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23-2-12 11:43 编辑 ) j8 I! E5 U( H( g! r. \# T' [
8 T/ z9 H- t, ^+ ?5 ?中国射流控制研究机实飞的帖子发出去后,不断有人来提醒:攻击-11已经采用射流控制了。不对,这是误传。这是从2019年国庆阅兵时攻击-11的图片上机翼后缘有几道浅沟形引出的猜测。( n# ^) P9 D- R7 _% o
. K* B" k9 V; _9 E
/ S6 U7 b& t$ @- k7 T: m
国庆阅兵图片中,攻击-11的机翼后缘有几道浅沟,引起射流控制的联想,但这只是常规的气动控制面,只是图片的角度和清晰度看不出气动控制面的边缘线而已。攻击-11高度隐身,后缘气动控制面的侧面也做尖锐化的隐身修形,在控制面偏转的时候,尽量降低侧向雷达反射特征,但在阅兵图片的光线和角度下,就好像是后缘的沟槽了。! D" b [$ N3 t) r$ {7 @
. I' ^6 U5 N+ g3 p2 X
+ [7 l" u- i, z3 V
y' r4 Q1 Y% H, R1 l' N1 _" R
2 q/ m; b! U- h1 j2 ?, n0 _9 f2 o q/ P( s: G+ c6 c8 E( A
B-2的后缘“胳肢窝”的部位也有类似的处理,不过B-2没有把同样的处理扩大到外段控制面,可能是出于工艺性和复杂性的考虑,也可能是最后一分钟的决定,只能在这里做隐身处理,全面修形处理太兴师动众,尤其是要对削薄部件的颤振特性重新设计和测试。5 _) b% j0 u, V5 n2 W% E' W
; u7 S8 k% B+ U5 }" U: W
攻击-11是巨大的成就,但把并不存在的东西强加到攻击-11上,不是在赞颂成就,而是在诋毁。# [# [* \$ L) B) ~0 O/ D
5 q# w% T5 K. c8 V
攻击-11在实际飞行中的图片依然在高度保密之中,但中航的珠海航展模型可以说明问题:攻击-11采用的还是常规的气动控制面,没有采用流体控制。中航大概听到了有关传说,特地在珠海辟谣,把模型上的气动控制面转一个角度,让人们看个真切。一般航展模型还不费这个事,翼面都是在中立位置的。
2 K' q- }) l5 l& Y/ G( ?2 y- X' ]5 ^& \5 M: }3 `$ J
6 g4 Z8 H; r$ B9 P1 e
: e# z# ^2 f# G/ J2 X1 N9 {
! y% m, O! b) R0 X( ], W
( U, x1 u9 S% `4 Q7 h
' {* Q7 B8 c: d9 z, u: h6 g9 o
; {! @8 l' R- P8 |5 T
0 a2 g) |: y- W3 ?) u' u
* A' C' Y7 L& b ?3 N3 V1 g4 \
还有人询问无侦-8是不是采用了射流控制,同样不是,用的是常规的气动控制面。
. a( f$ W) Y: d( X; h: _5 d# k" ?7 k0 o: S
d7 a8 l$ l+ H% E
5 t4 \- O5 O. k" ^9 d2 N
/ O% L( }1 v1 O# _. n) E
; d, z8 T) [ U/ r: A U更有人问鹞式和F-35B的姿态控制是不是射流控制,还是不是,那就是喷气反作用控制。
" \6 U, u& m- b) L. j) Q. F7 F( ?5 U# o
0 F$ n3 g0 G& ]# |1 [' ?6 v鹞式的姿态控制就是简单的喷气反作用式,作用力等于反作用力,就那么简单粗暴/ H4 P ^0 ?$ S/ ?1 ?. ~( c0 z; h
+ T4 d2 ~0 g4 g# X m
+ u8 U( P& l$ yF-35B也一样4 d8 [3 n8 |6 |9 p( [5 e4 R$ v" d
2 l# L |# A7 L0 a# x& F
什么才是射流控制呢?2 a1 m+ u2 k. g( t; J
9 \) ]. U& H3 Z; o
3 e/ m6 @; X9 Q) b- l3 X, m
射流控制是基于射流效应,也称康达效应,以罗马尼亚人亨利·康达命名8 }5 q' S9 Q' m* p" I Z
, Y! _1 F, V5 G0 a0 y; x
1 h% ~& }, m! x3 I( n% R在流体力学上有更加严谨的解释,但看一个例子就明白了。把调羹的弧面略微伸入水流中,水流会随着弧面转向,这就是射流效应。射流飞控就是基于这样的原理。所以射流飞控必定需要有弧面,但是把弧面“凑到”气流,还是用小喷嘴使得气流偏转而接触弧面、带动更大的偏转,就是不同的实现方式了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