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郁闷 2016-2-4 15:19 |
---|
签到天数: 7 天 [LV.3]辟谷
|
初看救世主一书,感觉另类和震撼。毕竟其思维和视角的独特与深刻极具杀伤力。. o# q$ q/ b- E/ G5 b# N: o
男主人公对中国文化属性的反思也颇有一阵见血之感。
3 Z0 I) C' }1 u3 b( h
3 q, t! u: o u+ M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地有了一些新的感悟。毕竟,人的见识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
; @! J. O1 K4 Y* S3 x这本书让我想起了1988年的一部电视片“河殇”。当时也是极具杀伤力,有震撼效果。现在看来,最然批判的还算深刻,但是总体而言是偏颇的,是不自信的。救世主一书给我的感觉也是如此。
7 w k4 A: y2 o& A7 a4 h) z
# ?3 E1 n( E; K) t* |, z$ \( m作者是一个女性,豆豆。其背景我们不得而知。
, B* j5 e9 _5 e4 H3 D0 ?所以,书中的男主人公的思维和见地其实是作者的思维和见地。
/ q. k/ n2 Q* e1 }* q0 i- Y男主人公-丁元英,对自身所属的文化具有根深蒂固的偏见。其基本思想可以概括为:中国文化骨子里是弱势文化,是期盼救世主的文化。欲得到救赎,必先文化转型。其实这个观点和河殇倒是很接近。# p, V% N9 d3 P0 T
& q$ X9 V$ u+ }. o& z8 s4 F3 x问题是,这个判断是否真的成立?
( U/ D: r! _4 B9 H- E! F由于我们对自己的文化了解的总是要深入,对外部文化则往往是雾里看花,越看越美。所以,很多读书人,尤其是见过的市面还不太够,或者骨子里就不是太自信的一类读书人,非常容易得出自己的文化是垃圾的结论。这一点,刘慈欣在其作品“三体”中有很精辟的论述。
7 H+ F1 E$ g' r6 }1 u* p# T2 b: i7 d T
这类人得出这样的结论的依据就是我们文化的现状。不能否认的是,在当代世界,中国文化的确属于相对边缘的地位。对自己的文化不自信在中国这块土地上随处可见。问题是,中国文化在很长的时间里都处于世界的绝对优势地位。一个长期依赖期待救世主的弱势文化有无可能做到这一点?可能有人对中国文化在人类历史长河的地位存疑,认为这是我们的意淫(貌似宇文泰网友在其记录中就是如此)。但是,当我们将视野从微观放大到宏观,将现在倒推到过去,我们就会很容易的发现,以前的中国的确是太牛逼了。这不仅仅是表现在我们灿烂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而且在整体世界格局上,中国在很长那个的时间都处于人类社会中的最顶端。这一点要展开说就太长了。有兴趣的可以参阅韩毓海的“天下”。
/ a* Q5 X$ E( d* _& V, v+ z* g# x8 k7 X$ s2 Z6 o1 w4 x& [0 `5 s$ P, J
很多人,就像豆豆这样,对自己的文化的缺陷看得非常清楚(这不是坏事),但是却只看到别人的优点(这就成问题了)。最终的结果就是把不是救世主的当成了救世主。由此引发了更为严重的问题,即救赎之道。
9 n' d7 G2 ^7 u* C# |1 k0 M! _; O
在豆豆的2部作品中(救世主,背叛),男主人公都具有类似的特征。采取的救赎之道也惊人的相似,即偏门或者说剑走偏锋。救世主中,丁元英采取了破坏性的市场攻击行为,得到了合作机会,整体上却导致了国内生产企业利润的下滑和恶性竞争。在背叛中,男主人公干脆就采取了诈骗的方式获取原始积累。正如作者自己说得,破格获取,表明自身的不自信。
' D# e1 J7 s) u; ]2 H' L& U, |9 Z
2部作品中,女主人公都很象,另类,独特,倒追,义无反顾。而且作者在骨子里对女性具有很深的成见。如,女人的贪嗔痴与生俱来。事实上男人也是如此。但是作者就看不到了。作者自己是女性,所以对自己的缺陷看得很准。对男性则有不切实际的期望。正如其对自身的文化属性和外来文化的判断一样。
5 E S# v8 Q% a2 z$ x
$ y# m3 S2 n; W' T4 ^- a, @同样的,在2部作品中都出现了黑道人物,而且极具教父风范,人情练达,世事洞悉,堪称极品。: K1 V+ _1 Z5 D+ O: M' }
救世主中的貌似叫周剑华,背叛中是一个意大利黑手党的老大。看他们的语言是一种享受,只有上帝可以与之媲美。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背叛中的最后一集的最后15分钟,称得上经典。“平衡和解脱你只能获得一样。年轻人,不要太贪心。记住,你欠我的”。
* b* e5 |' M. y' |/ r$ {' s8 i/ ~* u8 e$ J' e: F, E- L% R
不过说到底,读书人普遍的是小资产阶级情调,强调独善其身。9 ?/ [2 G' Z6 s8 u( A# V6 q
好一点的,士大夫,家国天下。
( V. y- ?; n& I5 N7 R. p+ e4 X再往上,虽千万人吾往矣。到这一步,就已经超凡入圣了。但是即使是圣人,对大多数的民主依然是不报希望的。在圣人眼中,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E/ ~. h, M. c. V* |( s' a
只有更牛逼更伟大的,才有才情和胸怀,要普渡众生,要开启民智,要改造人性。这是佛祖的境界。3 Y3 Z w9 z) [
中国历史上有神仙圣佛的排序。现在看来,非常精准。
) {) C j6 Q6 l" {- [+ _神是具有非凡力量的人,有七情六欲。
1 X8 Y u, k0 x) D5 I仙是独善其身的逍遥隐士,不垢不尘,不生不灭。
! r6 y6 l& g% _) R圣是具有强烈责任感的理想者,入世行道。9 m* y# b j1 [& }: T
佛是悲天悯人的大智慧者,普度众生。
. W: ^3 p& S: O- I* D# Y/ {5 F, F7 Z6 e$ i- G5 r4 k/ q* h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