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 37
悬崖之上的雨
周末,一家人去看了电影《悬崖之上》。从某个时候起,就对某著名导演的作品喜欢不上。脑子里一通无意识的回归分析,预测,这又是一部美丽的烂片。本不想看,主要是小孩班上语文老师推荐。上次推荐《八佰》就没看,这次再不看,显得太不把老师当老师了。再说,偏见,不好。
天气潮湿,闷热,空气里仿佛拧出水来的那种。晚上七点左右,路上依旧车水马龙,个个行色匆匆。从小区的车库开到茂的车库,象从一个湿洞钻进另一个湿洞。进场时,电影刚刚开始。
该片由以下元素构成:谍战,悬疑,打斗,枪战,酷刑,飙车,颜值,亲子,必须有的和不必有的都有。和其它电影中的同类元素相比,都只是换汤不换药。有人吐槽剧情中的各种不合理,其实导演就赌你大部分观众不会去计较剧情的逻辑。他只是给你一些印象,这是他的印象系列中的《印象悬崖》。观众走出影院,也只会留存一点枪战、飙车、酷刑、颜值等等的印象,模糊,然后很快遗忘。领导问小孩有什么观后感,她想了想说,那个科长的眼袋好重!
革命动作谍战片植入亲子戏,貌似有些古怪。要说革命者儿女流落街头也是有的。张宪臣在哈尔滨街头与敌人展开殊死枪战,场面惊心动魄。枪战反正都一样,我也就没怎么太留意,低头看了看手机有没有什么新邮件,再一抬头,张宪臣已经蹲在他失散多年的儿子面前了,我想他大概出现了幻觉。枪战打着打着就打到一个饭店门口,故地重游,加之思念儿女,来一段偶遇儿女的蒙太奇也是允许的,革命志士侠骨柔肠。没想到还真是遇到儿子了,我心说这也太巧了点。只见他顺手掏一张大钞票给儿子,可是这儿子已经不认得爹了,抢过钞票就跑。张宪臣有些失落和恍惚。我正想着,怎么,这还在枪战吧,枪战和打劫一样,都是很严肃、很紧张的事情吧,然后见他出一巷口就给车撞倒,被捕。这位就算从悬崖上坠落,再也没能上去了。
另一位男主坠崖的方式是服毒。原来我方四位特工每人在衣领缝一粒小药片。预备事败之时,可以杀身成仁,不可被捕受刑。毒药让人想到武侠小说中邪教控制属下的三尸脑神丹。还有日本的武士道,输不起就来个切腹自杀。天下电影一大抄,科幻特工片《信条》里面也用到了毒药胶囊。这四位特工是苏联训练的,克柯勃有没有服毒自尽的传统我不太清楚,中共地下党恐怕不是这样的。当年中共中央特别行动科负责任顾顺章被捕叛变,要不是钱壮飞报警,很多中共要人都会被人一锅端。象顾顺章这么关键的位置,党组织是不是要考虑给他缝一粒毒药备用,假如土共有那高级玩意的话。只是该叛变的他又怎么会吃药。同理,那么多地下党,涉及各种机密信息,是不是每个人都得缝一粒在身以防万一?所以这是一件既不需要、也不现实、更不明智的举措。共产党成功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党的建设,不靠小毒丸。
总觉得现在的商业电影所创造的共产党人角色离真正的共产党人相去甚远。共产党人的确是走过一段光辉的岁月,的确有过若干可歌可泣、令人荡气回肠的英雄事迹。他们曾经过着一种与我们现在迥乎不同的生活。我们现在的人讲究的是什么?投资回报率。可他们讲什么投资,什么回报?他们只是一往无前。他们是真正的生命的舞者。他们是值得后人去好好理解和尊重的。只是如果他们在天有灵的话,他们这点愿望在一些电影人那里,是不能得到满足的了。
看完电影,下到车库,那里愈加潮湿压抑,感觉象是进了渣滓洞。赶紧离开这个地方。外面的路上车子已经不多了。刚转过一个路口,忽地下起雨来。雨越下越大,越下越猛。天地之间象有一种什么能量积蓄了很久,这一刻终于爆发,猛烈地宣泄出来,疯狂地倾吐他的愤怒。天上暴雨入注,地上瞬间成河。车上防雨刷疯狂地摇摆。透过苍茫的雨幕,小车谨慎地向前驶去。一阵风刮过,道路上飏起一道白蒙蒙的水雾,象一个人的身形,高耸,朦胧,开始在楼宇之间舞动起来,忽快忽慢,旋转着,跳跃着,变换着身形,腾挪着,陶醉着,最后一个提纵,飞升而去,消失于潇潇雨国、茫茫天际。
说来也奇,一到家,雨就住了。
不管如何,这一晚值了。
但你看的不是电影。
你看的是雨。
GMT+8, 2024-11-5 12:27 , Processed in 0.028658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