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273|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济] 一叶知秋——经世济民之学在中国(8)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6-27 14:41
  • 签到天数: 13 天

    [LV.3]辟谷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6-23 19:54: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05年以后,小虎每年都得跑回国去待上半年,贴身观察正在崛起的中国。: l7 f7 H' W4 S- O  R
    小虎虽然是中国人,中国的地方跑得却没有罗杰斯一个外国老头多,实在是惭愧。0 {  k+ L% a1 t8 e+ e8 M" [( u$ y
    我没有罗杰斯那厮骑个摩托车环游中国两圈的勇气,却也知道,没有经常性实地和当地人民接触的投资者绝对是不合格的。
    4 D/ `& ]9 w+ ?3 e8 L" Z  a0 |这一点,纽约华尔街和伦敦金融城的那些坐办公室的金融家是不会懂的。& L5 M/ R4 x/ B+ e0 C7 v: I
    不过,好在我也有优势,那就是我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认识中文,会唱江西广东福建土调,秀才不出门也知天下事。这点罗杰斯别说开摩托车就是开火箭也赶不上老子。9 w# Z8 P0 Q  K5 \8 [

    $ Z2 B; j# T, B* Q-----------分界线--------正文开始; m, M1 a  Y! Y8 {, A

    ; X# }0 v- G: G6 l+ T闲话不提,单表中国的生产和消费问题。
    . C% E  M5 D7 ]" c1 A5 J5 `6 a' V' A% f" P9 F4 _4 o( n& l! y
    小虎前面几个帖为何遭人诟病,究其原因无非是比较关注描述现象,没有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9 _" c7 i- `8 [+ P6 h% }( z; z# G( d
    也就是说,缺乏逻辑,没有故事情节。
    ! e1 ~0 m5 F% G% p' F: V3 r, i: K) ?5 N/ w+ D
    这个帖子就是我综合以前帖子中的资料讲的一个故事。
    0 r7 B! G8 z4 u
    3 f  t# o! l; `+ K注意了,阴谋论又来了,大家赶快收衣服。
    9 N5 `. J6 _' G/ t  S) q6 h2 z8 {( R
    人类的经济生产活动,无非是把投入的各种生产要素搭配起来,得到不同的产出的过程。
    9 S) d+ s4 u" M4 g$ t5 j
    * p% a; w6 i6 d$ H  ?* w它可以分解成两个方面:(1)生产要素投入:土地,人力,资本(厂房建筑机器设备工具等);(2)生产要素的搭配:技术。3 l6 `5 P% b! Y" f& L
    * F" @1 u6 _5 t& \
    所以,经济的发展就是人的产能上升,产出增加。
    ! i7 e+ h8 m. K( V6 F" P' F+ T  H1 M- P: |% ^; j% D# p
    刚开始的时候,就是我们的先民穿着兜风大裤衩,手提简单的木棒,在冰天雪地中挑战猛玛象,英雄啊!
    ) E, i8 }2 R  f3 b% M3 @! G& F  f5 _* P, R  ?" D
    后来,狩猎中演化出畜牧业,劳动和土地的结合产生了农业。在这个阶段,由于技术无法克服生产的风险(传统农牧业都是靠天吃饭),产能上升主要取决于生产要素投入的数量。
    % P6 @: r: V( C" h
    $ {5 U5 f3 }% A# {% P$ V人口和土地就是农业社会最大的生产要素投入。8 e' O/ p# f0 p$ L: f

    ' v0 ^: t% |0 @# p, M. s& u- x: P谁人多地盘大,谁就富裕。
    8 X8 w5 I4 P5 ~4 E4 V) G3 R/ a6 b! ]) {  T  H+ K0 P& [: k/ C
    所以,古代中国的人口优势再加上霸了块大的地方,产能绝对是独步天下的。只要自己不学盘古大神内崩,人多就能欺负人少,汉人就能把人家平地族打成高山族。  L* I/ V* {- c% S4 a# Q; p7 O9 k
    / V# Z5 u! t% k/ `; @( c: }. w
    在农业国,技术研发不像要素投入那么来钱快,所以也就相对不那么重要。
    & D) y: k1 q( G
    & ^0 e/ Y8 W) K' f% q1 l; A$ D1 m& U而那些要素禀赋匮乏的国家,拼资源拼不过人家,又不想被人家打成大西洋底来的人,就必须另辟蹊径了。$ g7 ^: A' Q! ?  Z1 K

    $ m5 F# x. m7 C; G2 a那些曾经伟大的农业国后来忘了小的就是美的(Small Is Beautiful),吃了个暴亏就在这了。
    " F4 e9 q+ S$ }& p1 M1 _0 h1 R% R
    8 Y) ^2 D" _$ s. l  F8 v* }鼎革的系列帖描述了农业向工业转化的过程。工业和农业的非常大的区别就在于,技术不仅降低了生产风险(自然对工业的影响小多了),而且技术决定了各要素的回报。! a. O. v, B: v# t

    * O1 B7 W. N. t工业生产中技术的地位变得极为重要,比如说,在一个普通的COBB-DOGULAS的生产函数中:2 L+ N% a  d1 J2 K3 L& K
    / J1 H5 S, v! I0 @! F* d" T
    Y=AL^αK^β( c& Z7 ~9 t/ F$ F. Z5 {  _

    . M! n/ ~( k6 D5 q5 z产出Y主要取决与:(1)生产要素投入:人力L和资本K;(2)生产要素的搭配:技术水平A(也叫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对要素的偏好(α,β, 也就是产出对要素的弹性)。2 k, E7 S7 j. `0 h4 Q) g+ v
    ; H2 E+ i5 F( v3 y! }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一个国家地小人稀(要素禀赋低的,比如英国),也可能打败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要素禀赋高的,比如中国),只要她的A比你高得多。
    : d6 L3 M: I5 F
    ! o# I; [2 ~: z  w! A所以,One Ring to rule them all。只要魔戒在手,小哈比人也可以做王。现在的国家之争,除了K和L以外,就是争A。( V+ [6 P4 H" }" B9 D* z  B* [! x' u
    好了,说回中国,新中国经济发展可以大致分为两个阶段:改革开放以前和以后。
    ( e0 X! m; N3 n. N: V: z
      J/ \, C* z. u( h3 w# h先说改革开放以前:0 H" S. A5 r" X7 z3 [

    - r+ q. T; H6 w# H& |. B新中国成立后的经济建设是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主导的。- a: e3 {$ k% P- i' n

    / j4 F9 @) D. v* R$ d3 c- u' P, ?主要靠的是大规模的资本投入来刺激经济增长。所以,才要官山海和夺命剪刀差,来维持便宜的(也就是供给不足的)生活资料。在低价格的生活产品下,才可以维持低工资政策,把工人的剩余价值变成资本投入重工业。
    & ^4 x) b: I1 O: j( B, K9 a5 a! C9 r; g  Q
    可是,为什么不用人力密集型的方法发展重工业?中国人多资本少,可以用人工(L)来替代资本(K)。
    7 n9 o2 g8 `" e' p  J1 o# R7 _, Y1 Q6 A/ {5 S# a1 H7 g
    如果技术创新是中国人自己搞的,就会用人工来替代资本。
    , R) S6 w9 e+ C+ }8 ]. `0 Q$ o% K0 _
    可是, 实际情况是,中国的重工业技术基本上全是来源于前苏联。从1949年到1960年,在中国的前苏联文职、军事专家共有2万多名。我国教育部门和学校先后聘请前苏联专家896人担任顾问或从事教学、科学研究工作,其中高等院校聘任861人。
    + l/ d# }& x8 |0 ~9 X8 O0 V! h9 I1 `7 V这就是技术落后国家的悲哀。- f% V3 U6 E1 q6 C$ P
      H7 L3 B* z  `: ^; ^
    要向人家学技术,可是人家创新的的技术类型是根据自己的要素禀赋来搞的,和你的要素禀赋根本不是一回事。( P* |% I& P# c8 }1 p6 N$ Q$ x# v

      `% p/ u' X2 M5 y" v1 Q, {你要提高A,就得同时接受高β(资本密集型技术)。5 ^9 S. n4 v7 r; {
    6 s3 k! ^8 z2 K; h7 I
    比如说:前苏联土地面积广大,石油等资源丰富,人口稀少,教育程度高。所以,他们发明的技术都尽量多利用土地和石油资源,避免过多使用人工(β高α低)。而我们国家恰恰相反,人工多资源少(α高β低),要用人家的技术必然要勒紧裤腰带搞投资,还得无数的人没工作。
    5 f% C' A) \6 x5 F9 w1 f
    + {2 O/ J9 T6 r9 u因此,必须用户口政策把多余的劳动力固定在农村,不能让他们跑到城市里来成为失业人口。还必须把城市多余的劳动力赶到农村去,当然生产力低下的年青人就是首选了。
    ! A: h7 y, X% t! u+ Z9 q( D/ H* x4 }) d+ M0 C0 l& z! l
    那么,有人说可以不可以把苏联的技术改造成劳动密集型,从而又提高A,又降低资源消耗β,还可以提高就业和劳动收入α?
    2 D/ p7 b  K0 ?3 h' |4 P# _! v' r9 L+ [你以为我们不想,是没法弄。) f4 Z* Z' b% J& O6 z- }5 Z* ]
    ! y7 [- e3 m; M  U4 t. `
    首先,人家连图纸都不给你看,处处防你一手,你只会用从他们那买来的机器,却不知道原理,怎么改造?第二,中苏交恶,苏联专家撤走时严令不许技术外流,我们根本来不及学。最后,自己本身也不重视,还停留在人家说啥就是啥的地步。6 `% `+ F) w8 w6 S% a

    2 d- N! d1 {8 d1 u中国还是有天才的,要不然我们现在也不会飞得这么高。$ [9 K3 ~1 |& j( P

    . Q  f( D( a4 {! c) C我的外公老大人就是一位。他老人家20岁还是个目不识丁的人力车夫,30岁时却成了高级机械工程师.我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弄的,就把苏联专家的技术都吃透了(据他说,那个苏联专家对中国人很友好,是故意泄密的),并且改造成中国技术。外公老大人获得过两次全国劳模。五一劳动奖章和各种奖章可以挂满前胸(我小时候经常偷偷带)。他被毛泽东接见过两次, 单位年年红旗,吸纳了很多青年劳力,红火得很。
    + I- P# h# O! T: g& h0 H% |
    ' h* ~( e6 _* \6 d/ M3 Q8 I6 M# Y可是,他文革期间被打倒了,80年代初郁郁而终。象中国古代的杰出工匠一样,外公老大人独特的技术,我的几个舅舅都没学到,所以他们都只是一般天分的高级工程师,现在在为国家造大飞机。2 I4 g& D1 _& }' h6 i  |
    # k) K; H4 A3 S7 j: v; M
    而我这个不成器的东西,就堕落成了个六流的经济学家,得意地踏着大步奔向五流。
    9 R4 Q7 m2 c4 X7 R7 Z+ g4 P* \' e- p! J
    基因衰退,以至于此。+ E. d: N. @1 K- m- z

    , I; `# j+ V& A4 J所以,我们工业技术(主要是重工业,军工)的资本密集型的特点,在改革开放前一直就变不过来。. y8 I& Q2 E; V' d
    ( \; s. g! m' {. g) O
    这也就是我们一系列的技术变迁和制度变迁(低工资,户口,上山下乡,生活品供给不足,价格双轨制,农村联产承包制, 大学生没工作等等)的起点。
    ( j9 t8 [3 B+ ~0 Z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8-11-9 10:43
  • 签到天数: 454 天

    [LV.9]渡劫

    沙发
    发表于 2012-3-16 19:13:22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帮主好文章,哈哈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6-27 14:41
  • 签到天数: 13 天

    [LV.3]辟谷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3-16 19:57:20 | 只看该作者
    浪人 发表于 2012-3-16 19:13
    - }: B' @, N2 R7 `/ Y# d学习帮主好文章,哈哈
    * Z' x+ |  H- v, o/ v( ]
    我自己也看,看完以后觉得不是自己写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发表于 2012-3-25 23:22:12 | 只看该作者
    万里风中虎 发表于 2012-3-16 19:57 ! r& {$ ~7 j1 D0 W  E" M$ n9 o+ w
    我自己也看,看完以后觉得不是自己写的。

    1 g: z% Z! _; }* u俺也是这么想D,如果聪明人不去技术鼓捣,而都一起去做炒炒,只能越来越不妙。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2-7 08:48
  • 签到天数: 81 天

    [LV.6]出窍

    5#
    发表于 2012-5-17 22:35:39 | 只看该作者
    真是犀利,不错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1-12 14:27
  • 签到天数: 1 天

    [LV.1]炼气

    6#
    发表于 2012-11-18 11:16:48 | 只看该作者
    万里风中虎 发表于 2012-3-16 19:57
    1 q7 W5 V9 m) e3 U我自己也看,看完以后觉得不是自己写的。
    8 E3 S# y0 B5 w( t  z
    一个人的思路和灵感,就是这样;事后很难依照之前的思路足迹走入当时的结论;所以说灵感很重要就是这个原因;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1-12 14:27
  • 签到天数: 1 天

    [LV.1]炼气

    7#
    发表于 2012-11-18 11:17:16 | 只看该作者
    文章写得确实不错,多次拜读总有收获;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发表于 2012-12-20 14:17:53 | 只看该作者
    顶一下  老虎的文章  虽然在西西河看过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9-2-3 22:30
  • 签到天数: 17 天

    [LV.4]金丹

    9#
    发表于 2012-12-20 16:11:46 | 只看该作者
    等下文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发表于 2012-12-20 16:47:39 | 只看该作者
    “我的几个舅舅都没学到,所以他们都只是一般天分的高级工程师,现在在为国家造大飞机。
    ( T1 o+ U3 H: b- ?  ]8 ?/ g7 d而我这个不成器的东西,就堕落成了个六流的经济学家,得意地踏着大步奔向五流。”; p$ D. V1 m% W: l1 T
    4 m$ f  X0 w& n8 k2 t; q
    可惜啊,不管老虎如何自谦,造大飞机的高级工程师们的收入无论如何赶不上玩金融、抄底股市的经济学家,# M' a- \1 N/ {$ P( \( Z
    不是差几倍,而是差几个零的问题。造原子弹还是不如上商学院。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5-11-24 01:41 , Processed in 0.032210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