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要从科举基础制度说起
& T. u! z6 A0 g1 T2 M以清朝为例,县试考前一月,知县将向全县公布考试日期,而考生如果想参加,就必须到县里的招生办——署礼房报名,除了填写自己的姓名之外,还要写清楚年龄、籍贯、三代履历等等信息,同时还必须要有人做担保,一般是有一定地位的乡贤。7 d( z% |7 g+ J) e
5 P' S6 R4 q$ ~; e% _2 k( i) P
担保的内容有几个方面,一个是考生的家世必须清白,不得是倡优皂卒的后裔;二是不得冒籍,因为每个县的录取名额都是有限的,只对本县子弟开放;三是不得找人代考,由于当时不能照相,只有担保人才清楚考生的面貌特征;四是不得瞒报父母丧事,服丧期间不得参加。因此,应试名不关关系考生自己,还要牵扯一大堆家庭信息,另外也关系到他的担保人,相当于后者为前者背书,一旦名实不符,就要承担连带责任。此外,考生之间每五人必须互相作保,如果一人有问题,其他四人连坐,而担保人也要治罪。, k9 |+ \, _$ @2 t b; p# f' o
4 U, e( |$ N9 }- q F7 |$ @5 b到了府试,就更加严格,又增加了一名担保人,考过后把录取名单呈送上级批准,其中的应试名等信息自然要经得起推敲才行。更上一级的院试,再增加一名担保人。
# O) `: p5 s1 |; v( T' y0 R v6 x( m# s) v
因此,应试名及考生相关信息,在当时的科举中起着类似今天身份证的作用。
+ `4 D5 l# {3 P) U+ [7 B2 [" p; C4 {7 U& N
根据有关记载,考生报名时要填写亲供、互结、具结三块内容,大致如下:
5 e" X! p) {0 f: [9 b
3 a; _; ~0 j& ^5 _4 s4 j( H2 j% o1 |2 F一,亲供 m9 E7 F3 z# S! c z8 ^( H
本身姓名,年岁,籍贯,体格,以及“身中面白无须”等文字体貌特征。 同时填写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三代存殁履历,过继的人要写本人亲生父母三代。 t3 B& Q, U8 h
) c M j0 I6 H. Y5 i$ u二,互结:
$ }4 q9 l, W# K) ]2 t* ^5 f) B考生取具同考的五人,写具五童互结保单,作弊者五人连坐。
0 J) W8 ]+ t# M; }4 K+ B8 i( g# s/ X1 c, H- r' k. P( L
三,具结:1 ]6 S) P$ J: x( p. S# W
请本县廪生具保,称之“认保”。保其不冒籍,不匿丧,不替身,不假名,保证身家清白,非娼优皂吏之子孙,本身亦未犯案操践业。
$ I0 w, b1 z; q* @7 T1 E; g0 z
* c1 y# H0 k" x O2 N完成以上,才能获得考试资格,名册分存县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