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MongoDB中,为了提高系统的可用性(availability)和数据的安全性,每一个shard被存储多份,每个备份所在的servers,组成了一个replica set。4 O) ~4 h7 E2 S# H6 r" a
L9 L; c. ~ s; K- x! }7 m. E 这个replica set包括一个primary DB和多个secondary DBs。Primary DB由replica set中的所有servers,共同选举产生。当这个primaryDB server出错的时候,可以从replica set中重新选举一个新的primaryDB,从而避免了单点故障。" f) H/ x% x- w8 g& K6 Z1 G8 b
+ ?6 h5 g9 G5 e! |, f+ W8 @ 因此,了解replica set的运行机制,首先就要了解,在replica set中,primary是如何被选举出来的。8 O; @' z! B+ Z: a: d. p& a7 X
5 t7 B* M7 d7 D( ~! Y: q) S8 p 假设我们的replica set有三个节点:X,Y和Z。这三个节点每2秒会各自向其它两个节点发送一个心跳检测请求。比如X节点向Y和Z节点各发送了一个心跳检测请求,在正常情况下,Y、Z会做出回复,这个回复包含了Y和Z的自身信息,这个信息主要包括:它们现在是什么角色(primary 还是 secondary),他们是否能够成为 primary,他们当前时钟时间等等。# S5 b; h4 q9 m# n+ c9 Z
/ p( D& Y7 k* L# H: ] X节点在收到回复后,会更新自己的一个状态映射表,更新的内容包括:是否有新的节点加入或有老的节点宕机了,这个请求的网络传输时间等等。: D1 j- E0 E* m, D4 O; v1 u
V; k3 q! O+ ~/ X& U 这个时候,如果X的映射表发生了变化,X会进行如下一些判断:如果X是 primary,而replica set中的某个节点出现了故障,X要确认它是否可以和replica set中的大多数节点通信,如果不能与大多数节点通信,那么存在如下两种可能,一种是绝大多数的servers都出现了故障,比如宕机了;另外一种,就是replica set中网络断开,形成多个节点集群,每个集群都不知道自己被孤立了,这种情况下,每个节点集群,都会选出自己的primary,从而导致整个replica set中,出现数据不一致。为了防止第二种情况的出现,一旦X发现自己不能与大多数节点通信,那么它会把自己从 primary 降级为 secondary。
! Z9 B5 O; K0 G* u
5 W$ `& ]. l, L5 S" {3 P降级
; ]% |9 t$ [$ R& `) }
/ ?% i7 I9 g, C, n7 {+ Y: L) e 在 MongoDB 中,写操作默认是 fire-and-forget 模式,也就是说执行写操作的时候不关心是否写入成功,用户发完写操作的请求后,就认为操作成功了。
, b) N: z: W1 p
9 P0 v4 s9 |7 }+ V 在X节点从 primary 降级为 secondary 的时候,会存在一些问题:如果用户正在执行fire-and-forget 模式下的写操作,这个时候 primary 降级了,但是用户并不知道primary 已经降级成为 secondary 了,继续不停的发送写操作请求给这个primary节点。这个刚刚从primary降级为 secondary 的节点,本来可以发送一个信息给用户,“我是secondary,不能执行写操作了”,但是由于当前的写操作是在fire-and-forget 模式下,用户不会接收回复消息,所以用户不知道这次写入已经失败了。5 H9 x8 X2 |( {% J7 A: z2 t
( I9 K5 U9 _# W" i% H
你可能会说,“那我们使用安全写入不就行了”,安全写入意思是说等待服务器返回成功后用户才认为写成功了,但是这对写操作的性能是有损失的。
4 S2 c s. [$ H3 B
1 E7 b. s4 z; X4 p9 H( G( z 所以,在一个 primary 降级成为 secondary 后,它会将和用户之间的所有连接关闭,这样用户在下一次写入的时候就会出现 socket 错误。而客户端在发现这个错误之后,就会重新向replica set获取新的 primary 的地址,并将后续的写操作都往新的primary上写入。5 j6 I6 `. P' I2 I8 \0 T
$ e8 s+ U. u. s6 @8 r( G" P
选举
8 E7 q& P# l. K0 i% X
: n6 U7 F! G$ P 我们回头再来看心跳检测:如果X是一个 secondary节点,就算X上的状态映射表没有发生变化, X也会定时向replica set中的其他节点发消息,检测是否需要选举自己成为 primary。检测的内容包括:replica set集群中,是否有其它节点认为自己是 primary?X节点自己是否已经是 primary?X节点是不是没有资格被选举为 primary?如果以上问题中的任何一个回答是否定的,X节点就不会把自己变成primary,然后隔一段时间继续向replica set中的其他节点发消息,检测上述问题。! k) P6 m' J5 Q4 L- Z
( K- s- K) [6 j/ { 当确实需要选举一个primary时,X就会发起选举的第一个步骤,X节点会向Y、Z节点发出一条消息,“我想竞选primary,你们觉得怎么样?”0 `# K4 q+ J4 q
4 ]& `5 T z9 k$ ^" ?9 D
当Y和Z收到X发送的消息时,它们会进行下面几项检测:Y和Z是否已经知道replica set集群中有一个 primary了?Y和Z自己的数据是否比X节点的数据更新?Y和Z是否知道有其它节点的数据比X节点的数据更新?如果每一项检测都不满足,就说明X最适合作为primary,Y和Z暂时回复一条消息,“继续进行”。如果Y和Z发现上述的问题,有任何一条满足,就说明X不能作为primary,它们会回复“停止选举。”
$ c( w, k# c+ q# p( H: V: r- [: a+ S, Q
X从Y和Z收到的回复消息,如果其中任何一个节点发送的是“停止选举”,那么X会立刻取消选举,继续作为secondary节点运行。
2 Q; D; ^9 ~. G5 a' |: U1 V' U# P
% a6 e" C8 M3 ` r+ X8 d# i X从Y和Z收到的回复消息,如果全都是“继续进行”,X就会进入选举的第二阶段(也是最后一个阶段)。
7 H$ S, A; v: _/ B* W$ Q
, u! ~ k$ e, q1 P% B5 o4 S 在第二阶段中,X向其它节点发送一条消息,“我正式宣布我当选了,已经是primary了”,这时,Y和Z节点会进行最后一轮确认:之前验证过的所有条件现在还成立么?如果确实如此,Y和Z节点投出赞成票,允许X当选为primary,同时X得到了election lock。Election lock会限制Y和Z在30秒内不会再做其它投票决定。
2 ]- u9 `1 A+ i4 I+ X; d7 C1 @3 E. T! R
如果Y或者Z节点的最后一轮确认没有通过,它们会投一个否决票。只要有一个否决票,选举就失败了。- x: h9 x# ~/ z% K9 |
; j3 @+ `) U7 c
假设Y赞成X成为primary,但是Z投了否决票,那么X就不能当选为primary了。这时,如果Z想发起选举,选自己担任primary,那么Z就必须获得X的赞成票才可以当选。Z必须获得X的赞成票的原因是,Y给X投了赞成票之后,得到了election lock,因此,30秒内Y不能再为其他选举投票了,也就是说30秒内不能为Z发起的选举进行投票。这时,只剩下X能为Z的选举请求进行投票了。
4 r5 f( r l6 W) M7 ?) \2 p6 h3 T6 w9 a; f# D: \3 M
所以投票的规则是这样的:如果没有人投否决票,并且选举对象获得的赞成票超过半数,那么选举对象就能够成为 primary。- ?; T; o# G1 _7 `
/ O1 B( ^+ S: B% T7 F& X; N; Z4 ^; G c; W7 ~6 x
Reference,( o8 U1 D3 i( \$ n0 Z M
) ~. v: W, u5 ?1 R; T4 t[0] Replica Set Internals Bootcamp: Part I – Elections
3 x$ L" e. }( b+ whttp://www.kchodorow.com/blog/20 ... p-part-i-elections/
* \, I8 m3 _1 J6 W) S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