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段时间,我很疑惑。为什么要设立百官之首宰相这个角色? * g; G' z. h" \, c+ ~0 Z N c. Z从行政效率的角度,这不是纯粹的脱裤子放屁吗?皇帝把想法告诉宰相,宰相再把想法告诉大臣。这个过程中的宰相仅仅是一个传话筒,有没有都行啊。 & F7 }( l0 n9 _$ H后来发现,有些皇帝还真就觉得宰相是多余的,干脆拿掉。 2 ?1 B% H6 `- S" [# Y4 E" ? # P$ U& D9 u1 b5 ]* z9 n1 J但是,最近的经历让我理解了这个制度的价值。 F% R% n# ~6 s- @8 D很长时间公司都是由我完成总经理的职能。但是作为技术出身的人,管理人和构建组织架构,其实真的是很外行也很力不从心。 + b5 x0 G; {* u而且,我又不可能完全脱离技术工作,所以再一段时间,我几乎是在2个角色之间摇摆。因为这2个位置对人的要求是完全不一样的。技术工作要求专注和集中,管理者要求敏捷和发散。. B5 A! w9 L c; x' i2 i3 h
$ b1 D' u: \. V5 C* O
另外,企业的人少的时候,我可以直接安排职能部门做事情。但是人多了,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我每天的工作都非常繁杂,人很容易疲劳和焦躁。! e! P: R: K$ ~# k
最近,公司引进了一位职业经理人。女性,有多年工作经验,干练,精明,有洞察力,执行力强。, I# m8 G; M* u* ~# P( a6 X5 f
我很快就发现了这个人的好处。 1 n9 \0 a( ~$ J. @9 p5 p& @; d n
我可以思考每个月的公司计划甚至是每年的公司计划,交给她之后。她自然会分解为每周的工作计划交给职能部门。9 L7 g; K' D7 ]: @% `4 r& S" R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我只需要考虑方向性问题,执行问题我完全不需要考虑,强度一下子就降下来了。 8 H/ J x4 z9 f9 g) t: r9 a! D# n+ P. V
简单举例,我想到下个月的主要工作是与某个风险投资的对接工作。需要做系列准备工作。5 l6 R+ x, B& A5 d
将这个告诉经理人。她就会在本月安排相应的人做相应的事情。月底给我结果。; Q5 ?& t! y5 a5 W
% J% }& e; l f. |皇帝如果每天不仅要考虑那些事情要做,还要考虑交给什么人做甚至如何做,那么这个皇帝基本就累死了。1 N# |; l8 d3 i) B) _1 f& a' D" K
所以,宋朝的皇帝久很会做,他主要的工作是找到一个合适的宰相。宰相会提出自己的想法,皇帝如果认可,那么久全权交给宰相执行。% W2 w7 f% c$ h8 W! m* D0 b9 s
唐朝的皇帝貌似比宋朝稍微累一点,要考虑方向。宋朝皇帝好像连这个都不考虑,所以最后玩大了。
% X! a' x+ R2 e4 z: Y董事长和总经理,是在《公司法》制约下的基本有序关系----当然也有董事长想多干点总经理的活的情况,总经理一般也会在董事会占一席,可能操纵董事会。但只要董事长股份够多,《公司法》能保证他不会被撵走。 * ~6 A4 T* e2 L H. a$ x# N d君权与相权,是只受实力制约的既相互补充,又相互竞争,极端状况下可能相互取代的关系,双方都要冒掉脑袋的风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