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八路军

相关日志

分享 为什么八路军可以造掷弹筒——50小炮?
热度 11 gordon 2012-7-9 02:24
在说八路军造掷弹筒之前,先说说日军为什么要造掷弹筒? 日本军方的设计目的主要是希望能够弥补中型迫击炮和单兵手榴弹之间的火力空档,同时能够大大增强步兵班的火力。对于1929年的日军来说,他们的基层小队虽然每个小队配有二挺射击精度很高歪把子轻机枪,但是该枪实战射速很低,无法形成有效的压制火力。掷弹筒是作为一种可以有效增强步兵火力的武器服役的。 对,就是弥补中型迫击炮和单兵手榴弹之间的火力空档,这就带来一个难点,就是它发射的弹药射程要比迫击炮近,呵呵。 以八九式掷弹筒为例讲讲它的设计特点 八九式重掷弹筒,口径50毫米,全长610毫米,发射筒长度254毫米,它发射专门设计的八九式掷弹筒弹,最小射程120米,最大射程高达700米,最大射速20发/分。除发射杀伤榴弹外,还可以发射燃烧弹、白磷发烟弹、毒气弹以及手榴弹。   为提高射程和精度,八九式在发射筒内壁刻有8条右旋膛线,采用了一种结构独特的八九式掷弹筒弹,外形像缩小了的山野炮弹,没有尾翼,与普通迫击炮弹形状差别很大。最特殊的地方是弹体的后半截设有一个由铜制的侧壁、上下盖板和铁制底座组成的药孟。上下盖板中盛装有药包,底座中央装有底火,周围均匀分布8个小孔,与侧壁采用螺纹联接,再整体螺接到弹体上。   击发时,发射药在密封的药盂中燃烧,产生高压燃气。由于铜制侧壁较软,受压后膨胀紧贴膛壁,封闭火药燃气。当压力达到一定值后,燃气冲破下盖板,由小孔进入发射筒,推动弹体向前运动。与一般追击炮弹发射药包直接在弹膛内燃烧作功相比,这种结构在达到相同初速的情况下,带来的后坐和震动却相对较小。同时药孟的铜制侧壁嵌入膛线,带动弹丸旋转,起到与通常线膛炮弹上弹带相同的作用,并和弹丸一起飞出,爆炸成破片,故不存在抛壳问题。 左一 用于手投的日军“九七式”手榴弹和 掷弹筒使用的“九一式”手榴弹、“八九式”榴弹 八九式掷弹筒也能发射九一式手榴弹,但后者底部螺接的药筒体积有限,装药量较小,而且密闭燃气仅靠弹体上下的两圈凸起部分,加上弹体无法靠膛线引导旋转,射程和精度远不如八九式掷弹筒弹。 上面一段说明清楚的表明,八九式掷榴弹本质上是喷气推进的火箭,而不是炮弹。 火炮和火箭的区别是什么呢? 火炮本质上是一个蒸汽弹簧,炮筒要承受足够的膛压,而火箭是一个喷气推进装置。无控火箭发动机很简单,就是一个作为发射装药在其中燃烧的燃烧室的外壳。外壳前端封闭,结合在战斗部上,里边装有点火管,后端装有喷管。 之所以西方早期对火箭炮不感兴趣,是因为火箭炮早期与身管火炮相比在精度方面存在先天不足的缺陷---火箭炮存在推力偏心和初始扰动二个问题,前者来源于推力作用线和火箭发动机几何中心线不共线和推进剂燃烧不对称,这两个因素都会引起推力偏心。而初始扰动则是由于发射装置的振动,势必造成火箭弹离轨状态的不确定性.这两者曾限制了火箭炮威力的发挥!   火箭弹精度差的缺点,可以用线膛炮身加以克服,因为通过射弹旋转可使其飞行更加稳定。 51式90毫米反坦克火箭弹 咋和掷弹筒弹这么像呢? 老共的仿制 我们造的东西其实没什么好说的,就一滑膛炮,因为没有膛线,所以打不远也打不准,就要加长身管和多加药包(能量损失),精准度靠弹翼稳定来实现呗。 八九式掷弹筒有膛线,弹丸上相应地有铜制的“弹带”,而根倨地没有加工膛线的设备,紫铜更是缺乏,于是决定改成滑膛式炮筒。为保证射击和精度,同时弥补钢质不好的缺陷。将发射筒长度由日制的280毫米增加到400毫米,筒壁也相应加厚(膛口外径达到68毫米)。与之配套的弹药也取消了铜制部分,在圆柱形弹体上设计了与九一式手榴弹类似的两条突起弹带来闭气。可是因为弹丸不能旋转,出膛后就在空中翻跟头,打不远也打不准,而且部分炮弹在落地时因引信一端不能先行触地而不爆炸。于是又改用定时引信,弹丸发射同时,重锤因后坐力而击发火帽,延期5秒后爆炸,提高了爆炸率,这种弹被战士们称为“翻筋斗弹”。为了增强弹丸飞行中的稳定性和提高精度,又将弹丸尾部加上尾翼,全弹外形类似迫击炮弹,这样基本上保证了飞行稳定性,射程也达到了500米,这种小炮弹被称为“远程弹”或“圆头弹”,而“翻筋斗弹”的射程在300米左右,相应地称为“近程弹”或“平头弹”。 炮有膛线为什么射程比没膛线的远? 在同等条件下,有膛线的要比没膛线的打的远些,第一,那是因为炮加了膛线以后弹丸在膛内运动的距离长一些,炮弹能够获得的气体能量就多些。滑膛炮就要加长炮管来弥补。 第二,膛线有赐予弹丸一个旋转的能力,炮弹在飞出去以后是弹头也就是尖的一头朝前,这样的飞行有力于减小空气的阻力,而滑膛炮却没有这个效果。 为什么要将发射筒长度由日制的280毫米增加到400毫米?为什么增加发射筒长度还不行,还要加装药包? 射击时的膛内现象    火炮发射时,燃烧的发射药产生具有很高压力的气体,使弹丸加速穿过炮膛,直到以预定初速离开炮口。初速是具有一定质量和形状的弹丸最终要达到的整个射程的基础。在设计火炮时必须进行计算以保证最正常、最有效地产生所需要的初速。发射装药产生的能量用于完成好几种工作。大部分能量用于赋予弹丸速度。能量还消耗在做下述功上:使弹丸旋转,克服弹丸与膛壁之间的摩擦力,使发射药和发射药气体在膛内运动以及使火炮后坐部分后坐。有些能量还以热能的形式损失在身管、炮尾、弹丸和药筒(如果使用药筒的话)上。    在装药被点着的瞬间,发射药开始在一个封闭的空间燃烧。这个空间前有弹丸的弹带封闭,后有火炮所采用的紧塞装置封闭,紧塞装置用于防止火药气体从后面逸出。在发射药气体的压力达到能使弹丸运动的程度之前,发射药的燃烧速度与膛压增加的速度是成正比例的。所谓“弹丸启动压力”就是指使弹丸开始向前运动的压力。当弹丸沿身管向前运动时,供发射药气体占用的空间增大,因此膛压的增加速度减小。当空间增加所导致的压力的增加相等时,膛压达到最大值。自此以后膛压开始下降,同时弹丸却在继续加速,甚至在发射药全部燃尽后弹丸仍在继续加速,只是加速度逐渐减小,弹丸一出炮口即变为减速。 图4.1说明膛内压力、弹丸膛内行程和弹丸速度间的关系。    弹丸在膛内的运动大约要消耗掉发射药产生的能量的25-35%。其余的能量都在弹丸离开炮口后排入大气。从图4.1可以看出,通过增加身管长度以延长发射药气体作用于弹丸时间的方法,还有可能使弹丸初速增加。只是用这种方法增加初速也有其缺点,因为在身管增长超过一定限度后所增加的初速与所带来的缺点相权衡,是得不偿失的。图4.1也说明了这一点。从此图可以很明显地看出,从发射药燃尽点开始,弹丸速度的增加是越来越平缓的。 弹翼稳定 炮弹尾翼稳定和飞机尾翼稳定、弓箭尾翼稳定差不多,就是那个原理。 现在估计弓箭见得少了,飞机总见过吧,就是一个垂尾,一对水平翼,就这东西。 别关心右面的一对大翅膀,那是管升力的,看靠近发动机的尾翼,总共三片,一个垂尾,一对水平翼。 炮弹不管怎么滚动都是这样。 双垂尾稳定性更好,水平翼只要是一对就OK了。 下面是迫机炮弹的, 过去使用的办法是把尾翼成对焊接到尾管上,这很容易使尾翼不正和不对齐。在装填前尾翼也可能损坏或弯曲而降低精度。若尾翼脱落则更无精度可言。 现代迫击炮弹多为整体尾翼,即将尾翼与尾管合成为一个金属件(见下图)。 尾翼的焊接问题。由于没有电焊,翼片是直接铆接在尾管上,发射时容易松动和脱落,影响射程和精度。工人们动脑筋想出了“烧焊”的土办法。先用细 绳把尾翼绑在弹尾相应位置上,在连接处垫一块涂有硼砂的小铜片,然后用细煤泥包起来用火烧至铜片熔化,出炉冷却并剥掉泥壳,这样尾翼就牢固地焊在尾管上 了,射程一下提高到700多米。 此外,经过千余次试验后,最终确定了理想的弹体形状,引信减少了外露部分,防止因跌落碰坏或泥土进入造成瞎火。药室装药改为1.5克速燃无烟药。 尾管内衬由纸制改为铜制,避免因压力不均而影响射程,同时克服了炸尾的弊病。主装药起初都是黑火药,破片仅20到40片,1944年以后改为自制的硝化甘 油混合炸药,每发装药45克左右,破片数达120-200片,杀伤半径达到10米。尾翼增加到6片,提高了飞行的稳定性,最远射程达到950米。 多说一点药包装药,    装在尾管内的基本药管用纸卷成,颇象猎枪弹筒。药管表面涂有清漆,但一受潮或弄湿将会膨胀,因而影响其性能。发射药包装在圆筒形赛璐珞袋里并用螺旋形弹簧装到尾管上。主要是由于弹簧擦伤,赛璐珞药袋会开裂而撒药,但不易发现,结果是产生近弹。图12.4为这种装药系统示例。 第一批生产的掷弹筒在试用中发现,打过几发炮弹后,掷弹筒的射程调节杆就会卡死,这是因为调节杆由钢质较软的道轨钢制成的,发射几次后螺杆就会变形而导致调节失灵。于是,取消了调节杆,改为依靠仰角大小来调整射程。这种结构的掷弹筒一直生产到1942年5月反扫荡为止。其后又参照大正十年式掷弹筒的结构,设计了一种泄气式掷弹筒,在发射筒的下端左右各开设一个椭圆形泄气孔,筒外设有一个带孔的套环,靠套环转动来调整泄气孔的大小,从而达到调节膛压以调整射程的目的。 1943年春,做了进一步改进。一是取消了燃气调节装置,以简化发射程序:二是在发射筒下面安装有两脚架,支起后筒身即与地面成45度角。三是将加工难度较大的瓦形驻钣改成三角形底座钣。不仅提高了射击时的稳定性,而且大大节省了工时和材料。四是在筒身右侧装设圆盘表尺,靠重锤摆针检查仰角大小,以确定射击距离。五是弹丸全部改为迫击炮弹式,可以外加药包,每增加一个药包射程提高150-200米。这样一来,自制掷弹筒进一步脱离了日产八九式的模式,更接近小型迫击炮。结构也趋向实用化,同时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抗日战争结束后,随着内战形势的发展,解放军缴获了国军大量装备,而攻坚战等战斗形式也在不断增加,解放军各兵工厂逐步转向生产前线更加急需的后膛炮弹等新武器。同时由于美式60毫米迫击炮的广泛使用,自制掷弹筒在各项性能上已不占优势,1948年初华北战区和胶东战区相继停止了掷弹筒的生产。1950年底,掷弹筒及其弹药开始退出解放军装备序列。
1484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抗日战争八路军主要装备
热度 21 gordon 2012-7-5 06:23
说八路军装备之前先说说日军装备, 日本的 三八大盖儿~ 三八式步枪,作为二战日军的制式装备,成为日军的制式装备长达四十年之久,是很值得一说的。 有坂步枪系列 1:三十式步枪 2:三八式步枪 3:三八式卡宾枪 4:四四式卡宾枪 5: 意大利产的三八步枪 6:九九式步枪(中期型) 7:九九式步枪(末期型) 在抗日战争中,所有的一线八路军指战员对这款枪都是又爱又恨,爱是因为它实在好用,而恨是因为这种枪 更多的是操在日军手中,在屠杀中国军民。 三八式虽然出名,但并不是日军自己研发并大量装备部队的第一款步枪。 日军自产的第一款步枪是三零式步枪, 于1897年由友坂成彰设计成功,使用6.5毫米半底缘圆弹。他的基本设计思路比较先进,比如直动式枪机设计和5发弹舱,都是仿造当时大名鼎鼎的毛瑟M1888式步枪。 客观来说 三零式步枪 的设计理念还是很先进的,其射击精确,火力持续性也不错,能够胜任当时军方的要求。不过 三零式步枪 设计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在实战中逐步体现出来,迫使日军对其进行改进。 设计师友坂成彰根据这些缺陷,于1905年(明治三十八年)对其进行大幅度改进,进而设计出一款新式的步枪 —— 三八式步枪。 由于其可靠的性能和制造技术的成熟,从1905年到1945年的四十年内,三八式都是日军的制式装备。日军在这四十年内,一共生产了640万支各种步枪,其中绝大部分就是三八大盖。 三八式的优势 可以说,三八大盖的优势非常明显,概括起来说就是射程远,精度高,容易训练新兵,制造简单还有就是善于近战。 射 程远:三八式的标尺射程高达2400米,有效射程600米。实战中,受过严格训练的日军士兵往往能在800米左右的距离上成功杀伤对手。这个射程是世界上 其他国家的大多数步枪不能做到的,已经和今天大多数狙击步枪的射程相当,是很让人瞠目结舌的。而日军大量杀伤美军的九七式狙击步枪,实际上也只是用三八式 的基础伤加厚一点枪管再加装一个四倍瞄准镜。 精度高:三八式的子弹有着非常完美的弹道。它使用的6.5毫米半底缘尖弹,这种 子弹有着非常稳定的飞行状态,可以在很远的距离精确击中目标。实战中有三八式在2000米距离内多次杀伤对手的记录,即使今天12.7毫米大口径狙击枪射 程也不过1500米左右,而三八式在2000多米的距离仍然能够杀伤敌人,可见其令人惊叹的精确性。 容易训练新兵:三八式的后坐力很小,不像春田,毛瑟步枪这样有着强劲的后坐力。后坐力过强的步枪会让新兵产生很大的恐惧,不利于新兵的训练。而使用三八式的新兵,很快就能成为一个出色的射手。台湾直到七十年代,仍然有民兵使用三八式训练的科目。 在抗战中,八路军和新四军由于多和伪军作战,缴获不少三八式步枪。这些步枪在训练很少(战前射击甚至少于20发)的游击队员的手中是无价之宝,他射击精确,容易训练,还可以在远距离狙击,是一款游击利器。 制造简单:三八式从三零式过渡而来,所以日本国内有着成熟的制造技术和完善的生产工艺流水线。加上其结构简单,需要材料不多,很适合资料匮乏的岛国日本。 善 于近战:三八式枪长1.275米,重3.9公斤,配上三零式刺刀,整体超过1.5米。这个长度长于世界其他的所有步枪,在近战中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日军 重视刺杀训练,基层各部队都有刺杀教官,日本士兵的刺杀技术是比较不错的。加上三八式这个拼刺的利器,日军在肉搏战中占尽优势。 三八式的缺点 三八式最大的缺点恐怕就是其杀伤力的不足。 由 于步枪为远距离单发武器,所以它的一枪致命率是很很重要的。国军产的老套筒和八路军自制的粗劣的仿中正式,之所以能够在战斗中发挥还不错的作用。主要在于 其子弹进入人体会发生翻转,造成空腔,杀伤力大。虽然射击不精确,但是日军士兵中弹以后非死就是重伤,而且伤还不容易医治,必须送到野战医院治疗,造成战 斗中减员。 当时三八式的设计人员出于军方对于射程和精度的过分需求(日本人都有追求完美的 恶习),导致它采用了6.5毫米半底缘尖弹。这种小口径的子弹虽然有着非常好的飞行稳定性能,但是也有代价。就是它的稳定性太好了,好过了!它直接导致子 弹击中人体以后,仍然保持原样飞出人体。它有很好的穿透力,能轻松贯穿人体,并不发生翻滚,也就是说,一弹二洞,连受伤的组织都是光滑的伤口! 由于穿透能力过强,一颗三八式发射的子弹击中人体,后在人体停留时间很短,很快穿透飞出,人体受伤较小。所以只要不是被三八式击中躯干的重要部位,很难对被射中者造成致命伤。 上海会战中,经常出现国军士兵身中数枪仍然能够继续战斗的情况。这让日本军人对三八式的杀伤力大为不满,也导致了日军大口径步枪的出现。 这也是一把枪无法满足所有性能需要的最好注解。对于其他性能来说,三八式已经足够实战的各种需要,很难找出其他的缺点。 三八式在和装备汉阳造和中正式的国军交手中颇占优势。这和日军的战术有关系。由 于双方军力的巨大差异,日军抗战前6年派往中国和国军交手的都是国内受过严格训练的一流部队,装备精良。而和国军作战多以阵地争夺战为主,日军在阵地战 中,首先以重炮或者空中优势摧毁国军的工事和重武器(也就是重机枪了),大量杀害中国士兵以后,再用步兵进攻。 当时日军手中的三八式,加 工非常精良,加上日军素以武士道精神训练部队。而武士道精神其中一条就是注重的个人的苦练,最大程度的提高自身的技能,所以日军射击技术普遍都很不错。武 士道精神还强调精确和勇敢,所以日军很喜欢这种可以精确射击的步枪,同时还可以在近战拼刺中占优的步枪。在实战中,日军一般可以在600到800米距离准 确杀伤对手。 日本兵东史郎在中国杀害的第一个中国人,就是两个在黄河对岸逃跑的青年农民。虽然相隔很远,但是他第二枪就射中了其中一个农民的后背,杀死了他。大家都知道,黄河两岸是距离很远的,可见日寇屠刀三八式的射程。 而国军手中的步枪不但五花八门,而且各地兵工厂选材和制造工艺差别巨大,相当一 部分步枪都是粗制滥造的产物。汉阳造就不提了,就算是最好的中正式,虽然有效射程也有600米,但是实际上由于加工技术不到位(战时制造的就更差了),加 工材料较次,一般能打个400到500米就不错了。至于地方军阀如川军,黔军装备的自制步枪,都是接近垃圾一样的劣质货,连缺乏武器的红军缴获以后,都将 其烧毁,不屑使用,更别说打日本了。 所以在阵地对抗中,中国士兵往往被日军在自己步枪的射程外杀伤。而在近战中,日军三八式的连刺刀长度 又超过国军中正式,所谓一寸长一寸强,肉搏战中一寸都是致命的,它造成国军拼刺的很大劣势。另外,国军士兵中基本都是农民,还有很多是抓壮丁的产物,虽然 抗日热情很高,但是战斗素质是没法和日军士兵相比的。 国军老兵回忆录上写,他第一次打仗的时候,由于害怕,蹲在战壕里,用双手举步枪朝外面胡乱打,被班长打了一个耳光,喝令他站起来打。而这类的新兵国军中是很多的。这也是为什么抗战前二年,中国士兵损失极重的原因。 在和殖 民地军队的交手中,三八式对付这些二流部队的杂牌步枪,也是很占优势的。英国在香港和马来半岛都是惨败,拼凑的英军除了印度兵和马来兵战斗力极差,一触而 溃以外,自己的英国白人士兵的战斗素质也是不敢恭维。在和日军作战中,火力战术战斗意志都是完全的下风。在缅甸的战斗中,英军虽然有数量和装备的优势,居 然还被一股数量不多的日军围困,最终由孙立人将军带领的中国军队救出。三八式在和英国自豪的恩菲尔德步枪的交火中,丝毫不落下风,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战 斗中大量杀伤了英国士兵,一直让英军狼狈不堪的逃回了印度。 和菲律宾的美军的交手就不同了。虽然这支美军殖民地士兵也是国内二流水平, 装备和人员都很差劲,且没有外援。但是日军的三八式在和美军当时只有很少装备的M1伽兰德的交手中,明显占了下风。实战中,往往二把M1就可以压制住日军 一个步兵班十多人。M1八发铿锵有力的射击声曾经是日军的恶梦。不过由于实力相差太远,菲律宾的美军还是完败了。 日军和苏联的交手几次,在张鼓峰,哈桑湖的交战中,日军士兵和苏联士兵主要都是以传统的步兵作战(虽然也动 用了坦克,但是总体以步兵作战为主),结果日军士兵凭借出色的个人战斗素质,虽然在这些战斗中失败,但是仍然重创了人海战术的苏军,造成其数倍的伤亡。还 使得关东军得出苏军战斗力低于关东军的错误观点,这些观点在之后让日军吃了大亏。三八式在战斗中也突出体现了射击的精确性,很多苏军士兵都是头部中弹,当 场死亡。 但是在之后的外蒙古的交手就完全不同了.当时日军的总体战术仍然是张鼓峰期间差不多,以步兵为主的老式战略。而苏联已经是出现了 新的战略,以装甲为核心的现代战术。蒙古的战斗中,虽然日军兵力和战力都占优很大优势,但是对手是苏联的数千轻型装甲部队(虽然都是很不堪一击的轻型快速 坦克和装甲汽车,但是它在和步兵的交手中威力是巨大的)。日军的三八式和闪亮的刺刀对付苏联的装甲车简单是笑料。挥舞着刺刀集团冲锋的日军士兵,被苏军装 甲车轻松的一排排扫倒。最终日军只能用类似于人体炸弹来对付苏军装甲车。 但是,在少数三八式和苏军的莫辛纳甘的交手中,双方也基本相当。苏军最后围困了日军主力,但是也不能迅速吃掉他,日军步枪狙击也起了不小的作用。 在和美军在太平洋的交手中,除了少数拿三八式的狙击手,日军的三八大盖在和美军的M1对战中都是占绝对劣势。美军的M1各方面性能都高于三八式,其高射速三八大盖更是无法比拟。在太平洋群岛的复杂环境中,三八式的射程优势也发挥不了。 在 塞班岛,冲绳的激战中,日军用手拉的三八式步枪射击一枪,都要遭到美军步枪至少十枪的还击。日军士兵常常一枪打出就立即被乱枪打成了筛子。至于三八式的近 战优势,在装备大量冲锋枪和轻重机枪的美军面前也是自杀行为。后期大批日军做自杀式的冲锋,他们挺着刺刀冲锋到美军阵地前几百米,就被密集的火力打成马蜂 窝,一个人也冲不过去。 但是三八式作为狙击枪使用,还是在战斗中起到很大作用的。加上各国狙击手为了保存自己都要不断转移阵地,而日军狙 击手往往以自杀的形式,只求消灭更多的敌人,不管自己的死活。所以手持三八式的日军狙击手经常能在同一个地方隐藏很久,直到被击毙。三八式在狙击中,由于 射击精确,大多数是一枪击中敌军头部,三八式威力小的缺点就不存在了,成为美军的恶梦! 总体来说,这是一款很好的武器,600-800米的射程内将成为任何对手 的梦魇。 =================================================================== 老共的装备 滑膛式掷弹筒   1942年的冀中,新官上任的日本冀渤特区司令官坂本旅团长带着三百多人精锐卫队在自己的占领区巡视。当路过一个名叫宋庄的村子的时候,这队日军突然遭到了埋伏在此的八路军战士的袭击。    坂本旅团长是一个久经战阵的老兵,枪声刚一响起他就立即跳下战马,躲过了数发急射而来的机枪子弹。但是一发小型炮弹准确的落在他的面前,将其头颅炸的粉 碎---这个大日本皇军的陆军少将当场毙命!事后,日军检查坂本的尸体后发现:他并不是死于中国军队常用的迫击炮,而是死于日军自己的装备-89式掷弹 筒!   这种1929年研制的武器重量轻且威力大,之前准备时间又短,非常适合八路军展开的游击战。到解放战争时期还被解放军使用。 89式掷弹筒 使用八九式掷弹筒的日本士兵 由于工业基础的原因,根据地是无法批量生产步枪的,就是可以生产能不能超越 三八式步枪也悬乎,当然我说这话是比较泄气的 ,但也是客观事实,幸运的是我们仿制了一种新装备,那就是滑膛式掷弹筒。 由于根据地处于毫无工业基础的农村和偏远山区,设备、材料奇缺,只能根据自身实际条件进行仿制和改进。 日制八九式掷弹筒有膛线,弹丸上相应地有铜制的“弹带”,而根倨地没有加工膛线的设备,紫铜更是缺乏,于是决定改成滑膛式炮筒。为保证射击和精度,同时弥补钢 质不好的缺陷。将发射筒长度由日制的280毫米增加到400毫米,筒壁也相应加厚(膛口外径达到68毫米)。与之配套的弹药也取消了铜制部分,在圆柱形弹 体上设计了与九一式手榴弹类似的两条突起弹带来闭气。可是因为弹丸不能旋转,出膛后就在空中翻跟头,打不远也打不准,而且部分炮弹在落地时因引信一端不能 先行触地而不爆炸。于是又改用定时引信,弹丸发射同时,重锤因后坐力而击发火帽,延期5秒后爆炸,提高了爆炸率,这种弹被战士们称为“翻筋斗弹”。为了增 强弹丸飞行中的稳定性和提高精度,又将弹丸尾部加上尾翼,全弹外形类似迫击炮弹,这样基本上保证了飞行稳定性,射程也达到了500米,这种小炮弹被称为 “远程弹”或“圆头弹”,而“翻筋斗弹”的射程在300米左右,相应地称为“近程弹”或“平头弹”。 第一批生产的掷弹筒,部队在试用中发现,打过几发炮弹后,掷弹筒的射程调节杆就会卡死,这是因为调节杆由钢质较软的道轨钢制成的,发射几次后螺杆就会变形而导致调节失灵。于是,取消了调节杆,改为依靠仰角大小来调整射程。这种结构的掷弹筒一直生产到1942年5月反扫荡为止。其后又参照大 正十年式掷弹筒的结构,设计了一种泄气式掷弹筒,在发射筒的下端左右各开设一个椭圆形泄气孔,筒外设有一个带孔的套环,靠套环转动来调整泄气孔的大小,从 而达到调节膛压以调整射程的目的。 1944年,冀中部队战士训练使用掷弹筒 掷弹筒的有效性还取决于弹药的精度与杀伤能力。在掷弹筒弹的生产和改进工作中,逐步解决了两个“瓶颈”问题。一是弹壳的韧化处理。掷弹筒弹与手榴 弹不同,浇铸成形后还要经过车床加工,才能保证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而且头、尾部还要加工螺纹,以便安装引信和药室。这种形式的弹壳一般需用钢或灰口铸铁 来制造,但前者紧缺而且加工困难,而后者直到1947年我军才能自行炼制。 当时根据地的柳沟铁厂只能按传统工艺生产白口铸铁。这种白生铁质硬且脆。车床加工困难。经研究,决定把国外黑心韧化处理工艺与传统“焖 火”技术相结合,自建火焰反射加热炉,将铸成的生铁弹壳埋入炉内,经长时间高温处理,使白生铁变成有一定韧性、可以车削加工的灰口铁。开始这种方法尚不完 善,存在弹壳表面软硬不一、粘连,弹壳发酥膨胀,氧化脱皮等缺陷,正品率也很低,一般只有50%左右,低的只有30%。即使采用这种办法,1941年还生 产了4万枚掷弹筒弹,解决了部队的急需。经过反复试验,直到1944年7月改进“焖火”工艺后,上述弊病才得以解决,正品率提高到95%以上,掷弹筒弹的 产量和质量都得到了大幅提高。9月份即生产了3713发。 二是尾翼的焊接问题。由于没有电焊,翼片是直接铆接在尾管上,发射时容易松动和脱落,影响射程和精度。工人们动脑筋想出了“烧焊”的土办法。先用 细绳把尾翼绑在弹尾相应位置上,在连接处垫一块涂有硼砂的小铜片,然后用细煤泥包起来用火烧至铜片熔化,出炉冷却并剥掉泥壳,这样尾翼就牢固地焊在尾管上 了,射程一下提高到700多米。 此外,经过千余次试验后,最终确定了理想的弹体形状,引信减少了外露部分,防止因跌落碰坏或泥土进入造成瞎火。药室装药改为1.5克速燃无烟药。 尾管内衬由纸制改为铜制,避免因压力不均而影响射程,同时克服了炸尾的弊病。主装药起初都是黑火药,破片仅20到40片,1944年以后改为自制的硝化甘 油混合炸药,每发装药45克左右,破片数达120-200片,杀伤半径达到10米。尾翼增加到6片,提高了飞行的稳定性,最远射程达到950米。 1944年6月,前方部队提出了希望掷弹筒的威力更大、射程更远的要求。技术人员将掷弹筒口径扩大到60毫米,其它零部件的尺寸也相应加 大,弹体改成流线型,1945年春开始试生产。但因为重量较大,失去了机动性优势,所以没有得到进一步发展。 兄弟啊,有了这个,你才能说可以跟人家抗衡嘞。 =================================================================== 木柄手榴弹 M24手榴弹的优势,投掷距离远,投掷十分准确。 M24采用木柄设计,由于杠杆原理,受过基本训练的士兵可以将其投掷的又远又准。德军老兵采用站立的姿势,往往可以把手榴弹投掷到50米甚至更远,这个距离是世界上其他手榴弹无法达到的。而且由于长柄的关系,M24可以投掷的极为准确。实战中,德军士兵往往把手榴弹准确的掷入敌军控制的工事内,房屋窗户,狭窄的散兵坑内。 中国军队仿制M24系列的长柄手榴弹,其中数量最多的为巩式手榴弹,为大名鼎鼎的巩县兵工厂生产。于1939年开始大量装备部队,它的特点主要是弹体较短,只有0.22米,是M24的三分之二,重量也只有450克,大约是M24的百分之七十,其木柄形状也做了调整,使之更适合携带。巩式手榴弹在抗战期间大量生产使用,它比M24更为符合中国士兵的臂力和体力,深受中国士兵的喜爱。 在和它的老对手日式93式和97式手榴弹的交手中,颇占优势。97式手榴弹采用圆柱形铸铁弹体,形状较大,投掷非常不便。它的投掷距离和威力都不如巩式。不过巩式也有明显的弱点,就是威力相比M24和其他英美系列手雷都较小。它的装弹量只有50克TNT,使得爆炸力较弱。在和日军交手时候并不觉得,在朝鲜战场和美军交手这个问题就非常明显。 由于八路军缺乏训练,武器装备都很差。步兵实弹射击数基本不到20发,加上很少装备机枪,在远程火力更本无法和日军对抗。所以八路军打击日军多以伏击的形式,通常在近距离采用集团冲锋。百米以外很少开枪,一旦开展,便马上抵近射击,继而投出大量手榴弹,在手榴弹爆炸以后,立即以刺刀或大刀进行肉搏作战。 真实的情况是刺刀也是缺乏的,主力是红缨枪。 刺刀尽管属于冷兵器,但是它的批量制造仍然需要较高程度的机械加工工艺的支持,指望刺刀能像大刀长矛那样在铁匠铺中打造是不切实际的,比如说刺刀驻笋及卡环必须要能够与枪身紧密接合。 这就是八路的主要装备,迫机炮式的掷弹筒,手榴弹,红缨枪 再加上散兵的步枪,构成了整个战场火力系统。
1995 次阅读|13 个评论
分享 关于李群一事的官方冷漠和网民瞎搞的吐槽三贴!
热度 7 潜恒 2011-12-5 09:14
我也不知道中央和地方啥回应不做所为 于:2011-12-05 是啊,就像抗战八路军旅级牺牲名单;是我们网友自己做的; 你政府是出了几本书,但该做的必要的宣传都不做; 要你宣传口干什么? 拿这件事说,我不知道事情是否空转72小时或更久; 你们是考验李群自己的危机公关能力? 李群可能还莫名其妙吧,会不会想自己是不是打黑被整了? 这跟孟良崮外,不救张灵甫的国军有什么区别? 我不知道网民狂欢所为 于:2011-12-05 你是认为李群没去过美国; 还是认为李群去美国旅游了; 现在媒体撞线的报道,自己还提了下这个事是省里搞的; 那你怎么办?仅仅包括职务的翻译不该是市长助理的话,网民凭什么狂欢 省里组织出去的,那他们从官正查起,还是从高丽查起? 现在我最不爽的是那个李鬼。。 于:2011-12-05 现在我最不爽的是那个李鬼,假的,被删了的用户名“青岛市委书记李群”,居然成了羊城晚报,和网络讨论的中心议题之一 所以,政府不肯认真回应的话,方舟子微博现在就是狂欢现场。
340 次阅读|2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11-26 03:14 , Processed in 0.028380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