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衰 2019-4-22 06:37 |
---|
签到天数: 488 天 [LV.9]渡劫
|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18-4-28 14:49: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忘情 于 2018-5-2 08:22 编辑 3 ]2 t6 m. Z4 W0 l- U+ E
% D2 R- N0 T! g1 G- s
; k' B& ^5 n1 v) ] v) S: { 战前,胡琏视察部队2 }9 z9 r( b# Y4 w, a* W8 g8 @
5 q: ?+ k/ o" v l& l
意外连连
* @) _ d. F! U) Q6 V6 P- |/ b) W: g" i1 I }% }- A
1953年7月13日14时,伞兵支队由龙潭机场转至新竹机场进行战前准备,7月16日3时在新竹机场登机。在登机前,伞兵们被告之,他们又将进行一场“演习”。每架飞机上带队的伞兵军官,登机前都领到了1个加盖封印、注有“绝密”字样的信封,并被告之待机群空中编队完毕后再打开。
$ h* R+ a' O& B/ z
6 Y4 m; D% u2 ?( N0 T, d3时30分,18架C-46运输机陆续开始起飞,在空中编成2个9机“品”字队形后,在4架战斗轰炸机的掩护下,飞向东山岛。各架运输机上的带队军官拆开信封后,方知此行的真正目的。信封内除了作战命令,还附有目标地区详图。只是飞机在空中颠簸得厉害,机舱内灯光又昏暗,传达命令尚可,研究地形地貌和战术细节就太勉为其难了。
; ?& H3 r( z- v2 m8 [2 U& B+ F6 d
; h2 a. w1 ~/ Z+ r9 K9 |
远处为C-47运输机,近处为C-46运输机。在“驼峰空运”中,C-46表现优异;但在西西里和诺曼底,证实了C-47更适合投送伞兵。50年代武装AC-47已服役,在越战中守住了所有战略村。东山岛如果国军使用不是C-46而是C-47和AC-47,或许能完全攻克甚至守住该岛8 Y- Z- | j: I
# N Y; I( r* {6 a- G9 H9 x ?机群飞抵马公上空,1架C-46因发动机故障折返,其余17架继续前进,于4时47分,开始接近目标上空。此刻距国民党军预定登陆的4时50分,仅差3分钟。如果算上进入空投航路所需时间,应该说国民党运输机群在时间控制上非常精准。
3 \; R/ x T/ A+ R1 D8 z" [2 w* s
- }( L# m) N" N% i! Y" B+ H) b) ]当运输机群结成3机“品”字队形,拉开间距,准备按计划依次空投时,一串串曳光弹突然腾空而起。虽说并未给先导机造成实质性损伤,但却让毫无心理准备的飞行员着实吓了一跳。情急之下,飞行员本能地拉杆复飞,慌乱中也没来得及向机舱里待命的伞兵发出“跳伞”指令。由于飞行员们是在升空前才刚拿到作战命令,各机组之间也没时间商讨技术细节和应急处置预案,只能一切都唯先导机马首是瞻。因此后续机群也都有样学样,急速爬升, 1名伞兵也未能投下。
; n& f- @: T: G1 u2 t; }6 N
% W7 O( `1 e( c* n4 w打乱国民党空投计划的地面火力,来自于八尺门渡口的2挺防空重机枪。操纵这些武器的,是2天前刚从厦门调来的福州军区水兵师1团1营1连战士。水兵师系由29军85师改编而成,主要担负海防任务。该连驻扎在渡口附近的后林村,负责操舟运输。为保证渡口安全,该连在渡口附近部署了2挺改装了防空三角架的重机枪。
: C9 j- H4 M2 b; v& z2 Z! X b5 S2 R4 B1 Y1 m# K
战前半个月,国民党空军一直对东山岛保持着每天2次的侦察强度。水兵连的抵达,国民党方面也“尽在掌握”中。不过,这支不足百人的运输部队,在美军顾问和国民党高级将领看来,战斗力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因此事先谁也没拿他们当回事。6 U& C5 C5 g1 {' L( t! y6 J
9 F( Z1 k, u `' `8 M! i% r2 c其实国民党军方面并不清楚,登陆舰队驶离金门料罗湾时,就已经被解放军察觉了。东山岛解放军已于7月15日21时接到了敌情通报,并于16时4时30分前做好了一切战斗准备。水兵1连接到的命令,是立即登船运送地方政府转移出岛,然后将船只隐蔽在八尺门海峡对岸,确保船只安全,并随时准备载运增援部队上岛。6 N1 k; b7 M w
& E5 ^- m) r9 ?
当国民党运输机群首次进入空投航路时,水兵1连正在执行运输任务,人员分散成了4块:绝大多数战士正在操舟运输;副指导员带10余名勤杂人员留在后林村连部;几个值班战士正负责防空警戒;连长王德才及班排干部共7人正在码头指挥运输。听见飞机轰鸣声,王德才第一反应便是敌机是来轰炸的,保护船只要紧。于是立即命令船只和人员迅速疏散隐蔽,防空机枪开火。, }; w& o: R: U; G) n2 Q5 A8 k" o7 X, T
! M+ b: V: P8 v
# F& k# W) @1 _5 U" `保卫八尺门渡口的解放军重机枪阵地. {8 X [5 c) w" I
! _: `- u' E/ s& P8 d+ m; f0 o- e这个开火命令对战事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因为怯战的国民党军先导机飞行员为了自身安全,折返后从西北方向重新进入空投航路时,把飞行高度拉到了1000米。后续机群有样学样,一架拉得比一架高。" w* X( V6 {" ]9 c9 `( p( ]
; @6 w4 u, x0 ]
当空中绽放出一朵朵伞花时,地面、船上的水兵连指战员一时间蒙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此前从未见过如此新奇的玩意儿,不知道是咋回事。好在连长王德才是经历过淮海战役的老兵,他马上意识到:不好,这肯定就是传说的伞兵了。看来敌人是来夺占渡口的。$ ^* \' [! @* X" K, w
7 i; [. A2 S" y9 l1 v八尺门渡口对东山岛安危的重要意义,王德才再清楚不过。危急时刻,他接连下达了4道命令:各船除留舵手、轮机和水手各1人,由副班长负责外,其余人员带上武器立即上岸参加战斗;副连长带船队驶向对岸隐蔽;自己带身边人打开码头仓库,每人拿1挺轻机枪,分成两个战斗小组,立即加入对空射击。副指导员率留守人员防守后林村。3 z6 r" ~7 O# B9 J- `& G- Z q
* n; J/ ^8 h* |, K
地面防空火力的增强,打乱了国民党运输机的队形。原本计划一次进入,一次空投完毕,结果二次进入还有运输机没敢空投,只好继续拉高,第三次从东南方向进入空投航路。最恶劣的,有架运输机飞机员胆怯,干脆载着伞兵掉头飞返台湾。悲催的是,空降支队唯一一部电台,恰恰就在这架运输机上。这个“意外”的后果,就是伞兵支队落地后无法与登陆部队和负责空中支援的空军战斗机沟通联系。
d0 B' a% i( v/ k' ~3 w
3 f* W* M7 f" d2 h T至此,出发时的18架运输机,只有16架投下了所载伞兵和军械物资。预定参战的487名“精英”,只有416人跳伞。更要命的是,原计划250米高度跳伞,45秒后落地,结果却变成了跳伞高度千米以上,滞空时间长达7至10分钟。在这段时间,伞兵们躲没处躲,藏没处藏,成了悬在空中的待宰羔羊。水兵1连猛烈的对空火力不仅直接毙伤了不少伞兵,而且在许多降落伞上穿了窟窿,使得降落伞的稳定性和操纵性恶化。最终伞兵们的落地极为分散,在东山岛上形成了一个长达4000余米的空降区。其中有不少人因降落伞被打坏而摔死摔伤,有人挂在了树上,也有人落到了八尺门海峡里,甚至还有人降落到了八尺门对岸的陈岔镇里,被当地军民生擒。更“意外”的是,伞兵支队的司号兵降落到了后林村里,被村里的民兵俘获。7 h2 w7 ~* K" u$ G4 B/ \$ Z
9 Z$ V$ S, \3 b/ D. }0 s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