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4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武器展望] 三发能提高推重比吗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25-1-2 05:09: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25-1-1 15:47 编辑 : `% O( [4 g  K
, _7 a8 D8 h1 J, Z, Q3 p) j/ @% P+ [
成六采用三发,军迷中的主流观点是:这是为了提高推重比。" O1 [  z: p$ o3 S4 x

; ~& t0 i) |9 N7 `. w4 q1 x$ O推重比对机动性有用,对超巡也有用。一般认为,要达到不亚于四代机的机动性,需要1.05-1.10级的加力推重比;要达到M1.5级的超巡,需要0.7以上的军推推重比。成六毛估估有50吨,两台涡扇15都不可能达到这样的推重比,必须三台。
1 J# t) x5 x* o0 J) l  Q7 }. K: h
0 F6 d1 b5 }6 h这是本末倒置了。需要弄清的是成六为什么达到50吨,而不是达到50吨后需要多少推力。
( A4 k0 H/ i1 p1 _; t* J7 @% S4 _8 T- S7 Z
不管战斗机是20-30吨还是50吨,战斗机的重量是机体重量、燃油重量、发动机重量、武器和电子系统重量之和,飞行员、座舱设备和生命保障系统的重量占比也应该算进去,但在30吨以上的战斗机里,差不多可以忽略不计了。
  x) y1 k; O  X& o0 Z! R! _5 e! ]5 e6 |7 z% w9 ]
重量与占比的另一个算法是百分比:$ d6 j4 G* n+ A2 q7 z* @1 [
  C7 @5 ~2 F+ N2 M* g. o9 z
机体重量占比+燃油重量占比+发动机重量占比+武器和电子系统重量占比=100%
/ j. |5 H* m! r' a3 t' X! \. t8 o
! G7 z6 e' g  P2 [8 S这样的算法其实更有意义。而且切记:不管30吨还是50吨,所有重量占比加起来必须也只能是100%。多一分不行,少一分也不行。或者说一个占比增加一分,其他占比就必须减少一分。: x1 L# n/ }% q4 Z" q0 {

- G7 A# z+ w- z* g在技术条件相似的情况下,机体重量占比差不多是常数。it takes fuel to carry fuel,燃油重量占比而不是燃油重量决定了航程。发动机重量可以由战斗机推重比和发动机推重比计算出来,在技术条件相似的情况下,发动机推重比也差不多是常数,现在的水平是9左右,好一点可以达到11,战斗机推重比则由战术技术要求确定,如上面的1.05-1.10和0.7。换句话说,发动机重量并不直接由需要多少推力确定,而是由推重比要求间接确定。. i- H5 T. U, h) ^6 [

1 V) ?7 L9 M( m武器和电子系统重量占比相对灵活,但又不那么灵活,主要由战术要求和武器、电子技术决定。也就是说,这部分实际上首先由战术要求、武器和电子技术确定实际重量,占比反而是后面算出来的。' q6 E: n, G* ]0 S9 P3 g2 X

  W' d! o4 _; c9 v: ?5 g0 C" T在设计的时候,100%减去机体、燃油、发动机的重量占比,就是武器和电子系统的重量占比。武器和电子系统重量作为“锚定点”,倒算各部分战斗机的起飞重量和机体、燃油、发动机的实际重量,然后可以计算发动机的推力要求,然后再确定是单发、双发还是三发。
0 c, \( |8 ]' R, F5 u5 q7 G. c
1 ?7 i& l0 g9 j' q. y+ C但武器与电子系统重量占比依然是100%里的一部分,要是能降下来一点,其他方面就有松动余地,提高推重比和燃油都有空间了。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要是50吨的战斗机与30吨的战斗机只能携带差不多的武器和电子系统,军方的脸色肯定不好看。反过来,歼-20能带4中2近和机头主动电扫雷达,而成六能带4超远2近,加上机头加两侧主动电扫雷达,那军方的脸色要好看不少,只是武器和电子系统重量占比可能回到和歼-20差不多的水平。
" t" B( |0 y) {9 l1 i& y$ T. ]6 M3 K; P) l5 L5 z
如果各个占比都差不多,那就意味着30吨也好,50吨也好,航程、推重比都没有实质性差别,三发并不比双发解决更多的问题。但成六需要携带更大更重的武器和电子设备的话,30吨增加到50吨、双发增加到三发就有必要了,但别指望航程、推重比有多大变化。/ p  [- s+ B0 V  N" s9 K+ L* h  n
& }- `) ~7 u% \
也就是说,所有占比大体不变的话,三发并不能提高推重比。
+ Y1 r% x: V: l/ c- W
6 x; x4 P5 y: S! k速度和推重比的关系没有那么直接,还需要考虑减阻的问题。成六无垂尾,对减阻有利;采用依然相对较小的后掠角和很大的机翼面积又不利于减阻。目测估计成六后掠角接近50度,比歼-20的43度和F-22的42度大,比米格-21的57度和幻影III的60度小。这应该是兼顾机动性的缘故,YF-22的后掠角约48度,在后续工程研发中降低到F-22的42度。4 H! X7 {9 p6 F1 v; H% n0 ~

# H( [8 C5 B$ E# ~: f9 p4 q速度到了一定的程度,气动加热也是绕不过去的坎。就现有技术来说,需要反复和及时出动的战斗机的速度很难超过M2.5。米格-31能达到M2.8,但那也是偶尔为之。SR-71能达到M3.2,但出动准备非同小可,更不不可能召之即来来之能战。
  V, i) A* L/ ?  |) \: H% t) M& g- P& `# h7 I  U
当然,30吨和50吨的造价肯定有很大的差别,而且不是加60%那么“轻巧”。5 m$ r( A0 I, ]
& \, ~$ j/ `1 k  I( l$ t
成六为什么三发?或许其实是2+1发?这依然是有意思的争议话题。这事没那么简单,因为本来就不是一个简单的决定。

评分

参与人数 3爱元 +26 学识 +2 收起 理由
pcb + 4
住在乡下 + 6 涨姿势
老票 + 16 + 2 涨姿势

查看全部评分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5-7-5 19:33 , Processed in 0.033967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