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翻开10月号的英国老牌葡萄酒杂志《Decanter》读者来信栏目,一股浓重怨气扑面而来:“Asian demands has made the Bordeaux poorer value and drive me to find alternatives.”“my loyalty to a (wine) brand is prejudiced by the price”这一切都不禁令人想起荷兰那场郁金香狂潮,只不过我感兴趣的是当荷兰人爆炒高价球茎之时,一个普通的德国郁金香爱好者会作何感想,如果这种鸡犬升天式的球茎价格飙升所造成的“间接伤害”是德国人再也无法种植心爱的品种,那么如今英国人的遭遇是否大同小异?5 {0 X+ M, E f; p$ x& o
# ?; U7 ~ X1 N* A& L1 J
葡萄酒与郁金香的相同之处,首先是审美主义/享乐主义的共同点:一朵异常艳丽的花使人得到精神上的愉悦,同理,一杯葡萄酒令人得到口鼻感官上的满足,不过这其实都是次要条件,因为这类愉悦因人而异,一个人的佳肴可能是另一个人的苦药,基于这一点的高价钱显然是不现实的。但一切都在市场给予它们一个价格标签之后发生了改变,在脑子有点抽理科筋的我看来,抛开一切关于历史/荣誉/古堡/名人的华丽辞藻,葡萄酒就是一只股票。0 u% k- G# U/ B# ~4 w
0 w9 w) ]& c) p5 _* z: J
市场从来没有见过如此之多的投资选择,因为光法国波尔多地区就四万多支股(品牌);也从来没有如此之狭窄的投资选项,因为99.99%的葡萄酒基本没有投资价值;更没有如此多变的突发情况,因为假设你成功找到了剩下的0.01%,还得看年份,以大家耳熟能详的拉菲为例:
% h) d' H% H5 ~9 J$ n1 fChateau Lafite:! r% k e' n1 _$ v& c3 v
年份/2011年每箱(12支)拍卖价格(英镑)4 j; d) h& e# G- L
1961 / 15259£
3 J) Q9 `/ {: h0 o) e! M1 D; F1966 / 6640£& n, H3 I/ Z8 P
1982 / 29825£0 j* l- d5 o" R2 y7 F& q9 G
1983 / 7217£
0 _( g7 T6 Y( |$ @' X7 P3 a6 n1986 / 15908£& j" J; O6 Y+ @; G
1988 / 8625£
& v2 L5 V4 ?! g2000/ 21850£
6 |4 f0 V. m% y* w; L# X$ s2001/ 8174£
8 S2 O+ |$ \" N) n5 K' LSource:Decanter fine wine price watch, 2011, Vol.37 No.1
; y1 _! b( G- Z8 ~2 ~& U当年还算忠厚老实的法国人使我们可以暂时抛开每个年份的初始定价波动,同时也暂时排除年与年之间的通胀因素,这样看来如果你因1982年的表现而大笔购入1983年并持有至今,显然是不明智的,同理1987(因为年份太差基本无交易,甚至价格下跌)。另一个与股票类似的现象则是价格井喷和极速下挫,同样是1982年份的拉菲一箱十二支价格:/ ~3 o2 B% u. b
4 A* e' z* o- ]; ?, S# u2005年 2008年1月 2009年1月 2011年2月 2011年10月# q2 s+ R1 J$ W) W0 a3 h
5600£ 13500£ 17250£ 49776£ 29825£ A8 @# f( R" e; X1 L0 ?1 h
Source:Decanter fine wine price watch, 2008, Vol.33 No.14/2009,Vol.34 No.4/2011,Vol.36 No.5/2011,Vol.37 No.1# z6 ]2 a4 G0 h, T; T
5 \. S& m! m) S# |; e: X0 C3 g: ^( [" e好吧,看来有人在2011年春节站在了山岗上,而且不是一般的高处不胜寒,事实上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正是在2006年中国人首度进军波尔多期酒(en primeur,卖的是2005年份的酒,因为陈酿过程一般需两年,2007年才发售,所以称“期酒”),当时欧美对波尔多的高叫价已有怨言,来自深圳YSS公司(据说是华为出来的人弄的)的东方面孔恰好出现在媒体云集的期酒拍卖现场并实现成交,当年11月波尔多列级名庄亚洲巡回展第一次在东京,汉城,香港,台北之外的亚洲地区举行(北上广,后加入成都);如今动辄索价数千的某些年份拉菲副牌酒当时在法国超市卖24欧元都不甚热销;而作为葡萄酒饮用先行者的广深莞地区开始流传富豪喝名庄如喝开水的传说……虽然上述成交价不一定是由中国人直接造成,但普遍的市场直觉告诉法国制造商和经销商:中国人很有钱,并足以影响某几只“股票”的价格了。
. z5 w9 x7 N! E* f' N$ N' a7 u6 _9 S9 I; X- g$ M9 Y# ~/ f N
门槛
h' ^5 |1 v) @3 d0 w' d" Y. o& KYou're in the wrong place my young friend. This is no place for amateurs.; q5 s+ i& }; B) {7 Q0 g
——Simeon Weisz 《战争之王》, _9 ^4 K, } Z. ~$ |
$ A3 j! X4 Q9 P" z窃以为,大众媒体所产生的其中一个负面影响就是让许多人虚构了超越自身当前能力的“财富”梦想,而尤其可恶的则是那些对于古玩,字画甚至于葡萄酒的夸张报道,对葡萄酒投资价值以及鉴伪的技术在目前情况下依然属于相对封闭的知识,相比之下股票这种信息相对开放,且一百股就能开始交易的金融工具则宽松得多。而更可恶的是,对高价葡萄酒拍卖会的宣传无形中抬高了投资者的心理预期——即便这些预期缺乏实质依托,因为没有葡萄酒会附带财务报表。
^, ]4 ^' N% m# U Z2 a; j) \( f8 z. Q; y9 d. Z5 a
此外葡萄酒的持有有时需要高于其价值本身的储藏条件,因此一个足够冷静并隔绝一切恋物情节的葡萄酒交易者可能只会在购入葡萄酒时看上一眼,然后这些酒就在知名酒商的恒温仓库中开始漫长的沉睡,直到价格合适转到下一手,然后继续沉睡,直到某一位真正的饮家将其打开为止。但即便如此专业保护流传有序,葡萄酒——本质上是储藏能力相对脆弱的农产品——依然会发生各种泄露,污染和腐败现象,并直接令投资者的投资遭受损失。有时某些酒的报价非常诱人,比如最近在北京克里斯蒂拍卖的一套1951至2006年份奔富Grange,奔富原厂储存,难得的是每个年份上都有当时酿酒师的签名,估价在100万人民币左右,行业内认为如果不将质量考虑在内的话(澳洲葡萄酒真正质量腾飞是1970年代,在此之前,即便是最优质的酒也熬不过十年)该估价尚算合理,当你拿起手中的竞标牌时…….等一下,你是否有足够良好的储藏环境去储存这些酒,你有地下恒温酒窖吗?风雨来时的湿度控制和排水系统?保安摄像头?……最重要的是,上一手有奔富原厂给你进行质量背书,那么当你要再度出售时,那些挑剔的买家就有足够的理由去怀疑你,因为没人知道整个储藏期间发生过什么,于是你的售价惨遭打压,直到价格与下一手买家的风险承受能力达到一定的平衡——这未免是一个风险太大也太不可控的投资。" k0 h* ?8 j4 O/ i* B$ c
8 ~% E- f- Q( x g6 r( C酒评家
6 _# `3 c/ r+ a菩萨保佑,你拥有了最好的年份和最可靠的储藏条件,现在可以坐下来等到了日子开始数钱了,你希望卖在波峰,所谓波峰,就是葡萄酒陈放一定年月之后内部的挥发性物质的生成达到一个峰值,再往后一步这些酚类物质,包括丹宁将继续聚合反应生成一些无味或者人不喜欢的怪味物质,酒将变得平淡,被刺鼻的酒精味笼罩,或者逐渐分解成醋酸。问题是它究竟什么时候才是峰值?没人知道。一瓶1947年的勃艮第如今开瓶依然香气浓郁口感舒适,但一瓶劣等年份的波尔多可能5年后就人老珠黄。这时酒评家就粉墨登场,他们不知从哪里得到这些昂贵的酒,然后一如所有宣传手册上那样严肃地板着脸,把大鼻子伸进杯子里(这是我讨厌葡萄酒杂志的原因,因为所有配图都离不开这些元素),这时候你最好洗耳恭听他们神启般的传话,并祈祷不要听到类似“已过巅峰”这样的词汇,因为这意味着你的投资又要大幅缩水了。
7 G3 G0 E# \8 w- n3 F6 N, C& ]( x6 D
* g( T& `8 z" f; l# V2 b不过酒评家也有看走眼的时候,有次我在某wine shop看到叫价近400人民币的一支法国VDP,惊叹不已,因为类似级别的大多在60块左右,这时服务员以一种看似不经意的眼神瞄了我一下,从鼻子里说:“Robert Parker给了89分的。”这时一副邪恶的景象浮现在我面前:这个如雷贯耳的名字,由英国一手捧起,却被美国人一手玩弄,据老萝卜特回忆说,当年还未暴得大名的他正在英国某直播节目上唾沫横飞,谁知狡猾的英国人却当场上了几瓶酒让他盲品猜酒庄和年份,他当时脑袋当即一片空白(品酒师戒律一:不要在公众场合盲品;戒律二:重复第一条),没办法之下顶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并凭着惊人的记忆力猜对了大多数,在答案揭晓的那一刹那,萝卜哥终于羽化成神,从此摆脱了四处办学习班挣个小钱的苦日子。金融界的人花几百万跟巴菲特吃个饭,酒界的人也愿意把自己的酒送去让老罗伯特漱漱口,一旦讨来个好分数,就发财了。
# N4 `+ k3 e( L, r1 M" F8 q1 K
跑题了,说回那支400的VDP,最有可能的可能就是美国人用自己引以为豪的技术创新能力,反渗透啊什么的一通搞,原来平庸的酒被排除出影响平衡的酒精等物质,摇身一变成为一支(不依传统方法的“人造”)的好酒,然后七转八转到了老萝卜特面前,答案不出意料,化学工业再次战胜了挑剔的鼻子,于是高定价就理所当然。(我为什么说是美国人搞鬼,因为这支酒的瓶标上竟然罕见地全是英文,这显然不符合傲慢的法国人的路数)。可见酒评家也是可以被表象欺骗的,这倒让我想起了曾经每天看各种XX证券模棱两可的报告,怀着“维持买入评级”的兴奋心情买入那些伤心股票的时候。在这点上葡萄酒又和某些股票有点像,明明是个不景气的年份,却可以用“手段”使其看上去一片形势大好,而始作俑者或者推波助澜者,却往往是那些自称公正的人,这也是我总对那些博客股评家生疑的原因。- t- T4 J) F; L/ K
5 h/ A7 L, }, n/ g3 E
后话
9 H o- z* @1 ~0 h( O5 S酒量不好,谁知此生与酒结缘,杯中闪烁,却总记得俺娘对酒的评说,当年俺娘还只是个外办小翻译,当年外交部的同志们思路可比如今送马其顿校车的做法有趣得多:他们把几十个非洲国家的部长请到中国,在广州顶顶老牌的泮溪酒家办了个一个月的烹饪学习班,每天老师傅们都怀着“外交无小事”的热情教这帮亚非拉兄弟们烧乳鸽啊炸牛奶啊炒牛河啊做烧鹅……最后徒弟们出师团宴,当场打开一瓶茅台,“一下子满个屋子那个香啊”俺娘每次说起这个都不自觉地抽抽鼻子,仅以此文给遥在中国的老妈,儿子春节就要回来了,也向虎大献上“大赦”投名状,望笑纳,干杯!
, d9 M4 d- f4 [2 I. c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