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9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旅游] 黄河大铁牛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9-13 04:19
  • 签到天数: 248 天

    [LV.8]合体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5-18 09:45: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运城是当年北京知青插队山西的主要地区之一,我插队的地方虽然不是运城,但有同学在运城,依稀记得运城因“运盐之城”而得名(食盐自古就是国家掌控的物资)。此次三晋大地自驾游方知,运城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最早的发祥地之一。三皇五帝之中的二位:舜、禹及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社会-夏都建都于此(不知道夏县是否夏朝都城)。春秋时此地为晋国属地,战国韩、赵、魏三家分晋(所以称三晋大地后,运城属魏。秦始皇统一中国,设天下为36郡,运城属河东。此后2000多年,更新换代,建置频繁,但史书习惯称此地区为“河东”。
        可以看出,运城历史确实悠久。历史悠久,自然故事不少。自古以来,运城公候将相、学者志士,代不乏人,可谓人文荟萃,英贤辈出,文化灿烂。据      资料介绍,运城地区名胜古迹星罗棋布,文物旅游景点1600余处,其中古迹200余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2处(也有说90处的)。此次自驾已经游历过的有舜王坪、武庙之祖解州关帝庙、普救寺,接下来的是蒲津古渡口的黄河大铁牛。
        蒲津古渡口位于古蒲州城西门外的黄河东崖岸,因历史上著名的蒲津桥和唐朝开元铸造的铁牛而闻名于世。铁牛(铁人)为稳固蒲津桥而铸,后黄河东移,沧海桑田,开元铁牛、铁人没入水中,悄然消失。据当地老人回忆,上个世纪40年代,枯水季节时,下水还可摸到铁牛的牛角。50年代后,三门峡水库库区蓄洪,河床淤积,加上河水西移,到了60年代,铁牛已被深埋于水面以下2米有余的河滩里了。到了80年代,改革开放后,1989年8月,铁牛、铁人出土,轰动一时。
        看到此恍然大悟,怪不得此轰动一时之事我是毫无印象,原来彼时我正在非洲某国工作,当年不要说互联网、微信了,就是国内报纸也是少见的。
        虽然开元铁牛出土之事毫无印象,沿河寻找埋于河道里的铁牛的故事却是早就知道的。那还是儿时的事了,说了儿时,也是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了。在某科普书籍里看到,某朝某代某地某河流(全记不清了),有一铁牛沉入河中,官府组织人员沿河下游寻觅数十里,毫无所获。一老叟指点迷津,称逆流而寻可得。众人不解,老叟详解:铁牛沉入河中,河水顺流而下遇阻,冲击牛底河沙成坑,铁牛翻入坑中,河水再冲,如此循环,河中铁牛自然逆流而上。众人服,逆流而上,不过十里,觅得铁牛。当年看了此故事,对老叟佩服的不得了。现在想想,那个故事可能就是此地的事,当地老人不是称40年代还可摸到牛角吗?
        好了,不说这些了,回过头来说开元铁牛、铁人。
        出土的铁牛、铁人铸于唐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是为稳固蒲津桥,方便秦晋(陕西、山西)交通而铸。元末桥毁而牛尚在,久置不用,习称“镇河铁牛”。后黄河变迁、沧海桑田,逐渐为泥沙埋没。
        出土的铁牛有四尊、铁人四个,两座铁山、一组七星铁柱。这组铁铸文物出土的重要意义在于,首次确认了黄河蒲津古渡口遗址。四尊铁牛也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重的铁铸件(据测算,每个铁牛重约30多吨),也是历史最久、工艺水平最高的珍贵文物,极具观赏价值,国内外均极为罕见。

    1.

    铁牛分南北两组,两牛一组,前后排列,面朝西。

    2.

    铁牛高约1.9米,长约3米,宽约1.3米。牛尾后有横轴,直径约0.4米,长约2.3米。轴头有纹饰,各轴不同,分别有连珠饰、菱花、卷草、莲花等。

    3.

    铁牛伏卧,两眼圆睁,呈负重状,形象逼真。牛侧有一铁铸高鼻深目胡人作牵引状。

    4.

    铁牛威武雄健,铁人孔武有力,造型精美,栩栩如生。有专家称四个铁人分别代表四个不同民族(不知有何根据?)。

    5.

    铁牛铁人出土后,如何展示于世,曾有争论,最终确定山西省文物局的方案:露天陈列。

        开元铁牛、铁人、铁柱的组件体现了中华文明实际功能与精神理念的统一与结合。固定桥梁是实际功能,精神理念有:《易经》说:“牛象坤,坤为土,土胜水”,对当年人的人来说,铸铁牛置于河岸,对肆意泛滥的黄河水是一种震慑,象征着拦挡洪水、征服水患,造福于民。另,古人讲究阴阳相对、天、地、人合一。七星铁柱代表天(仿北斗七星布局),铁牛为土,亦即地,铁人自不必说,这样,天、地、人全有,囊括宇宙。就实际功能来说,这组铸件起的是地锚的作用,有专家称,这是一组有着实际功能的艺术珍品,是技术与艺术有机结合的典型。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认为“浮桥地锚中,以蒲津桥铁牛锚最为著名”。
        前已说,铁牛铁人出土的意义在于首次确认蒲津渡确为古代黄河的一重要渡口。回来查了资料,确是如此。以下为补课所知:蒲津渡自古以来就是秦晋交通要冲,历史上很多朝代都在这儿修造过浮桥。据《春秋左传》记载,昭公元年(公元前306年),秦公子咸奔晋,造舟于河。《初学记》:“公子咸造舟处在蒲板夏阳津,今蒲津桥是也”。《史记秦本纪》载:“秦昭襄王五十年(公元前257年),初作河桥”。《史记正义》称“此桥在同州临晋县东,渡河至蒲州,今蒲津桥也”。后东魏齐献武王高欢、西魏丞相宇文泰、汉高祖刘邦定关中、汉武帝刘彻东征、隋文帝杨坚过黄河东进,均在此连舟造桥。不过,这些桥都是临时性浮桥,没有桥墩,用竹索连接,寿命短,不安全。唐初,河东为京畿,蒲州是长安与河东联系的枢纽。开元六年(718年),蒲州被置为中都,与西京长安、东都洛阳齐名。开元十三年(725年),为加强对河东地区及整个北方地区的统治,唐玄宗命兵部尚书张说主其事,改木桩为铁牛,易笮索为铁链,倾全国之力对蒲津桥进行了大规模改建,《通典》、《唐会要》、《蒲州府志》均有的记。至宋代,蒲津渡仍是黄河重要渡口之一。金、元之际,浮桥始毁于战火。后史无所记。
        有感而发:游历古迹遗址,行前先做功课,过程中细看、听介绍讲解,回来后再行补课,方可称“不虚此行”。是为记。

    评分

    参与人数 2爱元 +10 收起 理由
    一目十行 + 2
    Highway + 8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5-5-18 10:42:14 | 只看该作者
    这牛很卡通啊
  • TA的每日心情

    7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109 天

    [LV.Master]无

    板凳
    发表于 2015-5-18 14:28:49 | 只看该作者
    看了主贴,特地去百度了大铁牛的照片看,很好看。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11-25 17:11 , Processed in 0.041289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