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195|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学评论] 晁盖之死新论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7-18 09:55
  • 签到天数: 698 天

    [LV.9]渡劫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25 10:22: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最近重读水浒,温故而知新,对晁盖之死有了新的看法。
    + e5 A2 h1 M4 N0 _7 I$ g: L. r
    , `+ `0 `  X" t8 Q《水浒传》中是这样描述晁盖之死的,在攻打曾头市前三日交锋无果的情况下,第四天,有两个和尚投奔献计劫营,晚上劫营途中,发现中计,即刻撤军,走不到百步,伏军四出,晁盖率部“才转得两个湾”,撞出一彪军马,当头乱箭射来,“不期一箭,正中晁盖脸上,倒撞下马来,”箭杆上刻有“史文恭”三字,又是一枝药箭,晁天王终不治归天。8 _. D: g0 ?7 J, H9 `

    * ^9 P# m" O% ?9 b6 B至此之后,所有人都认为史文恭杀了晁盖,但细读之后,我对史义恭杀晁盖这一定论产生了极大的怀疑,认为杀晁盖另有其人。, A) r! V# D" K3 ~2 v
    + Y' ~' E2 ~, r9 B' l7 [
    原因如下:
    8 x6 D" i0 \. ]$ N: N
    , V5 c  `2 y' d6 t3 S, l一、金沙滩饯行" c; F( r2 L1 p' E% b

    ( l0 s( A$ @& D  Z1 o# c; J, w" h( n原文如下“忽起一阵狂风,正把晁盖新制的认军旗半腰吹断”金沙滩在梁山泊山口,从地理角度来分析,山口的风一定是大的,但大到了将新制旗杆栏腰吹断,未免有点夸张,为什么宋江若干次出征,毫无意外,而晁盖唯一的一次就蒙上了这样的一层阴影。这很值得思考。而旗杆被吹断也无外乎于以下几种可能
    ! Z7 N, S  ]' _8 \8 K- M5 v8 X7 j( k+ E) w! }- _
    ①上天预警,希望晁盖不要出征
    2 }6 Q8 G$ V7 [) Y. j3 r; D
    # w, L  \0 Y9 j3 ]$ X" |②风力太大,吹断旗杆
    $ a- \1 V9 B, u+ V( h; B5 g: |% G" T' D8 d$ H; U
    ③有人在做旗杆时,动了手脚,故意制造凶兆,为晁盖遇难做舆论准备。# z8 \  c9 s0 K& Y5 m- \9 D
    & I' Z: B- N" X# y+ Q
    二、在吹断旗杆后,宋江等的劝解
    ! ?1 h1 L, O6 N- V8 J
    . k/ W* C( r0 x% a! [. m$ E旗杆吹断后,吴用是这样劝的,“此乃不详之兆,兄长改日出军。”
    . K' ~: ]8 N; S( ~/ o
    , z* {7 d4 U) m6 U# i宋江劝的更绝,“哥哥方才出军,风吹折认旗,于军不利,不若停待几时,却去和那厮理会,未为晚也。”7 U& O9 I3 I1 E1 [$ @
    $ s; N/ d1 R6 e, |
    在中国军事风水传统中,主旗被折预示折损一员大将或主将,这简直就是常识,而宋吴等人的劝解很耐人寻味,并未劝阻晁盖撤军,而只是说过一阵再去。9 p5 J7 w0 o& x8 `: H
    - n7 U4 f* A- s2 s) V- N5 F
    我不知在这样的劝解下有几人会听从,想来晁盖也是骑虎难下,“遮莫怎地要去走一遭。”# p9 \  h$ A9 I, e$ |. V
    1 x5 t; K3 m. C0 a# f
    三、箭杆上刻有“史文恭”
    4 C& D3 t5 [) Z3 P, r% Q
    ) ?2 h- d0 J5 K" x$ X, H晁盖夜袭曾头市,发现情况有变,“急回旧路”走不到百十步只见四下里金鼓齐鸣,遇伏后,晁盖“引军夺路而走,才转得两个湾撞出一彪军马,当头乱箭射将来,不期一箭正中晁盖脸上。”
    ! M- Z/ {  s2 J# b- f2 K! D4 Z/ W% S8 q+ J
    通过施公描述,我们知道晁盖中箭是在回营路上,即面向本方营寨时中的箭。
      m: a5 G7 U+ |, A* g  x) {# q6 U( n
    / k& z3 E' x5 x2 \1 i我有一疑问,在两军对垒设伏时,作为曾头市主将的史文恭,不作镇中枢,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反而跑到第一线去当射手,舍大义而拼小力,似乎和史文恭“三日不出战”耐着性子和晁盖磨,引其入套的一贯作风不符。2 |( C! h% B9 M# h$ Z0 |

    7 o7 }9 l, P1 i' u7 b而且文中从未描述过史文恭箭法有过人之处,他是如何在夜色茫茫中一箭射中晁盖的呢?
    ) s% z6 Q2 X' j. D4 D& t; M" q$ N% U9 h, t0 I$ M; d
    四、晁盖死后,双方的反应
    1 u  O: r3 o  p& E" p# H5 a; G6 M3 G0 H! b& X- b* o
    曾头市唱有一首歌谣:“扫荡梁山清水泊,剿除晁盖上东京,生擒及时雨活捉智多星”。交锋过程中,曾家五虎之一的曾魁也曾说过要捉晁盖请赏的话,这至少证明,曾头市是死心踏地和梁山为敌的,也不怕与梁山为敌的,而且在第一场战斗中,曾头市大获全胜,以弱胜强,且击毙敌方首脑,这是一个非常辉煌的战绩,但是铁心和梁山泊为敌的曾头市却从未宣传过,而且在二打曾头市中,两军对垒时,曾头市也从未提到过这一大捷,用以打击梁山土气。1 F# i1 u& q7 ~. R2 z8 p( Q$ }- G
    % y1 R# x5 v& h+ B
    而梁山方面也很奇怪,在两军对垒时,宋江也从未公开提出要为晁盖报仇,或指出双方曾有过这样的仇恨。* |; Z2 x9 ]) P$ d) |8 _

    / i/ x- _7 I1 ^, W几乎所有的读者都会认为梁山泊二打曾头市是为晁天王报仇,实际这是一个先入为主的想法,仔细阅读你会发现,二打曾头市,夺马方为原因,为晁盖报仇只是一个不得不提的幌子,而且是个不光彩的幌子。% u# z0 E7 R: l4 j  U

    + F4 ~! G* \$ j+ V) [9 z! U在曾家二虎丧命后,曾长官下书是这样说的,“向日天王率众到来,理合就当归附,奈何无端部卒施放冷箭,更兼夺马之罪,虽百口何辞,”因:“今顽犬已亡,遣使讲和。”
    ) }6 V- w1 @- @2 c
    : d* u; e( C# e* z9 Y) D( o我抢你几匹马,放几根冷箭,至于有这么大的仇吗?今天我儿子也死了,这罪我也算赔了,咱们讲和吧。……哈哈,原来曾头市压根就不知是他们杀了晁盖。
    2 }4 ~' J8 k+ }9 x9 D3 v
    6 |1 y9 B" {, z7 Z& a; b% P宋吴二人的回信更加印证了这一点,也很有意思“梁山泊与曾头市自来无仇,各守边界,”“若要讲和,便须发还二次原夺马匹,并要夺马凶徒郁保四,犒劳军士金帛。”
    ! X3 H: N% H, {8 J; Y$ @$ f3 N
    8 g! W6 e2 n$ q  J看明白了吧,两家的冤仇不在晁盖、史文恭,而在于马匹,大家有点自作多情了,而且这个仇也很好解,还马交点钱,再交出一个人,这人不是史文恭,而是一个无足轻重的郁保四,这还不耐人寻味吗?! Q8 X% F$ Q1 G: b1 y3 U0 r

    : ]5 h8 D8 M$ Z五、晁盖遗嘱, H1 M9 G' t  n- c  @! |5 F
    8 Y/ ~1 l& D" j& H( [, q' P  V
    智取生辰纲一案曝光后,宋江冒天大风险通知晁盖,使得晁盖死里逃生,而晁盖自此后视宋江为再生父母,见一次,必让山寨之主一次,凡此不下五次,而且都是在公众场合,只有一次没有再谦让,就是临死之前,他放下遗训,“贤弟保重,若哪个捉得射死我的,便叫他做梁山泊主”。一下子推翻了他以前所有的推让之举,是什么让晁盖做出了这么大的转复呢?晁盖是不是在临死前发现了什么,,才导致这样的转变,等于直接否定了宋江继任的可能!因为大家都清楚,山寨之中能捉史文恭的人太多了,但宋江却是绝对的不可能之一,这又是怎么一回事?% F0 C4 t8 y) v. q

    8 L+ n5 q. X$ i) d# G, l/ s6 J3 y六、晁盖死后宋江的反应& M& n3 |2 `5 S1 Y8 y

    % [& K8 j8 t' ]5 B" ~" v晁盖中箭后,宋江即不求医,也不问药,“守定在床前啼哭”——等着他人死。* _7 n$ ]7 m! C( v  b: b# k4 |. n
    ( J/ n" n' j: e( j# H- F: S2 K
    晁盖死后,山寨不可一日无主,有晁盖遗嘱当前,梁山泊理应墨纟至出兵,立即为晁盖报仇,然后拥立新寨主,但是宋江却“每日领众举衰”,“无心管理山寨事务”,寨中事务一乱,大伙只能推他出来收拾,且宋江一坐到主位,即刻发了一大通号令,把山寨大小职务安排的有条不紊,哪里象是哀恸过度乱了方寸之人。7 b  c7 M% z9 h4 D

    ( I% M# h5 ^! z4 L: X* l根据以上几点,我认为似乎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结论,晁盖并不是死于史文恭之手,而是另有原因,而这个原因其实《水浒传》里已经讲到了。
    5 Y* Y' L3 X$ {+ c: z7 r7 v& `' A  F, ~, L
    一.白龙庙小聚义
    6 r( u2 J4 ]% p, k' y& j) u
    % Q% j8 J3 _# o2 a2 a$ f' T" s: l劫完江州法场齐上梁山,山寨中共有四十位好汉,晁盖此时便又要让出山寨之主,宋江坚辞不就,坐了第二位,吴用、公孙胜做了三四位后,宋江喧宾夺主,“休分功劳高下,旧头领重主位,新头领坐客位”,读来轻描淡写,但实际内容丰富,本来一到梁山大家便是兄弟,不分你我,按功劳排座次,并且应该紧密团结在以晁盖同志为核心的梁山泊中央周围,宋江硬要分宾主,咄咄逼人,旧头领才9人,新来的头领多达27人,这样一来人为的阻止了头领间的融合。
    ( a5 a" c3 o% {, F
    * q5 T# n( }+ E1 Y( @' _我们可以替晁盖想想,千里跋涉救宋江回来,又多了众多好汉,本是一桩盛事,庆功宴上,被宋江这么一搅,两列好汉众寡悬殊,壁垒分明,晁盖居中,又怎能端坐,新头领的喧嚷,反衬出旧头领的寒碜,身旁又是顾盼自雄的宋江。
    2 R( v2 g1 c3 a. ~, g. c4 y2 \1 C; Z' Q
    这哪里是庆功,简直是受罪!
    + J/ ^7 c5 x0 o( T9 X/ [) y$ ]( c; e* w- F% b" b8 ]
    二.出征
    ( i" Q$ P9 m! H9 ]. [* A1 m* R9 ]" g3 _* m# j) s; l) }* w
    宋江不以山寨大义为重,把梁山头领视为已出,培养心腹不让晁盖染指,每逢战事,“哥哥是山寨之主,如何可使轻动,”使得晁盖一、指挥不动新头领,二、结识不得新好汉。宋江出征,新到的好汉越多,旧头领的比例越低,晁盖的影响力越弱,晁盖能出战的唯一前提就是打恶战、险战。  N1 S" J4 B' E( o) p
    + M1 u* v. u; t  E; G+ l* d6 H
    三、晁盖的话* Q5 @+ Z7 ~* f* e$ |( L

    3 H" i! y5 `5 A1 ]9 n8 a( o打曾头市时,宋江不让晁盖出战,晁盖这回是这样说的“不是我要夺你的功劳,”一山之主,居然还怕别人怀疑自己和属下抢功劳。可见晁盖当时在山寨中的影响已大幅度下降,他也深深感受到宋江咄咄逼人的威胁,明知此战危险,仍然要挺身而出。
    2 z+ i! h0 f" u4 B( J6 p, q  B$ Y$ g, H; M
    在夜袭曾头市中,林冲要替晁盖劫营,让晁盖接应,晁盖是这样回应的,“我不自去,谁肯向前”,八个字里,透出多少心酸和无奈,堂堂一寨之主,令不能行,只好自己在前杀开一条血路。
    8 s0 [6 ?9 F8 u6 J% K2 O/ T2 ?! a
    9 p3 K- k  `$ n+ v8 H! T四、下属的话
    : ]1 b) r$ G" Q3 w8 T/ H  [2 N! c  q, _3 [
    晁盖中箭后,除三阮、杜迁、宋万护送回山外,剩下15人商量时说“不想遭这一场,还应了风折认旗之兆。”(舆论效应出来了),“我等只可收兵回去,曾头市急不能取得。”而呼延灼一句顶死,“须等宋公明哥哥将令来,方可回军!”而梁山泊被劫寨大败而归,只有戴宗一人信令撤军——哪次宋江吃败仗,晁盖不是倾山寨之力营救。
      }8 E- P. `0 E8 F9 Z7 J+ o2 C
    . `' a( a: F& I. c6 a以上几条已充分反映梁山的权力斗争已进行的一个关键时刻,晁盖作为一个直性子的人,已不符合梁山泊的发展,他出兵曾头市的命运是注定的——他一定要被史文恭杀害。
    ' i" Q: J  O( T: Y4 o" H3 X
    ' H7 z& |0 q( \' D- L如果史文恭没有这个能耐,那就由有这个能耐的人替他完成这个任务,梁山伯上箭法如神的人只有一个——小李广花荣,而他又正是宋江心腹的心腹。
    % F1 l$ x3 Q2 J0 B, {# D; a1 b, M3 [/ Q" m) L: a
    所以我的结论是晁盖并非是死在史文恭箭下,而且死于权力斗争,死于暗箭,直接策划人是宋江,执行者便是花荣。

    评分

    参与人数 3爱元 +24 收起 理由
    煮酒正熟 + 9
    蓦然回首 + 10 精彩
    MacArthur + 5 淡定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2-23 17:02
  • 签到天数: 529 天

    [LV.9]渡劫

    沙发
    发表于 2013-1-25 12:09:35 | 只看该作者
    分析有理!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22-6-19 00:00
  • 签到天数: 2264 天

    [LV.Master]无

    板凳
    发表于 2013-1-25 13:01:40 | 只看该作者
    搀和两句
    $ P  b- T2 C$ R- G, m7 Y, g/ ^8 z7 [6 i+ s8 f
    晁盖死于宋江-花荣一说,由来已久。在下寡闻,最早看到提出此说的是一位名唤“气概文鸯”的朋友,那应该是在06年左右;网上可以搜到他无数篇对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深度分析 (文鸯最早是在新浪三国,后来亦曾辗转于琅琊论坛)。然后就是09年左右,有人在西西河也提出这个假说。总的来说我觉得此说足可成为一家之言,这不仅仅因为书中确有诸般疑点,而且这种情节也与历史上的翟让和李密之间的关系和冲突比较吻合 (所以不能排除作者借用翟李旧事以暗示宋江上位所用手段这一可能性)。
    ( c# G, {& @- a5 I3 b$ ~: J+ F! A! a6 P5 n
    这只是说我对这一说法及其背后的分析有一定程度上的认可,但具体到兄弟的这篇论证文字上,颇有几处细节在下不敢苟同。一是风折认旗后宋江吴用劝阻晁盖的话,我认为你似乎是过度分析了。当时的情况是晁盖已下定决心要下山征战,宋、吴不可能出言劝阻晁盖永不下山,而只能采取比较和缓的语气,劝他过几日再出征。我不知老弟认为宋、吴应该怎么劝晁盖才能打消你的怀疑,难不成非要他们说“哥哥,风折认旗呀,你一辈子都不能下山呀!”
      H( Q2 }, H9 Q( d& F/ d" ]" j% B! j" i  p
    再就是,无论是网上高手还是学院派的水浒专家,基本上公认吴用原本是晁盖的人,宋江上山后,吴用因服膺其能才与之渐行渐近的,但吴用始终都没有背弃晁盖。吴用在性格上是很念旧的,看看三阮、刘唐对他的情意和信任,可知吴用的性格为人。而以老弟此篇的分析,似乎是吴用在配合宋江做局,这个我是无法认同的。
    . A/ k' |0 z& z/ I) h0 |- j! V5 D- n9 }
    另外,说晁盖中箭回山后,宋江即不求医,也不问药,守定在床前啼哭,是在坐等晁盖死,这个也有问题。水浒版本众多,其中最不可读的就是金圣叹腰斩本。我找到的两个版本都是“宋江守定在床前啼哭,亲手敷贴药饵,灌下汤散。”注意那个“等”字,难不成宋江等多位头领都在等晁盖身死?另外也不是没有用药,“药饵”、“汤散”皆为医治手段。至于说为何没有延请名医,事实上如果不是后来晁盖托梦于宋江提及江南地灵星,加上张顺早年相识,梁山也请不到安道全这样的名医。
    5 G  j6 Z, y: G. h1 X
    # U- [% n( q+ X! |) n' p7 D* S还有就是说宋江军败晁盖倾寨来救,而晁盖军败宋江却只派一个戴宗,通过这种对比来论证晁盖中箭必为宋江指示,这个也说不通。首先,二寨主军事不利 大寨主就倾寨而出,这本身就不是明智和负责任的做法 (当然我同意,这个做法很够朋友、很实诚);其二也是更重要的,宋江派戴宗来迎败军时,晁盖早已被接上山了,引领败军的是林冲、呼延。所以拿宋江不利晁盖倾寨来救那个来说事,是完全没有可比性的。7 y8 _! r" D/ S7 |
    1 o$ A, N; h$ S: B) D
    最后就是说山寨里能擒史文恭的人有很多,这个地方就更不对了。论马上武艺,史文恭基本上是坐二望一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发表于 2013-1-25 13:50:32 | 只看该作者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 TA的每日心情

    2020-11-20 06:24
  • 签到天数: 1618 天

    [LV.Master]无

    5#
    发表于 2013-1-26 12:09:41 | 只看该作者
    煮酒正熟 发表于 2013-1-25 13:01
      w! |8 h- u, \  v5 R/ J0 W搀和两句  
    ; x/ j4 Y/ r% U7 J5 s! w- b  X8 W' l0 I) k
    晁盖死于宋江-花荣一说,由来已久。在下寡闻,最早看到提出此说的是一位名唤“气概文鸯” ...
    . ?. L" a1 O; s- X1 z+ |7 r/ P
    除了卢俊义,就该史文恭了。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22-6-19 00:00
  • 签到天数: 2264 天

    [LV.Master]无

    6#
    发表于 2013-1-26 13:09:41 | 只看该作者
    燕庐敕 发表于 2013-1-25 23:09 , S+ f* b" C/ W, i7 o$ Z$ }) R/ G
    除了卢俊义,就该史文恭了。

    0 P2 E; h  |7 o细滴。卢一史二,基本上是定论。当然,田虎王庆那两段都不算。二人之外,大宋丘岳、大辽兀颜光,应该也是类似量级的,只不过实战表现没有卢史那样抢眼罢了。
  • TA的每日心情

    2020-11-20 06:24
  • 签到天数: 1618 天

    [LV.Master]无

    7#
    发表于 2013-1-26 13:35:15 | 只看该作者
    煮酒正熟 发表于 2013-1-26 13:09 1 r, I* D$ L( M3 C$ o& F) }5 N5 o( |
    细滴。卢一史二,基本上是定论。当然,田虎王庆那两段都不算。二人之外,大宋丘岳、大辽兀颜光,应该也是 ...

    " e% ~7 F3 F9 t; O6 Q7 ]可是卢擒史那段的描写,让玉麒麟大打折扣哇。. z: v# M* o0 N. [* H

    " I9 P* t/ }* R' w& L3 E什么晁天王的冤魂四面缠定,树后又转出玉麒麟卢俊义来,喝声强贼,待走到哪里去,只一朴刀搠下马来---看似偷袭。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22-6-19 00:00
  • 签到天数: 2264 天

    [LV.Master]无

    8#
    发表于 2013-1-27 00:39:34 | 只看该作者
    燕庐敕 发表于 2013-1-26 00:35
    9 ]/ U; i* H# S可是卢擒史那段的描写,让玉麒麟大打折扣哇。
    " m9 h! H! I5 n+ y3 X4 v: c6 I' s$ r/ D( ]& {2 N4 b8 g$ w) R
    什么晁天王的冤魂四面缠定,树后又转出玉麒麟卢俊义来,喝 ...

    * [" M4 o! c3 \$ G( m* T& e
    7 W; |# K1 v0 a8 j' W卢员外滴武艺并不体现在擒史一战上,而是战大辽时以一敌四以及征方腊时30合干掉厉天润这两战之上。另外,梁山收服老卢时,鲁智深、武松这种步战顶级人物单独面对老卢时也不过都是数合即退。以鲁、武两人的武艺和个性,如果不是老卢过于强悍,他们不至于这么快就退下去。此战在性质上与徐晃、张合、夏侯渊车轮战庞德完全相同,都是不敢100%真打,但也因此而完全控制不住局面;而许褚也是不能真打,对局面的控制力显然要强得太多,所以他可与庞德战50合再退回来。由此可大致推出,鲁、武这种步战顶级人物与卢员外步战上的差距,大致就是张合、夏侯渊与庞德的差距,也就是说差着半档。
    * I1 N9 b7 n+ L3 R
  • TA的每日心情

    2020-11-20 06:24
  • 签到天数: 1618 天

    [LV.Master]无

    9#
    发表于 2013-1-27 22:34:43 | 只看该作者
    煮酒正熟 发表于 2013-1-27 00:39
    * [# k% _* l& e8 b卢员外滴武艺并不体现在擒史一战上,而是战大辽时以一敌四以及征方腊时30合干掉厉天润这两战之上。另外, ...

    ) o4 \$ ~2 y$ ]6 a! f庞德这段完全不记得啊?在张鲁手下时?7 p  O6 w0 k3 t, B; p/ N# n8 J' u

    % p) o, Q  B8 j唯一记得是和关平30合,关公百合。
    8 w: R% {6 y3 L% h* o8 u, j7 [2 j% L2 M( x% m2 N
    当年在马超手下时也就比马岱强点的感觉。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22-6-19 00:00
  • 签到天数: 2264 天

    [LV.Master]无

    10#
    发表于 2013-1-28 12:03:12 | 只看该作者
    燕庐敕 发表于 2013-1-27 09:34 & ^& z( p/ V& R* I% B9 }# C  R* g) A
    庞德这段完全不记得啊?在张鲁手下时?: R6 S; q: w) u0 ]

    8 t# l$ u7 B( |1 A唯一记得是和关平30合,关公百合。
    + T* V; }5 S9 ^- M
    是在张鲁手下时 --- ( a  V- Y3 x. V" r! B+ i7 \
    4 e" p( \+ t- H* J
    张鲁即时赏劳了,便点一万军马,令庞德出。离城十余里,与曹兵相对,庞德出马搦战。曹操在渭桥时,深知庞德之能,嘱付诸将曰:“庞德乃西凉勇将,原属马超;今虽依张鲁,未称其心。吾欲得之。汝等皆与缓斗,使其力乏擒之。”诸将得令,张郃先出,战了数合便退。夏侯渊也战数合退了。徐晃又战三五合也退了。临后许褚出,战五十余合方退。庞德力战四将,并无惧怯。各将皆于操前夸庞德好武艺。
  • TA的每日心情

    2020-11-20 06:24
  • 签到天数: 1618 天

    [LV.Master]无

    11#
    发表于 2013-1-28 20:53:12 | 只看该作者
    煮酒正熟 发表于 2013-1-28 12:03
    , J1 y& C4 S; ?0 z. _是在张鲁手下时 ---
    + Y1 W. ?( A2 f! \: T7 C7 Y+ D8 p& W6 |) N% T6 r3 K
    张鲁即时赏劳了,便点一万军马,令庞德出。离城十余里,与曹兵相对,庞德出马搦战 ...
    $ F8 N  x* V, ]
    完全不记得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7-18 09:55
  • 签到天数: 698 天

    [LV.9]渡劫

    12#
     楼主| 发表于 2013-1-29 09:09:46 | 只看该作者
    煮酒正熟 发表于 2013-1-25 13:01
    & k- i8 u+ w+ P- _- t: |+ s搀和两句    c% a; C7 U% ~: ?0 Q
    ' P2 l# j: Q  c# I6 U( o+ J# l
    晁盖死于宋江-花荣一说,由来已久。在下寡闻,最早看到提出此说的是一位名唤“气概文鸯” ...
    8 J0 v( \: A" x1 _
    谢谢老兄指点,09年西西河那篇也是我的帖子,只是新到爱坛把旧帖子翻出来再讨论,被您发现了您的分析非常对,史文恭确实坐二望一,写的时候太随意了!其实主要是觉得这件事太蹊跷了,于是先有结论再找证据,漏洞也很多了!谢谢指点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22-6-19 00:00
  • 签到天数: 2264 天

    [LV.Master]无

    13#
    发表于 2013-1-29 11:15:51 | 只看该作者
    猪头猪脑 发表于 2013-1-28 20:09 , M5 Y0 g+ c, j) D% ]
    谢谢老兄指点,09年西西河那篇也是我的帖子,只是新到爱坛把旧帖子翻出来再讨论,被您发现了您的 ...

    . \! R, E) F: Q7 {. {原来河里那篇是兄弟的大作,失敬失敬。兄弟的感觉是敏锐的,作者在晁盖之死一节上所创作的一系列细节,有着太多含混不清或相互矛盾之处,确实非常耐人寻味。有两处细节不知兄弟注意到没有,作者一方面暗示出作为“人”的晁盖对宋江的警惕和怀怨,另一方面又明示归天之后的托塔天王(晁盖灵魂之本源) 对天魁星(宋江) 的关照,这就是一个明显的矛盾;另外,作者一方面说晁盖的本源就是托塔天王,在天界地位明显高于一个小小的天魁星,但另一方面又让晁盖死后托梦预警于宋江时,对宋江颇为忌惮 (兄弟靠后,阳气逼人,我不敢近前),这就很奇怪。另外宋江那个“急起身笑道”和他说的一番话,以及晁盖回他的“非为此也”,也都让人感觉两人之间的关系怪怪的。
    : v% Z' @: q  ^: x: B' m
    , B& U- s$ I9 C! T" p0 i8 J宋江好生忧闷,当夜帐中伏枕而卧,忽然阴风飒飒,寒气逼人。宋江抬头看时,只见天王晁盖,欲进不进,叫声:“兄弟,你不回去,更待何时!”立在面前,宋江吃了一惊。急起身笑道:“哥哥从何而来?屈死冤仇,不曾报得,中心日夜不安。前者一向不曾致祭,以此显灵,必有见责。”晁盖道:“非为此也。兄弟靠后,阳气逼人,我不敢近前。今特来报你:贤弟有百日血光之灾,则除江南地灵星可治。你可早早收兵,此为上计。回军自保,免致久围。”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5 15:29 , Processed in 0.044963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