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听说成都有人看到天上一个大三角的UFO。不知道是什么,那就只能是不明飞行物了,可不就是UFO嘛。后面紧跟着一架歼-20,估计是好UFO,所以歼-20好脾气一直跟着。
; `, W Y0 K$ d# I1 z2 V9 \2 k; K9 _* M" Q* ^
无依据初步推测:% O3 l. ^7 a8 G `2 g
, Q7 O2 a" v) M1、这是无尾三角翼,无平尾,也无垂尾。
" s5 R% \: O+ a& r! Q$ h! T2 Y. M( {% [) \6 |
2、这是两侧加莱特进气口,不是中国至今主流的DSI进气口。这应该是出于更好的超巡性能来考虑的。
4 z1 k9 \/ V4 `) ^* W$ N4 X6 V1 \3 s# C0 ^/ N" w; P+ `: ]
3、这是2+1发,不是3发。也就是说,左右两台是真正的推进发动机,背上那台是APU,用于发电,背上进气口同时提供冷却空气。* B' k2 a9 ^" t; s7 t0 T
( f! Q& T- Y# S1 t5 }* Q3 ~
4、机背不大可能是传说中的冲压发动机。冲压发动机靠冲压产生压缩,所以布拉莫斯等用冲压发动机的导弹索性把进气口顶到最前端。成都UFO的背部进气口在中机身了,附面层一路堆积过来,还冲的什么压?冲压式也适合在特定的高度和速度工作,反舰导弹、巡航导弹最适合。冲压发动机的工作范围不宽广,“流星”导弹就有高空追到低空再追回高空时,发动机工况变化太大,结果闹情绪的问题。战斗机发动机要求的工作范围至少不小于导弹,在理论上可以在冲压和涡扇之间不断转换,但这样的转换不容易,哪能说转就转。7 P% ^ K/ z" x( a
+ I1 d e0 U. @2 Y& x& |/ l5、三个喷气口中间那个也是APU的喷口和冷却空气的散热口。
( u' L- V9 H- Q& f$ N; D
+ v6 Z S, o6 s7 U3 Z6、喷口不是F-22那样的二元喷口,而是像YF-23的“排水沟”式,喷气损失小,隐身好,而且底板可动,具有事实上的推力转向能力,而且转向喷口与发动机分离。3 A0 y6 D$ d- b& q% p. b
# j j$ e0 c" L0 z1 F5 Q: m
7、翼尖两段式副翼有点看不懂,好像可以在开裂式和侧立式之间转换。开裂式好理解,B-2就是那样的;侧立式像传说中的轰-20可升降尾翼了,只是没那么大。不过两侧四个竖立面,面积也不小了。就是没看懂怎么在两个模式之间转换的。+ l8 m/ ~. q/ x& C
4 [" g: O' |& d l初步推断:" Y" H: l; L8 D4 @+ I) k7 M! t( k
3 }$ a8 ], E* D0 m
a、隐身:A+,不说别的,彻底无尾,只有B-2那样的无尾飞翼能比。0 ^5 P7 V1 \, A& X# p
9 P# P/ y2 I% E3 V
b、超巡:A+,发动机可能是两台涡扇15,飞机比歼-20大、重,但减阻到位。2 V" Q/ _. ~5 d9 k; E: H, D
" s' i& L g$ r; k7 y; E( o0 U* _
c、超机动:A-,两段式副翼可以变身为四全动垂尾,这就比一切无尾飞机强N倍了。大面积后缘控制面和一定的推力转向能力相结合,超机动如果达不到苏-57那样的变态水平,至少也是吊打四代机的。0 g& g: v: V" H/ X$ F2 B
5 m5 S# H. K+ [2 ^6 K8 f6 u+ |
你问我怎么知道的?我不知道啊,盲猜的。8 C: G+ C# ?" M }4 |) v4 Z' Z; m
* c. j+ Y, v, j4 P$ e/ M( P要问我“拿图来”,我像是有图的人吗?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