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 35|
事变第二天,远在清华大学的闻一多,暴怒如雷地走向讲台,横眉怒目地扫视全堂后厉声问道:“国家是谁的,是你们自己的么?”接着,又如对着仇人控诉一般地说:“真是胡闹,国家的元首也可以武力劫持?一个带兵的军人,也可以称兵叛乱,这还成何国家?我要严厉责备那些叛徒,你们这样做是害了中国,假使对首领有个好歹,那么,就不必再想复兴,中国也要退回到民国二十年前大混乱的局面,你们知道吗?!”同时,并且厉声地责问台下的学生:“谁敢站起来告诉我,你们做得对吗?你们这种捣乱,不是害了中国吗?”停了许久,闻一多又说道:“今天我可说话了,国家绝不容许你们破坏。领袖绝不容许你们伤害。今天我可说话了!”
事变一爆发,当时许多人的心,都提到嗓子眼儿,人们无论如何都不能理解张学良的行为。因而对张学良们发出了非议、谴责、声讨。在事变次日的日记中,朱自清写道:“得知张学良在西安扣蒋消息,惟详细情形仍不知。此其一大不幸!”不仅仅是知识份子希望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广大民众也惟恐事态恶化。著名国学家叶曼先生,在2011年的一次讲课中,回忆当年西安事变后所有老百姓都很担心回到军阀割据的状态。她记得她妈妈那段时期每天磕头烧香,求菩萨保佑领袖顺利回来。
原来指望西安事变获得抗日心切的国人支持喝彩的杨虎诚和张学良,没有想到遭到全国人民的抗议,他们忽然发现自己骑虎难下,已成火炉上的人。张学良在扣押蒋介石后,查阅蒋先生的日记,发现蒋先生在日记中,表达了与日本势不两立的决心。并有一个长期计划,德国当时急需我国的钨矿,作为交换,德国将为中国装备八十个机械师,一旦时机成熟,发兵收复东北。而东北,正是张学良的老家。根据蒋介石和张学良的朋友美国人端纳回忆,蒋介石在被拘期间,置生死于度外,不失威严风度,居然动辄当众斥责张学良。张学良却表现得象个做错事的小孩,任凭蒋先生斥骂。常面露愧色无语而退。
1936年12月25日,蒋介石平安回到南京。西安事变前,蒋介石迟迟不抗日,被主战者骂为胆小鬼。蒋介石当初不抗日,真的是胆小鬼吗?当年蒋介石参加东征时,身上挂满手榴弹,每一个战役都在前线指挥,甚至带头冲锋。蒋介石的胆识过人,骁勇善战,得到国民政府高层一致认可。那么,如此好战的蒋介石为何迟迟不愿对日宣战呢?
[抗战史学家解说]:蒋介石在当时一直是在拖延时间,从他的角度是想避免与日本正面作战。因为,在当时中国的国力和军事实力与日本相比较来说,确实处于劣势。1933年6月3日,蒋介石在日记中表明心迹:我屈则国伸,我伸则国屈。忍辱负重,自强不息,但求于中国有益,于心无愧而已。不过,客观而言,这个协议确实将日本全面侵华的计划延缓,推迟了四年,给中国一定的准备时间。在当时背景下,包括胡适在内的许多有影响的知识份子,也是赞成委曲求全,争取时间的。
西安事变后,蒋介石对国民党元老张钫说:“安内,才能攘外,他们不明白我的意思,而出此下策。我的日记里有计划,风声透露出去,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就要升级了。你看目下这个烂摊子,怎么对外?张、杨掀起这样的风波,真是坏了我的大事。”在蒋介石日记里面,他希望六年时间训练60个师。他觉得60个师就可以跟日本人打仗。同时修订陆军法典,把武器标准化,然后设立兵工厂,扩充飞机,公布兵役法,开始征兵。修造铁路、公路等等。同时,派人到各国去争取外交支持。那时,正处中国历史上一个著名黄金10年,国民政府那段时期的经济增长速度居于世界前列。所以,后来很多历史学家纷纷惋惜,西安事变,可能打坏了一盘好棋。如果再推迟两年抗战,此消彼长,中国很有可能战而胜之。不至于陷于八年的大半个国家的沦丧。史学家许倬云曾对此评论说:“当时中国在选择抗日的时机上,还是太急了点。是因为1941年珍珠港事件,美国对日宣战之前,中国的抗日战争基本上没有得到国际社会的支援。实在是孤军血战,牺牲太大。
毫无疑问,西安事变把全面抗日的时间提前了。越来越多的历史学家认为这对日本人有利。抗战的惨烈已完全证明了这一点。中国从各方面都准备不足,抗战两年就导致大半个中国沦陷。历史功过是非,后人很难追溯评述,但是,有一点似乎可以断言;如果不是珍珠港事件让美国参战,国际社会支援中国,那么,中国为抗战最后胜利所付出的成本,还要大得多。
齐的隆冬强: 两万红军被围困在哪个县城里啊?
洗心: 唉。 俺们在这里笑, 觉得一粉顶十黑。 小朋友们有没有可能把这个当作真历史呢?
爱坛85后,90后甚至00后 的小朋友们,来说说你们怎么看的? ...
GMT+8, 2024-11-22 12:21 , Processed in 0.038116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