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波音最终挺过了最艰难的时光,第一代波音747成为波音747-100,最终以巨大的载客量、超长的航程和较高的巡航速度(比波音707更快),很快成为民航界的“身份”的象征,成为各国航空公司中无可争议的旗舰,用于高流量或需要“为国争光”的航线。小一点的航空公司即使旅客流量不足以支撑波音747的使用,也采用客货混和型波音747(波音747 Combi),既赢得了面子,又可用来载运一些货物,贴补一点运营费用,一举两得。各国机场虽然需要大量改造,以适应波音747的停机、加油、备件、上下客甚至行李处理的需要,但能够接受波音747也成为机场和所在城市身份的象征,波音747带来的“更舒适、更便宜、更快捷”也吸引了更多的旅客,增加机场的收入和所在城市的显赫。' ~. i, x# G3 S0 y
0 Z I9 i9 a8 v& R7 Q9 O2 D
波音认定空客向超大型客机方向发展是误入歧途(现在证明波音的判断是正确的),但又怕万一赌错了束手无策,所以推出波音747-8作为万全之策,但销路很一般2 s S1 U$ i: v& x; o- z. i* r
) n) R% _+ i& _& ]3 U" e9 k
有意思的是,尽管波音747最初是为了满足货运要求而设计的,波音747-100中没有一架是按货机订货的,直到-200才有专用的货机。随着多年的服役和更新型飞机的投运,很多“经典”波音747退出客运,改装成货机,在蓝天上找回了第二春。专用的波音747货机都有向上掀开的球锥艏门,改装的货机就不费那个事了,改装加宽加大的侧门了事。货机地板经过特别的加强,地面上的滑轮可以帮助航空集装箱在机舱内的移动。) s7 K0 D7 P& p. L0 z
+ _ o1 j8 N5 Y1 I除了民航的客机和货机,波音747的巨大载重量还使它成为特种飞机的平台。NASA将两架波音747改装成航天飞机的运载母机,最初用于航天飞机的滑翔试验,以后用于将航天飞机在佛罗里达的肯尼迪航天中心和加利福尼亚的爱德华空军基地之间运送。NASA还改装了一架波音747SP,用作同温层红外天文观测研究的SOFIA计划。通用电气将一架波音747用作发动机测试平台,波音则把4架波音747改装为特大容积运输机,用于波音787的异地生产计划,将世界各地制造的大型机体模块运到西雅图组装。这些“梦幻运输机”(Dreamlifter)是比空客的A300ST“大白鲸”机内容量更大的运输机,为世界之最。 - U% L d- E r& k : z( u7 f/ s& b0 }; t( d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