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看了一本书,凭记忆瞎写几句,不算书评。)/ u, L+ E/ C4 G# [/ r
; f+ s, K F: D4 J9 o书名:TO KINGDOM COME+ }1 G% N) K* K; q
作者:ROBERT J MRAZEK
' j; |8 _" T/ v8 l4 k: p. @8 E: H" \9 ~
引子:5 i* t9 X. \8 r }& }, i
1 _1 z" v+ e2 k
TO KINGDOM COME,这个名字有点怪怪的,翻成中文可能可以叫"来世再见"。主要是讲二战时,美国的第八航空队(驻英)对德国进行战略轰炸的事。由于战损率高,轰炸机组成员基本上是抱着听天由命的心态,来世再见。! V- x: y9 O$ t
7 [; l% @+ ~1 p9 Q9 A# `这个作者也有点意思,李根时代做过十年的国会议员。感觉好像作家从政比较少见,也许他是先从政,再开始写作的。/ Q) H1 Q! j |
$ K8 ^! M4 |3 v9 Q-: 3%,10%,253 z& H6 c5 n9 x5 _7 `; q
3 w$ {& K! t6 d" Z+ T2 w大家能猜出这几个数字的意思么?1 ?1 @$ j! D. D5 c# m
0 c8 e# M8 u" _! w2 v头两个,是轰炸机战损率。当时,第八航空队的B17机群主要执行两种轰炸任务:一种是轰炸法国境内的目标,另一种是深入德国境内轰炸。四三,四四年的时候,英美的护航战斗机腿不够长。对法国任务能够全程护航,对德国任务就只能"接送"到法德边境。在执行法国任务时,轰炸机的战损率是3%,德国任务就高达10%。
! s7 N3 |# L0 F. m/ J9 m
]9 G) h; N( ~( P2 v( D8 G为了给机组成员一个希望,有个规定是当你完成25次任务后,就可以奉调回国了。这就是第三个数字的来历。到最后,大概只有三分之一的人能达到这个"目标"。这个数学好的话,可能能算出来。
4 Z2 z4 e: U) z
7 M; H s4 h# \7 o(另外三分之二也不是都阵亡了。飞机被打下来,机组还有可能生还。进战俘营或被中立国瑞士扣押,当然就没得飞了。就算逃回去,一般也不让再上天了,鬼门关走一趟就够了。)2 ?5 z Z* C; i0 d* C
6 s9 k) u1 {* a( V+ U4 e1 G, n
二:法国人
, W3 h7 Q/ |+ ` y; D/ G) v+ J0 z/ M/ b# g; A3 F* }. _3 f
如果你的飞机不幸被击落了,但你万幸地没有被炸死,烧死,或摔死,那么你的下一个问题就是怎么逃回去。战俘营的日子不会好过,而且要是能逃回去的话也不用再上天了,基本可以算是活过了这场战争。
% ]$ F; p* c+ n" S: A; b/ L) N0 [6 S6 c8 W. d9 P; L
首先,德国人基本上知道你的坠机方位,很快就会有搜索队来了,所以首先得躲起来过眼前关。
# Y5 a& p1 p5 Q: a, X% h" |& M O: w0 c% m" F: j O4 N( T/ ?. Y
过了一关后,就要想办法找到抵抗组织(假设你掉在法国境内)。这个就是碰运气。; Y6 M6 |; B' C* u' I- C% J; I* s
- K3 Z& ]% Z. _2 \7 d3 K; p
当你敲开一户法国农家门的时候,有三个可能的结果。最坏的结果是,不仅没有得到帮助,反而被报告。(为预防这情况,经验是尽量找偏僻一点的农家,以便于看到情况不妙再次逃跑)。比较多的情况是吃闭门羹,这种情况也是赶紧离开为好。
0 w( g: a5 {) e
' c, R; P4 Z) {最好的情况是得到帮助,但是这样的话,实际上你把对方的一家老小全部拖进了这场赌博。因为风声有可能暴露,村里的亲德派或者其他仇家有可能出卖。帮助你的结果,可能是全家枪毙,或者进集中营。这种全家生死的决定,通常是在开门的一瞬间做出的。面对一个浑身血污的陌生异国青年,勇敢一点点或者懦弱一点点,天差地别。( ~, c) z: |$ o
$ N) ]" l+ ^& w
事实是,大多数的人都得到了帮助。巴黎,作为抵抗组织的核心地区,经常地藏着数以百机的盟军飞行员,逐渐地通过海路和陆路逃回英国。7 N# C- p. \" N! ~2 e
6 ~% U6 \* \6 n9 q- q: D
三:德国人
* v; E& E- T) h/ q9 @
3 L: Q' M+ Y) J. n. h仗打到四四年,不是太糊涂的德国人就知道赢不了了。尤其是那些战斗机飞行员们。哪怕你是再大的王牌飞行员,击落上百架,可是盟军的飞机还是源源不断,越打越多。对方有25这个盼头,你却只能一次次的起飞迎击。总有一次,就回不来了。
9 N# l6 Z4 E8 L. h2 F$ Q8 w& m4 x# N9 t' m2 o, w
德国老百姓,更是倒霉。前面说了德国任务,盟军轰炸机的战损率是10%,主要是因为高炮和战斗机厉害。看见前后左右的友机纷纷凌空爆炸,你能HOLD住,中轨中距的预定目标投蛋么?有时连目标都看不到,尽量把蛋投在"有价值"的目标而以了。
" C* d. |5 H4 q! z+ c+ A( \4 O+ [- X! J. O2 f; p3 B
最残烈的一次,近六百架B17,战损率17%。掉了有接近一百架,一千机组成员。(一架B17,十名机组)。结果能肯定摧毁的军事目标是三辆火车。其他五百架B17的负载,大部分炸了树林子,一部分落在平民目标上。8 M: h# \0 t+ l) o! |0 [ i
1 S" l( A R C+ o: v. S" E所以德国老百姓对盟军轰炸机是恨之入骨。(估计机组要是掉在德国,落在老百姓手里可能凶险的很)。书中的一个故事就是讲一次交换战俘,三个美军从瑞士边境要乘火车穿过德国,路过一个刚刚被炸过的城市,老百姓听说了,差点把火车给截了。还是靠德军开枪,才弹压了下来。1 ` X. s, r" |# |
+ ~' P/ h& r% V* c9 v0 H1 f后记:/ ~6 o. b& G+ ]4 m
) q( a5 Z+ |9 w, v+ j% H$ r! ]
感觉二战真的是人类最后一次"全面战争"。男女老幼,东南西北,莫不被卷入战争的狂彪。有意思的的是,在危机四服的逃亡路上,有的飞行员还有享受生活的闲情---泡法国妞。有几张保留下来的旧照片,男女青年好像就是在度假,而不是在"虎口脱险"。# ^, M0 Z% u2 Y, c" N% o& l# o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