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976|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书笔记] 看图说话读诗经之六:蘋和藻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0-3-23 00:29
  • 签到天数: 134 天

    [LV.7]分神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7-5 07:37: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到处停留的叶子 于 2016-7-5 08:38 编辑 " v3 E8 W; l) B/ ]+ F% c

    " V2 ]) l/ h  k( _上一篇:
    ! z- g# h$ ~' g看图说话读诗经之五:薇和蕨
    " z/ |" K8 `7 s7 Q" c/ M0 E0 Lhttp://www.aswetalk.net/bbs/foru ... hread&tid=43297: M; D! O. _/ C+ W" T. A
    (出处: 爱吱声)
    + f) r; A' _( J* e5 i. o  X
    6 G- \: V: n/ j4 k: b
    3 I9 g  n; U- t: U----------------------------------------------------------七月的分割线------------------------------------------$ b. F8 X0 W2 n6 p
    4 l! m4 g* L$ S0 N0 P* V
    9 j! [, G( E4 {) Z. G
    蘋和藻
    4 c+ k0 U- X( F( a4 f8 x; n% \: n8 `
    囫囵读一遍出现这两种植物的古诗……不用猜,没错这两种叶子都可以吃,下面我来讲讲图中这两种植物,然后考虑此诗其他的意思。
    ) w4 O' L, R  j& [3 l; t; ]7 ~6 |
    《召南·采蘋》5 E/ C9 W6 G& S2 c# `7 g9 q, u9 Y
    于以采蘋?南澗之濱。于以采藻?于彼行潦。! v: X( j! y' d; {# x
    于以盛之?維筐及筥。于以湘之?維錡及釜。+ s" e+ f5 s* ^7 w5 Y' ]. f
    于以奠之?宗室牖下。誰其尸之?有齊季女。+ _: ]1 ?/ i! I8 S% p6 a$ [
    7 H/ l3 G+ W6 R, {
    $ y0 r: R3 l% @2 N8 S! j* v% c' V
    * d& G, f# G! i/ i
    蘋,如图,是长在浅水里的一种四叶菜,上面文字里有说,日文里叫做河菜,是一种多年生的水生蕨类植物,叶子的形状四叶,所以又叫四叶菜,或者叫做田字草(识字的人看看是不是像个田字啊?)' M: h+ M# m0 J  b" }& v5 v

    % g$ I7 ?! T; K蘋,简写的话,就是苹。都是叶子,草字头没有错,但是这个长水里的叶子,却不是萍水相逢的萍,萍水相逢的萍是指浮萍。浮萍浮萍,它们的根是漂在水里的,跟着水就飘走了,但蘋的根是长在水下的土里的,故而不会跟着水流走。$ c2 t1 M( L1 d8 h
    诗中采蘋的地点是在山涧的水边。
    / C- p& X9 N0 w5 z7 }* `( R
    ) \; ], n7 G5 W0 k藻,藻类植物的一种,从诗中采的地点看起来,就是路边的水塘子里的水藻,看图让我觉得有点像龙须菜的感觉。
    # w' R( O% m. W4 H
    . M$ Y- V! Q7 l; F1 \& e# f蘋是长在河边的,藻是飘在水塘子里的……
    : N- b- P* y" q0 i$ B2 c5 L  P& {+ I
    那么这首诗在讲什么呢?这首诗用问答的形式,生动活泼地描述了那个时代一场准备祭祀的活动。: ]: @' g8 z* W) R
    ! p6 T  t6 A$ a' i) g
    在哪里采蘋呢?在南面山涧的水边啊。在哪里采藻呢?在路边的水塘里。
      R4 D( `. y3 Z) k+ Y7 i$ \. o- C; {采了放在哪里啊?放在方的圆的竹筐筐里。然后在哪里烹煮呢?在有脚的锅里。& n# @% t. F7 s, b
    煮了菜放哪里呢?宗庙的门窗外面。是谁井井有条在主持这些事啊?能干的新媳妇。
    & x# o1 D) F/ `+ L6 u, U5 a1 Q1 R: [1 L
    这些字里面,湘的意思我颇猜了一阵子,居然是烹饪,太意外了。尸字也很吓人。其他的倒还容易解释。最后一句,有齐季女,在不同的地方看到都是不同的解释,我采用了我觉得比较理解和喜欢的解释方式。
      z& `0 O  g6 W5 @2 F
    9 S! a" {# C; ^古代的事情不好说,在我们现在这个年代,如果回家问一下奶奶或者外婆,她们会知道一些关于祭祀祖先的事情。我妈说,这种事情有一阵子大家都不办了,但到了我出国前后,大家又不约而同在家办起这些来。在我的老家,主要是做冬至和做清明,由家里最长的媳妇主持,奶奶在的时候是奶奶,奶奶不在以后就是我妈。至于怎样准备吃的东西怎样摆桌子怎样敬先人,这些都是有规矩的,不是谁都可以做的。婆婆负责把这个规矩教给长子的媳妇。- H% S: ]# B9 i
    6 \" J4 b& D$ \, u
    来自群组: 叶子的小院

    评分

    参与人数 7爱元 +36 收起 理由
    韦红雪 + 8
    如若 + 2 伙呆了
    sduivy + 6 涨姿势
    龙血树 + 4 谢谢分享
    东湖珞珈 + 6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2-12 21:15
  • 签到天数: 584 天

    [LV.9]渡劫

    沙发
    发表于 2016-7-5 22:59:03 | 只看该作者
    看过一本日本人写的诗经植物考,罗哩罗嗦,还是叶子写的简单明了。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0-3-23 00:29
  • 签到天数: 134 天

    [LV.7]分神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6-7-5 23:44:10 | 只看该作者
    liuqing098 发表于 2016-7-5 22:59' a5 j' f0 C! q4 A9 ]9 ]2 B
    看过一本日本人写的诗经植物考,罗哩罗嗦,还是叶子写的简单明了。

    3 }4 K5 f: V' G" P! ^9 |谢谢鼓励!4 e. m" O. F" K1 O* V9 L
    6 u8 T% F! C+ p! }, f# X
    日本人写的诗经植物考,可能是比较专业的,方方面面都做了考据,自然就比较啰嗦了,没有极大的兴趣或专门的目的,大概就读不下去。
    ' j4 h7 t! y4 T; _; W4 b
    ; f7 F4 f; J; s8 y; m! w" p7 ]我这系列读诗经,虽然兴趣的起点是植物,但并不算专门考植物,还是读诗。但是这个读诗呢,也希望脱离很学究的考古。毕竟大部分人对古代的表达方式不是很熟悉,也没有兴趣。8 P- a8 H2 w1 P  A+ ]* }
    3 T7 R7 K, D3 z2 X, H, Q
    总之,我不是一个艰深的人,故而喜欢将事物表达得也直接浅显一些。另外我下意识是打算向这里成长在美国的少年们讲中文的,这里的孩子中文程度有限,但他们的思考已经达到高中生的程度,所以借着学中文给他们讲中国的文学,历史,文化传统等等,他们还是有兴趣的。
    6 H6 f; Q. ~$ x: v
    & m0 u0 F/ K: c' e, w我喜欢植物,这对我是个很好的了解切入点,从讲解诗经的某一首小诗出发,每次讲一点点,文学的欣赏,文字的解读,以及中国有些传统的介绍。( G) `. R3 `+ Q7 h+ D3 U

    ! B- C: |" w8 D0 ?写到第六篇,我觉得有点找到了这种表达的方式,感觉很高兴。
    / y1 B! @( g& j0 I; j) Z! ?: Q( V  j1 {# w0 V( x! I

    评分

    参与人数 2爱元 +12 收起 理由
    jellobean + 10
    liuqing098 + 2 谢谢!有你,爱坛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5-9-21 01:19 , Processed in 0.045115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