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白日梦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相关日志

分享 白日梦确实和现实距离太远
热度 26 上古神兵 2015-2-17 22:12
姚晨非要送我一个肾6,俺死活不要,一瞪眼睛......天亮了,所以说白日梦真是不靠谱——明明我喜欢的类型是高圆圆那样的。
885 次阅读|5 个评论
分享 【拿来主义】快乐即成功
热度 16 清风徐来 2015-1-29 10:41
爱因斯坦是一个非常快乐的人。我总觉得他的快乐哲学比他的相对论更有价值。我认为他有一种优美的人生哲学。他曾经说过:“我的幸福秘诀就是——从不指望从别人身上获得什么好处!”他从不奢望金钱和荣誉纷至沓来。他总能从一些简单的事情,比如说工作、拉小提琴和划船中,找到单纯的快乐。跟其他事物相比,小提琴给他带来了更大的喜悦。他说他常常在音乐中思索,也在音乐中做着白日梦。 —— 戴尔·卡耐基 上个世纪初,有一位犹太少年,他做梦都想成为帕格尼尼那样的小提琴演奏家,他一有空闲就练琴,练得心醉神痴,走火入魔,却进步甚微,连父母都觉得这可怜的孩子拉得实在太蹩脚了,完全没有音乐天赋,但又怕讲出真话会伤害少年的自尊心。有一天,少年去请教一位老琴师,老琴师说:“孩子,你先拉一支曲子给我听听。”少年拉了帕格尼尼24首练习曲中的第三支,简直破绽百出,令人不忍卒听。一曲终了,老琴师问少年:“你为什么特别喜欢拉小提琴?”少年说:“我想成功,我想成为帕格尼尼那样伟大的小提琴演奏家。”老琴师又问道:“你快乐吗?”少年回答:“我非常快乐。”老琴师把少年带到自家的花园里,对他说:“孩子,你非常快乐,这说明你已经成功了,又何必非要成为帕格尼尼那样伟大的小提琴演奏家不可?你看,世界上有两种花,一种花能结果,一种花不能结果,不能结果的花更加美丽,比如玖瑰,又比如郁金香,它们在阳光下开放,没有任何明确的目的,纯粹只是为了快乐,这就够了。在我看来,快乐本身就是成功。”老琴师的话意味深长,耐人咀嚼。少年拉小提琴已得到快乐,他没有音乐天赋,却想成为大师,这比骆驼要穿过绣花针的针眼还难。少年的快乐正濒临被忧伤、懊恼和沮丧合伙肢解的险境,他只有忘掉帕格尼尼才能保全已经到手的快乐心情。少年听了琴师的话,深受触动,他回家后又思索良久,完全明白过来,琴师教给他的是一种人生哲学,快乐胜过黄金,是世间成本最低、风险也最低的成功,却能给人真实的受用,倘若舍此而别求,就很可能会陷入失望、怅惘和郁闷的沼泽,难以自拔。少年心头的那团狂热之火从此冷静下来,他仍然常拉小提琴,但不再受困于帕格尼尼梦想。这位少年是谁?他就是日后以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名震天下的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他一生喜欢小提琴,拉得十分蹩脚,却始终能够自得其乐,他作为一个人(而不仅仅是一位科学家)同样是成功的。 快乐即成功,这是充满阳光的人生哲学。人类追求名誉、功利和地位,快乐无疑是预算之内的头号战果。然而有的人闷头赶路,错过沿途美景,只是为了尽快抵达巅峰,因此忽略和舍弃了一长串随手可撷的小快乐。结果如何呢?他可能半途而废,意冷心灰;也可能登上了峰顶,却已暮色苍茫,星光暗淡,预期的大快乐无法兑现。许多大成功者(大艺术家、大文学家、大音乐家、大富豪、大明星)选择自杀的方式了结生命,各有各的内因和外因,但有一点肯定相同:他们收获了足够多的成功的“橄榄”,却未能榨出与之相称的足够多的快乐的“橄榄油”。成功即快乐的结论极其可疑,并不可靠。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见到这样一类人,他们脸色红润,身体健康,笑口常开,心情愉快,他们活出了人之为人的全部趣味,在事业上却没有太大的建树,与名利双收、功成名就不怎么沾边。这样的人果真是失败者吗?我看未必。 我认识一位通常意义上的成功者,他早年从政,志向高远,中途转向,下海经商,扑腾多年,赚足了钱,却并不快乐。他曾问自己:我这么忙忙碌碌,苦苦打拚,到底是为了什么?答案是:为了寻求快乐。他又接着问自己:我快乐吗?答案是:不快乐。有一天,他到附近的公园里散步,看到一些人在湖边垂钓,有的钓到了大鱼仍意犹未尽,有的只钓到小鱼,却笑得合不拢嘴。他终于明白,快乐比通常意义上的成功更重要,或者说,快乐即是成功,成功了仍不快乐则是不折不扣的失败。他就像禅宗公案中某些主人公即时开悟那样,心中豁然开朗,从此改弦易辙,不快乐的钱少赚或不赚,不开心的事少为或不为,不对劲的人少见或不见,无论干什么都不再刻意,不再执拗,不再勉强,不与他人比论长短,较量高下,不以他人的价值标准为自己的价值标准。久而久之,他完全变了一个人,一个活得有滋有味的人。 人生苦短,为欢几何?拈花而笑,快乐即成功,这不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而是明心见性的智慧。把握今生,把握此刻吧,这是至高无上的策略。别再舍本逐末,好高骛远了,须知,创造快乐,享受快乐,这才是人生大道。
662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白日梦
热度 47 阿辉1 2013-7-19 06:44
接到通知说,国务院侨办送来一批文化专家,除了跟本地文化界有座谈交流外,还给侨界举办的夏令营授课。 当我看到“文化交流”这几个字的时候,心里颇不以为然。 这几年看到的以文化交流为名,行旅游购物之实的团体,多了去了。见了才知道,来的居然是一群普通的中小学和幼儿园老师。由某省教育厅选派,涵盖语文、音乐、书法、绘画、手工、数字益智、舞蹈、功夫各科。他们中的每一位,都在自己所教授的科目上有绝活。 我抱着凑热闹的态度而来,最终却被这群认真的来自基层的老师们感动。 杨老师是语文老师,论道古诗怎么教,她说:“不是谁都能教好古诗。教古诗的老师,得有气质有学养。” 一句话勾起我极大的兴趣,我得去听听杨老师教古诗。 当下便问:“这两天您教夏令营的小鬼子哪几首?” 杨老师答“相思”“春晓” “接下来教什么?” “静夜思” 愈发好奇。 我一向觉得,在牛仔、汽车、波音飞机的国度里,“红豆生南国”“春眠不觉晓”或者“举头望明月”这样的文字,很难找到共鸣,很难找到与生命、与情感紧密相连的对应关系。 我曾跟鬼子讨论刘禹锡《竹枝词》 "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 我说这是情诗,是少女对心上人心思意念的揣测。鬼子眉头拧得麻花样,非说不合逻辑。若是情诗,你看莎士比亚,茱莉叶这样喊: "Romeo, Romeo, where are you ?”(罗密欧,罗密欧,你在哪儿? ) 杨老师教唐诗,是唱出来的。 当丝竹声响起,熟得不能再熟的方块字出现在屏幕上。心底什么地方瞬间被触动,口不能语,双泪长流,不能自已,很没出息。 简单的美,常常都是大美。 简单童稚的旋律,如夏日雨后,凉风触摸檐下的风铃,叮叮当当,嘤嘤嗡嗡。 我曾觉得,年岁渐长,俗务缠身,说诗意实在不合适宜。捆绑在时间和金钱的战车上,哪有空间喘息?却突然在这样一个瞬间,被这些简单的文字,勾起无边的想象和绵远的思念。 想起余光中和余光中的“乡愁”。 去年追看电视片《舌尖上的中国》,见人就推荐。被损友阿敏挖苦,说,我纯粹是“闲”,是“作”。 说我在超音速飞行的时代里说乡愁太奢侈。还说: " 若是一巴掌拍得你清醒,我愿意豁出去,忍得手断筋裂,拍你两巴掌。 " 记得 余光中说过的幽默话:“天下的一切都是忙出来的,唯有文化是闲出来的。” 前不久回国,在北京稍停,住在王府井附近。 黄昏没事在街上溜达,看见一间玉店。小小的门面,经营古今玉器。老板话多,说自己开过玉雕厂,去新疆采过和田玉。自己收藏的玉器可以开一个博物馆了,不开馆,只为自己玩赏。 老板娘话不算多,体态丰腴。一个个镯子,一件件配饰拿出来给我看,每一件都有个不俗的故事。 她用各种我叫不出名堂的材质穿制美丽的链子,我以为是随意,但她说:“灵感来的时候,一下子穿出好几条,没灵感的时候,一条也穿不出来。” 我听她说老公,说孩子,说父母朋友,手不停歇地摆弄各种玉器,心里生出许多羡慕。 人若有来生,来生若能选择,选择做什么? 三毛说,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 自问:永恒有什么好? 若能选择,我想作个胡同小店里的老板娘。前面店铺,后面家,手下仨俩伙计。 养两只狗,三只猫,四个孩子,一群鸡。 院里有槐树,有大缸,缸里有水,水里有鱼有荷花。青砖铺地,还得有架一嘟噜一串的葡萄。 每天吆五喝六,动不动成茶壶状指手画脚,神气活现。 管天管地管孩子,管吃管喝管老公。守着爹娘,守着故乡,守着爱人和爱人的玩具。这样的日子不是很神气?哪里还有乡愁这种东西? 就这样吧,原本想说唐诗,回头一看,离题已经一万里。  
1139 次阅读|25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11-24 16:31 , Processed in 0.024619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