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出台对车门把手的征求意见,代表了对缺乏安全考虑的炫技的监管加强。2 U8 x0 ]8 A8 V w2 [! m
/ Q i# D9 l T. V |2 k一段时间以来,隐藏式车门把手成为时尚,按压、触控、感应、自动弹出,各种花式层出不穷。这些炫技本无不可,但在平时对不熟悉的人引起困扰,在事故时影响开门救人,确实应该统一国家标准,用最直观的方式开门,而不是到时候一个一个办法试过来。 4 i8 r/ W V3 p% I. r# e- [3 Y$ e) I, s
另一个是中央大屏。实体键取消似乎是时尚,实际上也降低成本、提高可靠性,但使用上同样有“需要摸索”的问题,容易弄得驾车人走神,影响安全。另一个问题是关键功能都只有上网才行,这也不符合本质安全原则。如果紧急管理部门发布紧急通知,手机会自动播放,但车机未必;没有信号的地方,传统的中波无线电还是工作,但只有网络无线电就又断线了。 : L) |$ j8 D' k+ T3 l7 G$ a) ^% F& X3 q8 P; E" d+ s
即使不在紧急状态,深山老林里收听无线电还是能了解天气、灾害情况,但是没信号就只能开盲盒了。 4 Q, i5 l) D* Y- }5 k( D+ [2 A1 O" v M) P" Y
种种智驾被宣传为“解放双手”“一边开车一边开会”“上班路上处理邮件”,更是不负责任的误导,大多车企已经重新措辞了,这是正确的方向。- @& S+ q" T1 P3 q: ?8 g
& h. C5 v% @. O这些炫技貌似突破传统思维,实际上缺乏本质安全方面的考虑,能够做到,大部分时间没问题,这对本质安全是不够的。安全是最需要底线思维的,这事需要成为工业设计的习惯。吃官司事小,人命和社会信任事大。' f$ P% l- l; R+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