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19-10-4 18:16 编辑
/ ^" H1 d7 ?( Q# L$ a% Z) K; P* u
东风-17在国庆阅兵上展现后,人们对水漂弹和滑翔弹的兴趣空前高涨,桑格尔弹道、钱学森弹道、全程滑翔也走出了航天科技的象牙之塔,走入寻常百姓家。" w8 g" v; N+ D0 X
$ S' s z% n6 h/ E$ l+ Z% [; Z) e
8 Q8 r: X! ]0 g5 I1 M" _& K- W桑格尔弹道、钱学森弹道、全程滑翔) H7 b4 Y7 u0 f% g
+ g! p) S2 m2 _0 P( R* F9 O弹道导弹的精彩之处在于大气层外。出了大气层后,没有空气阻力,弹道导弹不仅速度很快,还可以飞很远。但弹道导弹的抛物线弹道在发射时就确定了,对方如果能早早探测到初始弹道,就可以相当精确地推算出其余的弹道,这是反弹道导弹的基础。这也是大气层外没有空气阻力的坏处:很难改变弹道,各种机动再入弹头技术改变弹道的能力很有限。" q( w$ s7 P* Z3 j z9 ~
; { T& v/ O6 Y d) U桑格尔弹道、钱学森弹道、全程滑翔都是对简单弹道的改进,出发点不同,特点也不同。. |( Z& G4 F" s
' [, Y4 J, F( z$ m4 x' c桑格尔弹道也称水漂弹,利用重返大气层时空气密度骤然增加的特点,适当控制再入角度,形成水漂,弹回大气层外。根据初始弹道和速度的不同,这样的水漂可以只有一次,也可以有几次,最后一次不再弹起,而是转入大气层内自由下落,或者受控滑翔,直至击中目标。
8 r! j, Z. D& \. k2 u: x% a7 R0 A3 ? o6 x8 n
这个设想最初在1941年由德国人(其实是奥地利人,那时已经并入德国了)欧根·桑格尔提出来的,所以也称桑格尔弹道。桑格尔最初的意图是研制火箭动力轰炸机,从德国起飞,越洋攻击纽约,然后在太平洋日本控制区滑翔降落。当然这构思过于超前了。. S2 ]$ X& Y6 H9 `& e3 r3 Q
$ P9 l# [2 g& u3 X2 ?' l8 A+ t
桑格尔弹道的初始弹道就是简单弹道,是可预测的。在每一次弹起时,都相当于又一次弹道飞行。弹起的速度、角度、“弹道弧”的长度都是可以计算的,所以依然是可以预测的弹道,只是比简单的抛物线弹道复杂一些。不过要是对再入姿态控制得当,比如说,带一点侧倾,桑格尔弹道是可能在每一次弹跳时转向朝背朝的方向的。这不可能是90度急转弯,但由于速度快、射程远,哪怕10度转弯也可显著改变弹着点。不过每次弹跳起来后,依然是一段弹道飞行。, _7 v% o0 ?7 {' H: V" h# d
7 h/ x1 z' j& m+ t2 E: A n
最后一次进入大气层后,如果是自由下落,依然是可以预测的弹道。如果是滑翔,那就是完全机动的。
0 O4 ]8 x, d1 C8 b- q1 t! X6 S5 K* \& ]' ^- L" @
桑格尔弹道的精度是个有趣的问题。末段自由下落的经典桑格尔弹道的精度可能还不及简单弹道,因为每一次弹跳都可能由于各种大气因素而影响精度,最后的累计误差可以很可观。但要是末段有制导滑翔的话,只要还有足够的剩余动能,精度就相当于制导炸弹,只是速度也相当于制导炸弹,没有弹道导弹的高速再入了。1 Z( k/ I, p2 d* J) e
( u7 ]& x$ Y. M1 c6 g* ]# g* O
桑格尔弹道的初衷是利用水漂增程,但进入角有一定限制,大角度下来就是扎猛子了,打不了水漂。这决定了初始弹道相对低平,纯弹道射程大不了。对于纯弹道射程本来就不足的纳粹德国时代,这不是问题。但现代火箭技术发达了,纯弹道就可以达到洲际射程,用桑格尔弹道增程就有点提不起兴趣。但技术条件也不一样了,在每次弹跳的时候可以重启火箭发动机,加速弹出,增加后续射程,还是可以用较小的火箭发动机达到较大的射程,但这要求用便于多次启动的液体火箭,而除印度以外,中短程导弹已经基本上固体化了。所以桑格尔弹道现在较少见。3 L: h; Z F7 S+ I4 p9 B
8 a' { p4 _4 g. ^' v
每一次弹跳实际上都要在大气层上层边缘“浅游”一段,才能在反弹力和空气浮力作用下完成弹跳。这一段距离正好可供吸气式发动机趁机工作一段时间,加一把速,大大增加射程,但这已经不是经典意义的桑格尔弹道了,而是动力-滑翔的混合桑格尔弹道,而且要等超燃冲压技术过关才行,现在还做不到。- P( W8 y. f: U; F+ L
" `- B# N& Y$ n
在飞行器构型上,桑格尔弹道可用前段尖锐、后端略微张开的双锥体实现,锐度较低的后“裙体”是产生弹跳的关键,但在技术上容易实现,轴对称的外形也使得设计和分析相对简单。不过要“转弯弹跳”的话,就不能用这样的简单轴对称飞行体,而需要更复杂的气动外形。* S% m* i6 g- K- J. B
6 \2 K" z+ [0 f$ b3 a钱学森弹道当然是钱学森在1949年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实验室期间提出的。这是基于桑格尔弹道的改进弹道,在第一次再入后,不再弹起,而是直接转入滑翔,直到击中目标,所以也称助推-滑翔弹。. ]' Y0 F0 s; ?, R
$ `8 o: E+ B. }- R7 }5 P与桑格尔弹道相比,水漂的增程作用得不到利用。滑翔的空气阻力影响大于水漂阻力,所以射程也受到损失。但远距离滑翔的机动范围大得多,命中点可以与初始发射方向相差很大,末端速度的控制余地也比桑格尔弹道更大、更精细。由于滑翔比水漂更可控,末端自由下落的话,命中精度高于桑格尔弹道,末端为有制导滑翔的话,命中精度与桑格尔弹道相当。% ~8 Y3 l2 H4 Z- H$ y1 ^
' A" z: f& m7 i1 s% n
从弹道可预测性来说,初始的弹道段依然是可预测的,以后的滑翔段则是不可预测的。但弹道段顶点依然很高,便于对方远程预警,这一点与桑格尔弹道相同。另外,初始的弹道段也需要相对低平。与桑格尔弹道一样,在滑翔段可以再次启动火箭发动机加速,或者在超燃冲压成熟后采用动力-滑翔交替的方式增加射程。
( ^* \, I; C! _9 Z4 z! O+ |
$ s# K9 Q& v& `3 k7 d6 Z美国的诸多高超音速武器(如AHW家族)基本上都是钱学森弹道。这也是超燃冲压最初实用化的最可能构型,因为超燃冲压需要首先达到M5-6的高超音速才能启动,钱学森弹道在再入点通常满足这个要求。
X& V' I; ^, E! V
! |( ^% F5 k- X3 ~3 v) r9 z在飞行器构型上,钱学森弹道的升阻比要求比桑格尔弹道要高,但双锥体依然适用,不过需要增加一些短小的弹翼,以提供额外的滑翔升力。0 d* v9 P; j6 e0 f. T/ n+ t; y
& z3 D" g& `' e9 j) r
& l R' n5 B$ F3 k
东风-15B是中国第一种公开的采用双锥体的导弹,这是早期的双锥体,先钝后锐
5 O! x' m- O* w! f' C" E
* P7 l" E& P% V% F
8 K1 i( I" Y& V' Z I
美国正在研制的AHW家族也是双锥体,这是更先进的双锥体,先锐后钝,升阻比更高) H. B6 H) B) q9 P: K$ p( I0 i( K' Z
2 P' L2 J- q5 U7 z
. M% K6 {& m: v
与简单弹道(蓝)相比,滑翔(红)可以大大增加命中点的灵活性和不定性
" g8 Y0 M; j$ z. I2 U4 h) R6 v$ P# n9 v2 v( ^5 |
全程滑翔比钱学森弹道更进一步,在上升段快要出大气层时就关闭火箭发动机,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然停止上升,然后转向,火箭发动机二次启动,水平加速,直到关机、转入滑翔,或者采用超燃冲压的动力-滑翔交替方式,以后的弹道与钱学森弹道相同。( t7 F1 t3 h6 T% d' ]
4 N0 }+ L& W3 x# h, @全程滑翔也称滑翔弹,关键在大气层内起滑,初始弹道只有上升段,弹道顶点低,难以远程预警,而且弹道全程不可预测,极大地增加了反导的难度。反过来,全程滑翔受空气阻力的影响也更大,射程损失更大。
- i8 ]* Q- |# h( q, J! O
$ z& \" L, B1 C$ P+ u在飞行器构型上,全程滑翔的升阻比要求最高,必须采用箭簇形的扁平升力体,设计和分析的要求大大提高。9 T2 c7 K9 h8 o2 @2 G
: A1 N: b/ ~! Z9 s( j' ~: c
: r1 ~4 ^0 [" p1 o; R
9 M* y, k0 c9 Q6 L- u" t" P4 ~
, F, E$ u7 n3 ?" r东风-17是扁平升力体,而且这不是在研的,而是已经部署的+ I B' y6 `# p( B' c
* b% s. Y; x5 b
据认为,东风-17是全程滑翔,在技术上代表当前高超音速导弹技术的最高水平。6 d- |! J" X7 Z%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