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23-6-27 14:20 编辑
! v( V1 O/ L y* T" \; x
4 @. \* N. P- q2 t9 ]3 F& o4 n
, `4 c: u' J3 B! _- c0 \! ~9 g在2022年珠海航展上,中国展出了新的带二维推力转向的涡扇10。很自然的问题就是:这是给谁用的?4 M- o- ^' y8 v5 K
7 ]+ z$ T: m, X5 _* c5 a% f: ] G* x! h9 f* F
7 D; k3 r* ]& @9 }
4 v! ?1 x; J2 _' X在2018年珠海航展上,歼-10B带推力转向,表演了出色的过失速机动。但后来没有更多的大量装备的报导
! m- u8 P8 Q1 f4 [5 a5 T: f; v& @# |* i0 S+ {/ m
! B6 k" e/ k0 K. z$ d2 z这里能看到更多的转向机构细节$ {& w. n! d: k) y7 [1 q
, g2 C; Q& ^0 {
; x$ }& O8 [( t% n0 G' @9 }; P在国际上,F-22是较早装备推力转向的战斗机
+ G1 H: i8 R J9 j4 }7 `* o9 w3 s8 J4 h* O7 M! W
# K6 _. j. E4 w H
但苏-30MKI才是第一种装备推力转向的量产战斗机,这里其实是苏-30MKI的俄罗斯自用型苏-30SM
( B( J& Y% K' {
, t! L9 {1 q8 Q. N4 F+ I( O7 \# y7 i) }
苏-35当然也采用了
4 Z& D- w; J+ w- Z2 U# R% V- p$ w% C5 J; G" e9 _
( x0 }4 n7 y" u0 s/ o还有苏-57
2 e0 R6 ]4 Y. w5 k& _( x- L
( _3 D1 ?) c$ F$ ?( Z$ {3 q9 \) C+ x
苏-30MKI的推力转向比较简单粗暴,把常规的喷口装上万向节套筒,直接推着套筒转向。这是最短平快的办法,但重量大,反应迟钝
{, d( F4 k' B* m2 t
% b! v! B6 H" J, Q6 y
6 Y/ [ j+ {' W苏-57的要精巧一点,抓着“笼子”扭转,重量和敏捷都有改善,但偏转动作涉及大量羽片之间的摩擦,还是不大敏捷! n. {; f1 |3 C y
' D; v) L `2 e
- C. s6 H* j" j: f" a$ d) H
F-22的F119只能上下偏转,重量不小,但结构坚固可靠,冷却良好,没有了羽片摩擦,动作敏捷
# V D7 o* L: e! Y7 B9 Z2 n- B Q$ ^* X- i5 ]
. l3 h/ F) M) Y# k7 y" O
同时,扁平的喷口与后体减阻配合得很好,有利于超巡;雷达隐身比圆喷口好,也因为更大的喷流混合面积而降低喷气温度,改善红外隐身, l! P$ Q7 V- ~0 J% g
7 e1 l; D' l# D0 M1 j
$ {9 w! @2 \, x; L- v0 y不过从圆柱形的发动机截面过渡到矩形的喷口,总是有个外接圆还是内接圆的问题。F119是内接圆,喷口截面比发动机截面更大。这样减少喷流的压力损失。由于F-22和F119是配套设计的,更加宽大的喷口对后体设计没有影响,实际上还有利于降低后体阻力
) H/ A8 }+ d. z+ [: u
- {& X% ^: {1 X& A, q7 ^. [; A/ T
2 Q/ j, H- L \, `) }. B容易看出,喷口的尺寸比发动机主体更大
% X) f6 V |4 L+ d& m. N" Y+ e% M) p" Y! G6 d" ~, s0 l
% z+ c. N5 j) f9 A5 B$ `$ k, ~0 ?& v
& I O8 b A8 P8 I: h: x8 D
: O6 o* s6 p/ \3 h! a" M# ?4 z& u这里能看到一些转向机构的细节8 N1 ^! L# R2 b; _" H8 e3 X
+ q/ @( ~$ j. r o. ^6 \
4 Q& Y( R& v) V, r& f% X/ ^
但涡扇10TV2(不知道真实型号名,权且把“指节型”推力转向的涡扇10称为TV1,二维的称为TV2)有一个明显的“圆截面向矩形截面”的收缩段,也就是说,是外接圆
7 M `9 {: u9 }( v( l! q. l; u
8 w1 c5 c; x9 J
4 p n* z4 `; i
这使得喷口尺寸和“原装”涡扇10相仿。好处是所有使用涡扇10的战斗机都可以原位换装,坏处是“圆改方”时有推力损失: Z& N6 w" S' N2 w
5 x. g( Z8 Y& f$ i% n5 L- O不需要更改机体,就可原位换装,这是很有用的!# m5 V! G! `6 z: p, S
@7 |) W# g/ N5 X涡扇10用于歼-10C、歼-11B、歼-15、歼-16、歼-20。也就是说,这里每一种都可以换装涡扇10TV2,哪个最需要的?
; `+ w+ @& d/ i' t! U+ p
, _! [5 U% L3 I$ U1 K" N+ D' s是歼-15!
. j- q3 V! K, k* ?! R
' L* I4 |1 e& L, s) W推力转向可以在起飞的时候提前压尾抬头,加速离地。在航母上,这好比在平甲板上飞出滑跃甲板的效果,好处不言而喻。% |# y W, W0 u$ m3 ]
- {7 O. v" S8 e2 [5 ^& N! }( i
在着舰的时候,不仅可以加大迎角,降低进近和下沉速度,还便于精确控制下滑航迹,可靠挂钩。有双发推力转向,也不怕低空低速滚转失稳。成熟可靠后,甚至可能改变航母着舰的反向操作,回到更加简单直观的正向操作,而且不再需要高速“砸”上甲板。航母上着舰的种种别扭来自于怕挂不上钩,精确的航迹控制是最根本的解决办法。7 d, I; x! E7 T$ s! h" c
% C8 ]1 I) K, ~, T4 m) Z其他战斗机都可换装,但要看看推力损失是否值得了。尤其是歼-20,最理想的是等涡扇15上机,那时还可以像F-22一样,回到扁平后体,既减阻,又改善隐身。不过这就不是原位换装了,是新的亚型。
; l7 s& S2 f- [; l6 a1 h& `4 S2 Z" `) V, K& h
指节式推力转向可以三维转向,但未必更优越。改变方向的敏捷性最重要的是跃升和横滚,真正的急转弯是横滚后急“拉升”做到的。双发差动推力转向可以实现急横滚,急跃升更不在话下,所以二维推力转向是够用的。更加敏捷的推力转向补偿了不能三维转向的不足。歼-16换装推力转向还是有意义的,但歼-10C就不一定,本来就有点动力不足,再损失一点,可能得不偿失。歼-11B比较老了,可能也不一定有改装价值。4 X9 [# U W; ^8 _# W5 v( k3 v3 A5 P- w4 I
+ Q8 s1 F% \, R5 |
当然,这不是换发动机那么简单,还要修改飞控。好在这些战斗机的飞控都是数字的,修改主要是软件,不需要太多的硬件更改。
7 h1 n9 H* P. O8 Y9 L! y! l$ @ j4 }8 U9 c% n, x$ p
推力转向不仅用于过失速机动,更用于超音速机动。不过推力转向不会取代气动控制,否则万一发动机故障,就立刻失控了。3 y# [* e" k- i; ^4 t# k
2 b/ K9 q4 U! _6 Z4 C' \6 ^/ r1 g* v
期待看到带推力转向的歼-15早日上舰。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