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263|回复: 6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龙的真容(龙玉出冰天-华夏的高纬度北方起源,第二章)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9-3 23:58:1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一章在这儿链接出处 龙玉出冰天 第一章
8 x, }2 l) K6 X9 a! |1 g
& {' P+ t9 c/ `1 K! v% m( Z( s为啥第一章还没贴完就贴第二章呢?第一章好长的,关于体质特点的、还有后面的蒙古人种的起源理论和扩张历史啥的,太那个,不是所有人都喜欢看。所以先贴龙崇拜的起源这部分。+ Q" \) O' e/ f2 j

; @7 h( [+ e3 p% p% w---------分隔线 ------------------------0 M7 d1 d* \5 \

9 F5 P+ s9 M+ w5 \《龙玉出冰天- 上古华夏的高纬度北方起源》
2 S: D4 O- W! h. X( J1 d, G. }) J4 D1 j9 h0 g% t
第二章 龙的真容# V: h, w6 N: G; i7 @( r
8 q, D  \4 Q$ P+ d7 O8 c$ h" r; _
龙崇拜是中国人的文化特征,但龙的真容如今已经隐没在历史的云雾中。关于龙的本源,历来有多种学说,众说纷纭,但没有哪个能令人完全信服。影响最大的说法是1948年出版的闻一多先生所著《伏羲考》中提出的“混合图腾说”,认为远古一个蛇图腾的部落融合了其他部落之后,形成了以蛇的形象为主体并且混合了马、鹿、鸟、狗和鱼等等动物特征的混合图腾--龙。这个学说流传广泛,但基础却非常薄弱。首先“龙是不是图腾”已经颇具争议,退一步说,就算龙是图腾,古代的民族融合基本是通过战争,失败民族没有任何政治地位,图腾的杂糅混合只是一种美好想象。对这个建立在臆测的基础之上的“混合图腾说”,王莅荃的反驳十分有力:
- A, C  Q& z' Z8 l! Z/ o/ O1 n0 H4 ~& Z
迄今为止,国内外所有图腾文献中,还没有发现一个用六七种动物器官零件拼凑而成的图腾像。[王莅荃 《中华龙文化的起源与演变》,p190,气象出版社,2010年]* I4 w5 |( @6 B

$ H$ m3 J$ ]5 U& |4 q《易经》中多次以龙为卦象,如果龙是拼凑出来的虚幻事物,那么这部巫卜之书又怎么能让广大信众产生精神上的共鸣呢?: b$ Z0 I1 y4 z& h' g( R
$ s+ n% a0 z" U- r8 n
龙崇拜也绝不是由蛇崇拜发展来的。那种认为古人出于对蛇的畏惧和厌恶转而产生崇拜的想法,是现代人对古人精神素质的一贯轻视态度所导致的误判。载于《韩非子》中的关于“神君”的故事说明先秦古人既不喜欢也不敬畏蛇,对蛇是“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态度。《淮南子》里提到后羿建立的功劳之一就是“斩修蛇于洞庭”。另一个反证是,龙崇拜最盛的反而是干旱少蛇的北方地区。还有的学说认为龙的本源是鳄鱼、恐龙、马、河马、胚胎等等,不一而足。但依笔者看来,这些假说都是钻进了一条死胡同。6 V/ D+ z, k; y! T- F' k5 {

: H3 v* |4 e& u4 e$ {& w9 t9 |针对这些我们要提出一个观点;龙绝不是任何一种动物。虽然古人会敬畏和崇拜一些动物的超凡能力(比如猛兽或者飞鸟),但人对禽兽的崇拜是有限度的。中国人对龙的崇拜则异乎寻常,其集于一身的雄健、神圣、吉祥、灵异、神秘和超拔杰出等等品性,数千年来在中国文化中坚如磐石,一以贯之,绝不是哪种动物能够承载得了的。& X3 U2 Y  q' p, ~8 {
0 G9 Z6 e( e$ j  l
目前可见最早的龙,是辽西红山玉龙和安徽凌家滩的石龙,但两者相隔数千里,除了蜷曲的形态之外没有其他的共同点。可见远古华夏大地上的人们有对龙的共同信仰,但龙却没有确定的形象,这一点让我们更有理由否定它的动物属性。各地人民从自己的想象出发,基于一个共同的神秘理念(可能是承继于更早的年代流传下来的知识),创造了龙的不同形象。从红山玉龙、陶寺蟠龙到夏商周三代的龙,绝大多数无足,有的一足或两足,有的一首双身,有的一身双首,还有的在正身之外有一个若即若离的“副身”(比如山西石楼的龙纹铜觥),离奇怪诞,都不是真正的动物形态。还有,最早的红山玉龙无鳞无角无足,通体抛光,造型简洁,到商代的龙就出现了角和鳞纹,战国之后才出现四足之龙。细节越来越多,逐渐向现实的动物靠拢。但直到汉代,龙的形象还是有很多变体并存,隋唐五代之前龙的造像都无定型。龙的形象逐渐定型为我们今天熟悉的样子,是明清以来的事情。这个发展轨迹充分说明龙的动物化特征是后人附会出来的,与其原初的本义无关。
! Y( b7 q0 l* U: R1 |- v( f8 E+ B- N5 B1 W1 D* \
还有一些学说认为龙就是松树、闪电、云、虹、龙卷风、星象等等,众说纷纭,但都无法完全自圆其说。自上个世纪初以来这么多人的努力,似乎还没有接近龙的真相,这说明我们还没有找到正确的探索方向。6 e' z1 ]7 ?0 F8 B) N
: x8 L0 P- l' p
问题在哪儿呢?让我们注意这样一个事实:龙崇拜不是汉族独有的,它也盛行于东亚众多民族之中。藏语中的龙的多个读音,与古汉语存在系统性对应,说明龙崇拜在藏文化中历史久远。古籍中记载匈奴人也有独特的崇龙习俗。据前苏联学者的资料,黑龙江北岸的那乃人尊崇巨蛇“穆杜尔”,认为它是“天与水的主宰”,是它与猛犸象一起把山谷犁成河道,疏导了洪水。而同属通古斯语的满语中称龙为“穆杜里”(muduri)。也有证据显示,南方诸少数民族的龙崇拜并非出自汉族的文化影响,而是源自其自身固有的古老传统。比如云南普米族称龙为【bro】(陆绍尊《普米语简志》第111页),藏南错那门巴语中的龙为【bruk】,景颇语龙读为【paden】等等。联系中美洲玛雅人对飞天司雨的羽蛇神的尊崇,龙崇拜显然是蒙古人种诸民族共有的文化现象。要追寻龙的本源,必须与蒙古人种的起源和迁徙联系起来,否则我们将永远在五里雾中摸索。
# O+ ^# E( w) U! q0 h; G6 A" V+ q* `/ c1 `% f' q
蒙古人种诸民族从冰天雪地的高纬度北方走来,那么龙竟为何物?如何在我们祖先的精神世界里占据了如此重要的位置?在本章我们将看到只有在高纬度地区独有的自然现象中,才能找到龙的最合理、最有说服力的本源,让我们一起走进祖先精神世界的殿堂,揭开龙的瑰丽雄大的真容。' l' U) n5 h  b" R! k3 ~: ^

评分

参与人数 2爱元 +12 收起 理由
老兵帅客 + 10 谢谢分享
马鹿 + 2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9-7-13 03:21
  • 签到天数: 3 天

    [LV.2]筑基

    沙发
    发表于 2015-9-4 10:46:51 | 只看该作者
    莫不是北极光?

    点评

    有理  发表于 2015-9-4 11:12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9-4 16:15:16 | 只看该作者
    石工 发表于 2015-9-4 10:46
      [4 O) h/ F& u% j: K莫不是北极光?
    7 S9 B# w/ i% y) J* g, ?
    那我们必须解决“龙为水物”这个关钮。
    * c+ e8 p% {' `9 m+ F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9-4 16:21:26 | 只看该作者
    一、古籍中的线索
    4 M1 T. g* N# i5 Y( G; N$ \9 f9 H# ~# e& F
    古籍虽不可尽信,但多少会留下一些线索。年代越晚,堆积的捏造信息就越多,元明以降的文献中对龙的描述皆不足为据。要探寻龙的本源,还是要从最古的文献着手。年代越古,参考价值越大。虽然始皇焚书使得上古传承下来的知识有所损失,但先秦和秦汉时代去古未远,那时的学问人依据故老相传的知识,对龙的认识依然较为接近真实。让我们先梳理一下古籍中有启发性的线索。
    5 a' g! z  P4 Z) k/ U8 G; x" C% z, i; E/ r: s, A1 I) U" W  k9 V. k
    (一)龙无定形,是变化之神
      G  v! i5 P8 g; B+ d, a
    : u( V; U2 J" z7 |8 j7 L4 C; f说“龙无定形”,读者大概不理解。龙不就是牛头、蛇身、鹰爪、鱼尾的形象吗?怎么能说无定形呢?但龙的这幅模样是唐宋之后才逐渐定型的,至少在西汉时,龙的具体形象依然很模糊。《淮南子-要略》说:) b6 U' l  E2 p  K* M* y1 U% G

    $ I6 b  a0 d0 @: n
    今画龙首,观者不知其何兽也,具其(身)形,则不疑矣。
    1 E8 n( b1 F. e7 w2 n7 p
    就是说,单画龙首的话,人家都不知道你画的是什么,把身形画出来,大家才恍然:噢,原来是龙。这说明当时龙的头部是什么形象还不确定,只有身体的蛇形是确定的。《论衡-龙虚》中说:“世俗画龙之象,马首蛇尾”,看来到了东汉的时候,马头的龙比较流行。龙首的不确定性,至少可以上溯到新石器时代。红山的龙与凌家滩的龙头部细节就完全不同。浙江博物馆藏有一件龙纹陶瓶(据王从仁《龙崇拜渊源论析》),那上面的龙有一个鸟类的头部,还有尖尖的喙,身体呈卷曲细长状。古器物和绘画中其他各种各样的龙头部像蛇、马、 猪、鳄的不一而足,全无定式。
    & g$ T  h+ y- x  |0 A  K' y- T4 W' c1 @( ^
    难道甲骨文中的龙没有头吗?我们看看甲骨文中“龙”字典型写法的两个例子。$ `& K, F' V! f& A1 y
                   
    5 I3 `; s0 [; @1 l1 [图 1 甲骨文中‘龙’字的两个典型写法
      ?( s6 {8 j. y  z) u; S2 j6 w; S( h" e  O6 h
    从字形上看,龙头并非写实,而是一个符号化的部分。第一个写法的龙头非常像“天”字,第二个写法的龙头上有一个倒三角形冠,这个元素在甲骨文“凤”字头上也有,是表示神异威严的一个符号。所以,这些龙很诡异地没有面目,这与甲骨文中的“马”、“鸟”、“龟”等字中对动物头面部惟妙惟肖的写实手法大异其趣。可见龙头是什么样子的远在甲骨文的造字之初就是模糊不清的。只有蜷曲的龙身比较确定,这与淮南子中的议论是一致的。" i3 @/ o9 X) q9 h2 i
    4 m2 c$ t. G6 G4 E* a( c
    《周易·乾卦》中有这样一句卦辞:“见群龙无首,吉”,千古以来让人困惑。龙无头岂非凶兆?怎么会是吉兆呢?于是有人强作解人曰:此“首”当作“首领”解。但晁福林先生(《补释甲骨文□字以及商代与之相关的社会观念》)指出,“首”用作“首领”之义是战国以降的后起之义,商周时期,“首”即是人兽之头。《周易》的成书年代至晚当在商末周初,所以此处的“无首”就是“无头”之意。由此可见,上古时代的人们觉得“龙无头”是个正常现象。 1972年出土的马王堆汉墓帛书中的《二三子问》篇对此提供了佐证,其中记载了孔门弟子请教如何理解“见群龙无首,吉”的问题,孔子回答说:“龙神威而精处,□□而上通,其德无首□□”。帛书此篇中有缺字,但“无首是龙的特性(德)之一”这一理解当大致不差。可见今天的“神龙不见首尾”这么一句俗语的根子有多么古老。所以从新石器时代到汉代,龙头的细节都是不确定的,这一点都不奇怪。- t. n# A  e4 {/ i

    * N  L) f8 t- h7 l# a# q龙既然无首,当然就不是动物。《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记载了孔子与老子会面之后说的一段话:
    & s1 p, g/ {8 q) n' g. a" f3 ^; q3 G
    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遊;兽,吾知其能走... 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见老子,其犹龙邪。
    8 @( a! i: k! y- J3 M) ]4 f( h0 u
    可见孔子明明白白认为:龙非鸟、非鱼、非兽。所谓“龙为鳞虫之长”的说法实为后人之妄说。
    + e# k( `% u4 g: j6 P6 j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10 收起 理由
    老兵帅客 + 1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9-7-13 03:21
  • 签到天数: 3 天

    [LV.2]筑基

    5#
    发表于 2015-9-4 22:39: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石工 于 2015-9-4 22:45 编辑
    6 Q# H8 W6 B" Y- y$ ?) B
    石头布 发表于 2015-9-4 16:15$ Y0 Q' S3 V5 B/ z, F/ @9 \
    那我们必须解决“龙为水物”这个关钮。
    ) r5 `$ T+ R3 S6 ?5 m1 v: C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5 ~# z; B/ N8 f5 F$ s# k" t3 n3 ?

    1 G& _9 X. G! }8 U% P7 t/ {北冰洋算不算水?北极光带正好从西伯利亚北部海岸经过。或者说是贝加尔湖,那里比漠河靠北,漠河能看到极光,贝加尔湖边也应该能看到。
    # b' w9 Y- z( @- B" M: A按龙是自然现象这个思路找挺有意思,台湾有人写了一篇《燭龍-以歷史、神話和天文交互解釋極光》,挺好玩的。+ ?4 M) A% m8 h- |
    如果能从语言学角度加以验证就好了,象用”雪“字来考核印欧语言的同源性一样。如果考察北亚民族的”极光“和”龙“这两个词,是不是能找到一些支持点。* b4 E8 G! y; G3 w+ b% d7 {+ z
    至于其它的自然现象,好像没有能象极光这么震撼神秘,能唤起宗教情感的。闪电和龙卷风也很震撼,但远远比不上极光神秘。
    8 Z% \1 c/ k6 T( O0 k. p. l5 c0 i7 t/ Q/ m' z/ H( Y* y% q
    刚刚查了查,”龙“ 和”电“在甲骨文里还挺像的,且”电“是”神“的本字,所以闪电也可能入选。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楼主| 发表于 2015-9-5 06:55:37 | 只看该作者
    石工 发表于 2015-9-4 22:39
    ; [5 L/ {. R6 i3 A8 c北冰洋算不算水?北极光带正好从西伯利亚北部海岸经过。或者说是贝加尔湖,那里比漠河靠北,漠河能看到极 ...
    2 c7 e. [4 a7 ~  J$ E% l
    语言学验证恐怕难,如今的北亚民族在几千年前,可能是中原民族,比如史禄国就提出证据说通古斯人是南方迁来的。但如今的中原民族,可能原来是北亚民族。腾笼换鸟寻常事,好地方强者居之,是铁律。/ R4 L: j' n& N+ R; }- C
    9 k- `! Y; _+ f, M
    但同意你,极光对古人的震撼最大,尤其是横亘头顶的极光,而不是远方地平线上那种汗漫微光式的极光。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楼主| 发表于 2015-9-5 06:57:52 | 只看该作者
    龙不仅不是动物,形象也变化无定。《二三子问》篇还记载了另一段孔子关于龙的话:
    . i1 {5 |) C+ A% J
    2 [) x# ^6 i: D  B. f
    龙大矣。龙既能云变,有(又)能蛇变,有(又)能鱼变,飞鸟□虫,唯所欲化,而不失本形,神能之至也。

    4 G0 t: P% m1 J/ \: f4 }  L明白阐述了龙无定形的变化之神性格。早期文献中的龙,都没有具体的形象,或者可以是任何形象,甚至“能合能散”。这种描述古籍中比比皆是:
    6 }) G( V5 ?3 g  {& X2 _3 q# S8 x1 V
    龙合而成体,散而成章,乘云气而养乎阴阳 (《庄子-天运篇》)
    龙之为虫,一存一亡,一短一长。龙之为性也,变化斯须,辄复非常。(王充《论衡》)
    龙之神也,其为兹能乎?能与细细,能与巨巨,能与高高,能与下下。吾故曰'龙变无常'。(《贾谊新书·容经》)
    欲小则化为蚕蠋,欲大则藏于天下,欲尚则凌于云气,欲下则入于深泉;变化无日,上下无时。(《管子·水地篇》)
    龙之为物,能合能散,能潜能见,能弱能强,能微能章。... 变而不可测,... (《王安石集-龙赋》)
    : {# R0 w/ ]; n- k! L
    所以,孔子见过老子之后,与弟子们说:“吾见老子,其犹龙邪”?以龙的原始形象来看,这是对老子思想的一个相当精准的概括。老子的思想是“不拘”、“不争”、“上善若水”,老子说他的“道”是“绳绳不可名,复归於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孔子大概是觉得,这玄之又玄、不可名状的东西,与龙之变化好像有相通之处,但又不完全一样,所以他承认自己也不能确定。“子不语怪力乱神”,孔子跟弟子们说的是大实话,并非故弄玄虚。
    : u2 i$ J" U$ j; j# R
    - }. n+ H7 T* s0 n  f& s" c+ }9 u读者也许要问了,甲骨文中的龙不是蛇形吗?怎么这些书里,还有孔老夫子,又说它“无形”了呢?其实甲骨文里这个蛇形,也可能不是写实,而只是一种抽象化。因为在所有动物形象中,蛇形是限制最少,熵值最大的一种形状,所以蛇形被用来概括形状无定的龙。汉代编的字典《说文解字》的“龙”字条目下面,很多饱学大儒给龙做了注释,徐铉注:“龙,象宛转飞动之貌。”饶炯注:“龙之为物, 变化无端”,并没有提到蜷曲长身的元素,可见在龙最原初的含义中,蛇形并非其必要元素。0 x  c8 ?  m6 R( _* X6 s4 ?9 ?. q

    - h- f6 A* t  R( X) r6 A% e% Y藏族原始信仰中的龙神也是形状变化无定的,在藏族本土宗教--苯教(佛教传入西藏之前,在西藏土生土长的古老宗教,教义类似于萨满教)里面,龙神就是变化之神,散漫无定,可以幻化成各种动物形象,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带有蛇尾或者鱼尾[格勒《论藏族文化的起源形成与周围民族的关系》]。而汉藏同源是史学界的共识,这两个人群来自史前时代的同一个母体人群。剥离去喇嘛教,藏文化的底层保留了许多汉藏尚未分化之前的特征。/ y1 u4 q4 L! |7 H

    ( e9 b1 N- h5 Z% t% k宋人罗愿的《尔雅翼》转引东汉王符所言龙为九似之物:“角似鹿,头似驼,眼似鬼,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但从西汉《淮南子》中龙头仍不确定来看,这个九似的定义是不可能早到东汉的,当是宋儒托古的说辞。但至少在宋代,龙的动物化已经完成了。到了明清之际,龙的形象被固定下来。它这付九似九不似的怪样子,其实并不是所谓图腾混合的结果,而恰是其早期形象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的遗产。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10 收起 理由
    老兵帅客 + 1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楼主| 发表于 2015-9-5 07:07: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石头布 于 2015-9-5 15:58 编辑 ) V$ n, o# l/ \+ f
    ! v; m' K% `6 |" ]7 w; |  m
    (二)龙是一种光现象?( p: r2 @  }( c, W

    # W; ]0 y( t. ^# u1 A先秦和汉魏古籍中对龙的很多描述,都使得我们只能把龙理解为一种能够灵动变化的发光现象。这似乎很令人意外,但除此而外,难以作别的理解,试阐述如下。& L! ]0 R8 T+ G; n
    & c- }, [+ G: Y4 x0 F3 K# }. M
    早期典籍中,都反复强调龙具有“能幽能明”、“乍存乍亡”或者“一有一亡”的特性,就是说,忽明忽暗,一会儿有,一会儿没有。比如说:' H; V" U5 G( w
    龙,鱗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长。(《说文解字》)
    龙,能高能下, 能小能巨, 能幽能明,能短能长,渊深是藏,敷和其光。(《广雅》)
    黄龙者... 能巨,能細,能幽,能明,能短,能长,乍存,乍亡。(《瑞应图》)

    8 J$ t' h8 g: b/ E注意《广雅》中的“敷和其光”明白指出龙是一种发光物。最具体生动的是汉代的刘向在《说苑-辩物》中对龙的描述:% P- N5 A7 h1 E2 m) h" r
    神龙能为高,能为下,能为大,能为小,能为幽,能为明,能为短,能为长。昭乎其高也,渊乎其下也,薄乎天光也,高乎其著也。一有一亡,忽微哉,斐然成章。虚无则精以和,动作则灵以化。於戏。允哉!君子辟神也。

    6 v0 F1 e( c! T/ H; j您可能会觉得太玄虚了,但其实刘向这个作者是很严肃的。读者们有没有注意到,先秦两汉古籍中对龙的种种描述,无论在今人看来多么“玄虚”,它们都存在明显的内在一致性。从而可知,并非是哪个作者的信口胡言或者凭空想象,而是出自当时的普遍信念。中国文化的许多基本元素,好像都是在战国和汉代之间集中出现的。但其实远在此之前,就有一个巨大深远的文化传统存在,只不过没有被形诸文字。在从战国到秦汉一段时间里,这些世世代代口耳相传的文化传统被逐渐记录下来,形成文献。龙的观念在形成文字记录的时候,已经模糊了其本源。但先秦和秦汉的学者们秉笔直录,把祖先传下来、他们也不太明白的的龙的描述原原本本地写了下来,才让我们后人有了探究其本源的钥匙。: q9 u  E+ Z2 ]3 l7 q- _
    ! \. w: _2 h, D1 X! ?% ]8 B
    从刘向的这一段描述来看,龙能短能长,能亮起来,也能暗下去,时而可见,时而不可见(一有一亡),不仅变化轻灵,而且光彩斐然。 这颇似是高空一种变幻莫测,瑰丽而灵动的光现象。这与孔子对龙的评述“智者不能察其变,辩者不能(言)其美,至巧不能贏其文”异曲同工,给我们揭示了龙的壮观美丽的一面。
    3 q! Y& w! U( ]. I
    $ d2 h9 M% a* k. w" F龙是不是发光现象呢?让我们看看年代更古的典籍中有没有线索。《诗经-小雅-蓼萧》中有这样的句子 :! y4 |) u: h9 g
    既见君子,为龙为光,其德不爽,寿考不忘。
    ) J% _/ M+ F6 j; X9 E$ r
    这个“为龙为光”很有意思。一般认为《小雅-蓼萧》是诸侯会见周天子时的赞颂之诗,旧注多认为此处的“龙”是“宠”的通假字,是蒙受天子恩宠的意思。但这种解释有两个不合理之处:第一是与场合不符,西周时诸侯和天子远不象后世君臣那样尊卑悬殊(所以此诗中还有"宜兄宜弟" 这样的词句),有的诗经注释者(比如朱熹)就认为这是一首周天子褒扬诸侯的诗,而不是反过来。第二个不合理之处是与字面逻辑不符,因为纵观全诗,“既见君子”之后的两句,有很明显的因果关系。比如:
    - s6 o: S1 f+ O, ]- x
    既见君子,(因为)我心写兮,(所以)燕笑语兮
    既见君子,(因为)孔燕恺悌,(所以)宜兄宜弟

    * k+ t. Q; i6 D- `4 B. j显然在“为龙为光,其德不爽”这一句里应该有同样的逻辑结构,即:因为“为龙为光”,所以“其德不爽”(德行没有瑕疵)。那么这里的“龙”就应该释为与光同义,才合乎逻辑。 意思是赞颂对方“光辉四射,德行美好”。所以,龙与光一样,是表示一种伟大辉煌的神圣存在。
      C( J% u4 ^# N- |3 j: j' {9 f" P, c" o" C
    看来把龙解释为‘宠’是错了的。但是且慢,事情还不那么简单。宠的本义并非恩宠,而是“光耀”。《易经》中“师”卦的卦辞中有“在师中吉,承天宠也”。郑玄注释:“宠,光耀也”。郑玄是当时的大学问家,否则也没资格给晦涩难懂的易经做注解,他对“宠”字的解释更接近其原初的含义。宠以龙为偏旁,不仅是借其音,也是借其义。龙和宠的本义都与光有关。“宠”的的宠爱之义是引申出来的后起之义。如此看来,释龙为宠在郑玄的时代还不能算错,但以宠的今义来注解‘龙’就刻舟求剑,谬以千里了。
    8 J$ I5 E8 x% E" ?  k# \(待续)

    点评

    给力: 5.0 涨姿势: 5.0
    给力: 5 涨姿势: 5
      发表于 2015-9-15 08:00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10 收起 理由
    老兵帅客 + 1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楼主| 发表于 2015-9-6 05:42:52 | 只看该作者
    龙的“光属性”在先秦古籍中留下的痕迹比比皆是,比如《尚书-益稷》中有一段舜帝说的话︰( b; X* \/ o3 T3 H/ _' y, e. n" d
    予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会;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絺绣,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汝明。

    : l* p/ p7 b: U; [; Z《尚书》里的这句话历来无定解,尤其是这个与日月星辰并列的“山龙华虫”,解释起来五花八门。从字义看,华虫似是发光之物。“山龙”与日月星辰和华虫这些光灿灿的东西摆在一起,显然也是光彩焕然的一种神物。
    $ V& B& I( X5 W. B& Q/ ]: t/ f . j; t* O4 U# F7 A2 b2 F' E
    《淮南子-天文训》说:“龙举而景云属”。景云就是光彩四射的云。《说文》:“景,日光也”。 到淮南子成书的年代,龙的真身已经不清楚了,但龙与光密切联系的基本特性依然鲜明。$ R6 `; T! t1 e: M/ Y
    , K2 \& L* ^. R( t, V2 d* H
    “胧胧”一词,古文中指“微明之貌”。比如 “寒淡淡,晓胧胧”(宋-严仁《鹧鸪天》),相似的还有“胧明”。而“胧光”则指白光,比如“胧光照玄墀”(晋-张华《情诗》)。“朦朦”与“胧胧”同义自不待言,渊源更极深:“朦”与“胧”古时同音!它们是以“麦-来”、“命-令”为典型例子的上古复辅音“ML”分化形成的近义词汇,这一点在讨论龙的古音时还将涉及。但“朦”、“胧”两个古同音字共有的“微光”含义是发人深省的。, Q3 X$ }- H+ m+ h1 Q
    # G& ^; r- c" D; F4 t- K6 t
    《管子-水地》:“伏暗能存而能亡者,蓍龟与龙是也”。龟灵是上古华夏的另一个神秘信仰,我们要留到第五章再揭示它的谜底。《管子》里的这句话,即使对于春秋时代的古人,恐怕也不是日常经验能够理解的,肯定是在转述更古远年代留下来的知识片段。那么龙在黑暗之中能见于人,又能不见于人,求之以物理学规律,不是一种发光现象又如何解释呢?
    3 ~' I2 V$ o* m6 r6 ?2 k0 n( a+ u
    汉代文人喜作赋,洋洋洒洒,极尽铺陈。他们比先秦时代那些惜字如金的记录者们提供的信息丰富具体得多了。汉代去古未远,口耳相传的上古知识片段尚能有所保留。于是我们见到的汉赋中的龙,都是流光溢彩、明艳不可方物的形象。比如缪袭《青龙赋》:
    . M$ U2 c: S6 `3 k
    “远而视之,似朝日之阳。迩而察之,象列缺之光。爚若鉴阳,和映瑶琼”。

    8 g9 n0 c* l/ |( r$ ?刘劭《龙瑞赋》:
      D2 o/ ~7 w5 T/ D
    “焕若罗星,蔚若翠云”、“或如虹霓之垂耀,或似红兰之芳荣”。
    + f2 j: v5 N, W
    从这些描述看,两汉时代人们对龙的发光性质是非常清楚的。+ A8 a3 X" h- h4 t) A( ^& W

    ' D9 Y# N( t4 E/ d4 U- M“龙光”作为一个固定词汇,也常见于古籍之中。由以上分析推测,很可能是上古真龙的原型在历史记忆中留下的痕迹。古籍中“龙光”含义多是比喻俊逸的神采、非凡的才华,比如:% t; X% m' w3 }5 W! e1 R2 y
    上有帝室龙光之休,下有堂宇斤斤之祚。(东汉《蔡中郎集》)
    俯仰龙光,颜如日星。(东汉《蔡中郎集》)
    冀一见龙光,以叙腹心之愿。(《后汉书·文苑传下·高彪》)
    德为龙光,声化鹤鸣。(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沔水二》)
    还伊人而世载,并三骏而龙光。(《梁书·陆倕传》)
    裕(刘裕)微笑道:此刻龙光尚在否?(蔡东藩《南北史通俗演义》第一回)
    俱骋龙光,并驱云路。(《隋书·文学传序》)
    并为龙光,俱称鸿翼。(《北史·文苑传序》)

    ) H1 k; q0 i% C: F4 j( t. @- p" T. U另外,龙的“光属性”在早期龙的形象上有所体现,比如商代提梁卣和西周龙纹璧上的龙身都饰有火纹。
    4 i& t* c  ]' x* R' a  Z+ ]5 K. A' |* B8 e! S/ V
    后世的龙的形象完全动物化,但它的“光属性”也并未完全消失。传说中龙颌下有明珠。古代艺术中的龙通常与明珠或者火球同时出现,民间舞龙活动称“舞龙灯”,其实都是其“光属性”的残迹。% }6 U" ?) ~. i( @5 ^/ l* \/ j

    点评

    给力: 5.0 涨姿势: 5.0
    油菜: 5.0
    油菜: 5 涨姿势: 5
      发表于 2015-9-20 01:13
    给力: 5 涨姿势: 5
      发表于 2015-9-15 08:00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发表于 2015-9-11 00:20:49 | 只看该作者
    石头布 发表于 2015-9-6 05:420 x" B- v9 d+ e" _3 G2 |# V6 }
    龙的“光属性”在先秦古籍中留下的痕迹比比皆是,比如《尚书-益稷》中有一段舜帝说的话︰' w$ e7 Y6 c, ]3 Q) n: d5 m% i8 I
    0 S9 @- {% h) o, k% ~
    《尚书》里的这 ...
      Z3 i' f* T; c# l7 t( p/ K0 }$ L8 q
    写得很精彩。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发表于 2015-9-11 01:09:09 | 只看该作者
    应该把第一章贴完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9-7-13 03:21
  • 签到天数: 3 天

    [LV.2]筑基

    12#
    发表于 2015-9-15 07:17:59 | 只看该作者
    石头布啊,再不填坑,说不定人家的“华夏的高海拔南方起源”都要出笼啦。- i1 J. q8 ]+ A5 G

    5 |9 h0 T$ M, w$ s( X4 d* M/ r- o- {& Z4 y

    : F; g$ r- @$ x0 i8 X$ J来源:《观察者》1 ]: Y: b9 h5 o/ K  y

    . M7 l" _2 C; I! u这个可以一本正经地讲,龙就是华夏祖先从高海拔山顶上看到的一条河,或者脑洞再开大一点,干脆说龙是华夏祖先降临地球的时候在飞碟上看到的形象(参照《普罗米修斯》片头)。虽然这个照片是葡萄牙的,但国内肯定能找到类似的,至于是不是建国后修的水库,就先不理它了。+ F$ k1 `! j9 Y4 B

    点评

    油墨: 5.0 油菜: 5.0
    给力: 5.0 涨姿势: 5.0
    油墨: 5 油菜: 5 给力: 5 涨姿势: 5
      发表于 2015-9-16 11:59
    同催  发表于 2015-9-15 08:21
    油墨: 5 油菜: 5
      发表于 2015-9-15 08:00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
     楼主| 发表于 2015-9-16 12:03:44 | 只看该作者
    回到家的事情太多了,一时没上来。8 V# {4 u1 R9 ]! |, d# S
    -------------------------------------------
    2 {( z4 H  i2 S# P(三)龙的惊人美丽和巨大6 E, t$ c9 M: f. I
    * v6 \, d8 m) r
    龙不是一种普通的光现象,它给人以无以伦比的视觉感受。它的光采焕然,变幻虚灵,让刘向作“忽微哉,斐然成章”的慨叹。孔子在马王堆汉墓帛书《二三子问》篇中对龙有这样的评述:
    8 t- [7 n+ e. f/ z, |+ B
    “智者不能察其变,辩者不能(言)其美,至巧不能贏其文”。
    . g& Q6 e0 o; l* Y3 U- P( a
    他强调了龙的三个方面的特点:灵动变化万端,最聪明的人也预料不到。美丽得难以形容,最善言辞的人也描述不出来。纹式巧夺天工,能工巧匠望而兴叹。孔子肯定没有见过真的龙,但他是当时最有学识的人之一,这番评述是一定基于上古流传下来的对龙的认识。
    0 d2 O9 U! p: X& @  ~$ u
    - R2 E$ ~! c& i. {9 C/ t' y5 x% z0 {龙的色彩丰富艳丽,古籍中多处曾提及。比如《管子·水地篇》说龙有五色:“龙生于水,被五色而游”。《河图》说:“舜以太尉即位,与三公临观。黃龙五彩,负图出,置舜前”。孔子在《二三子问》中有另一段话:
    2 d8 M$ S5 p6 ~4 p6 h# ?& i* S
    “夫文之李,采物毕存者,其唯龙乎?德义广大,法物备具者,其唯圣人乎?”
    2 [0 g) G' E" Q  S# C: Z8 [; o
    这段话中前八个字的隶定疑有错讹,详细解读起来各家大有分歧,但大意是强调龙的文采(纹采),与圣人的德义相对应,当是无疑的。孔子接着又说:# F9 L1 t5 Q, C
    “圣人出法教以道民,亦犹龙之文(纹)也,可谓玄黄矣,故曰龙。见龙而称莫大焉”。
    ) {8 X- D7 o% M2 Y5 h+ `
    注意,玄黄出现了。玄黄是个神秘的字眼,有多重含义,我们后面还会专门的讨论它一下。这里只需指出它的含义之一是“色彩艳丽”的意思。比如班婕妤《捣素赋》:“阅绞练之初成,择玄黄之妙匹”、张衡《思玄赋》:“献环琨与深缡兮,申厥好以玄黄”等等,都是用‘玄黄’来形容丝织物的艳丽。《礼记·祭义》亦云“蚕事既毕,遂朱绿之,玄黄之,以为祭服”,则‘玄黄’又是渲染和装饰礼服的程序。同时‘文’这个字的本义就是彩色花纹,是纹的本字。《左传-注》称:“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荀子《赋》:“五采备而成文”。既然龙而有‘文’,且‘龙文’又那么玄黄,可见龙的丰富艳丽的色彩确是古人所确信不疑的。
    ; ]0 D: k" y2 \& ?
    + h7 v0 `4 v  B5 @6 K3 }- u如此一来,读者大概不难理解《文心雕龙》这个书名的匠心。该书开篇就说:“文之为德也大矣”,后来又说9 N( W: I  d2 l  N2 ^" F
    “傍及万品,动植皆文:龙凤以藻绘呈瑞,虎豹以炳蔚凝姿;云霞雕色,有逾画工之妙;草木贲华,无待锦匠之奇”。
    6 E7 V/ t2 V7 z6 ^* ~: ~
    这里的‘动植’就是后世‘动物’、‘植物’二词的老祖宗。这段话就是说万物皆呈锦绣,尤以龙凤为首。似乎龙之美丽,还要压凤凰一头。1 V; \/ o- }- f6 [$ l7 W

    3 {' ]* `6 M7 h6 D善做赋的两汉文人对龙的美好外观也不吝浓墨重彩的赞美,比如东汉刘劭《龙瑞赋》称龙:1 `) N" r# T  e/ d" x6 ?; I( S
    纡体鞶萦,摛藻布文。青耀章采,雕琢璘玢。焕若罗星,蔚若翠云。光舄奕以外照,水清景而內分。
    5 F( S7 p# E* e: H% H
    同时代缪袭做《青龙赋》:
    8 n9 Q% |( L" L. R1 V
    懿矣神龙,... 敷华耀之珍体,耀文采以陆离,... 观夫仙龙之为形也。盖鸿洞轮硕,丰盈修长。容姿温润,蜲蜿成章。繁蛇虬蟉,不可度量。远而视之,似朝日之阳。迩而察之,象列缺之光。爚若鉴阳,和映瑶琼。对若望飞,云曳旗旌。或蒙翠岱,或类流星。或如虹霓之垂耀,或似红兰之芳荣。焕璘彬之瑰异,实皇家之休灵。奉阳春而介福,赉乃国以嘉祯。

    ) H5 j! h# ^7 ^9 E" i3 i
    ; D9 ]) I  R- G7 h/ j( j1 D: Y汉代文人笔下龙的这番美丽灿烂的形象,在今人眼中颇为新鲜和陌生,但却与先秦古文化一脉相承,具有高度连贯性和统一性。所以并非出于文人的矫饰和虚夸。历史的细节就像掌中之沙,时间越久,漏去的越多。汉赋中的龙,好比是在龙的形象行将模糊和淡化之前,为我们留下了它的一张快照。它来自于对龙的原始形象的历史记忆,除了文学价值之外,其史料价值亦无可估量。$ p7 [8 O  q) h- c/ U
    / h0 Y. \5 I1 P2 h
    另外,龙虽然形体富于变化,但先秦古人一致认为龙的尺寸可以非常大。李鼎祚《周易集解》引马融曰:“物莫大于龙”。前文引用的马王堆帛书《二三子问》中孔子说过:“见龙而称莫大焉”。《管子·水地》说龙:“欲大则藏于天下”。这种性质也足以否定龙是某种动物的可能。龙,更可能地,是某种天象的化身。
    & N+ A+ \; k' ~+ `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9-6-16 23:34
  • 签到天数: 1277 天

    [LV.10]大乘

    14#
    发表于 2015-9-16 14:29: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冰蚁 于 2015-9-16 01:32 编辑 3 u8 N2 _4 Z. ^, K0 c8 U
    石头布 发表于 2015-9-15 23:03( c! u' L+ C0 y$ }6 B
    回到家的事情太多了,一时没上来。
    # f# H' P" _0 K* K9 K, s-------------------------------------------
    7 o5 `2 m+ P9 b1 r; u6 w# `  x(三)龙的惊人美丽和巨 ...
    2 |9 x# n6 a$ d3 d
    , a; b! B3 R2 s# x7 o5 q
    玄黄倒没啥神奇的,也不是什么艳丽的颜色。易经里就已经是天玄地黄了。玄就是深蓝到发黑的程度。晴天,看天顶那一点能体会到一点。黄就是土黄色。
    3 B: `: p7 n# k! w3 u% N+ I
    * C2 b; ^5 _. d5 p你举的礼记中的一段,“蚕事既毕,遂朱绿之,玄黄之,以为祭服”。所以祭服就两种,红绿配,和黄/青黑配。因为有天玄地黄的意思,所以用在礼服上是很庄重的。玄黄这种搭配就有特殊含义了。你举的另外两个例子也是无法说明“颜色艳丽”。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
     楼主| 发表于 2015-9-16 17:40:57 | 只看该作者
    冰蚁 发表于 2015-9-16 14:29$ H8 z" ~7 A% m8 S& `1 }: Q
    玄黄倒没啥神奇的,也不是什么艳丽的颜色。易经里就已经是天玄地黄了。玄就是深蓝到发黑的程度。晴天,看 ...

    ( V- g+ k- ]- ?; M3 j; S把玄黄解释为"天玄地黄",是《易传》的说法,不是易经。《易传》的成书年代较晚,顾颉刚认为晚至西汉。它的这个"天玄地黄"是对玄黄的曲解。玄字的本义是“黑而有赤色”,无论如何都与天的颜色没有关系。$ M3 i) @7 u! o+ o- ]

    , A! e. G6 Z9 v4 N玄黄这个词的古义比较微妙,含义很多,色彩艳丽只是其中之一。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9-6-16 23:34
  • 签到天数: 1277 天

    [LV.10]大乘

    16#
    发表于 2015-9-16 22:17: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冰蚁 于 2015-9-16 09:22 编辑 7 {9 k9 F% }% X: S: K3 r  R
    石头布 发表于 2015-9-16 04:40
    - R6 @% X6 _& q# K- c; c0 @* f把玄黄解释为"天玄地黄",是《易传》的说法,不是易经。《易传》的成书年代较晚,顾颉刚认为晚至西汉。它 ...

    ( ]# h: d% l' E) A7 ^  b
    0 J! X" b6 x# J& y1 @色彩艳丽的定义是什么。或者说在你那里,什么叫色彩艳丽?从你上下文看,你似有所指。一般认为,艳丽是一种很明亮的色彩饱和度高的颜色或者颜色搭配。3 t$ u$ D. Y2 n; [
    9 i6 ^; a+ Z; ?- b0 L+ m) K
    玄和黄的颜色还是有定义的。至少,对我来说,黑配土黄不算什么艳丽的颜色,不过是有一定对比度的颜色。整体搭配偏暗,既不艳也不丽,而是庄重。所以周礼里把这种搭配用在祭祀礼服上。0 h7 U( B( m' H/ P, U; i5 _0 T. h  o$ ^
    $ k+ J& b3 l+ U9 k) R$ R
    天和玄搭在一起也没什么不妥。玄这种黑色很快就有引申意思--深远,深邃。比如讲水很深,玄水,玄渊。水深太大后,水色颜色确实发黑。天色里也是如此。我上面讲了。天气晴朗的时候不要是正午,看天顶一样能看到深色。周朝以后历代天子的正式礼服是黑色。也是有天的意思在里面。

    该用户从未签到

    17#
     楼主| 发表于 2015-9-20 05:52: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石头布 于 2015-9-20 05:59 编辑
    1 X7 b9 D  u, U2 t
    冰蚁 发表于 2015-9-16 22:17+ a* w8 t( P/ O% \& n
    色彩艳丽的定义是什么。或者说在你那里,什么叫色彩艳丽?从你上下文看,你似有所指。一般认为,艳丽是一 ...

    * h- P$ K# l2 ?9 p* b' i& y/ ?7 J5 K8 `. w3 W# ~# A
    如果说玄色与夜色有关联的话,还是有合理性的。但把玄黄拆分为天地两色,确是后儒之曲解。诗经里的玄黄,是作为连绵词使用的。$ Y9 O' |3 c2 |; [) Z" X9 c9 Y

    4 {5 W- J6 |. Z古代天子祭天的礼服,是玄衣纁裳,即黑红二色的搭配。周礼因于夏礼,中国古人对黑红二色的偏爱,渊源极古。“禹做祭器,朱涂于内,墨染于外”。。。。玄衣纁裳的天子礼服一直延续到明代。
    * g6 v+ u4 L8 d
    3 E  ]2 T1 v7 f) j对于“玄黄”和“玄衣纁裳”这种颜色偏好的源起,在第五章里我会有详细的解读。  b7 {+ T9 T0 C5 m! ^. a- P. r  |+ d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9-6-16 23:34
  • 签到天数: 1277 天

    [LV.10]大乘

    18#
    发表于 2015-9-20 12:42:58 | 只看该作者
    石头布 发表于 2015-9-19 16:52
    : j) ]2 j$ r* ?- [0 b! x+ s如果说玄色与夜色有关联的话,还是有合理性的。但把玄黄拆分为天地两色,确是后儒之曲解。诗经里的玄黄, ...

    5 _) G! W0 M; X第一次听说诗经里的玄黄当连绵词用。+ E7 M) W. g& a+ |

    1 F' \" q' d9 G6 j; [$ t) l小雅·何草不黄, 国风·周南·卷耳,国风·豳风·七月 等篇里玄黄是单字单义。

    该用户从未签到

    19#
     楼主| 发表于 2015-9-20 19:34:09 | 只看该作者
    冰蚁 发表于 2015-9-20 12:42
    + C- u0 H1 L  m* P. T7 ~: {2 I第一次听说诗经里的玄黄当连绵词用。
    % b6 I; P. q2 G% f' U4 k. K8 k# Q' e2 f& ]
    小雅·何草不黄, 国风·周南·卷耳,国风·豳风·七月 等篇里玄黄 ...
      T) z8 E  X: B1 n% g1 |; k# Z
    《诗经-周南》里的玄黄是单字单义?是何义?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9-6-16 23:34
  • 签到天数: 1277 天

    [LV.10]大乘

    20#
    发表于 2015-9-20 20:35: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冰蚁 于 2015-9-20 07:46 编辑
    3 |7 x* U( ]* [3 {
    石头布 发表于 2015-9-20 06:34) T: u2 X& V' w. A: f2 F/ U- c
    《诗经-周南》里的玄黄是单字单义?是何义?

    + S8 O9 p# Q) G
    6 {, W: P# M8 {) W就是马的颜色。目前主流解释是黑色毛与黄色毛相掺杂的颜色。结合上下文我同意这个说法。所以玄黄在这里和其它几个地方用法没什么不同。也是单字单义。不是连绵词。# ?6 I" I" w- t) G6 T3 J
    6 M, ?$ c- P' }9 _- v6 a4 {
    1 i- g% A  c0 N( M/ l% y
    PS 你先继续往下走吧。后面再说。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11-6 07:14 , Processed in 0.061389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