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九九 于 2012-7-17 10:51 编辑 " X% P' Q; U* v2 B* X , g' Z" S- A: F- ^6 J坛友gordon发了一个Helen Fisher的TED 演讲视频 (http://www.aswetalk.org/bbs/blog-663-13601.html),原名为The science of love, and the future of women ,由此想到这个话题。 4 Z! F5 N# y1 w ; p. D K% W j% J7 w. w8 pHelen Fisher的团队利用MRI等科学检测手段对相爱过程中神经系统的活动进行了研究。他们把这个过程分为三个系统或层次:性欲(sex drive),浪漫爱情(romantic love)和联系(attachment to a partner)。这三个系统有时互相联系,比如高潮时体内大量产生的多巴胺正是浪漫爱情的催化剂,所以人们很可能爱上“一夜情”的对象,同时还会产生与联系有关的几种激素,所以人们会对发生性关系的对象会产生依赖感和亲切感。但是这三个系统并不总是绑在一起,你可以对长期的伴侣有深刻的默契和责任感,但同时又对另一个人产生强烈的crush,甚至想与第三个人发生关系…… Helen 对此没有做过多的讨论,只是评论道,“所以我觉得人类并不是为制造并享受快乐而生的,而是为繁衍后代而生的”。在此想听听大家的感想:
2 H7 Z% {) t* M7 R
追本溯源,性,爱,关系都可是可以进行科学分析的,都到了科学本质这一步,理性的逻辑分析自然可以得出这三者没有必然联系。) R# D; N& r: h: w d( }, v
' f+ L$ ^' c+ N. p# s' B: @
实践中有意思的是,人类进化得距离野兽状态越远,其激素分泌越少(起码“文明人”的性激素比热带丛林里的野蛮人要少),性欲也是相对减退了的,爱也少了,长期稳定关系也少了。仿佛性,爱,关系又是关联的。- j1 ]2 a5 G3 L3 ]# C0 X) C0 J q
/ E, F7 R# N |# _4 [7 u另一方面,就性激素来说,黑>白>黄,但美国非哥就喜欢性,不好说爱怎么样,长期稳定关系有点悲剧。美国亚人婚姻倒是挺稳定的,爱就难说,性欲肯定不如黑哥。 z- Q0 R) T X# T / p1 E' F1 P! D5 }2 U9 b说来说去,性和长期关系的问题好分析,最难的就是爱情问题,我个人对现在这种爱情是什么化学物质的表象的解释不以为然,我更认为,爱情是一种性格的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