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699|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工程技术] 五十而知天命(二)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9-3-4 07:07:2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超音速民航的热浪尚未褪去的60年代,波音是把波音747作为超音速客机全面取代亚音速客机前的过渡来设计的。波音747作为客机的成功和长寿是波音始料未及的,所以波音最初是把波音747按货机设计的,这样日后亚音速客机不再有市场时,可以容易地转为货机,运载刚开始流行的航空集装箱。
0 H. O8 x/ E6 p( {5 @% V. z" i- U$ Q* |2 C" d

! i0 A% R2 _( N2 F  S& W4 Z在波音747的年代,波音2707才是主力,747只是副业
( a9 q! {. }. S" n* ?
; W5 R2 J  I# p' H, A( b
3 ^# @  s! e" b' z/ k9 ]0 H2707先后有过很多方案,这是早期的变后掠翼方案
  W9 q; x- k6 f$ d- i2 l0 o2 s# }% M0 k
另一方面,波音707前的波音377是最后的螺旋桨波音客机,泛美是主要用户。波音377不能算太成功,也就不温不火的样子,只生产了56架就停产了。同期同级的洛克希德“星座”则生产了856架。但特里普对波音377的豪华和双层客舱印象深刻,坚持波音747不仅客舱要宽大,还需要双层。这正好和波音要波音747便于日后转型为货机的心思一碰即和。
5 L/ p, y/ ?5 |- U4 Y' q% [) h6 M% R# |
CX-HLS的机首球锥本来就是一个可以整体向上掀起的艏门,这是天然的货机胚子。用作客机时,当然就简化成固定的机首球锥了。为了保持货舱的畅通和完整,驾驶舱依然保持在“二层楼”,形成波音747特有的“驼背”形状。/ N) V" m- b" d+ `/ S
! ~) X4 I6 H) D2 D. p

. o  r8 A8 q- C9 G+ S. o40年代末的波音377的下舱可以用作贵宾休息室,那时候也没有经济舱,所以所有旅客都能使用,特里普对这个布置特别赞赏,要求747也有类似的东西" D) `, N' B, ~1 Z5 y+ V& j) I" v7 W

" I7 i% k& |* S) R0 a ! A$ v. _* R+ ^* i$ l$ H& x! @
可以上翻的机头用于货机型,客机把这个功能取消了,固定机头,减轻重量,还增加了几排头等舱座位
8 u9 s1 P2 z8 C# l; ^" f( p* ^$ Q0 T! E) R0 ~
CX-HLS是军用运输机,自然是上单翼,翼吊发动机既便于维修和对机翼卸载,又离地有一点距离,不至于在起飞着陆时吸进砂石。机身的多轮起落架减轻对地面的压力,有利于在野战机场起落。但作为民航客机,波音747要采用轻得多的前三点起落架,必须改成下单翼。下单翼也可以遮蔽一点发动机噪声,改善机舱内的舒适性。下单翼离地面近,还可以利用一点地面效应,增加起飞时的升力。但上单翼改下单翼可不是把机翼搬一个地方那么简单,波音最后基本上全新设计了机翼,只是在设计原理和制造技术层面上可以和CX-HLS共享。机尾也完全重新设计,把军用运输机的“鸭尾巴”形机尾改成客机常见的锥形,降低阻力。但这样一改,CX-HLS也顶多只剩下影子了。) N* s7 K4 ]3 c

1 P" ~8 e- M; s' n9 f- G为了大大增加每排的座位数和减少旅客上下飞机的不便,波音从一开始就打算采用双走廊,双走廊日后成为所谓“宽机身”客机的标志。波音原先打算直接用CX-HLS的机身,全长双层,上层7座双走廊,下层8座双走廊,但这难以满足FAA对紧急疏散的规定,最后只好放弃上层,而加宽下层到9座双走廊,最终进一步加宽到3+4+3的10座双走廊。几十年后,A380的双层设计也遇到紧急疏散的问题,但技术毕竟进步了,最后解决了这个问题。5 S( \! j# t: |  T

0 y* V+ t2 T6 |6 t$ a2 a; ]8 t
/ ]0 y& t5 N& }双走廊在大大增加每排座位数的同时,保持的旅客进出的方便,最终成为宽体客机的标志
3 D& s/ X2 ?& a6 c: x; v: w* _
, a4 R% U- C9 ], m& ?6 y: S6 [- G" ?
8 p7 t% E1 B& t' W# E/ b, g在解决旅客紧急疏散问题之前,上层不能常设座位,只能座位贵宾休息室,这也成为747早期最突出的招牌形象,但实际上只有头等舱旅客可以使用,经济舱旅客还是只有老老实实坐在自己的座位上: J6 [: K4 }; ]9 d3 [2 Z  J; O
) {8 T' a6 Q. b$ j
波音保留了上层的驾驶舱,不过在一开始,对驾驶舱后半到底干什么用没有底。由于紧急疏散的要求,这里不能载客,所以开始时,这里只是用于头等舱的酒吧。
; T9 `5 }. h) x
9 r- `% J0 K6 n7 c+ _7 q1 \/ C$ {FAA要求任何客机的所有旅客必须在90秒内全部安全地疏散离机。波音招集了560名志愿者,但第一次试验时,用了两分半钟才疏散完毕,一些参试人员还在混乱中受了伤。后续试验总算达到90秒的要求,但有更多的人受伤。更糟糕的是,上层的旅客是身穿吊带用滑轮放下来的,很不实用。紧急疏散的问题用了很久才解决,增加紧急疏散口,改善疏散路线,上下层之间不用盘旋楼梯,改用加宽的直楼梯,这些措施最终解决了紧急疏散问题,此后上层逐步加长,直到波音747-400的时候,上层接近全长的一半。- G- ~) w- O0 @9 @
" V8 K* ~2 ]2 I. E
波音在设计中首创了故障树(Fault Tree)方法,确保单一系统或者部件故障不至于导致全面故障。设计中还大量采用了冗余系统,四台发动机分别驱动四余度操纵系统中的一套,所有控制面都分段,保证有足够的备用,这些措施极大地提高了系统可靠性。先进增升装置的大量采用更使得波音747可以在标准长度的跑道上起落,两两成对的主起落架在只有对角的两组还能工作时也能安全着陆。
9 ]9 W+ t6 R" J6 P/ ~) H8 K' H  l/ R8 W. A
但波音747设计中,最大的问题还是来自发动机。如果用波音707或B-52上用的涡喷发动机,波音747至少需要8台发动机,系统的复杂性和油耗都受不了。特里普对C-5上用的通用电气TF39大流量比涡扇发动机的低油耗、大推力非常感兴趣,但通用电气正忙于将TF39和C-5整合,没有多余的精力来顾及波音的需求,以TF39为基础的CF6要到很多年以后才可供波音747使用,罗尔斯·罗伊斯的RB211和后来的Trent系列是更后来的事了。( _: e- s9 L' X: w& n3 A- I

( ]( m/ L0 b" [ 5 C/ W5 p8 |2 e- q, Y0 r2 Z3 f
波音看中通用电气的TF39,但那边的产能都被C-5占了,普拉特-惠特尼趁虚而入,奉上JT9,但故障率太高,差点坏了波音的大事
* M3 h9 c& W; Z6 ^+ I7 {9 r9 V3 a' ~) L7 V& d
在CX-HLS的发动机竟标中落选的普拉特·惠特尼乘虚而入,奉上与TF39同级的JT-9D。问题在于JT-9D是全新的发动机,直到波音747样机制成还没有试飞过。TF39也是全新的发动机,但空军对技术风险的承受能力和认证要求与民航完全不同,这个差别最终给波音747计划带来了极大的风险,波音为此几乎砸锅,不过这是后话。* M/ W% h& T. t, l' |4 y" z

评分

参与人数 4爱元 +24 收起 理由
水风 + 8
mezhan + 4
Pipilu + 4
山远空寒 + 8 谢谢!有你,爱坛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 TA的每日心情

    2021-2-5 00:48
  • 签到天数: 1421 天

    [LV.10]大乘

    沙发
    发表于 2019-3-4 08:24:38 | 只看该作者
    A380和波音747这种体量的客机必须用四发吗?双发客机的极限是多大?以前那种三发的布局不能用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9-3-4 09:04:42 | 只看该作者
    猫元帅 发表于 2019-3-3 18:24
    , N5 P+ E" v. ~A380和波音747这种体量的客机必须用四发吗?双发客机的极限是多大?以前那种三发的布局不能用吗? ...

    , ~4 u% }& Z; [在当时技术条件下,四发是必要的。现在重做的话,747有可能可以用双发,像GE9X那样的超级变态,如果翼下净空够的话。
    , N! r  g, W( e7 Q6 u. ]: }& [2 F' Y0 L. L: U( q
    三发也是能用的,不过能用双发,何必还要三发呢?三发的尾部处理很麻烦,DC-10和洛克希德L1011都有各自的问题,尾发换发尤其麻烦。

    点评

    给力: 5.0
    给力: 5
      发表于 2019-3-4 11:3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发表于 2019-3-4 09:31:35 | 只看该作者
    晨枫 发表于 2019-3-4 09:04* n% U0 _; f* S4 b* q) I
    在当时技术条件下,四发是必要的。现在重做的话,747有可能可以用双发,像GE9X那样的超级变态,如果翼下 ...

    6 O" [  h% M3 x( ?. `8 M8 i我更喜欢L10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楼主| 发表于 2019-3-4 10:11:51 | 只看该作者
    笔笔 发表于 2019-3-3 19:317 Z. Y$ _) k- J- k, [* Y( ~, u% b
    我更喜欢L1011

    % I2 Z- j* p* g( \. n这是第一代宽体客机里最失败的,这以后洛克希德再也不造客机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19-3-4 11:54:46 | 只看该作者
    晨枫 发表于 2019-3-4 10:11
    % b% i9 w3 P2 C8 ^5 I这是第一代宽体客机里最失败的,这以后洛克希德再也不造客机了。

    2 c2 D$ q/ g! J7 Z" O( h6 t* z/ D要是卖道不搞DC-10只有洛克希德的L1011,L1011应该会活下来在技术上L1011还是比较先进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楼主| 发表于 2019-3-4 13:09:47 | 只看该作者
    笔笔 发表于 2019-3-3 21:54
    3 k# u4 }9 Z& M5 M2 `/ Q# L; p( [& J0 C要是卖道不搞DC-10只有洛克希德的L1011,L1011应该会活下来在技术上L1011还是比较先进的 ...

    ! k! ^0 T- I) y; E  C- ^8 \先进在哪里?为什么不先进的DC-10反而活下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发表于 2019-3-4 13:21:05 | 只看该作者
    晨枫 发表于 2019-3-4 13:09
    , W7 @3 ~3 q; I$ F/ _, A# J. q先进在哪里?为什么不先进的DC-10反而活下来了?
    & `3 z! s- H0 l' m; Z' X9 i
    DC-10出来的时间比L1011早啊抢去了定单,L1011又因为选用了罗罗发动机延后了时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楼主| 发表于 2019-3-4 13:45:07 | 只看该作者
    笔笔 发表于 2019-3-3 23:215 Z* L. n( q$ z7 Z( e& {* }3 F* E6 q
    DC-10出来的时间比L1011早啊抢去了定单,L1011又因为选用了罗罗发动机延后了时间 ...

    3 ]' Q1 j  Z6 R: {# s如果只是这点差别,L1011不会早死那么多。你还是说说L1011有什么优点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5-4-8 07:14 , Processed in 0.050908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