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lan1976 发表于 2013-1-18 07:11 ![]()
* R4 p/ B, r% K嗯,有道理,这个跟引射喷管差不多,不过涵道内外的翼面都不大,靠这个产生升力的话那需要先利用发动机推 ... 7 P: Q1 Q2 V6 r5 h) N
洛克希德的环形翼中,上面和下面机翼的翼型都是在平飞时产生向上升力的翼型,而不是简单地把一副机翼上卷成环形,导致上面机翼的翼型与下面机翼的翼型相反。6 U* o3 I, u/ O* R2 u; w
. g1 _% o2 U, |" G; [) R+ J O
上图这个环形翼方案其实仅仅是表述概念而已,因为这种环形翼布置结构效率极低。下图的结构效率就稍微高了一些,因为利用了垂尾支撑环形翼: K1 [2 ~* Y% `# p1 R$ Z- l* z
3 F; @! u) n- k# c+ K
但是上图这个方案的结构效率仍然很低,因为显然这个飞机不需要这么大的垂尾,也不需要这么高的翼梢来提供方向安定性。! h3 h# A7 E! \- p# z$ K# ]
! Q& w2 ~. f7 C! @/ i5 A
所以环形翼通常要压扁,也不必过于拘泥于圆滑的过渡,这样才能获得高的结构效率和气动效率。
, H: \ T, k! @0 q7 _8 H) e) k& B
我有如下一些相关文章:; x: q8 ~6 a4 |' F/ b) }
【原创】成都迈向航空创新的又一步:翔龙的联翼(1)0 ?* Q: O/ P2 X M9 x
【原创】成都迈向航空创新的又一步:翔龙的联翼(2)' V! _) J& Y, i% w* N
【原创】炸弹!!炸弹、、、、、、成都翔龙联翼(3)
6 V s |7 l3 {( v+ Z2 C+ r7 ^【原创】给航空热血者的报国敲门砖:双任务J-20 (2)
1 H8 I# p0 D4 X4 R; }8 v# a2 W; S) s9 a+ b, Z, \
% G; S4 j9 E, V) b1 D, N* A+ I
1 s: m+ D" C! x( G! |0 b
) R2 s9 ~( {+ _* ~! j- B0 l1 k$ S W& E8 X; z+ G2 [$ C# f
0 ]$ j0 J1 j f4 q" [) 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