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张之洞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分享 晚清谥号
席琳 2014-11-16 12:18
2014-11-16 清末遗老 吴庆坻写的《 蕉廊脞录 》一书中记载了张之洞因遗摺而改谥号的事: 张文襄公遗摺为陈仁先侍御曾寿属草,陈庵阁学宝琛润色,而公于枕上改定之。中有云:臣平生以不树党援、不殖生产自励。他无所恋。惟时局艰虞,未能补救,累朝知遇,未能仰酬。将死鸣哀,不敢不摅其愚,泣陈于圣主之前。当此国步艰难,外患日棘,民穷财尽,百废待兴,朝廷方宵旰忧勤,预备立宪,但能自强不息,终可转危为安。伏愿我皇上亲师典学,发愤日新。所有因革损益之端,务审先后缓急之序。满汉视为一体,内外必须兼营。理财以养民为本,恪守祖宗永不加赋之规教。战以明耻为先,毋忘古人不戢自焚之戒。至用人养才,尤为国家根本至计,务使明于尊亲大义,则急公奉上自然日见其多。方今世道凌夷,人心放恣,奔竞贿赂,相习成风,尤愿我皇上登进正直廉洁之士;凡贪婪好利者,概从屏除。举直错枉,虽无赫赫之功,而默化潜移,国家实受无穷之福。正气日伸,国本自固。凡此愚诚之过计,皆为圣德所优为。倘荷圣明采择,则臣虽死之日,犹生之年。先一日,已拟定特谥文忠或文正。比遗疏上,以不树党援、不殖生产二语触某邸之忌,临时忽易前议,改谥文襄云。 按理说张之洞这个折子,模仿的是诸葛亮的出师表,生平以诸葛自视的左宗棠,死后的谥号也是文襄。说明 满清对汉大臣赐予的 文正文忠文襄等谥号,还是情有所依和有高低贵贱之分的 。 《谥号文正在明清》一文中说: 文正这个谥号在明清两代尤为被人重视,道德博闻曰文,靖共其位曰正。德才兼备,恪尽职守,忠君爱民的臣子的谥 号才能是文正。据统计明清两代的大臣的谥号为文正的总共才十二位,明代四位,清代八位。晚清如炙手可热的人臣如李鸿章谥号只能为文忠,而左宗棠和张之洞的谥号只能为文襄,别小看这一字之差,可以说代表了皇帝对大臣的最终看法。 《曾国藩的谥号·由文正说人臣的追求》一文中说: 本来,从谥法上来说,文这个字并没有固定的配合字,像张昭、司马昭、宇文泰等人,都单谥一个文字。东晋的王导,谥号是文献。整个东晋,只有他一个人谥文献。 到了唐朝的时候,魏征、陆象先、宋璟等人得到了文贞的谥号。在唐朝的时候,张说被谥为文贞,还是皇帝亲自下诏,才结束了朝臣们关于张说该不该谥文贞的谥号的争论。 北宋时承唐时的风气,初年的几位大臣,像李昉、王旦都被谥为文贞。到宋仁宗的时候,因为宋仁宗叫赵祯,为了避讳,文贞才改为文正。到了夏竦被拟定要谥为文正的时候,司马光第一次提出了:文正是谥之极美,无以复加。司马光认为文是道德博闻,正是靖共其位,是文人道德的极至。经过他的宣扬,文正从此以后被认为是人臣极美的谥号,皇帝不肯轻易给人。宋朝得文正谥号的有李昉、范仲淹、司马光、王旦、王曾、蔡卞、黄中庸、郑居中等八名。元朝得到文正这个谥号的有吴澄、耶律楚材、许衡明 。 明朝得到文正这个谥号的有方孝孺、李东阳、谢迁、孙承宗、倪元璐。 明武宗的时候,大学士李东阳要死了,大学士杨一清来看他,见李东阳为谥号担忧,杨一清就向他表示,他死后给他文正的谥号。垂死的李东阳竟在床上向杨一清磕起头来。因为李杨二人私交甚厚,有人作诗讽刺说:文正从来谥范王,如今文正却难当。大风吹到梧桐树,自有旁人说短长。清朝二百多年来,得到文正这个谥号的有汤斌、刘统勋、朱珪、曹振镛、杜受田、曾国藩、李鸿藻、孙家鼐八个人。 李岳瑞著《春冰室野乘》一书中的“ 曹杜两相得谥文正之由”记载: 国朝汉大臣,易名得正字者凡八人:一汤睢州,二刘诸城,三朱大兴,四曹歙县,五杜滨州,六曾湘乡,七李高阳,八孙寿州。较宋明两朝,过之倍蓰,呜呼盛矣!综而论之,刘、曾之道德功业,洵足当正字而无愧。雎州之为人,有谓其为伪君子者。大兴晚年,耽嗜宗教,自谓能与吕仙问答,其事甚怪。其饰终之典,所以备极宠荣者,则以和相弄权时,大兴于仁庙,实有调护之功耳。此其事人人所习知。寿州则无毁无誉之愿人,于国事无大关系,姑不具论。若歙县、滨州两公,则于国家治乱之关,三朝授受之际,实有非常绝大之关系。天下之士,或有未尽悉其始末者,爰追忆曩时所闻师友之绪论,泚笔纪之,亦三朝得失之林也。 生晋太傅,死谥文正 , 是明清之际千百万为人臣者追求的最高目标。清代的谥号中 文正 最高, 只能出自特旨,不能由群臣擅议; 文忠 次之, 文恭 再次,以下为 文成 、 文端 、 文恪 、 文襄 之类。 左宗棠虽然有大功于朝廷,但由于性格张扬,曾与满清贵族、湖广总督官文有过节,引起朝廷的疑忌,在其过世后,故意降低其褒赏规格,也在情理之中。 金满楼 《辛亥残梦:直击晚清帝国崩溃的前夜》一文中对这件事这样说: 张之洞死后谥号文襄,按大清会典,辟地有德曰襄,因事有功曰襄,清廷表彰的似乎是其武功。清代大臣的谥号规定,只有曾入翰林或获授大学士者才可用文字。文字谥号中,又以文正最为难得,清朝二百多年只得八人获谥文正。文正以下为文忠,再之下者有文襄,这三个谥号均须皇帝亲自特谕颁赐。在晚清以军功崛起的重臣中,曾国藩谥文正,左宗棠谥文襄,李鸿章生前也曾预想百年后会谥文襄,但他获得的是文忠。 张之洞以词臣起家,其在两广总督任内主持军务,主要以募兵筹饷、供械荐才为主,上阵接仗则未有所闻。其门生所辑《抱冰堂弟子记》中说,中法战争是自中国与西洋交涉数百年来,未有如此大胜者,或许能自圆其说,但以常理而论,确属异数。据说,张之洞死前,枕边放着一部《张居正全集》并不断称赞其相业,张居正的谥号是文忠。又,张的遗折中称:臣受孝钦显皇后特达之知,虽宋宣仁皇后之于宋臣苏轼,未能远过,苏轼的谥号亦为文忠。或称遗折中有不树党援,不殖生产二语触某邸之忌,将原本是文忠的谥号临时改成文襄,而这或许是不符合张之洞愿望的。 文肃在谥号中不但是个美谥,还是美谥中的上谥,比恭、敬、安、诚、惠之类的谥号高得多。在清代,文肃是仅次于文正、文忠、文端、文襄的谥号 。不过,文襄到咸丰后也必要皇帝特旨才能定,清代《文宗实录》说文武大臣或阵亡、或军营积劳病故而武功未成者,均不得拟用襄字,这样只有特旨才能谥号文襄,左宗棠也是因为收复新疆被光绪皇帝特旨谥号文襄的。 维基百科《左宗棠》词条上解释说: 左宗棠僅有举人功名。依照慣例,无进士功名者,歿後不得谥号有文一字,各種文諡,以文正為最高。1872年曾国藩卒,朝廷諡為文正,左宗棠以湖南话对人說:曾公谥为文正。我將來豈不是要被諡武邪麼?不但表現其不滿,也對自己無法得到文諡而自嘲。民間盛傳李鸿章聽到此語,曾讥讽道:刘仲景说燕王百年後,逃不過一個篡字。我說左公百年後,逃過了一個文字。左宗棠聽聞風聲,卻又無可奈何,竟然在1875年西征時,上表朝廷,表明自己欲回京师參加会试。當時摄政的西太后知道左宗棠的真正想法,於是破格不須考試賜為進士,授翰林院检讨,暫督軍務,免回燕京。所以左宗棠歿後谥為文襄。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523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张之洞的狗屎运
热度 17 席琳 2014-11-14 12:02
2014-11-13 张之洞,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堵墙,无法回避,不可超越。这个人绝顶聪明,非常会做官,运气又特别的好。清史稿说他: 少有大略,务博览为词章,记诵绝人。年十六,举乡试第一。同治二年,成进士,廷对策不循常式,用一甲三名授编修。六年,充浙江乡试副考官,旋督湖北学政。十二年,典试四川,就授学政。所取士多俊才,游其门者,皆私自喜得为学途径。 关于他的好运气,根据清史稿的记载,至少有三次大祸临头的机会,都被他四两拨千斤,悄悄地化解了。 第一次是1882(光绪八年)至1884年(光绪十年)之间和法国打仗的事,一贯主战的张之洞,由于受他举荐的 广西布政使徐延旭、云南布政使唐烱所率军队在抗法战争中配合不力 打了败仗和临阵退却, 而差一点受到株连: 八年,法越事起,建议当速遣师赴援,示以战意,乃可居间调解。因荐唐炯、徐延旭、张曜材任将帅。十年春,入觐。四月,两广总督张树声解任专治军,遂以之洞代。当是时,云贵总督岑毓英、广西巡抚潘鼎新皆出督师,尚书彭玉麟治兵广东。越将刘永福者,故中国人,素骁勇,与法抗。法攻越未能下,复分兵攻台湾,其后遂据基隆。朝议和战久不决,之洞至,言战事气自倍,以玉麟夙著威望,虚己听从之。奏请主事唐景崧募健卒出关,与永福相犄角。朝旨因就加永福提督、景崧五品卿衔,炯、延旭亦皆已至巡抚,当前敌,被劾得罪去,并坐举者。之洞独以筹饷械劳,免议。 第二次,是1898年,在戊戌变法的紧要关头,一向同情康梁变法维新并和戊戌六君子之一藕断丝连关系密切的张香帅,居然以一篇主张中体西用的文章,而轻松过关: 时国威新挫,朝士日议变法,废时文,改试策论。之洞言:废时文,非废五经、四书也,故文体必正,命题之意必严。否则国家重教之旨不显,必致不读经文,背道忘本,非细故也。今宜首场试史论及本朝政法,二场试时务,三场以经义终焉。各随场去留而层递取之,庶少流弊。又言:武科宜罢骑射、刀石,专试火器。 欲挽重文轻武之习,必使兵皆识字,励行伍以科举。二十四年,政变作,之洞先著劝学篇以见意,得免议。 第三次是1900年,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时候,曾经抗旨不尊,让东南自保,结果非但不治罪,反而论功行赏,封官加爵: 二十六年,京师拳乱,时坤一督两江,鸿章督两广,袁世凯抚山东,要请之洞,同与外国领事定保护东南之约。及联军内犯,两宫西幸,而东南幸无事。明年,和议成,两宫回銮。论功,加太子少保。 最后一次,是在1909年10月4日,在风雨飘摇的大清国灭亡之前,以太子太保顾命大臣的身份和七十三岁的高龄得以善终: 德宗暨慈禧皇太后相继崩,醇亲王载沣监国摄政。之洞以顾命重臣晋太子太保。逾年,亲贵浸用事,通私谒。议立海军,之洞言海军费绌可缓立,争之不得。移疾,遂卒,年七十三,朝野震悼。赠太保,谥文襄。 这还不算,最难得的是人家为官几十年,好大喜功,挥霍无度。可是到临死的时候,居然身无余财,落一个大大的清官的美名。 之洞短身巨髯,风仪峻整。莅官所至,必有兴作。务宏大,不问费多寡。爱才好客,名流文士争趋之。任疆寄数十年,及卒,家不增一亩云。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743 次阅读|6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10-6 23:10 , Processed in 0.024420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