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5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时事热点] 气候金融与气候投机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7 03:50: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21-11-16 14:32 编辑

COP26的一大成就是把格拉斯哥净零金融联盟(GFANZ)推到了前台,这是西方金融业试图主导气候金融的举措,牵头人是联合国气候行动和融资特使马克·卡尼(Mark Carney)。

卡尼是个有意思的人物。这个60后是在加拿大西北特区出生的,小时候就搬家到埃德蒙顿,后来去哈佛读经济,到牛津拿了硕士和博士。他的博士论文是《竞争的动态优势》。

毕业后,他在高盛工作,2003年转任加拿大银行(加拿大的中央银行,相当于美联储)担任副行长,一年后转任财政部副部长。2007年担任加拿大银行行长,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的表现受到好评。2011年,他兼任G20组建的金融稳定理事会主席,这一时期他还是国际银行间清算委员会主席。2012年,他受邀担任英格兰银行行长,这是英格兰银行300多年历史上第一次非英国人担任英格兰银行行长。他在2020年3月卸任英格兰银行行长职位。现在的主要工作是代表英国出任联合国气候行动和融资特使。

融资一直是气候行动的焦点之一。发达国家去碳化需要投资,不发达国家的无碳-低碳发展更需要投资,多少年来,西方投资口惠而实不至。巴黎协定承诺在2020年前每年提供1000亿美元的气候融资,基本上成了泡影。GFANZ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

融资渠道有多种,包括银行贷款、风险投资、私募、共同基金、捐赠基金、购买股票或债券等,这些渠道可以引导资金流向,促成既有助于碳减排又可盈利的投资项目。格拉斯哥净零金融联盟(GFANZ)成员包括450多家银行、保险公司、投资者、证券交易所、评级公司和指数供应商,资产总计高达150万亿美元。在理论上,这个规模足以在2050年前融资100万亿美元来投资于新技术开发应用,也足以为企业和金融机构推动自身重组铺平道路。

GFANZ承诺将制定“基于科学”的目标,投资重点是2030年大幅削减排放,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为推动转型、企业碳减排、激励有助于抗衡气候变化的行业实现增长提供资金,并每年报告进展情况。

GFANZ还要制定金融业净零承诺的黄金标准,建立新的国际机构,制定以公开、可核实的气候信息为基础的国际净零金融会计标准。这是第一个针对清洁发展机制(CDM)和联合履约机制(JI)温室气体减排项目开发的独立的、实用的基准,为项目开发商提供了完整的方法,以确保CDM和JI能够产生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真实可靠的环境效益。标准由世界自然基金会等若干国际组织发起,经政府部门、环境组织、私营企业和认证机构等利益相关方长期协商于2003年正式推出,定期更新。

GFANZ还要主导碳市场的建立、监管。欧盟和英国已经启动碳市场,中国刚开始试点,美国还没有建立碳市场。各国碳市场的互信和核算也需要统一规则,并保障透明度。全球会计标准组织、美联储、英格兰银行在内的金融监管机构已经在共同制定审查和披露标准,实施金融监督,但具体细节还不清楚。GFANZ还要对经济脱碳化中的机遇识别、风险管理、公平竞争提供工具箱,并将各国中央银行、金融监管机构和主管部门一并纳入绿色金融体系,这是气候金融的另一个说法,但也更加广义。

气候议题以逆转气候变化为中心,绿色议题则扩大到更加一般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绿色金融的核心是加强金融对气候行动的主导作用,包括绿色融资、绿色货币政策、绿色量化宽松政策等。简单地说,资本主义绿色化了。

绿色经济当然是有收益的。联合国估计,绿色经济可在2030年前在全球创造6500万个新增就业机会;在2020-30年间投资1.8万亿绿色产业,可在五个领域产生7.1万亿美元的总净效益,比如预警系统、具有气候抵御力的基础设施、改善旱地农业作物生产、全球红树林保护和更具抵御力的水资源。世界银行估计,在未来15年里,需要投资90万亿美元,但这些投资都是可以收回的。另有研究发现,向绿色经济转型可释放新的经济机遇和工作机会,平均1美元的投资产生的收益为4美元。联合国2018年发布的《新气候经济报告》称,据保守估计,大胆进取的气候行动到2030年可带来26万亿美元的直接经济收益。

在融资方面,2020年年初承诺实现净零排放的金融资本总额为5万亿美元,而11月初则达到了130万亿美元。

必须说,在一大堆令人眼花缭乱的数据里,存在很多不一致,更存在很多空头支票,但西方试图主导绿色资本主义的用心昭然若揭。绿色金融不仅是经济的事,更是政治的事。

西方从科技进步带来的生产力进步开始,走向发达。西方已经习惯于经济和科技上遥遥领先于亚非拉。但雁阵里长出一个大飞象中国,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领导权眼看不保,气候与环保成为新的着力点,西方正在力图打造绿色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这是领先中国一步的最后希望。

西方的发达是从金色资本主义开始的。这是“古典资本主义”,唯利是图,但鼓励超越阶层的个人逐利。与富裕的权利来自阶级的封建社会相比,这是共同富裕了。金色资本主义也确实首先将欧美带入富裕社会,

但金色资本主义的弊病也越来越明显。尤其在全球化时代,金色资本主义加速财富向资本集中,劳工阶级则面临工作机会流失、环境污染的问题。资本主义需要政治正确才能继续生存,绿色资本主义闪亮登场。这一次,无条件的逐利不再是号召,人类福祉成为旗号。

不过绿色资本主义到底能不能成事,并不是几个有才华、有光环的金童玉女就可以决定的。比如说,GFANZ有150万亿资产,但这不等于有150万亿可投资的资金,更不等于有150万亿可用于绿色投资的资金。不管金色绿色,银行最终是要营利的,换一个颜色只是有可能把部份短线营利转为长线营利。

不管是联合国还是谁,绿色投资创造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收益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直接的。比如说,灾害性气候的避免肯定可以折算到经济收益,但这不是投资银行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真金白银;生态改善不仅提高人们的健康、降低医卫开支,也拉动旅游产业,问题还是一样,投资银行难以通过这些间接收益而得益。政府可以进行公益投资,最后的收益以税收或者降低健保开支来体现,但这对投资银行不行,他们需要更加直接的汇报。银行不是不可以进行公益投资,但这和主要是公益投资还是有巨大差别的。

政府投资也是有限的。西方受到社保开支增加、税入降低、基础设施老化的压力,很难在绿色投资方面大举扩张,更难如巴黎和格拉斯哥所许愿的那样,向第三世界提供巨额绿色投资。

对第三世界的绿色投资是否能达到绿色目的,这也是有疑问的。第三世界毫无疑问看到了道德杠杆,不断利用国际舞台大力撬动,期望绿色资本主义帮助他们一举脱贫。但宏大设计与地气常常脱节,绿色与生存是有矛盾的。饥饿、贫穷的人们拿到天上撒下来的钱,首先是买肉吃,多买几件衣服,草棚换瓦房,多生几个孩子,甚至弄个轻骑、小汽车。这些都是提高生活水平的,都是人权,但也都是增碳的。

更重要的是,不管什么绿色产业,尤其是绿色能源,最终可能都绕不过中国。在当前的政治氛围下,尤其是在“重建更好世界”计划的背景下,欧美融资最后用于购买 中国制造属于政治不正确。但依靠欧美的太阳能电池板、风机、特高压输电,可能在成本上是不可承受之重。欧美要搞与一带一路对着干的重建世界计划,离开再工业化就是经济上不现实的,更是政治上不可持续的。但欧美要是做得到再工业化,也就不急于与一带一路对着干了,而是正面进攻中国市场。

绿色资本主义弄到最后,可能就是个绿色金融,或者说以绿色为名义,通过主导金融规则,收个智商税。资本主义说到底还是金色的,所有金融杠杆到最后还是要落到供应链这个支点上,才能撬动任何事情。亚当•斯密到卡尔•马克思都没有看走眼。

中国可以陪欧美玩,但以不变应万变,坚持“发展是硬道理”。不管资本主义如何变色,中国坚持社会主义,把世界的供应链牢牢地栓在中国,不仅带领中国人民共同富裕,还要带领亚非拉人民共同富裕。

评分

参与人数 8爱元 +66 收起 理由
常挨揍 + 12
老财迷 + 6
colin1992 + 10
勤劳工作的猪 + 10
喜欢就捧捧场 + 2

查看全部评分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11-5 22:57 , Processed in 0.038452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