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衰 2019-4-22 06:37 |
---|
签到天数: 488 天 [LV.9]渡劫
|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17-11-20 09:38:19
|
只看该作者
' U K) v$ t# w- H
歼 -11B
* e0 [7 A. Z, I1 C! Z2 K) B# r
" c' ]4 T6 a( M) ^4 F6 `歼-11B的“苦难之旅”, S) }2 c! w* ~' r. s, Q' P
+ \3 g0 \/ l- H8 Q志向高远的中国空军和中航工业集团,自然不甘于落后。据外媒报道,2003年,全面国产化的歼-11B首飞成功,并于2007年左右进入定型试飞的关键节点。
s( o. B$ g) Z1 R3 Z! u9 Y5 S* B( d6 a
2 O$ u4 ^% \/ W5 w7 @ A1 N歼-11B是空军现役主战装备,性能参数外界无从知晓。不过,这并不妨碍我们从公诸于众的照片和官方媒体透露出的“一鳞半爪”信息中,作一番推测。5 A( m6 M% P4 s6 ]- T
1 `+ b$ X9 n( _7 ?从历次珠海航展透露的信息判断,2003年左右,国产机载综合火控系统已接近成熟。该系统以1553B数据总线为骨干,以任务计算机为核心,将火控雷达、光电探测系统、外挂管理系统、综合显示系统、惯导系统、大气数据计算机等有机相连,并且综合了通信/导航/识别系统和电子战系统,实现了信息和资源的共享,可为飞行员提供更快、更准、更多的目标信息,并具有多机协同和多目标攻击能力。/ I1 ?9 l( h9 \' w) L# n/ u
1 B8 v! w# T5 d. S从照片来看,歼-11B的雷达罩带有黑色防雷条,因此极有可能装备的是国产脉冲多普勒雷达。从时间上判断,2003年左右,国产相控阵雷达还未成熟,因此歼-11B用的应该是平板缝隙天线,可同时引导多枚PL-12型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攻击多个目标。歼-11B可使用各型国产武器。由于当年翼展较大的PL-8还是“当家花量”,因此歼-11B的翼尖发射梁由苏-27SK/歼-11A的一字型修改成了T型。7 Y" ?0 z3 j! n4 _3 ]; F
0 L# v9 |* j5 q$ W
有消息称,歼-11B采用了全玻璃化座舱,拥有1个衍射平显和多个座舱显示器,但却没有照片证实。还有消息称,歼-11B采用我国自行研制的三轴四余度数字式电传操纵系统,不仅具有控制精度高、重量轻、体积小、的优点,而且采用全电传系统增稳,扩大飞机的大攻角工作范围,提高了战机的机动性。
8 |4 q0 X. ~4 t- X8 U; y/ u
* q/ x- Z* e# W% i7 T% V# O0 u. r早期歼-11B配备了国产FWS-10A涡扇发动机,最明显特征是发动机尾喷口收敛片的长度和颜色明显有别于AL-31F。2 J% L. P y l; w
0 l+ F0 ~8 n. B5 f
2006年11月22日,CCTV7《军事报道》播出了空3师装备的歼-11B挂弹出击的新闻,一时间让广大军迷颇为振奋。然而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歼-11B被爆出问题层出不穷,常年趴窝。主要问题集中在FWS-10涡扇发动机不成熟、飞控系统有缺陷,以及机体结构改进不成功这三方面。
; ]* D, s( \' [7 i, K3 Y
, m% H- P% {# x0 Y P航空发动机体现了一国综合工业技术水准。放眼世界,先进的涡扇发动机从定型到成熟,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FWS-10作为我国首款定型的大推力、大推重比涡扇发动机,虽于2005年年底设计定型,但其试验小时数与西方同类发动机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由于急于摆脱对俄制发动机的依赖,因此“匆匆”参军的FWS-10其实并未达到成熟状态。根据近年来官方媒体透露出的信息,当年部队普遍反映FWS-10A加速性、空中启动包线和地面启动时间都要低于AL-31F,量产初期质量和可靠性也不稳定。不少歼-11B被迫换回了AL-31F。2010年前装FWS-10A发动机歼-11B,很少飞复杂特技。. K1 h# d2 X0 d. ^3 y
4 Y. i x9 z! J, v3 u$ d5 G此外,歼-11BS还曾因“飞行员-飞机耦合诱发振荡”差点发生一等事故。装备电传飞控系统的战机,飞行员只是将控制指令以电信号的方式发往操纵动作器,飞行员无法直接感受到飞机舵面偏转情况,这有可能造成飞行员所希望的飞机响应与飞机的实际响应不一致,从而产生飞行员诱发振荡事故。
' N/ l! P" d% t0 S* ]# r. m( m$ |4 N- @* Q# w
飞机设计的基础是空气动力研究,只有吃透了气动才能根据相关数据编制出优秀的飞控软件。由于我国并不掌握苏-27的详细设计资料,因此编制控制软件时难免会出现误差。
3 s1 H! b6 J' w, r# ]$ q& b6 Q
2 z2 s& G# q1 g- ~/ m7 x, {5 D因为没掌握飞机结构设计的原始数据,沈飞在用复合材料替代原设计的金属材料后,发生了不少问题,不得不部分换回金属部件,额外打钛合金补丁板,并用部分增加配重的办法解决重量配平问题。
$ c {# A* w+ M2 S4 C4 L4 C1 j) {& Z6 I$ r% Y( ?: U
不过,随着时间推移和厂家的不懈努力,歼-11B存在的问题得到了逐步解决。2010年,FWS-10A发动机完成故障排查开始稳定生产。2012年,驾驶歼-11B的飞行员摘得了该型机的首顶“金头盔”。2016年,全状态版的歼-11B展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不仅在个人赛中夺得全部6顶金头盔中的4顶,而且在衡量团体战斗力的“天鹰杯”竞赛中,力压其他参赛机种折桂。由此可见,装备国产发动机的歼-11B终于结束了长达数年的“苦难之旅”,达到了当初的设计要求。. N6 L: O$ | \2 T4 [ ?9 \6 }
, g, p8 y8 s" v5 |, _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