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24-10-1 19:30 编辑
2 ]4 M/ M. Y: c! u1 E, ?& D- l' E6 s$ m
4 x) o2 D# S; z. @# h
! p0 H& r+ l/ J. L! D! W- H; U据6月15日卫星图像,武昌造船厂的码头附近聚集了好几艘浮吊,应该在试图打捞什么。这就是近来“武昌核潜艇在码头翻沉”的消息的源头,在欧美媒体上传得有鼻子有眼。传闻里特意指出,中国核潜艇传统上是在葫芦岛建造,但在加速建造核潜艇的时代,武昌也开始建造核潜艇了。这艘翻沉的“周”级是最新核潜艇,但不清楚是否已经装填核燃料。翻沉后,码头汇聚了好几个浮吊,应该是在打捞。事故凸显中国海军训练水平和安全意识低下,“百年海军”不是想扩就能扩的,云云。" q" s* R0 y0 a1 O
2 V Z7 u: i8 L- l$ ~& v$ ]/ i8 w6 W武昌确实有海军造船厂,专造常规动力的潜艇。武昌可能改建核潜艇吗?9 e/ i: q3 M0 O4 [6 p
9 x0 f8 Y# f$ X常规潜艇和核潜艇都是潜艇,但建造不一样。涉及“核”的东西尽管和常规的貌合神离,设计、建造、质检、交付都不一样。比如说,中国人制造化工阀门很久了,但前些年可用于核电站的阀门最终研制成功,还是当作重大突破来报导的。建造场所的核资质也是一样严格要求。
3 `$ ~ \: b$ L1 s/ }2 p. @ r
; r. c; ~2 t& T( }+ h) S这不等于武昌不能造核潜艇。但核潜艇的建造在全世界都是在海边小城市,距离大城市有一定距离,但又不能离工业中心太远。! O; j1 o6 r2 G& ~ K2 a, Z
! {+ c, Q. B+ i
美国是在康涅狄格州的格罗顿(GD Electric Boats)和弗吉尼亚州的纽波特-纽斯(HII)建造的,格罗顿本身只有不到4万人口,距离纽约约200公里,距离波士顿也要100多公里。纽波特-纽斯大一点,本身人口18万,不远的诺福克约24万,但这里都是“海军人口”,平民很少,华盛顿、巴尔的摩都在200公里开外了。英国地方小,Barrow-in-Furness距离曼彻斯特和利物浦只有100公里样子,但本身也是只有55000人的小城市。法国核潜艇在瑟堡造船厂建造,距离巴黎和南特至少300公里,小城市本身只有25000人,100公里外的勒阿弗尔17万人。俄罗斯的Sevmash造船厂在斯维尔德洛文斯克,位于面向北冰洋的白海海岸,本身人口不到20万,但离圣彼得堡至少七八百公里,莫斯科更是在1000多公里之外。% M5 ~- M2 t6 r$ ]$ V* K" w
6 F+ u0 F3 H* d/ x: A3 {/ \
中国也是一样。葫芦岛之所以被选中,也因为位居天津、沈阳、大连等工业中心中间,但相距都在400公里级。( G+ e" ^ Q0 A$ `9 \" |
0 ~5 c# r! _( n) ^
武昌是武汉三镇之一,武汉人口1300万,没有人在这样的人口中心建造核潜艇。
0 V" K; n/ V {2 m0 K# N& E3 {: `" B1 _
其次,武昌地处内河,武汉至安庆段航道深度已经加深到6米,万吨海轮可以沿江而上,直达武汉。但货轮核潜艇的船型有本质不同,货轮干舷高,吃水浅;潜艇几乎没有干舷,吃水深。武昌建造的039级潜艇吃水5.3米,轻载的时候可能吃水还可以减少,或者直接用驳船装运到长江口再放入海中。
, ?6 h0 m: p0 a/ \3 |+ N* V) u9 p$ J
问题是,常规潜艇在4000吨以下是有意义的,核潜艇在4000吨以下就缺乏意义了。5 m; r; @) x: F/ X, H N* R" x
N0 l6 D, b- E; q) U& K6 I$ N% F6 W5 W
“弗吉尼亚”级是8700吨(Block I到IV)到10200吨(Block V),吃水9.8米,这样的潜艇从武昌自航出海已经不大可能了。驳船装运既麻烦,又不利于保密,到长江口还要再下水一趟。& e1 u: K* M0 k; A$ O
' w) c" Z" M1 G0 @/ b2 p简单说,武昌根本不适合造核潜艇。
6 e9 j) S, s# I* C( j
8 ^6 a; P0 b. o1 Z/ A已知的中国核潜艇里,没有“周”级。这当然是北约代号,“夏”级是091,5100-5600吨(早期和晚期型号差别),“商”级是093,6700吨,“周”级大概对应于095,不可能低于8000-9000吨。作为参照,俄罗斯的“亚森”级是12000吨,双层可本来就增加吨位。
& v+ V. q% u$ W* E' F" [ W! F1 ?$ F" s- r
( Q" o0 P0 K& z$ c, W$ ?) y7 k Q2 K$ m% Z, K/ D
这是4月26日的卫星图像。有意思的是,码头上是“新型潜艇”,左面是为巴基斯坦建造的“汉格尔”级,就是039B。这是3500吨级的。两艘明显是近似吨位的。也就是说,“新型潜艇”根本不可能是核潜艇。+ p! R7 t# Q% D5 j
, D3 |" _9 N& V* e' Y
6 w3 _( K, b. j' D
# k' c0 x- z& C! N5月29日的卫星图片还有一艘潜艇停靠在浮码头旁边,但非常模糊,几乎不能提供任何有用信息。* |, B& O8 O( ^6 K
4 \! N: n& N x8 K但“核充电宝”的传说一直流传。039插入一个小堆用于低速潜航,这是可能的。这算核潜艇吗?一般说来不算。不过这不要紧,问题是武昌造船厂的码头上有新潜艇翻沉吗?
# H k3 A, q+ C/ [# L
- K$ W5 Z8 [% \% j! \" V8 I' w西方提供的证据只有汇聚的浮吊,在浮吊到达前码头上是否有潜艇停靠并无直接的图像证据,只有此前码头上停靠过采用X形尾舵和“蘑菇形”围壳的“新型潜艇”的模糊图像。这艘潜艇可能交付出海了,也可能翻沉了。但要是翻沉、打捞了,已经好几个月过去了,应该有新的卫星图像证实。现在还没有看到。消息是9月26日由《华尔街日报》首先透露,9月27日有人向美国国防部求证,得到匿名官员的证实。这也是消息在这些天传起来的原因。据说这是对9月25日中国发射洲际导弹的“反击”,用美国的情报能力震慑中国。如果这也行,那美国国防部造谣的水平太低。BBC向简氏军事年鉴求证时,对方也认为证据不足。但幸灾乐祸的人还是不少,连乌克兰媒体都喜形于色。中国外交部被问到的时候,表示不掌握有关消息。大概真是被问懵了,否则可以说“向有关部门询问”,因为这明显是国防部的事。
9 l" P3 g: @9 W7 l8 s+ ?3 [- l7 L# m( ?0 d$ @1 y' e+ c
个人认为,039在码头翻沉不是没有可能,插入“核充电宝”的039都不是没有可能,但095不可能。但打捞为什么不用浮筒、浮箱,而是用浮吊?几千吨的潜艇要打捞出水,这几个浮吊好像吨位不够。
6 K4 i8 \& h0 `/ u- a7 K% C7 B
; {8 O$ `6 {& R2 X! P2 ^5 I$ J“核充电宝”很小,功率也很小,“燃料包”应该很小,可能不需要在造船厂就装填核燃料,也容许在使用中中途更换。不过这在世界上还没有先例,需要更多信息才知道。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