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6-9-4 09:56 |
---|
签到天数: 2 天 [LV.1]炼气
|
本帖最后由 萨苏 于 2013-11-25 10:24 编辑
+ J8 k: D& k# o$ b0 y8 o; E" t2 ?* n
0 W% @) p6 Q% ?: P/ p# a
6 t3 U( U/ g) D$ H2 x8 J雷颐先生,无论照片还是画像,都是一副肃然的样子,和本人实际出入极大6 |' \' F4 `/ h Y
8 ?+ i2 F4 x. K( d$ g今天参加一个沙龙的活动,遇到历史学家雷颐。原来以为这位老大研究党史的,只怕有些呆板。不料谈起来却发现此人妙语连珠,是个十分有趣的老爷子。" X/ m. B, d) i: ]$ V! l
9 ^; q9 |% U5 ? v
一说话,他就拿坐在对面的李x贞老师开起了玩笑。两人都是近代史所的,所以底细知道得很清楚,于是雷先生便点出了李老师死穴 ―― “哎呀,研究历史的,不见得什么都要知道,有的事情我甚至最好不要知道,不敢知道。你看李老师,坐她旁边的王老师,就是她家先生。有时候遇到一个课题,搞不明白。李老师说我不行我给你找我老公啊,这个事他清楚,让他给你说说你就明白了!我......我说还是算了吧。”他转过头来,笑道,“为什么呢?因为他家老王是总参三部的......大家都知道总参三部是干什么的,我还是不要知道那么多总参三部在干什么比较好吧.”
3 V0 `( @9 q! e. z; D2 w, V# X! z9 G& C
一时众人哄堂大笑,没等笑声落下,雷先生又转而开始对上了张宏喜大使:“哎呀,你们外交部的老人应该多做些回忆啊,这里头有意思的事情太多了。”
( @- C+ w8 c) J( M/ H; A& Z
) ]' ]. [4 w+ G0 I7 a4 e
" `9 A* s1 i" c3 c- `7 J
张宏喜大使8 T7 G- C5 X- N' n8 I' z
和罗慕洛颇有几分相像的张大使就笑嘻嘻地听他讲。雷先生这样说,似乎跟张大使的性格有关。
* a- B' v+ w& e$ Z+ |+ X# e
/ a2 F/ v! O* m& n张大使退休以前,那可是特命全权大使的干活,用外交部的说法,这“特命全权大使”可不是一般人,住的宅子门上挂国徽,出门车上挂国旗,这个待遇在国内谁敢想啊?张大使便是执行过多次重要使命,打过无数外交战役的。当年跟对方国家发生冲突可以直入人家皇宫给中国争权利的主儿,但采访退休以后的张大使,人家自己说,上街买菜,该排队排队,该还价还价...... 还一个劲儿检讨自己工作时候忙,顾不上读书呢。
R7 j, x6 |8 y/ k" M( k$ o6 W$ c& R& p/ m4 q' r- Q
雷先生显然不想放过这位外交战线的功勋人物,于是继续推动张大使多写些回忆。为了说明外交战线有太多值得写的内容,雷先生根据自己了解的说了几个这方面的故事,让人大开眼界。
# {; O j& D% j% F. J4 @/ Y
B1 |) R% u Z9 t/ k7 x雷先生讲述的,大多是那个动乱时代中的荒唐事情,顺手摘录两则。' o8 ]; H5 ^" c8 `1 |! x. C# i
- J/ m g, e1 G+ c% E0 |
早请示 晚汇报; T/ G4 y1 T# u) A+ T8 K, K
8 C$ q: I! y0 Q3 m, Z5 q
话说文革期间,中国一度流行忠字舞,早请示,晚汇报。这对一个泱泱大国来说多少有点儿热昏。不幸的是某些脑筋短路的家伙认为全世界人民都应该跟着我们热昏。于是阿尔巴尼亚外宾来访的时候,有一位官员居然要带着人家去参加对主席像的晚汇报。
% b8 {& n0 A. e' \: ?5 C5 X7 F' a' W/ b4 D# f
人家不干了,说我们对霍查也没有这个项目。
4 y! J) l. z- B+ R# a0 w
& B* F! ~% Q9 @/ l! l; ~6 ^" W! ~这位官员便对翻译说,你给他翻,你们的领导是贵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领袖,我们的领导人是世界伟大的无产阶级领袖......- s; M5 b/ a" v: ~6 c
' C( |; ~. \8 E5 Q无法想象对方听到后会有怎样的感受。翻译毕竟是干了多年外交的,最终顶住了,硬着头皮没翻,避免了一场外交上的轩然大波。0 `: o# w& E# _3 B4 \
5 ?' o" k- P! d* x1 ^' _- P' B翻译做得虽然正确,在当时却是一种很危险的做法,如果碰上个糊涂或者想借题发挥的领导,那还指不定如何结局呢。幸好事后是汇报到周总理处,对这类事情本来就十分反感的周恩来乘机下达通知,下令外交部门不得再要外宾参加这类活动,强人所难。
' r* d3 o; a1 Y" \: j; J
( Z0 p6 {* s) m( t) A还有一件事也是关于翻译的。( L% z2 `5 W7 U! b/ p$ V8 P
$ }- T) _9 y0 R% a9 S
在文革中有一段时间流行说话前先说一段毛主席语录,比如顾客会说:要斗私批修。这西红柿多少钱一堆?售货员回答:为人民服务。不论堆,论斤,五分钱一斤。顾客: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太贵了,我还是买萝卜吧。
7 L8 y( t& v: ~ w# l9 ^6 }
1 e5 m, S8 I% f) F. u结果,人民大会堂招待巴基斯坦外宾,服务员也是如此,先抑扬顿挫地来了一段语录,内容是:“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打败美帝国主义及其一切走狗!”然后才开始服务工作。
' F# f, B2 g/ g& ?+ @/ F
/ [$ T8 T) ]7 p* b; a* z3 u. b; C翻译刚要张口翻,被领导悄然制止了 ―― 巴基斯坦是美国的盟友,如果这一段翻过去,只怕客人不仅是十分尴尬的问题,闹不好会认为是中国方面在暗示什么。5 `" q2 B4 |* R A5 q3 |
7 i% G$ o& e m& ~' q
事后,这种说话前先念语录的做法在人民大会堂也被总理封杀。
2 v/ s7 C. n* t0 M$ w% ^) B* b
( A; M2 p6 R, d2 \7 F最让人胆战心惊的有一次毛主席,周总理一起接见欧洲外宾,对方非常热情,但有一位热情过度了。推测是因为新中国领导人当时到欧洲出访的官员中最大的是周总理,这位对周总理是很崇拜的,所以见面之后,一高兴就用外语喊了一句“周总理万岁!”! f, d& ~' g+ k
& w& e$ L1 E8 \) G# I9 b) I
周恩来在外交中威望极高,甚至引来外国人的崇拜,但这种崇拜有时候会造成莫名其妙的问题
& k0 Z% X- d) }; f4 }$ M
0 @/ x P! e" |这下子外交系统满座皆惊 ―― 但见周恩来用严厉的眼神狠狠地看了翻译一眼,翻译顿时心领神会,这句话,也没有直接翻译过来。应该说这充分反映了当时外交人员的敏捷和反应。要知道这句话翻译出来,外国人虽然多半没有恶意,主席也未必在意,但会造成怎样的混乱,那就不知道了。这时候,“千金不如一默”得到了极好的铨叙。' a3 H2 n/ \3 d. P' |
8 m0 {- j7 r( G6 S! v荒唐岁月,或许才有这样荒唐的故事。2 Y- r: N0 P3 `" I5 _3 k
( }8 v4 s1 ^7 {" x4 g" H[完]
4 C$ t; H( A0 c4 g8 K' n7 W% P
0 W4 x; f) p7 z! L, l9 A注:事后和雷先生核实,才知道上面文字有些错误,喊了“周总理万岁”的,并非欧洲客人,而是来自澳大利亚的,其原因也并非和总理出访有关,而是因为他看了二战时期中国战场的纪录片,其中有周恩来总理慷慨激昂的演讲场面,令其十分钦佩,乃至一见到周总理就热血上头了。
$ B- _* T$ w r7 W
/ N2 |, R& ]- b4 P" U+ X7 @其实,就算不热血上头,老外也不会认为喊谁一声“万岁(Long Live)”有什么了不起,只是他们不晓得,在东方,这已经绝对是个很严肃的政治问题了。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