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衰 2019-4-22 06:37 |
---|
签到天数: 488 天 [LV.9]渡劫
|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17-2-24 09:21:27
|
只看该作者
2 } @' X1 B9 _3 ]
性能PK:各有千秋
) B& x5 r7 `1 [* t5 H+ ^- w7 w$ }% M( M* p" M* b& G$ B( F2 d
中日双方装备的各型山炮性能悬殊很大,因年代久远,一些山炮的资料缺失,故而只能做个简略比较。 B9 L2 u/ Y6 ^3 l$ M) F7 t
+ P6 h9 N7 X9 \# m4 r6 d, I$ x以最大射程而论,中日各型山炮由高到低的排名为:
* G+ e4 J% ]. }; y; @1 X. z F- q1 N$ Y, }6 d5 C) K
1、施耐德M1919型75毫米山炮 9600米' K0 r! l. E' V6 {& ~0 t
2、博福斯M1930型75毫米山炮 9150米 w$ T8 [! J5 Z' n
3、美制M1A1型75毫米山炮 9000米
2 @! a% L% h! }4 c: j# Z4、俄制M1909型76.2毫米山炮 8400米
1 B- \, P. q# e. ^6 D5、日造94式75毫米山炮 8300米6 m# @+ a2 u( L5 w
6、日造99式105毫米山炮 7500米
# w8 c1 o' i% ~7 ~7 O# r7、晋造17式75毫米山炮 7000米
8 P( t, Z" D9 X4 d0 Y7 X7 n8、日造41式75毫米山炮、晋造13式75毫米山炮、汉10年式75毫米山炮、辽14式 75毫米山炮 6400米 R, f" {6 q; V: ]+ U3 {5 h* I k
9、晋造16年式105毫米山炮 5965米) |0 S$ l3 a2 H/ k+ V
10、施耐德M1923型75毫米轻型山炮 5700米0 S, Z2 `* c0 A3 r
11、德制克虏伯M1908型75毫米山炮、沪造仿克虏伯式75毫米山炮、晋造12年式75毫米山炮 4300米/ r6 Z, k+ B' z# d& ~$ ^
12、日造31式山炮最大射程仅为2800米9 b7 ^1 n c S5 O
! z9 y) a# I" Y, x# ?7 r
. w) ?9 I% x3 w% t' B! H% I41式山炮6匹马驮运时候的分解图
' x, S1 m$ q" [0 s9 y! m. f4 S( c
论最高射速,瑞典博福斯M1930型75毫米山炮因为采用了半自动曲柄锁闩、水平滑楔式炮闩,炮弹装入后,炮闩当即自动关闭,击发后炮闩自动开启,退出药筒,因此其射速高达25发/分钟,为各型山炮之冠;日制41式、94式山炮经过改进,最高射速从最初的10发/分钟提高到20发/分钟;其余各型山炮最高射速大抵在5-10发/分钟左右。而日制31式山炮由于采用了分装式炮弹,射速仅能达到2-3发/分钟。
. O8 J7 J8 p2 k. N. F% {1 f- r
4 ^. e; j& c5 M/ v4 l- z: P/ U; g方向射界是火炮一项重要的性能指标。方向射界宽广,就意味着火炮火力控制范围大,选择阵地更为方便。94式因为采用了开脚大架式结构,方向射界高达40度。而其他各型山炮由于采用单脚大架式结构,方向射界大都在4度至6度之间。俄制M1909型76.2毫米山炮方向射界为7度。法国施耐德M1919型75毫米山炮方向射界为10度,在采用单脚大架式设计的山炮中最高,但与94式山炮相距甚远。
1 U9 P( ~ r' d) ]
6 `$ |" n. H8 s, {1 c
! d, L5 _8 m& v: c0 V41式和94式山炮后部的比较,41式山炮大架比较弱,大仰角射击时候容易剧烈震动,远射程时候精度非常差
! J- J' A; M) s% Q- Y: q: p4 v
/ ` w/ D) v& x8 I. j/ T论射击精度,根据测试结果和战场表现,法国施耐德M1919型75毫米山炮、瑞典博福斯M1930型75毫米山炮精度最高。尤其是施耐德M1919型75毫米山炮配有完整的射表,在实战中往往能占据先机。日制94式山炮射击精度紧随其后。日制41式山炮在低仰角状态下射击精度不错,因其弹道低伸,甚至被日军充当反坦克炮使用,战争末期还为其开发了专用的反坦克弹。但是,41式的单脚大架设计得偏弱,大仰角射击时候容易剧烈震动,远射程时精度非常差。国内的各型41式山炮的仿制品也都继承了这一缺点。
( j- O+ n1 ] d, ~* p7 ]$ G2 c& O. Y$ L1 T7 E: d
论弹药威力,日制99式105毫米山炮弹丸重量高达12.34千克,配用的弹种包括爆破弹、杀伤榴弹、铝热剂纵火弹和化学弹,威力最为强大。美制M1A1型75毫米山炮配有榴弹、破甲弹和发烟弹。其中榴弹弹丸重达8.28千克,在同口径山炮中重量最大,威力最大。日制94式75毫米山炮弹丸重量为6.34千克,仅及99式的一半左右,配用的弹种包括高爆弹、榴弹、燃烧弹和毒气弹。日制41式山炮弹丸重量与94式相仿,配用弹种包括榴弹、榴霰弹、穿甲弹、破甲弹和白磷弹。而德制克虏伯M1908型75毫米山炮,及其中国“山寨货”——沪造仿克虏伯式75毫米山炮、晋造12年式75毫米山炮都只有榴弹和榴霰弹两种炮弹。其中榴弹重5.3千克,弹体为生铁铸成,内装黑色炸药135克,配着发引信。榴霰弹配20秒着发/延时双用引信。这两种炮弹的威力远不及同口径的日制炮弹。法国施耐德M1923型75毫米轻型山炮弹丸重量仅为4.5千克,威力也偏弱。5 f0 y' i, V7 E0 w
6 `, w% {" g* U$ w4 N- }
# \1 A l) J: G; {
骡马牵引中的41式山炮
0 r9 ^/ [$ k; @ w
4 X6 G. a, P2 r; u. g4 z" i3 R论机动能力,法国施耐德M1923型75毫米轻型山炮最为轻巧,全炮重352千克,往下依次是:" G$ X0 K( ^. s! ]
8 T9 d6 P" O$ U" c/ o8 n0 g) v
德制克虏伯M1908型75毫米山炮、沪造仿克虏伯式75毫米山炮、晋造12年式75毫米山炮 405千克1 ^0 e/ k5 E$ P% z* H# G
日造94式75毫米山炮 536千克
, Z" J5 y; p; h& h3 C5 Z5 ?0 y日造41式75毫米山炮、晋造13式75毫米山炮、汉10年式75毫米山炮、辽14式75毫米山炮 540千克$ B1 r8 X; e6 k# }2 u+ j
美制M1A1型75毫米山炮 653千克
, A5 N. }, n( X' t法国施耐德M1919型75毫米山炮 677千克
* _% [( E' s* \瑞典博福斯M1930型75毫米山炮 785千克$ k- O. u9 N1 A4 w+ Y" e8 u
日造99式105毫米山炮 800千克
. W9 ?$ z5 c/ p, w. {$ m3 G晋16年式105毫米山炮 850.5千克- y& [" J% B7 {4 R
* \6 H% Q/ B9 h0 ?0 g以上各型山炮均可由2至4匹骡马挽曳或拆成几部分,分别由数匹骡马驮载。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欧美制造的山炮是盎格鲁撒克逊马的驮载标准来设计的,拆解后每个部件重约100千克左右。而中国骡马体型小,驮载能力仅及欧洲马的一半左右,往往股役不久就被沉重的山炮部件压垮。于是,中国山炮部队只能购买高价的华北大骡子伏炮。周家口骡马市场耐力最强的大骡子一天可跑32千米(标准行军距离),但这样一头肘高尾顺牙白齿亮的壮骡,负载力只有85千克。1938年,第2集团军司令孙连仲向蒋介石报告:“所属第5山炮团1连经鲁南转进,骡马长途驮载,十中有九鞍伤甚重,瘦弱不堪,连鞍具都需人力搬运……”。迫不得已,中国军队只得将山炮部件继续拆卸,让每匹骡马负载下降到80千克左右。即便是如此,在许多时候,中国军队还得靠人力来背负山炮部件。当年中央军校炮兵科的单炮教练中,就有“人力挽及停止”科目。抗战后期美国援助中国大批M1A1型山炮时,考虑到中国骡马不堪重负,还特意通过驼峰航线,往中国内地运进大批印度骡马。5 T l0 g5 ~3 W& M: M* G
1 A4 x. H% z0 p相形之下,日本从明治时代起,就引进盎格鲁撒克逊马和阿拉伯马,经几十年选育,培养出高大的东洋马,驮载能力远强于中国骡马。非但如此,日本针对中国战场环境而设计的94式山炮,可在3到5分钟内分解成11个部件,并可在10分钟内重新组装起来。分解后最重的炮管,也不过95千克。其余10个部件平均仅有45千克。
0 x, H' F" A4 G+ W, i# J- p7 o5 [% P. h, I
综合考虑射程、机动能力、威力、精度等各项技术指标,日制94式山炮才是最适宜中国战场环境的山炮。
7 B7 Z% ^! d4 I, @4 s+ R- j1 S/ o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