解决。北方煤炭下水量中内贸运输流向以华东和中南地区为主,华东地区接卸量约占北 方下水总量55%~60%。广东地区占30%~35%,其他福建和东北地区约占5%~8%。其中,上海、宁波和广州港是主要的煤炭卸船港。 3.海上煤炭运力的供求已经趋向平衡 国内各条航线的海上煤炭运价逐渐在高位趋于稳定,其中秦皇岛至上海方向2~3万t船舶的煤炭运价稳定在110元/t左右;秦皇岛至宁波方向2~3万 t船舶的煤炭运价稳定在115元/t左右;秦皇岛至广州方向3~4万t船舶的煤炭运价稳定在165元/t左右。此外,北方煤炭专业码头建设力度的加大使港 口供给煤炭的运力加强,有效缓解了南方电力不足的燃眉之急。这种状况显示,国内市场海上煤炭运力的供求已经趋向平衡。北方沿海煤炭下水港和南方主要接卸港 的现有煤炭装卸能力已基本可满足近期5~10年的运输发展需要。 图 全国煤炭装卸港口分布及运力分析 二、煤炭专业码头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北方煤炭装船港的运力过剩问题凸显 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沿海地区电力供需已呈现基本平衡的发展态势,预计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在逐步进行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对 于能源的需求增长不快。因此,可以判断我国沿海地区对煤炭的需求已经达到高峰。根据相关规划资料整理可知,我国北方主要煤炭装船港(含规划)共有煤炭专用 装船泊位48个,2015年总通过能力(含规划)约10.1亿t。出口加工外资企业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即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 等省市。这些地区由于用电需求减缓,用于发电的煤炭需求也必然随之减少。因此,预计北方装船港口将面临运力过剩的问题。 2.面临的竞争形势更加严峻 受到市场机制的驱动,煤炭企业集团不仅要打破区域界限,发展跨地区企业集团,还要打破行业界限,发展煤炭、电力、化工、铁路和港口运输为一体的跨行 业企业集团,战略重组的重点区域圈定在晋陕宁、华东、东北、西南等地区。“十一五”期间,加强煤运通道建设也为重点,重点加强晋、陕、蒙、宁、黔煤炭铁路 外运通道及北方煤炭港口建设,同时还吸引社会各类资金,特别是优势煤企投资,参与运煤通道建设。这势必会加剧专业煤码头与公用港口之间的竞争,致使煤炭海 运与海运、铁路、公路运输之间的竞争压力进一步加大,造成部分海运煤炭的分流。 3.南方卸船港航道条件难以适应船舶大型化的发展要求 北方沿海装船港深水条件最大可靠泊10~16万吨级船舶,但是,南方华东、中南和福建等地多数港口靠泊能力在5万t以下,由于航道条件的制约,部分港口3万吨级以上船舶需乘潮进港,限制了煤炭运输船型大型化发展趋势。预计这种情况在2015年左右仍将持续。 4.华东、华南地区煤炭卸船港的疏运能力不足,结构矛盾突出 东南沿海地区大型卸船码头较少,10万t级的卸船泊位只有漳州、台州(准10万吨级泊位)各1个,5万吨级泊位有南通电厂、北仑电厂等12个,其余 56个均为3.5万吨级及以下的泊位,占总数的 80%。南方沿海煤炭接卸码头,尤其是两个三角洲地区的中转运输能力十分有限,上海港受黄浦江水深限制,主力运煤船为2万t级船舶;珠三角地区煤炭需求量 大,但受制于广州港进港航道,运煤船主要采用3.5万t级船舶运输。遇到用煤旺季,矛盾尤为突出,大量小型船舶像“蚂蚁搬家”一样往返于北方港口和南方沿 海缺煤省市之间。 三、煤炭专业码头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根据以上分析,北方装船港口将面临运力过剩的问题,这必然导致港口煤炭泊位利用率下降,而公用港口由于煤炭运输需求的减少,煤炭专用泊位的能力利用 率也开始下降,尤其是北方下水港能力剩余较多,造成部分港口煤炭专业泊位的营运效益降低。同时,在北方装船港积极规划扩容的情况下,受到自然条件和技术因 素等方面的限制,预计南方煤炭卸船港将仍然会暴露疏运能力不足,结构矛盾突出的问题,其发展势必难以满足北方大型船只的需求,也使我国煤炭水运优势难以得 到发挥。针对我国煤炭专业码头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对策建议: 1.对于北方装船港的规模应给予严格控制 2007年以前为解决东南沿海等地区的煤荒和电荒问题,缩小其给国民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国家对交通运输提出的宏观调控目标是:港口煤炭的运输 和装卸能力应比正常的需求量高15%~20%。因此,为提高煤炭运输中转能力,与大秦、朔黄、侯月等铁路配套的煤炭输出港如秦皇岛、黄骅、天津、日照等港 口通过新建、改建一批煤炭专用码头,提高港口运输中转能力。然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使沿海地区原本旺盛的电煤需求受到了强力抑制。就目前珠三角、长 三角及环渤海等地火电厂建设发展规划以及冶金、石化、建材等耗煤行业衰减的势头看,未来若干年煤炭需求很难有明显增加,而目前北方港口的煤炭规划输出能力 可能远远超出南方诸多省市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对煤炭需求,因此,为了避免基础设施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适时控制北方港口建设规模。 2.南方卸船港的规模应适度增加 南方华东、中南和福建等地多数港口靠泊能力在5万t以下,这与北方沿海装船港深水条件最大可靠泊10~16万吨级船舶形成强烈的发差(相差5~11 万t)。由于航道条件的制约,部分港口3万吨级以上船舶需乘潮进港,限制了煤炭运输船型大型化发展趋势。为此,应加强对于南方沿海煤炭接卸码头,尤其是要 强化两个三角洲地区的中转运输能力,重点解决上海港和广州港的航道限制,增加10万t级以上的泊位,满足北方大型运煤船只的进港需求,切实提高港口综合装 (卸)船效率。 3.东南沿海用煤大户应建设大型煤炭接卸码头和中转基地 为提高运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国际和国内航运市场均向大型化、深水化方向发展。华东、华南地区火电厂的煤炭接卸码头吨级较小,运煤船舶吨位小,在 北方港口靠离泊位等辅助时间占用过长,造成北方港口煤炭周转慢、易压港,“北煤南运”效率降低。为解决我国煤炭运输“瓶颈”,需要提升交通综合协调发展能 力,通道建设是煤炭供应链流通的重要环节之一。因此,国家可以考虑在在东南沿海有条件的地域和港口,如江苏太仓港、浙江舟山港或广州西基港等地建设大型煤 炭卸货码头和中转配送基地,通过这些基地的建设,使其成为煤炭储存分拨中心或物流中心,既可以提高南方煤炭库存能力,还可以在淡季储煤、旺季输煤,用 5~10万吨级船舶从北方港口运煤至配送基地,再用 1~2万吨级小型船舶转运至华东、华南各电厂,从根本上解决电煤输出与输入港之间设施不匹配的问题,实现北方港口输煤的均衡发展,减少煤运忙闲不均的现 象。同时,沿海火电厂也应积极适应铁路扩能、输煤港扩建的新形势,积极改造煤炭场地,扩大堆存面积,提高库存能力,以备夏季和冬季用煤高峰时所需,缓解燃 “煤”之急。 (作者单位:沈阳理工大学 辽宁大学) (转载自《中国港口》杂志2012年第6期) 国投公司将在海西经济区投资400亿布局大园区 http://www.sina.net 2011年11月11日 10:27 中国证券网   新华社福州11月10日电(记者何宗渝)10日上午,福建湄洲湾烟雨朦胧,国家开发投资公司湄洲湾煤炭码头一期工程正式开工。两年后,来自曹妃甸、京唐港等北方煤炭下水码头和越南、印尼等地进口的煤炭将从这里上岸。   据了解,国投湄洲湾煤炭码头一期工程投资25亿元,设计年运量1500万吨。“投资70亿元、具备3500万吨上水和3000万吨下水能力的二 期工程完工后,国投湄洲湾煤炭码头年吞吐量将达8000万吨,成为辐射整个海西经济区的大型煤炭供应和储备基地。”国家开发投资公司董事长王会生说。   不仅如此,根据9日国投与福建省政府签订的合作协议,“十二五”期间,国投总共将在海西经济区投资400亿元,建设湄洲湾国投经济开发区,湄洲 湾电厂二、三期工程,湄洲湾国投综合物流园区,并参与建设湄洲湾港口铁路支线,在海西经济区形成“大园区”“大煤电”“大物流”产业发展格局。   据王会生介绍,湄洲湾国投经济开发区投资金额为88亿元,对65平方公里土地进行一级开发,其中填海造地25平方公里。开发区计划吸引项目投资400亿元以上,建立台商投资区、高新技术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等片区,从而形成千亿元规模的产业园区。   国投将在其控股开发的湄洲湾石门澳产业园区内投资成立湄洲湾煤炭运销公司,一期经营规模为1500万吨/年,二期经营规模为5000万吨/年,主要服务福建、江西、广东、台湾等地的煤炭用户,并争取将湄洲湾纳入国家煤炭储备基地建设。   为满足福建的电力需求,国投正积极筹备湄洲湾电厂二期工程,建设两座100万千瓦超超临界发电机组,三期工程将再建两座100万千瓦超超临界发电机组,并对厦门嵩屿电厂进行改扩建。   国投还将在石门澳产业园区内设立现代化港口物流园区,满足临港工业、对台贸易及向莆铁路辐射区域的物流需求,发挥湄洲湾作为东南沿海交通枢纽的重要作用。   今年5月,国投联合福建省投资开发集团、台湾富邦兴记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和海峡汇富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了总规模200亿元、一期规模50亿元的海峡汇富产业投资基金,其中70%的募集资金将投向海峡西岸经济区和台商在内地的投资企业。   “我们将积极发挥投资控股公司的作用,加大海峡汇富产业投资基金的资金募集力度,并利用投资基金和国投高科公司、高新公司等投资平台,支持海西经济区中小企业发展。”王会生说。   福建省省长苏树林表示,国投在福建布局的项目投资大、质量高,将为海西经济区发展起到重要的助推作用。(完) 500多家央企落户上海浦东 资产突破4万亿 字号 欢迎发表评论 2012年03月20日20:25 来源: 证券时报网 纠错 | 收藏 将本文转发至:   3月20日,30家中央企业与上海浦东新区签订总投资额约1000亿元的合作协议,其中大多数项目集中在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 新兴产业 领域。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浦东正在积极打造中央企业的转型推进器和国际化桥头堡。   据新华网消息,上海浦东新区区委书记徐麟介绍,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有83家中央企业进驻浦东,截至目前,共有500多家中央企业落户浦东,资产总额突破4万亿元。徐麟说,“这次签约的项目总量大、质量高。中央企业与上海的战略合作,不仅有力推动了浦东的经济发展和 产业 转型,也创造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实现了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福建近4万亿投资引来中石油等央企 A- A+ 2013年10月25日09:12 21世纪经济报道 评论   继四川省发改委近期公布了总额逾4万亿的重大投资项目后,福建这个人口总数不到四川一半的沿海省份所披露的投资数据亦规模相当。   10月17日,福建省发改委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截至9月底,纳入全省三维项目跟踪管理系统的央企、民企、外企项目共3642项,总投资约3.95万亿元。这一信息在24日被广泛传播而备受关注。   随着海西战略被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央和国家部委对于福建的支持力度明显加大,来自于央企的大项目轮番而至。“央企的项目陆续到了之后,对于地方项目配套建设的拉动非常大,因为民企的嗅觉是非常灵敏的。” 24日下午,福建省一位厅级干部在电话中告诉本报。   随着投资主体体系的完善,“福建省渐渐总结出一个区别于外界的提法,将央企、民企、外企的投资称之为‘三维项目’,‘维’就是‘维度’的意思,这是省政府主要领导的提法,现在福建全省都这样归并数据了”。上述厅级干部告诉本报。   据10月22日福建省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前三季度福建全省的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08万亿,增幅高达22%。    央企投资额逾两万亿   福建近年已成央企投资热土。   在17日福建省发改委公布的三维项目数据中,央企共计有274项,前9月完成投资650亿元;续建和今年开(动)工154项,总投资8974亿元。   而据7月福建省政府公布的数据,已经共有96家央企(不含银行),在闽投资超430个项目,投资额达2万多亿元。   其中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中化等中国四大石油公司接踵布局,令不产一滴油的福建跻身石化大省。与此同时,全球最大的煤炭经销商——神华集 团,在福建设定了“一圈、一网、三基地”的路径。另中广核集团、大唐集团、福建省能源集团共同投资建设的宁德核电站一期工程已投入商运。 福建转型96家央企入闽兴业 总投资超2万亿元 2013-07-25 14:45:00 来源: 中国广播网 (北京)  有 0 人参与 分享到 福建首座核电站——宁德核电一号机组投入商运,福建电网迈入了清洁、安全的“核时代” 神华并购龙岩(雁石)电厂,今年上半年脱掉了“负债大户”的帽子 神华福建能源公司党群工作部高级主管白云学(右),向本报记者介绍神华在闽产业布局 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杨益生 “有选择地抓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加大主导产业的投资力度,把龙头、集群、链条建起来,抓紧培育一批有自身特色、有核心竞争力、有集群效应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省委书记尤权 “依托现有产业基赐比较优势,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支撑和拉动,全力推进与央企、外企、民企三个维度的项目对接。” ——省长苏树林 近年来,海峡西岸主体省份福建,成为央企投资兴业的热土。截至本月中旬,共有96家央企(不含银行),在闽投资超430个项目,投资额达2万多亿元。 中石化 、 中石油 、 中海油 、中化等中国四大石油公司都来了,福建从不产一滴油的省份跻身石化大省;福建首座核电站——宁德核电一号机组投入商运,福建电网迈入了清洁、安全的“核时代”;全球最大的煤炭经销商——神华集团,看好福建特殊的区位优势,绘就了“一圈、一网、三基地”的发展蓝图。 央企入闽,带来巨额的投资的同时,还有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端人才,为福建经济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力。今年上半年的经济数据显示,全省 GD P同比增长11.3%,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25.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2%,其中央企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出经济转型升级的好戏,正在八闽大地精彩上演。 □样本解读 三大优势促神华入闽 神华集团成立于1995年,是经国务院批准组建的国有独资公司,是我国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的煤炭企业和全球最大的煤炭经销商。 “大块头”缘何相中福建? 罗源湾碧波荡漾,山海相连。23日下午,记者来到连江下宫村,罗源湾南岸,一大片滩涂上机器轰鸣,工程车往来穿梭。 “罗源湾是个天然良港,神华已在这布局,建设大型能源项目。”神华(福建)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党群工作部高级主管白云学说。 “大块头”缘何相中了福建?“港口优势、区位优势、后发优势。”白云学脱口而出。对此,神华集团董事长张喜武也曾说:“每次来福建,我们都感受到福建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干部群众高涨的干事创业热情,深受感动。” “这两三年,张喜武多次来闽。除了看中福建的各类优势外,与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私交好,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神华在闽的投资进度。”一名知情人士如是说。 “福建是较为缺煤的省份,这个短板正是神华的长处。”神华(福建)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5年内,神华将在福建打造区域内最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世界一流综合能源企业,并在福州建设神华福建大厦,建成福州地标性建筑。 老电厂脱掉“负债大户”帽子 今后,神华将通过海运,把北方的优质煤运到罗源湾码头,再利用向莆铁路等,打通福建煤炭资源的运输通道,构建煤炭物流网,把北方优质煤卖到海西地区,把福建建成神华在东南沿海的煤炭集散中心。 神华入闽,为福建电厂转型升级也带来了诸多良机。去年8月,神华并购龙岩(雁石)电厂、晋江热电、鸿山热电二三期工程,仅用4个月的时间,这些电厂就扭转了此前大幅度亏损的局面。 神华福建龙岩电厂总经理贾明介绍,神华的到来,推动了龙岩(雁石)电厂的转型升级。“今年上半年,龙岩(雁石)电厂的利润水平实现了大幅提升,一举脱掉了‘负债大户’的帽子”。 □经典重现 闽商盛赞 书记省长也是发展优势 今年1月29日,省委在福州召开省政协港澳委员、特邀委员座谈会,省委书记尤权、省长苏树林出席,林树哲、许荣茂、陈清泉等多位知名闽商受邀发言。 大家说,福建投资环境越变越好,政府服务能力极大提升。“闽商回归正当时”。其间,一闽商风趣 发言,“福建有多项发展优势,不过还有一个优势可能大家都忘记了,尤书记长期在国务院机关工作,苏省长又曾是‘特大央企’老总,他们在国家部委及央企中有 丰富人脉,这绝对是我们福建发展又一大优势。”委员的话音还未落,全场响起会意的笑声和热烈的掌声。 闽商的“预言”得到了验证,今年以来,福建与央企的互动,变得更加热络。今年3月全国两会前, 尤权、苏树林在京先后走访了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交通运输部、国台办、华能集团,与国家有关部委领导和中央企业负责人就贯彻落实“三规划两方案”进行 座谈对接,积极争取推进福建先行先试、加快发展的政策举措。 过去的半年,尤权和苏树林密集会见了 中国石化 、中信集团、宝钢、中广核、中国电投、中国邮政、中 国华 电、中国建工等央企负责人,商谈合作,优化升级福建产业结构。 □数据说话 ●96家:截至本月中旬,与我省签署合作协议和在闽已有投资的央企达96家(不含银行),投资项目430个以上,总投资额超过2万亿元,已完成投资超过4400亿元。 ●8500亿:近年来,我省不断加大央企对接力度,仅2011年、2012年两年,省政府就与31家央企签署合作协议,央企“十二五”期间在闽计划投资额高达8500亿元。 ●3.93万亿:截至6月底,纳入全拾三维”项目跟踪管理系统的央企、民企、外企项目共3625项,总投资约3.93万亿元,累计完成投资6144亿元。 □对话专家 央企入闽是双赢 “央企入闽,实际上是双赢。一方面,央企为福建带来了巨额投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端人才。另一方面,福建也利用其独特优势,为央企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昨日,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省产业经济发展促进会会长杨益生说。 在杨益生看来,央企对于福建的影响,除了做大经济规模以外,更重要的在于塑造现代工业体系,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福建的民企和外企也将从中受益,他们可依托央企项目或通过与央企合作,直接带动产业升级和技术提升。”杨益生表示,我省应着重从央企项目的上下游关联性产业入手,填补产业链,壮大产业群,这样,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将迎来转型升级的良机。 既要谋求发展更需责任担当 ——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助“美丽福建”建设 □中国改革报记者陆天然 记者日前在湄洲湾第二火电厂看到,这个年初才正式获批,由国家 开发投资公司(福建)湄洲湾发电有限公司和马来西亚云顶杉源集团投资70亿元的燃煤发电机福建组项目,已经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之中。而在国投湄洲湾煤炭码头 一期工程煤堆场东侧,9台钻机同时开钻,作为该工程重要环保设施的煤堆场防风网工程施工正酣…… 国投燃煤发电机福建组项目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近年来国家开发投 资公司积极实施区域和协同战略,加大在重点区域的投资力度。早在国家批准海峡西岸经济区之前,国投就开始了在海西的投资布局,在海西建设中掌握了先 机。作为央企中唯一的投资控股公司,国投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投资导向、结构调整的独特作用。作为一家涵盖电力、煤炭、港口、化肥等基础性、资源性产业和 金融服务、高科技产业的综合性投资公司,国投充分发挥产业优势,在福建莆田湄洲湾实施综合性投资、绿地式开发,使湄洲湾的开发建设融入国投的煤电港运产业 链,形成明显的协同效应。 福建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谈到,在建的湄洲湾石门澳产业园 建成后,将对莆田经济发展、推进海峡蓝色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投投资的厦门华夏国际电力发展有限公司、湄洲湾电厂等项目,将为海西地区电力供应及经济 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在建的煤炭集散中心、湄洲湾煤炭码头一期工程,将发挥福建的港口优势,对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新成立 的海峡汇富产业投资基金,70%的募集资金将投向海峡西岸经济区,主要投向基础设施项目,高成长、具有上市前景的项目及台商在内地的投资项目等,将大力推 动地方经济发展。国投在闽投资项目的积极进展,充分体现了福建省近年来发挥独特的地理环境及资源优势,大力实施国家战略,积极推动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 展跨越发展的思路。 厦门华夏国际电力发展有限公司多年来主动承担环保义务,努力践 行节能减排社会责任,先后投入8.1亿元进行环保工程建设,是福建省火电厂中第一家实现机组烟气100%脱硫的企业,也是我国较早实现脱硫脱硝的环保型电 厂之一。国投在福建实施节能环保新能源战略,努力让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空气更洁净、环境更优美、人与自然更和谐,为美丽福建的建设,为福建的绿色 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贡献力量。在湄洲湾国投经济开发区,国投合理规划、科学填海,积极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将为经济发展、海洋生态保护作出越来 越大的贡献。节能环保是国投最大的社会责任。不论是港口、电厂,还是物流、产业园的建设,国投都时刻不忘履行节能环保社会责任,时刻不忘为保护八闽大地 的蓝天、绿地做出努力。此外,一系列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项目,也体现了国投作为最大国有投资控股公司的责任担当。 积极投身地方经济建设,重长远、讲信用、实现双赢,是国投的投 资理念;将国家需要、地方需要和企业发展结合,实现经济、社会效益的多赢,是国投的理想。根据《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福建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发 展规划》等的要求,国投积极参与福建省经济建设。根据战略合作协议,“十二五”期间,国投将分期在闽投资400亿元,建设湄洲湾国投经济开发区、国投湄洲 湾煤炭集散中心、湄洲湾电厂二三期工程、国投湄洲湾煤炭储备基地、湄洲湾国投综合物流园区,建设湄洲湾港口铁路支线,按大园区、大煤电、大物流的格局全面 实施在闽发展战略。
0 个评论
分享 推荐个好文章 煤炭对日出口十五年
热度 10 樱木花道 2013-10-24 09:03
http://www.cinic.org.cn/site951/nypd/2013-09-12/687161.shtml 1986年7月1日,人民日报新闻,美国经济学家费景汉访华,国务院总理赵紫阳接见。文章在头版头条,随文刊有大图。   看到这篇报道,我心里有数了,日本之行应该没问题了。   费景汉算是我的舅舅,他的父亲是我姥姥的哥哥。中煤(中煤进口总公司)早就决定调我到驻日代表处,那边人手紧张。但就因为这层海外关系,调任报到煤炭部一直批不下来。 -- 就是出口单位,买一些次煤参到好煤里面,一般一万吨掺杂百八十吨,这里面有港口分公司的人,也有中煤的人。煤炭质量变次,日本人看到就索赔,中煤就将责任转给了地方煤企,也因为这样,大同煤矿和后来的兖州煤矿都和中煤关系不好。 --------- 总是有人耍这种小聪明,结果 你的货物等级低 总价吃大亏 贪小便宜吃大亏 ~ 大同煤炭质量很高,但是最大的问题就是杂物,之后兖州煤在日本市场崛起,大同煤感受到危机,后来杂物也大大减少, ~  那一年,因为有新日铁和我们先期签约,整个中国煤炭都因此受益。因为根据这一价格基准,动力煤也很快签约,整个中国煤炭在那一年躲过了2001年初的那轮煤价下滑。   事后我自己计算,如果按照往常惯例来谈,那时候我们协议价格可能会下降3-4个美元。如果按4美元计算,那一年,兖矿就因此净赚2400万美元。    赵经彻跟我说,黄腾,要是兖矿是私企,我给你1%就够你吃一辈子了,但 是我是国企。最后赵经彻请我吃了一顿饭。 ~~~
621 次阅读|2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11-23 06:24 , Processed in 0.035980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