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衰 2019-4-22 06:37 |
---|
签到天数: 488 天 [LV.9]渡劫
|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7-3-9 14:46:31
|
只看该作者
7 u# Z: S2 U) B5 Q6 z
7 t, c$ L# o7 i/ D: K" q5 B4 C另类火炮9 H' [! q, M2 ]( R; J3 H! N
* J o' p' Y" {: e
“梅罗卡”舰载近程反导火炮系统由搜索雷达、跟踪雷达、火炮装置和显控台几部分组成,这和世界上其他同类型系统没啥区别。但“梅罗卡”的火炮装置却是个特立独行的异类。因为其他同类型系统为追求高射速,多数采用加特林转管炮,少数采用转膛炮,而“梅罗卡”采用的却是多管火炮并联齐射这一颇为“复古”的设计。) _- \" R/ C4 z0 `/ f
& [9 {& s8 y( `# h
1975年,西班牙特种材料技术研究中心(CETME)受西班牙海军委托,开始研制舰载近程反导火炮系统。西班牙海军要求该系统能在距舰300米距离上摧毁以325米∕秒速度来袭的反舰导弹,而且系统还要尽可能简单,造价也要让西班牙海军能承受得起。CETME认为,要满足这一要求,舰载近程反导火炮系统必须满足精度好、射速高、弹丸威力大。但火炮的射速和精度往往是一对矛盾。在研究了各种火炮自动原理的优劣后,CETME决定采用多联装火炮齐射的方法,以最小的代价来解决火炮射速和精度的天然矛盾。
, v2 y2 E' Y- p+ Z5 b+ }9 N# c
4 }, W1 v# |9 z+ tCETME先后论证过6、8、12管联装,20、25、30、35、40毫米等口径的不同结构方案,最后在陆用型“梅罗卡”12-203式高射炮的基础上研制成了“梅罗卡”20毫米12联装舰炮,以此作为“梅罗卡”舰载近程反导火炮系统的基础和核心部件。$ s/ R" p( d8 D4 f c& x
2 [0 ~, w, v) ~( u6 G. a该炮将12根瑞士厄利孔公司生产的KAB-001式20毫米自动炮身管分上、下两排水平排列,每排6根,用4条钢箍固定成为一个整体。KAB-001式20毫米自动炮是厄利孔公司的各式自动炮中重量最轻的一种。采用自动闭锁导气式浮动工作原理的自动机,炮口配有制退器。在最后一发炮弹发射后,炮闩自动处于开闩状态。在“梅罗卡”20毫米12联装舰炮上,12根身管使用共同的炮闩。各身管通过铰链连接头与炮闩体相结合。炮闩上有2个卡锁,一个在上,一个在下,两者共同闭锁炮闩。射击时12管火炮整体后坐。% A; m z* c3 K/ t( p" H6 c
( {4 Y% e. u; [" t! J
KAB-001式20毫米自动炮身管长达120倍径,膛内有12条渐速膛线,缠角0-6度。如此长的炮管保证了该炮发射榴弹时,炮口初速高达1215米∕秒,有效射程增大到2000米,这两项指标在同类型同口径自动炮中是最高的。炮口初速高,有利于缩短弹丸飞行时间,减少外界因素的干扰,对提高射击精度是非常有利的。但如此长的身管,连续发射时炮口挠动肯定小不了。“梅罗卡”的解决之道是用4条钢箍将12根炮管固定成为一个整体,极大提高了炮管刚度,减少了射击时炮口扰动,保证了射击精度。此外,通过调节靠近炮口制退器处的钢箍松紧,还可人为调节该炮的射击密集度,有利于适应各种作战需求。0 c' V# `1 c* P9 E! c1 \
4 C- S# k/ V$ A
7 Z$ ^5 _3 J3 o! o# G9 e/ s装在军舰上的“梅罗卡”! O% s* q6 Z7 U9 H" t
" G J, r. b! l$ ]2 s
“梅罗卡”火炮的12根身管分成4组,依次齐射。各组火炮齐射时保持同样的时间间隔。通过CETME的巧妙设计,该火炮4组齐射实际上只产生2次后坐:第1组弹发射后的复进能量抵消第2组发射后的后坐能量。第3组弹发射后的复进能量抵消第4组弹发射后的后坐能量。因此作用在炮架上的总后坐力大大减少,其峰值仅为28千牛,平均值为13千牛。后坐力的极大减少,不仅有利于提高射击精度,同时也能极大减轻系统总重。& P) p. u2 }1 p3 x
3 R/ |! _5 A5 B此外,CETME对每组3根身管的位置进行了精心研究,使其发射时作用在炮架上的力分布均匀,并可抵消火炮发射时的回转力矩。
) A! ]- c4 V# I; M
# x0 H4 J2 s9 P7 F, |$ }7 U如此设计后,“梅罗卡” 一次齐射(12发炮弹)仅需0.08秒。由此计算,其爆发射速高达9000发∕分,远超“密集阵”和“守门员”。不过,“梅罗卡”系统2次齐射间需要耗时0.42秒再装填炮弹,因此1秒钟只可实现2次齐射。以此计算,其理论射速只有1440发∕分。不过,CETME坚持认为,这仍能保证对小型快速目标具有足够的火力密度。由于每根身管的实际射速较低,身管的磨损较小。由两个液压缓冲器制动的后坐部分能在重新装弹时稳定下来,以保证下次齐射的精度。因此,“梅罗卡”的平均齐射散布精度为1.1毫弧,命中概率为87%。: y8 b: [; h4 p
* j' e+ C |$ G C; r$ j1 {+ y6 w
“梅罗卡”由置于环形弹仓内的2条弹链(上、下排身管各共用1条弹链),弹仓容弹720发,可供60次齐射消耗。一旦火炮进入战斗状态,环形弹仓即由液压马达带动低速运转。两条弹链经过垂直供弹槽向上伸到炮尾右方,并通过可容纳12发炮弹的水平输弹槽与炮尾处相接。12发炮弹在极短时间内输送到各炮膛的后方位置,待一次齐射完毕,火炮自动重新输弹和进行射击循环。
1 y$ ] `' z; L4 @: Y7 y( v9 M9 p3 V! \
. J6 M2 q) u$ Q0 v/ i' P! H“梅罗卡”在进行陆上射击测试' k/ d4 _, u. o, h" d; h
" f! e* ?: _1 K% z& g9 l“梅罗卡”的铝合金炮塔高3200毫米,炮塔座宽2200毫米(甲板以上)。火炮输弹和开、关闩均由炮塔内的空气压缩机提供动力。火炮的回转、俯仰和供弹则靠液压动力。火炮为自动控制,电击发,应急时也可人工控制。炮塔基座上有3个对称旋转的弹箱,每个弹箱容弹240发,可以射击时为环形弹仓补充弹药。弹仓的再装填时间仅需3分钟。
! G; R7 h- S" S. U! n0 N+ |
" ]1 z; p1 `4 S4 a7 _. L# X“梅罗卡”舰载12联装20毫米火炮配用弹种主要有榴弹,钨合金脱壳穿甲弹及燃烧弹。其中,榴弹全弹重0.32千克,弹丸重0.102千克,炮口初速1215米∕秒,飞行至1500米耗时1.92秒,飞行至3000米处耗时6.62秒。钨合金脱壳穿甲弹弹芯直径12毫米,重0.075千克,炮口初速1300米∕秒,在1500米距离上可侵彻30毫米厚的钢板。
: w* J! E% e- o7 i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