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281|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书笔记] 《黄冈竹楼记》——二十四诗品读古文之冲淡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4-8 10:45
  • 签到天数: 227 天

    [LV.7]分神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7-2-28 16:07:1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黄冈竹楼记》——二十四诗品读古文之冲淡9 z, z4 e  d& N6 j

    ( M/ n. I! v4 i& O2 ]' [- E        二十四诗品的来历向来是各有说法。但是在我这种对着高雅谈通俗的伪劣写手看来,二十四诗品的主旨就是从古典传承至今的文人(诗人)情绪。而文人为诗,多半是“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式”的借古人之胸臆,浇自己之块垒。这也符合比兴的典型定义。但是文人的文章就要直白许多了,对着古文观止里的千古名篇看二十四诗品的诗人情绪,似乎是一种别有风味拼盘。近来风靡的诗词大会挑起了全民的诗词兴致;但是点评诗词的部分嘉宾却没有很好的理解和体现其中文人风骨和情绪(微博上已有不少人吐槽)。也正是因为如此,我才忍不住要自己的写点东西的冲动。当然这其中的关节还有一些就是之前随手翻起的那本古文观止。1 X/ {2 z$ K7 M
    / n4 u7 r  d8 L3 i  \: f$ @
    4 s6 z, q( y: @; T1 _
            没有记错的话,《黄冈竹楼记》应该也是入选了中学课文的。我当年的读书的时候是作为课外阅读材料附录的。也还是在高考前努力备考的时候全文背诵。这篇文章拿来考试的话都不用考内容,直接考一下作者的名字怎么写就得难倒一片。王禹偁的这个“偁”字也足够生僻。不过我背这篇文章的时候却还是为其中的情绪所感染;这种情绪很难言传,以当年一个高中生的阅历是无法完整描述的。后来就着二十四诗品重读古文观止的时候,才有写意会的感觉。也许这就是二十四诗品之中的“冲淡”
    ) K! o: ?. i  W, I4 |. ]" y冲淡, ~# Q& |; _1 }! N
      素处以默,妙机其微。饮之太和,独鹤与飞。犹之惠风,荏苒在衣。$ e. R9 A/ m0 q) K# L2 T
      阅音修篁,美曰载归。遇之匪深,即之愈希。脱有形似,握手已违。
    " p: m3 l) }+ w) Y- }% H" }: q $ N$ @' Q5 ^7 V2 D
            黄冈竹楼记的作者王禹偁其人的生平不像前篇文字所述的李华,名气要大上许多。诸位看官百度即可,不需我多言。但是他为诗崇尚杜甫和白居易。也是宋诗中“白体”的关键代表人物。七绝《清明》也算是有点脍炙人口的意思。从为诗的角度来说,我不喜宋诗,但是王禹偁算是其中的特例。
    8 Z, |) u5 M. n3 t4 o
    0 Z- \9 {4 n# I# e' U5 ]- {        此文的写作背景也是标准的贬官故事。反正此公一生也是命途多舛,贬谪多次。可是此文与大部分贬谪文人之后的自怨自艾的情绪不同。非但没有流露出些许怨天尤人的文人牢骚,也没有简单的借景抒情,以风月江湖抱怨龌龊庙堂。反而是恬然自适的建小竹楼,抚琴,弈棋,演《易》。这种情绪在中国的文人和诗人之中尤其少见。多数是伪装为冲淡的愤懑和牢骚。但细想起来,鲁迅先生的话似乎也可以套用,大部分文人都还是处在作稳了奴隶和想做奴隶而不得的状态之中。这种做不做奴隶无所谓态度也确实另类。1 r$ j7 x" Z( P6 N9 b
    先附上全文:
    % t' [( D' R8 C! T+ c- d黄冈竹楼记
    9 N1 S1 v7 B& X: {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刳去其节,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f+ m1 _3 T4 X* v) {: {5 d3 I  K( V
      子城西北隅,雉堞圮毁,蓁莽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平挹江濑,幽阒辽夐,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虚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5 {1 H3 k7 |- |5 j  a  公退之暇,被鹤氅衣,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彼齐云、落星,高则高矣;井干、丽谯,华则华矣;止于贮妓女,藏歌舞,非骚人之事,吾所不取。
    3 i5 e+ \: D: T- X0 Y. N  吾闻竹工云:“竹之为瓦,仅十稔;若重覆之,得二十稔。”噫!吾以至道乙未岁,自翰林出滁上,丙申,移广陵;丁酉又入西掖;戊戌岁除日,有齐安之命;己亥闰三月到郡。四年之间,奔走不暇;未知明年又在何处,岂惧竹楼之易朽乎!幸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葺之,庶斯楼之不朽也!
    - L! _/ O# z- ]- i$ k$ q1 z  咸平二年八月十五日记。
    1 ?) o4 N- g  q, B  z' _9 L# Z9 Q: p# p
    文章比古战场文还短,刨开第一段的工艺说明和最后一段的日期落款。也就三段文字。但也就是这三段文字却营造出了一个典型去不多见的文人情绪——冲淡。
    ! B' z* s7 }0 E2 Q" b城西北角做小竹楼两间。“远吞山光,平挹江濑,幽阒辽夐,不可具状。”十六个字,一部小型的江景风光片。各位看官可以联想一下诸多江景别墅的宣传广告。这十六个字尽述齐备。然后是六“宜”——夏宜、冬宜;宜琴、宜诗、宜棋、宜投壶(古代文人玩的类似于现在飞镖的小游戏)。美景之地,又有此六“宜”之事。一个安于贬谪而自得其乐的恬淡心态跃然纸上。尤其是写六宜的这段文字。有声有景,把本来的是自娱自乐的文人把戏渲染的美不胜收。
    $ Y$ z% Q5 ?6 a ' D+ j3 Q+ \9 _7 x4 t4 y
    公退之暇,也就是休息的时候。可以焚香默坐,鹤氅纶巾读周易。“风帆沙鸟、烟云竹树”八字之内,远景尽收。然后茶酒相依,迎阳送月。实在是把自己的休闲时光写的恬退隐忍、闲适风雅。后面一句明贬齐云、落星、井干、丽谯四大名楼的言语却有些画蛇添足之嫌。不过也还不算是牢骚,只是不屑而已。不过这里也有一个小小的疏忽。齐云、落星、井干确实是高楼之名,或在苏州或在长安;但是丽谯却似乎只是一个高楼的概称。《庄子》徐无鬼有曰:“君亦必无盛鹤列於丽譙之间。”这四者并列似有不妥。( I! J4 _4 p$ h. v) \) V
    最后一段,自述自己被贬谪的漂泊岁月;却也并无多少牢骚之言;反而自我宽解必有后人修葺此竹楼。此等贬谪心态确实罕见。而且结合王禹偁的诗集看来,他却是早年的诗词以闲适为主,年纪大了却喜欢暗讽明刺。也许写黄冈竹楼记的时候还没有在贬谪之路上还没有彻底的绝望吧。8 p2 ]% E! |7 z+ e6 B( n
    这篇文章的风格,是典型的宋文。远承韩、柳,近比三苏。没有多少骈文的特色,既无通韵,又无骈俪。只是描情写景的排比比兴之中,自然流露出的一番文采气势。自然流露出来的东西总是自然而合谐的。不恰当的比方这就好比衣着朴素的大公司白领在不经意之间漏出的名牌标签;现在很多华丽铺陈的文章之中,排比与典故也可以弄得汪洋恣睢;但是却如同围城里比喻的“饭后齿缝间的菜屑”一般做作。个人以为,宋文的精髓不在教战守策、六国论之类的策论观点,而恰恰正是在这些山水之间,贬谪之路上的性情文字。
    6 i; L: m$ R) J
    ( l  l) |* g( d" r  K
    2 ]  t% y& U( o3 l& d) b4 ~

    评分

    参与人数 3爱元 +10 收起 理由
    蒸八宝 + 4
    龙血树 + 4
    鹤梦白云上 + 2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5-14 07:16
  • 签到天数: 142 天

    [LV.7]分神

    沙发
    发表于 2017-2-28 17:07: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鹤梦白云上 于 2017-2-28 17:39 编辑
    1 s  k5 i. p% ~; j. M8 b) l7 A3 x2 G2 d$ B) `( h3 a& \8 S
    巧了,您那本书,我也有。王禹偁我也喜欢,这篇和那篇《待漏院记》都好,而且互为补充,倘若只有这篇黄冈竹楼而没有待漏院,就好比一个男人只知消遣而不顾事业,缺了一份骨力,如果只有待漏院记而没有这篇黄冈竹楼,又好比执迷于工作、醉心仕途,甚至是个官迷,殊无情趣,那也异化得很,所以两篇结合起来,显得精神更为健全。
    % `, X6 h9 B, r
    8 E% Z9 Q( Y5 }  C0 q  e+ v/ n! C说到《待漏院记》,其中那份正气,鄙人着实感佩,文章末尾说“棘寺小吏王禹偁为文,请志院壁,用规于执政者。”古人气质可见一斑,要今天,领导一言九鼎,哪个小吏有这种文胆,遑论文才。我看此文该当贴在党校院壁,让党生们“红红脸、出出汗”,也是好的。( F/ B0 b' V( ~+ _; X
    . S9 R9 ?6 n+ Y& k; p- t3 e9 g, E8 c
    黄冈竹楼,透出的也是精神境界,什么是有品味、有趣味、有格调、有意义的生活:豪宅、豪车、美女?这是现代人的普遍的庸俗理想,黄冈竹楼文中,“彼齐云、落星,高则高矣;井干、丽谯,华则华矣”说的就是豪宅,“止于贮妓女,藏歌舞”说的就是美女,其实这些东西空虚得很,物质欲求不能没有,但是到了一定程度,不但对于个人边际效益急剧递减,而且由于个人的物质贪欲造成贫富拉大、资源浪费等各种社会问题,王禹偁文章的启示就在于,人在物质方面有了一定的保障,解决生存问题之后,幸福感可以通过别的方式来获得精神满足,于己有利,于人无碍,于社会有益:有机、环保、和谐...3 D3 l! T: v1 U/ K, z# B* v7 M" G
    + t& w# b( E7 h; Z- q3 U6 K
    - {5 C$ z# d' q/ f8 ~

    评分

    参与人数 2爱元 +6 收起 理由
    蒸八宝 + 4
    然后203 + 2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5-2-26 06:12
  • 签到天数: 2648 天

    [LV.Master]无

    板凳
    发表于 2017-2-28 21:37:52 | 只看该作者
    似乎虽诗文无牢骚,其实心中不平,寿命也受了影响,凄凄惨惨死于贬谪任上,甚至皇帝为之扼腕。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4-8 10:45
  • 签到天数: 227 天

    [LV.7]分神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7-3-1 09:18:44 | 只看该作者
    鹤梦白云上 发表于 2017-2-28 17:07# R; N4 ~1 C; W: d/ L3 V
    巧了,您那本书,我也有。王禹偁我也喜欢,这篇和那篇《待漏院记》都好,而且互为补充,倘若只有这篇黄冈竹 ...
    5 W" m+ R3 v8 @1 z2 |. Y1 Y9 R, v
    呵呵,同有此书便为书友。
    " W8 C3 ]* `! e$ @0 y) ^# `! K( d9 x$ E
    不瞒鹤梦兄,老实说,王禹偁此人并不是我喜欢的做派。早年冲淡之中似有隐隐的矫情,晚年讥刺之余却存不少的偏颇。但是这是一个典型的古代文人。性情文字我还是非常喜欢的。
    ! A. t% k) \) B2 ~" n待漏院记我并不太感冒,其中的书生之言不少都是想当然尔的教化策论。值得称道的是他敢说,但是说的是不是到位也就那么回事儿。
    " Z# C$ l; ]6 W7 L$ `王禹偁巅峰时期曾为翰林学士,可不是什么一介小吏。后世有名的奸相丁谓就是他简拔激赏的人物。当然待漏院记应该是他任翰林学士之前的文章,自称一介小吏也可以;只是此时的正气也许确实是当时之性情,但是到了一定位置之后的政令和简拔的人才也并不能支撑这篇待漏院记的风骨。似乎也应了那句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典故。, o0 @# {; T: K; l4 \% _

    9 H: ^: S- r* B8 O; l个人观点,还请鹤梦兄海涵。
    ! U3 ~2 s5 U4 G% D5 L$ O5 g! i2 _+ d8 }
    6 d1 X- y+ X9 @! ?

    评分

    参与人数 2爱元 +8 收起 理由
    蒸八宝 + 4 涨姿势
    龙血树 + 4 涨姿势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4-8 10:45
  • 签到天数: 227 天

    [LV.7]分神

    5#
     楼主| 发表于 2017-3-1 09:20:54 | 只看该作者
    龙血树 发表于 2017-2-28 21:37
    - G4 A$ X" g0 ]6 o7 C似乎虽诗文无牢骚,其实心中不平,寿命也受了影响,凄凄惨惨死于贬谪任上,甚至皇帝为之扼腕。 ...

    3 h+ k% V  k7 Z, e! r1 x) c: T& b关键是不得下一代核心宋真宗的赏识,开启贬谪的下行曲线。所以个人以为他晚年的讥刺文字是高官落马后的情绪。并不太值得。但是其人确有才学,小畜集还是不错的,值得翻翻。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5-14 07:16
  • 签到天数: 142 天

    [LV.7]分神

    6#
    发表于 2017-3-1 09:35:03 | 只看该作者
    xiejin77 发表于 2017-3-1 09:18: i/ O2 K& _# h7 S9 Q8 _! k
    呵呵,同有此书便为书友。  s" j# G2 L% f1 @, O+ \5 {2 t
    ( `5 [7 ^3 ~; |# I
    不瞒鹤梦兄,老实说,王禹偁此人并不是我喜欢的做派。早年冲淡之中似有隐隐的 ...

    3 `1 e9 J% i* {5 ]9 [# Q7 n只是就这两篇文章而论,老实讲我对王的事迹并没有去了解,这两篇文章给我印象极好,足矣。" O5 R; o* K, p. D% |

    - |  Z, X( K+ m2 o- l5 X宋朝范仲淹也是,岳阳楼记那真是千古名篇,极其感佩,那你说范仲淹就是完人?
    - e+ f1 k- |) V2 T/ Y
    $ m$ a- J/ X6 i- e8 i. i3 k杜甫,诗圣,那你说他上来就替房琯说话,是智还是不智,是仁还是不仁。
    , W* [" K5 a. d5 r: G# S* D# U. b3 p8 _) E/ b6 S, k
    我看人,看人的闪光点。- M6 n% t% u6 ?4 N" O

    + N: J, d4 Y% Z+ \0 n- J1 x况且历史,我们读到的历史本身就是全面的么。
    ) z" m: G7 a; i4 a, Q! C* Z
    - E/ [) J4 {8 j4 |( z而谁又能经得起深入全面地研究评判,就算孔子也有人不感冒。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4-8 10:45
  • 签到天数: 227 天

    [LV.7]分神

    7#
     楼主| 发表于 2017-3-1 10:06:44 | 只看该作者
    鹤梦白云上 发表于 2017-3-1 09:35
    2 M3 g' E! ~$ L* e只是就这两篇文章而论,老实讲我对王的事迹并没有去了解,这两篇文章给我印象极好,足矣。& E$ [. h. `( M  V) `1 k

    % ?: [" t& E& k/ L宋朝范仲淹也 ...

    5 R- |: D# M. T8 e, s  w. |政绩而言,范仲淹远胜。$ G/ i: m; [! F+ T5 K% l
    8 v. A4 }' C: w4 S: Q! o% Y, a
    杜甫是文人而已。
    1 v, r3 O5 }8 E5 P7 I+ X) t* X% J! W, e1 C5 n% f
    我的文章之末就写了,不喜政论,偏爱只说性情的文字。- K$ s1 s, W9 F- N
      ?* D; H1 l5 {6 j+ z
    所以就文论文,我也不喜欢待漏院记,而只选了黄冈竹楼记。王禹偁的清明诗也还不错。% q) r1 o" X* N! i
    4 C$ M+ Q' t# p* S) e
    后面还会有其他的讲古文系列不仅限于古文观止,还希望鹤梦兄雅正。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5-14 07:16
  • 签到天数: 142 天

    [LV.7]分神

    8#
    发表于 2017-3-1 10:21: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鹤梦白云上 于 2017-3-1 10:24 编辑
    , a, R) ~+ N. J/ U* f( A
    xiejin77 发表于 2017-3-1 10:06
    . [6 ?$ {' N8 `0 L4 g政绩而言,范仲淹远胜。
    & O4 e- S7 J9 S" r/ B; i
    * u0 v: B3 \0 J( J2 d6 G杜甫是文人而已。
    ; G/ }- d" Q+ g2 H, E# M% O. b
    * G; ?2 j* G  Y# l, j" |1 E& D
    就文字而言,王的待漏院记比你上篇说的吊古战场文更“雄”:* b2 b9 z1 v1 h, G

    % d! p$ W5 g. S其或兆民未安,思所泰之;四夷未附,思所来之。& R1 z# `* \* Q6 m$ {( {
    兵革未息,何以弭之;田畴多芜,何以辟之。# j/ R; m! _- [, t' J# b
    贤人在野,我将进之;佞臣立朝,我将斥之。) j, H2 A7 S) {: a/ K- O
    六气不和,灾眚荐至,愿避位以禳之;
    2 X) p9 z; \) }0 e五刑未措,欺诈日生,请修德以厘之。9 y8 I7 C. W3 K5 s. D
    忧心忡忡,待旦而入,九门既启,四聪甚迩。$ x& L2 M# _! @2 b% S
    相君言焉,时君纳焉。
    : h% Q6 x& Y1 i7 h6 f. Z皇风于是乎清夷,苍生以之而富庶。
    0 F/ T. P9 Z$ \) j' b7 s* W2 c& P4 M0 |
    吊古战场文,那些词章当然也很好,但还有些“感官刺激”,更外在一些,待漏院记,更内在些,看起来形象化的东西少些,但是如果作者没有那种内在的雄气,这些正气凛然的文字是“顶”不出来的,所以我说他更“雄”。' r6 w6 A! G: z, U
      _$ n& t7 f4 V1 I' d, [
    当然,你说这是书生之气,这个我不否认。书生之气,也就是理想主义。我想对于待漏院记,当今一百个人,有九十九个人会说这是书生之气。为什么,因为今天最不缺的就是“讲实际”,最少的就是书生之气。# f4 P/ N, W: j' i
    ; b- H" p6 u6 r% S$ Z4 e0 C
    诺贝尔文学奖,它的一个宗旨,上次我在哪看到的来着,说它就是奖给那些“理想主义”的作品,原文原话我记不得了,但“理想主义”这个词我记得,当时还很惊讶,诺贝尔文学奖竟然是奖给理想主义的。
    8 U  x, q# g' p/ Q4 ~8 z+ F
    % z, ~9 H5 g4 _, h% D3 u其实理想主义这个东西,就象晾衣架,湿重的衣服挂上去,重力作用下必往下坠,全靠那点骨架和顶上那个钩子撑着,如果架子太弱,衣服太重,就垮塌了。所以古人常说清气、浊气。一个社会没有理想主义,这个社会拎不起来,就整体堕落了。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是理想主义,然而就是这样的精神,让人觉得这个民族,还是值得尊重的。( t7 f9 Y. |( e2 V
    2 @% ~) q4 _: r
    ! I; m: ?, ^/ J

    $ o/ h/ l1 K* o" V1 |- G8 p/ A8 h
    - h( K& P& _- d# c1 E2 B9 |2 H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5-14 07:16
  • 签到天数: 142 天

    [LV.7]分神

    9#
    发表于 2017-3-1 10:39:56 | 只看该作者
    鹤梦白云上 发表于 2017-3-1 10:21: z9 d) T& N) s. Q* s4 G
    就文字而言,王的待漏院记比你上篇说的吊古战场文更“雄”:
    & B* F( J- F! S$ M! O( m" g- t
    ! ?9 r8 M& q+ O其或兆民未安,思所泰之;四夷未附,思所来 ...

    * N, e  _  X! |0 f补充一点对《待漏院记》的评价:- ?% `# i/ O/ h* ]; B$ Q5 Y# D

    $ {8 O( f" \( k. _; f, l' U它是这么开头的:
    ; M# M' b% y; \# v
    # b4 x. b" X/ d8 U2 d天道不言,而品物亨、岁功成者,何谓也?四时之吏,五行之佐,宣其气矣。圣人不言而百姓亲、万邦宁者,何谓也?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张其教矣。是知君逸于上,臣劳于下,法乎天也。
    : ]& f, R- u+ E# V9 x+ f+ v" N# L% K; C3 B0 `! M7 u3 o
    现代人读到这里,估计一般都没什么反应,觉得都是陈词滥调,还且有些迷信。其实他这篇文章这么开头是很有说道的。古人中的贤者,怎么看待官职?王禹偁这么写,他实际是从一个“神圣化”的角度去看待官职的,他看天地,认为是四时(四季)是有神灵的,好比希腊神话中春神啊之类,他看五行也是有神的,他管那叫“吏、佐”,实际上就是一种神灵,最高的神灵就是天,宇宙的运行是这些神灵掌管的,而人间,人类社会的正常运作,靠三公、六卿“张其教”,所以这是把人类社会的管理者“神圣化”,至少是比拟于神灵的,那么从这样的角度,公职,就有了一个神圣化的原因。所以讲,古人,特别是那些圣贤,和现在的人思想不一样。你可以说那是封建、落后,但我个人不这么看。儒家讲外王内圣,有的派更重外王,有的派更重内圣。外王这一路现代人很能理解,内圣这一路现代人虽也能讲,却极少有人能“证”到了。6 k1 B$ c9 x  M. W+ I
    / C  m$ R* `% c2 P9 ], @3 l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4-8 10:45
  • 签到天数: 227 天

    [LV.7]分神

    10#
     楼主| 发表于 2017-3-1 10:48:59 | 只看该作者
    鹤梦白云上 发表于 2017-3-1 10:21
    6 Y+ l" u1 I. }就文字而言,王的待漏院记比你上篇说的吊古战场文更“雄”:# q! l* I; v* D0 I+ J

    8 w  F5 w1 V% v其或兆民未安,思所泰之;四夷未附,思所来 ...

    3 E& d; x6 `. o8 }/ m我的认识和鹤梦兄似有不同。8 \7 c& ~/ ?$ n4 d9 H9 o9 ~# v
    书生之气恰恰是我们最不缺的。抗战的时候我们最不缺的就是激扬文字,催人泪下的诗歌文章。缺的却是真正能对抗日寇的钢铁和炸药。
    ! @3 A" \; E! L. f9 l- t/ m; d5 H6 l2 X4 T, Q( R
    书生治国最怕的是靠文章治国。我不喜欢策论也就是这个道理。打个比方就像现在的成功学书籍,写字做文章教人成功。不如 写文章自娱自乐。文章千古事也罢,的是还得寸心知呢。
    , d, n+ ]/ M3 q/ \' X% a3 u

    点评

    给力: 5.0
    给力: 5
    邓小平便有一句话,文人误国。想来是指一些不切实际的  发表于 2017-3-1 13:55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4 收起 理由
    龙血树 + 4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5-14 07:16
  • 签到天数: 142 天

    [LV.7]分神

    11#
    发表于 2017-3-1 10:52:41 | 只看该作者
    xiejin77 发表于 2017-3-1 10:48
    * g- U) y5 ^& n7 v7 j我的认识和鹤梦兄似有不同。
    : c( J5 J5 T4 I4 ~& P* Q2 ]( f书生之气恰恰是我们最不缺的。抗战的时候我们最不缺的就是激扬文字,催人泪 ...
      k, {* Z9 R. T" E, P5 t
    看来您身边还有不少书生之气,反正我身边是没有。7 Z( i/ b/ M% H8 D* F( @$ n
    * a) d3 U1 p  e
    我看这个社会,我看不到什么书生之气。也许看这个社会还有很多书生之气的,倒是一种书生之气。^_^.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4-8 10:45
  • 签到天数: 227 天

    [LV.7]分神

    12#
     楼主| 发表于 2017-3-1 11:05:19 | 只看该作者
    鹤梦白云上 发表于 2017-3-1 10:52
    3 D$ f1 V) A# \看来您身边还有不少书生之气,反正我身边是没有。
    / t$ |$ \. v: K6 a
    ! I$ d' i5 a) N% l- S3 x' B+ U我看这个社会,我看不到什么书生之气。也许看这个社会 ...

    ! a/ I9 `0 z, n' X1 w1 P鹤梦兄这话说得妙。一言以蔽之,“君乃在梦中耳“。确实是发人深省,呵呵

    点评

    ^_^  发表于 2017-3-1 11:10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5-2-26 06:12
  • 签到天数: 2648 天

    [LV.Master]无

    13#
    发表于 2017-3-1 14:07:10 | 只看该作者
    xiejin77 发表于 2017-3-1 09:20
    : R! c$ M% l  i7 L( s6 o关键是不得下一代核心宋真宗的赏识,开启贬谪的下行曲线。所以个人以为他晚年的讥刺文字是高官落马后的情 ...

    . Y) s/ C- l2 H: ]% Z  p% x出身贫困,那是要全靠才学博得功名的。/ z, U9 ]! n1 i; e9 N9 x

    , v- b% d' U: O% \下行后,原本是境界升华的机缘, 可惜了。记得寿命只有四十多。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5-2-26 06:12
  • 签到天数: 2648 天

    [LV.Master]无

    14#
    发表于 2017-3-1 14:14:02 | 只看该作者
    鹤梦白云上 发表于 2017-3-1 10:52
    ; V! L) a6 }) I3 X$ E- C看来您身边还有不少书生之气,反正我身边是没有。2 e% u. ^6 A3 o  p# x6 v( G/ n

    ) y( i) e' R4 i, Z5 E我看这个社会,我看不到什么书生之气。也许看这个社会 ...

    " E. m6 X5 V$ V* M. |6 t碌碌的小民们,哪怕俗气功利,他们的日常工作,却支撑起社会和国家。这就是人民,他们的力量和意愿是时代主流,不可不察也。
    1 V3 E# `* h& Q5 o9 ]/ K+ B3 [3 S/ L; K  r( B1 J+ Y) z/ n. ^! e7 ~
    美分们,书生气颇浓。书生应该做的是教化人民, 去做积极的建设性的事情,而不是煽动。
    0 f0 Y, X: ^- T8 I, q& |0 V4 ?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4-8 10:45
  • 签到天数: 227 天

    [LV.7]分神

    15#
     楼主| 发表于 2017-3-1 15:06:12 | 只看该作者
    龙血树 发表于 2017-3-1 14:07
    ( w" u; J; }0 X3 C+ v# d1 m出身贫困,那是要全靠才学博得功名的。
    6 E7 a+ S7 v7 N; o! ^4 B4 v( p: P! R( s" H
    下行后,原本是境界升华的机缘, 可惜了。记得寿命只有四十多。 ...
    : O" f' `: g  f0 b
    龙师所言,先得我心。0 s* N3 o0 p7 i9 u

      R; o; z+ P  G8 x' ?2 k% h* n% t记得Gartner有一个典型的技术评估曲线。大部分新生技术都是经过一次飞速爆发的巅峰后迅速跌入低谷然后慢慢回调,再进入平稳践行的上升途径。仕途如此,后面才会比较稳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5-4-11 21:01 , Processed in 0.053995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