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22-9-22 04:07 |
---|
签到天数: 455 天 [LV.9]渡劫
|
本帖最后由 楚天 于 2013-7-30 16:02 编辑 + v# \0 c( g6 `: R" M
* a- o' k( o3 x; W( }9 a, y
八月份读了苏炜新书“天涯晚笛──听张充和讲故事”。那一段时间奇忙,在一片铺天盖地的俗事包围中, 这本书显得那么“不合时宜”,几乎让我不好意思捧起。但我确实读得很享受。! y. U# U; l2 K' S7 p9 Z
, _( \# y% U( W y1 Z' G
0 T% m' m3 k: U) S# Y* r. ] i0 W张家四姐妹是元和、允和、兆和、充和。用叶圣陶的话说,这四个才女,谁娶了她们都会幸福一辈子。最终她们分别嫁给了四位名人:昆曲名伶顾传玠、语言学家周有光、小说家沈从文、美籍德裔汉学家傅汉思。张充和在书法、绘画、昆曲、诗词、音乐等方面均造诣深厚。据说她的姐姐们都承认小妹妹的学问根基更扎实,也更有自信,就连充和写的诗歌也更新颖且富于原创性。她心平气和地旁观人世风云,结交胡适之、沈尹默、张大千、章士钊、卞之琳等一代宗师,却嫁给了洋人到美国客居。如今三位姐姐已过世,硕果仅存的张充和高龄近百, 被当之无愧地誉为“民国最后一位才女”。
5 q6 o& M, ^( L4 G6 t5 E0 `- \$ f; N |, ? G+ Q2 c, p: q, Z
苏炜书中有这么一段:沈从文去世的时候,侄子从北京给远在美国的张充和打电话,请她写一副挽联,说第二天追悼会要用。她口上说太急恐怕写不出来,但夜里辗转难眠,最后随手写了四句话。翌日传真到北京,大家都说好,便将之雕刻在墓碑上。这四句话是:不折不从 亦慈亦让 星斗其文 赤子其人。后来有人告诉她,她把沈先生的名字也嵌进去了。原来这四句话的尾缀正是「从文让人」。她大吃一惊,频说,有鬼哟,我可没有那么想,是鬼让我那么写的哟。
! A/ Z- W1 t, F( p( }5 [, H% {/ ^3 l2 {/ j, G3 m2 O
作者在“后记”中自问自答为什么要写张充和这位老人。回答很长很精采。这正好也回答了每个读者会有的问题:身处五光十色的现代社会,为什么要读这本讲陈年“小事”的书?以我读后的体会,这是一种调节、放松、脱离,如同盛夏炎旅中的一个小凉亭,不享用它才是傻。我甚至觉得,张充和这位“没有宗教信仰”的老人,其实是演绎了生活应有的、难以用语言概括的本来意义。连她对自己的写诗的戏言: “随地吐痰不自收拾”都似有一种给人启迪的禅意。
! V5 q! f- a. n! g! k# K
% ?; [9 M- [) }. \! @. c不过,“后记”中提到,作者未能依照张先生本人意愿,对另一作者的“合肥四姐妹”一书做订正,理由读来似牵强。这算是我所认为的本书的一点不足。
- M- p. R4 G0 P t* E# Q4 m' b( M1 b2 ` b
& x- I5 ]/ l" [, ^5 ?( s& k8 T1 w( U
6 S* Q7 ~! A' K1 i+ s9 R& t/ Z5 N去年读苏炜的两本小说,写过两篇日记。放连接在此,方便自己回顾。+ g8 V3 C, i- x4 c4 m* _
! C! x o$ h9 @! S9 U2 {, b
http://www.aswetalk.org/bbs/blog-1027-2463.html
& B" h( q& Q4 mhttp://www.aswetalk.org/bbs/blog-1027-2617.html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