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200|回复: 2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学评论] 《安娜卡列尼娜》之我见兼答金笔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8-9-19 04:17
  • 签到天数: 311 天

    [LV.8]合体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7 22:13: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平沙落雁 于 2012-1-8 03:15 编辑
    2 n8 U- H# i( m, A& Z9 F, J+ K, R& o) e% o7 o: s+ k/ L" B! }6 W
    注:文学城有位网友提到了这本小说,回想起来很早以前曾经读过的,就因为读过这本小说,后来在大学里对同学看琼瑶等言情小说嗤之以鼻,很少或者从不对浪漫爱情抱有幻想。/ Z, O8 z& ^+ a: ^% ~4 g3 g0 o

    8 H  q9 ]7 [0 E9 h5 Q) f9 y! e刚想起来-----为十五六岁的女儿借这样的小说,我老爹这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是成心借此教育还是仅仅因为是世界名著而无意为之?
    $ x7 i, L& D- C8 s: V# L: Y* F( U, i; R' D2 j, ~
    $ S& F+ [% @8 F% x9 R
    高一暑假里看的这本书,还记得是淡绿色封面竖版繁体字,周扬的翻译(文艺界还有第二个周扬吗?). ?  s. j0 H( p: U

      K4 J" I% ]# u+ j天气很热,躺在地上的席子上看,晚上看着看着睡着了,早上醒来接着看,照例是冗长沉闷的文字,可还是看哭了----安娜在儿子生日的那一天一大清早偷偷摸摸跑回家看儿子,非常感人。0 N7 R- s0 J# {) N- p5 L* E

    7 p. h& g" D" H- D' g; y爱情描写印象倒不深了,本来这本书就不算啥爱情小说么,主题分明是:家庭。
    3 m. [! v" Q. T7 [: P  D' l; h. D. |) m, t4 Z& w6 w" u
    四家人,安娜和卡列宁,安娜的哥哥斯蒂凡和嫂子杜丽,列文和吉提,安娜和沃伦斯基。
    ! s9 \1 n( S  h5 e% w4 ^4 \1 Z7 b0 t8 h3 m6 w% k# ~
    安娜和卡列宁相差二十岁,她十六岁时姑母作主嫁给这个前途无量的大官僚,书中从未提起安娜的父母,貌似早已不在人间了,卡列宁除了相貌差点儿之外(根据书中的描写似乎有点儿查尔斯王子的风格,都是招风耳),其他还真是理想丈夫的人选,他个性冷静理智,做事有条理,有钱有地位,没有不良嗜好,对人忠诚有责任感,而且正处于上升的通道上,年纪轻轻就当上了省长部长,是个不折不扣的帝国官僚中的精英。- O% W# Z7 }& @% F/ s+ B: @/ T

    $ N4 R1 V3 V% {# j" c+ G7 N3 d3 N安娜的个性却恰恰相反,混身充满了青春的活力和激情,陪着这么个冷冰冰的丈夫不得不与上了岁数无聊陈闷的男男女女应酬,若是不遇上沃伦斯基,大概也就这么麻木地过下去了。) r- k8 d9 m5 x; j  c; |" Y% O9 }
    * K$ I1 `  y6 C0 P* M$ Z* N8 K8 l
    小说开场的时候,安娜的哥哥斯蒂凡正处于家庭危机之中,他与法国家庭女教师发生了桃色事件,被妻子发现,安娜从彼德堡赶来为的就是调解哥哥的家庭危机,她说的那段话的背景就是这个----她很了解她的哥哥,深知斯蒂凡的为人,不过是一时冲动,中年危机罢了,所以并没费太大的事就安抚了哥哥嫂子。
    & M. Y. b: P- [
      Q* o2 Z# n# A; i$ V# ]斯蒂凡是个对朋友忠诚热情的人,对妻子亲情远大于爱情,杜丽结婚之后一个接一个地生孩子,含辛茹苦地操持家务养育子女,容颜未老先衰,如同任何贤妻良母一样,平庸而无趣,在丈夫眼里早已失去了魅力,支撑家庭的只有一份亲情和责任。4 F0 }! q; V, i* C  d' m" q/ b9 {  e

    + L! N$ I! ^% {吉提是斯蒂凡的小姨子,纯真美丽,爱上了风度翩翩的沃伦斯基,而斯蒂凡的老友列文则爱上了年轻的吉提,沃伦斯基对安娜一见钟情,发起猛烈攻势,终于赢得美人心,这边却冷落了吉提,吉提失恋大病一场,后来嫁给列文为妻,住到乡下去过庄园女主人的生活去了。9 q: K0 R! @) y/ [
    + \. H! H  L, R) N
    吉提真的爱列文吗?很值得怀疑,少女初恋失恋就容易忘却吗?安娜从国外回来,列文背着吉提去看她,回来吉提知道了还很不开心,开始我以为是安娜的行为有违她的道德观,现在想想恐怕更多的是醋意,她抢走了她的心上人,现在又吸引她的丈夫,是个女人没有不火的。
    5 f6 I# `4 A+ v0 F7 f8 `( @$ e2 V" P/ I6 m2 c
    沃伦斯基与安娜开始确实是倾心相爱,他点燃了她蕴藏已久的激情,但激情是不可能持久不灭的,在经历了上流社会的种种排斥岐视之后,沃伦斯基感觉安娜成了他重新进入上流社会,以及事业前程的负担,而安娜自从勇敢地走出家门就断了回头路,沃伦斯基的爱情成为她唯一的救命稻草,她不能失去他,为此她时时没有安全感,总是担心他出去去会见别的女人,长此以往变得神经兮兮的,总是跟沃伦斯基吵,越吵他就越躲,离婚之事由于卡列宁的阻挠而遥遥无期,这边沃伦斯基
    , V* N9 B2 e, _/ B6 x又日趋冷淡。。。
    ) E* \! V- e7 r' c( ^: w1 c7 T+ \& d' _; I! }% h. P/ O& {/ I
    金笔说安娜精明,其实不然,安娜是个激情冲动型的女人,否则她也不会在赛马场沃伦斯基落马时惊叫失态了,而且,当安娜将私情跟卡列宁和盘托出时,卡列宁要求的只是保持表面上的体面,这种事情在上流社会多了,只要维护体面不出格,大家都是视而不见的,但安娜拒绝了,与其说她看透了卡列宁的虚伪冷漠还不如说她从心底里厌恶他,难以忍受有他的空间,不论心理上还是生理上。1 w: S+ O  H8 R. I2 e, l0 Y
    ! {+ U% T4 E2 A, `2 b7 u6 r) `
    现在想来,安娜不计后果地率性而为自然要付出代价,若是安娜真的精明就当按卡列宁说的去做,这样进可得退可守,不至于弄得两败俱伤,更不至于出人命,安娜离家出走等于宣布与上流社会决裂,牺牲的不只是与阿廖沙的母子亲情,还有丈夫和自己的名誉,儿子女儿未来的名誉前途,甚至是自己的生命。
    9 ]+ V  P8 R6 ^- p1 n& B8 b% F8 ^+ N- t2 U; s/ I! N3 s( o: [: |& f
    她轻率地去卧了轨,留下的却是还在襁褓中的与沃伦斯基所生的女儿,年幼失去母亲的儿子,她可曾为她这一对儿女着想过?女儿后来被卡列宁带去抚养,一个死去了母亲的私生女将来的命运会好到哪儿去?- t1 H- q6 r. i' f

    # B/ s& m* R. R1 A1 i9 |安娜一直被视为勇敢纯真追求爱情的美好形象被歌颂,其实回过头来想想也真够自私的,而卡列宁从来就被批成自私冷漠的反面角色,现在看来却有其处理事件成熟理性的一面。
      R+ j' M- n( x
    0 C% a' X8 k5 b/ p' h人物品格没有脸谱化,没有鲜明的好坏,这才是现实主义的风格。; Z1 K4 @1 K" A1 ?8 ?6 `9 J7 q$ J9 P
    $ m7 g( @4 v- ~' u$ x, P
    列文吉提一对应该算是作者理想中的家庭了,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吉提看上去很快就会变成第二个杜丽,这就是现实。
    ' ?& x6 z" c% L7 ~* d2 R( V& [  O; w7 r( w7 }& j
    《安娜卡列尼娜》电影电视翻拍过很多回了,我看过英国BBC版的,也看过苏菲玛素版的,前者安娜太显老,后者则风情太过外露,安娜到底应该什么样?我感觉应该就是这幅油画里的那一位。( \9 k, f$ N" A% W1 j
    + ^$ }6 m. T9 O

    评分

    参与人数 2爱元 +10 捐资 +1 学识 +1 收起 理由
    雪个 + 5 谢谢!有你,爱坛更精彩
    煮酒正熟 + 5 + 1 + 1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2-1-8 01:22:12 | 只看该作者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8-9-19 04:17
  • 签到天数: 311 天

    [LV.8]合体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1-8 01:32:48 | 只看该作者
    白头翁 发表于 2012-1-8 01:22

    : i2 w; E6 x' H" H谢谢!
    1 E4 J6 f' C* c" |9 F
    + `( y7 ?  l7 o9 T/ d6 x; L其实小说远比我说的要深刻得多的多,我说的只不过是众多线索当中的几条,还有一条极为重要的没提到,那就是列文(也就是托翁自己)在农庄里的改革,和农民一起干活,特别是大段大段的自我剖析的独白,显示出这个人物,其实就是托翁自己的民粹主义思想,还有一个就是他浓重的宗教救赎思想。
    $ c0 [$ N& B6 q5 j+ I. ~. e" y; U: F8 ^& N# L
    这本小说我查了网上据说是被评为西方最优秀最有影响力的十部小说之一,如果其内容仅仅是关于爱情家庭婚姻的话,是绝无可能支撑得起如此盛大的名誉的。

    点评

    所以才他才不同寻常地厉害呀,全方位立体地描绘社会,而不是单纯地讲故事  发表于 2012-1-8 12:52
    托翁总是把他的小说写的很嘈杂,很多主题都宏大地融合于书中。《战争与和平》也是,整个书写的很立体很丰满也很宏大,真正可以当起史诗。  发表于 2012-1-8 12:47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2-16 14:50
  • 签到天数: 818 天

    [LV.10]大乘

    地板
    发表于 2012-1-8 03:04:09 | 只看该作者
    油画看不到

    点评

    改过了,这下看得见了吧?  发表于 2012-1-8 03:17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2-16 14:50
  • 签到天数: 818 天

    [LV.10]大乘

    5#
    发表于 2012-1-8 04:48:37 | 只看该作者
    平沙落雁  改过了,这下看得见了吧?
    ( q2 W. V7 f! r, g& z9 a  f; T! i% H$ V
    , h0 _4 i8 E, H. w
    嗯,看见了。无名女郎啊。。。我心目中的安娜不是这样子的
  • TA的每日心情

    2020-11-20 06:24
  • 签到天数: 1618 天

    [LV.Master]无

    6#
    发表于 2012-1-8 10:26:09 | 只看该作者
    雪个 发表于 2012-1-8 04:48 & H: L9 P4 n( w
    嗯,看见了。无名女郎啊。。。我心目中的安娜不是这样子的
    6 U* J! l' i( T1 q! _! D& ^  f
    你能不能找一幅你心目中的安娜像呢?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2-16 14:50
  • 签到天数: 818 天

    [LV.10]大乘

    7#
    发表于 2012-1-8 10:48:24 | 只看该作者
    燕庐敕 发表于 2012-1-7 18:26 1 r  R$ ^3 w- W- m! H5 ^) }$ `
    你能不能找一幅你心目中的安娜像呢?

    - |8 b1 w* h: v安娜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沃伦斯基第一次见她后的感觉,就是那种生机勃勃的活力。
      z7 f; c" F3 a) V+ Y. v画中这一个嘛,活力看不出来,很骄傲的样子,似乎自觉高人一等。

    点评

    觉得俄罗斯人是粗犷又细腻,带着种来自旷野的淡淡悲伤,安娜那个年龄,实在很难想象生机勃勃的活力如何通过绘画来体现。  发表于 2012-1-8 12:49
  • TA的每日心情

    2020-11-20 06:24
  • 签到天数: 1618 天

    [LV.Master]无

    8#
    发表于 2012-1-8 10:51:38 | 只看该作者
    雪个 发表于 2012-1-8 10:48 1 a6 J  O* q* I: U1 R
    安娜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沃伦斯基第一次见她后的感觉,就是那种生机勃勃的活力。$ O6 ?! X9 G5 ?) d% d( C, h
    画中这一个嘛,活力看不 ...
    : A* }5 l% w) _. ?
    可能是因为这幅画的构图,女郎的视线是向下的,所以太傅感觉有居高临下的那种下视感。
    9 T$ Z9 e0 U0 l- H: I2 v; u) }1 ?' e1 h' `( r
    活力确实看不出来,因为眼神和举手投足都没有显示。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8-9-19 04:17
  • 签到天数: 311 天

    [LV.8]合体

    9#
     楼主| 发表于 2012-1-8 12:29:26 | 只看该作者
    雪个 发表于 2012-1-8 10:48
    ' U* o; g3 W3 n安娜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沃伦斯基第一次见她后的感觉,就是那种生机勃勃的活力。
    6 q" F2 [7 H# t- x: H5 C画中这一个嘛,活力看不 ...
    . k' H3 I. f8 y8 f# I
    太傅可以把这幅想象成安娜临死前坐马车上火车站时的一张快照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8-9-19 04:17
  • 签到天数: 311 天

    [LV.8]合体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1-8 12:49:38 | 只看该作者
    燕庐敕 发表于 2012-1-8 10:51 ' j- Z9 {  @) Z3 F- K, O2 H
    可能是因为这幅画的构图,女郎的视线是向下的,所以太傅感觉有居高临下的那种下视感。
    # y8 W& q9 Z6 g( T
    ! Z( v( n  V' d2 N$ N- u+ |活力确实看不出来 ...

    & m, f; y1 j* R; q8 b; x- U鲜艳的嘴唇,丰满的双颊,浓密的睫毛这些都是青春活力的表现啊,当然女郎的神情是若有所思的,甚至是忧郁的,深色的衣装则表达了女郎端庄文雅的气质,与白皙吹弹欲破的青春肌肤形成鲜明对比,也可以理解为是对女郎青春活力的一种禁锢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4 天前
  • 签到天数: 1484 天

    [LV.10]大乘

    11#
    发表于 2012-1-8 13:05:07 | 只看该作者
    平沙落雁 发表于 2012-1-8 01:32
    # j/ d+ J5 y7 o0 x; C- r谢谢!+ d2 [6 O- b  W* n( \
    % v5 e# ]+ [1 j' G# y4 j. U' s7 F
    其实小说远比我说的要深刻得多的多,我说的只不过是众多线索当中的几条,还有一条极为重要的没提 ...
      v+ @% ~- ~: }$ e+ ?
    我也是中学看得,记忆中留下的内容很少。列文农庄的回忆超过了安娜的爱情.
  • TA的每日心情

    2020-11-20 06:24
  • 签到天数: 1618 天

    [LV.Master]无

    12#
    发表于 2012-1-8 13:12:48 | 只看该作者
    平沙落雁 发表于 2012-1-8 12:49
    " \4 X" x1 ~& V8 K% n3 I6 i$ V鲜艳的嘴唇,丰满的双颊,浓密的睫毛这些都是青春活力的表现啊,当然女郎的神情是若有所思的,甚至是忧郁 ...

    3 c& e4 q" Y( z9 b我确实觉得这个女郎带着淡淡的哀愁,或者一种类似的思绪。所以没感觉她的活力有外露。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8-9-19 04:17
  • 签到天数: 311 天

    [LV.8]合体

    13#
     楼主| 发表于 2012-1-8 13:22:26 | 只看该作者
    燕庐敕 发表于 2012-1-8 13:12
    , T* \" D; U* n! i我确实觉得这个女郎带着淡淡的哀愁,或者一种类似的思绪。所以没感觉她的活力有外露。 ...

    5 s( b/ C  G# M: [0 S5 X$ b$ q那个时代审美就这样儿,您横是不能把她的活力去跟比基尼肌肉女郎去相比。
  • TA的每日心情

    2020-11-20 06:24
  • 签到天数: 1618 天

    [LV.Master]无

    14#
    发表于 2012-1-8 13:30:41 | 只看该作者
    平沙落雁 发表于 2012-1-8 13:22
    0 i( j: w2 i% |2 d! j7 T7 o' s( r那个时代审美就这样儿,您横是不能把她的活力去跟比基尼肌肉女郎去相比。 ...

    2 R, H$ e% `2 m7 A4 M哈哈哈,那倒不会。我只是觉得,活力在眼睛里应该体现出另一种神态。记得是列宾还是谁的《流放归来》那幅画,里面的主人公,表情严肃可是目光灼灼,那个比较像活力。
    " Q9 p' ?4 z7 F& e5 k
    ! G+ `' s: u/ N  _& r4 d: |当然不会是吉普赛女郎严重的那种野性才叫活力,毕竟安娜不是那种人。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8-9-19 04:17
  • 签到天数: 311 天

    [LV.8]合体

    15#
     楼主| 发表于 2012-1-9 02:30:50 | 只看该作者
    燕庐敕 发表于 2012-1-8 13:30 * C, k& L/ w; N) N( k* d9 X+ G
    哈哈哈,那倒不会。我只是觉得,活力在眼睛里应该体现出另一种神态。记得是列宾还是谁的《流放归来》那幅 ...

    . O3 j& J6 `: u" w2 y. D苏菲玛素把安娜的活力表现得很好很出色,但风情过于外露,简直有点儿风骚,看着不太像当年的贵妇,而有点儿像那个时代的女演员。: w) O  I+ p# i; D" {
    ' ^) F' M) m. S& A
    书中的安娜形象还是相当庄重的,出席舞会穿的也是黑色的晚礼服,而当时她才24岁!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7-30 21:05
  • 签到天数: 25 天

    [LV.4]金丹

    16#
    发表于 2012-1-9 04:21:45 | 只看该作者
    我当时看的时候,也觉得安娜特自私任性不为他人考虑,就知道索取,索取。。这样的女人死了就死了,反正也不可惜。。。。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8-9-19 04:17
  • 签到天数: 311 天

    [LV.8]合体

    17#
     楼主| 发表于 2012-1-9 04:49:40 | 只看该作者
    柴禾儿妞 发表于 2012-1-9 04:21 5 l! n) w. N" R( e7 S2 O+ K2 q
    我当时看的时候,也觉得安娜特自私任性不为他人考虑,就知道索取,索取。。这样的女人死了就死了,反正也不 ...

    3 m1 m2 ^6 m1 J8 s, r! A, f啊?介个,,,她再不济也应该算包办婚姻的牺牲品吧?咱国刚解放的时候还允许包办婚姻解体呢,比如《小二黑结婚》啥的,,,

    点评

    比如我老舅,就休了包办的小脚老婆,找了女大学生。  发表于 2012-1-9 11:01

    该用户从未签到

    18#
    发表于 2012-1-9 07:26:54 | 只看该作者
    这部书的第一句话比这本书更出名。我经常引用。
  • TA的每日心情

    2020-11-20 06:24
  • 签到天数: 1618 天

    [LV.Master]无

    19#
    发表于 2012-1-9 10:33:21 | 只看该作者
    平沙落雁 发表于 2012-1-9 02:30 7 y" L/ O+ o  v" W$ b6 ?& j' s
    苏菲玛素把安娜的活力表现得很好很出色,但风情过于外露,简直有点儿风骚,看着不太像当年的贵妇,而有点 ...
    , T4 V3 r) ^0 V* O' p, F" a* i
    只看过苏菲·玛索的007和卢浮宫,没看过她的安娜·卡列尼娜。" P; g' P! c1 L( J
    " I+ \. F) Z# T- W! o! `! U
    不过她的风尘味可能确实浓了些,不够庄重。苏联或者俄国的版本有吗?
  • TA的每日心情

    2020-11-20 06:24
  • 签到天数: 1618 天

    [LV.Master]无

    20#
    发表于 2012-1-9 10:34:06 | 只看该作者
    青方 发表于 2012-1-9 07:26 # {  u4 Q- I- i- N: G8 f9 k
    这部书的第一句话比这本书更出名。我经常引用。
    0 F' }% o1 F' e
    我总觉得也不全对,至少幸福的家庭确实有相通之处,可是不见得各个相同。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5 17:46 , Processed in 0.047377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