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爱吱声 返回首页

河蚌的小水洼 http://129.226.69.186/bbs/?273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日志

金融业赚钱的秘密

热度 59已有 1186 次阅读2014-4-27 16:51 |个人分类:世间百态| 金融业, 秘密

      作为金融业内的人,我一直在疑惑为什么金融业能够赚那么多钱,几个人的小部门一年就能赢利上亿,这是如何做到的。按照道理来说,金融业一笔单子的利润十 分小,贷款4%左右,再高的风险也就跟着增加,其它的业务则可能只有1%,这些远比实体行业的利润率低很多,可是这几年银行都是暴利,这是什么原因。
      细一研究才发现,银行赚钱用的不是自己的钱。一个企业,做成一个实体项目,利润率是高,但怎么也是几个月时间才能回笼资金(更多的是要几年才能回本 的),而且动用的资金是自有资金加上银行贷款,再怎么样,也不可能超过自有资产规模。而银行,实际上则是借别人的钱生钱,而且关键是银行可以从资金市场上 借钱,这使得在理论上,银行可以运用的资金规模是无限的,只有资金成本的问题。
       所以,别看金融业每笔业务利润率小,但用的都是别人的钱,不受自身规模限制,更因为周转极快,一家小银行,在其一年运营期间,所动用的资金也是个天文数 字。所以,赚到的钱,相对于自身的规模,也会是个天量。当然,这必须要求资金利率足够低,如果升高的话(就象某年六月的钱荒),那么可能几天就将半年赚的 钱赔回去。
       当然,银行赚钱决不仅仅于此,普通老百姓对银行还有一个误区,那就是,银行贷款赚取利润,实际上,银行的利润根本不是贷款得来的,因为真正的利润,是本息 全收回才算利润,而银行经营中,一个可以还得了本金和利息的就是优质客户,这样的优质客户又怎么能做一锤子买卖,肯定要长期保持,不但不能收回本金,还应 该扩大贷款规模的。以前,借新还旧是不允许的,因为不良贷款可以通过这个来规避监管,但这样的监管也确实对于优质企业的扩大贷款不利,于是银行发明了授 信,授信可以是一年也可以两年,额度可以是循环也可以是一次性,在这个授信额度下,企业就可以反复地贷款,不受借新还旧的限制,只要能按期付利息,那就是 银行稳定的利润来源。
       但这种只要求还利息的模式,实际上,就相当于一只猫把自己的尾巴割下来当食物。这本来是不可持久的,但是中国的问题就是高储蓄率高增长,银行每年的存款规 模都在扩张,这个扩张来源于高储蓄也来源于国民经济的高增长,所以,割尾巴当食物这种在自然界很怪异的行为在金融领域却是正常的,因为经济体型的长大甚至 超过了割尾巴的速度。
      但是,上述原因其实都不是银行赚大钱的根本原因,银行赚大钱的根本原因,是将每年国家的增量货币划去很大部分当利润了。国家发行新货币是为了适应经济总 量,但发行的新货币必须先经过银行(再贴现)才能进入企业,如果银行的主营业务是直接对企业贷款,那么银行只是在其中扒有限的利润出来。
       但是现在的银行,往往不满足于这类直接贷款的利润,而是将获得的资金通过各种手段给第三方金融机构(比如融资租赁公司),然后金融公司再以很高的利率贷给 企业,这样本来是企业创造的财富而对应生成的货币,再回到企业体系内,银行会分得20%以上的规模作为自己的利润。这个放到中国还有美国的货币增量来衡 量,那就真是天量了。而促成这么高分成的原因,就是那些准金融机构,也就是最近经常听见的影子银行。
       当然,这种模式下,其实银行赚的钱也还是有限,毕竟,最终还是要把钱贷到实体企业,而实体企业的赢利能力有限,你真做出40%以上的利率来,大多数人家也 借不起。所以,对于金融行业,还需要更超神入化的赚钱门道,那就是金融衍生品。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资金在金融体系内空转不进入实体产业都是十分严重的现 象,大多数金融衍生品交易就属于典型的在金融体系资金空转的业务品种。举个形象的例子,如果以前那些金融手段,相当于猫咬自己的尾巴的话,那么金融衍生 品,就相当于两个金融企业互相咬对方的尾巴,这个景象大家都不陌生,其实就是两条互相咬尾巴的蛇。
       抛开金融衍生品复杂的外表,其实质就是对赌,这个赌普通老百姓都会,比如好赌的两个人说,咱们赌天气,出太阳你给我两块钱,下雨我给你两块钱。金融的赌面 当然不能这么简单,总要一些高大上的字眼,比如我们赌利率会不会上升,汇率会不会上升,如此这般,其实现在的金融衍生品已经到了无所不赌的地步,因为金融 市场只要有现货就有期货,有期货就有期权,而期权,其实就是对赌,因为赌徒们根本无力去行使那个权。
      对赌本来是零和的,有赢就有输,但是为啥金融业却乐此不疲呢?其实这又是个大家认识的误区,因为这根本不是零和,零和的一个条件是,空间是封闭的,你有 了我就没了。而金融市场则不是一个封闭的市场,因为不停地有资金注入。金融本身就是国家的命脉,所以只要是银行,就是国家的孩子,也中央银行的孩子,央行 从来不会说不借,只会说你要给俺的回报高些(提高贴现率)或者说要更好的学习成绩才能借(提高准备金率)。
      所以,只要国家经济在发展,储蓄规模在上升,金融业就可以获得新的资金,然后就可以不停的玩,这就象赌徒,我可以一直输,但只要我有钱,就可以玩,也总 有翻盘的机会。何况,金融业其实不是赌徒,而更象是赌场,他们之间在对赌,但更会吸引很多赌徒进来,通过复杂的规则,保证这些梦想发财的家伙乖乖地把钱奉 上,从而放缓将这个赌场玩崩的节奏。
       当然,如果把金融衍生品交易放在整个国家的大环境中,这仍然是零和,零和就有玩不下去的一天。但对于金融业人士,这玩不下去的一天谁知道会是哪一天,且让 大家享受每一天,而更可能是,这一天甚至不在今年,那么皆大欢喜,到年终时一结算,赢了很多呀(其实输的也有,但只要不清盘,那就不算输),大大的红包。 至于以后,管以后干什么,反正今年我赢了,分给我的,难道还想让我以后吐出来?
       当然,金融业的输赢生死不用我们操心(美国政府操过心,就是再拿出7000亿给金融业),但,经过这么一轮,我们惊奇的发现,金融业把国家本来准备给实体 企业的钱,买了衍生品后,竟然没有一分钱进到实体里,如果银行能把所有的钱都买衍生品,那么就意味着,对应国家经济增长而发行出的增量货币,转了几圈后竟 然都变成了金融界的利润。
       把国民经济增长成果变成自身的利润,这才是金融业赚钱的最大秘密。
3

膜拜

鸡蛋
47

鲜花

路过

雷人
1

开心
2

感动
1

难过

刚表态过的朋友 (54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18 个评论)

回复 大黑蚊子 2014-4-27 17:48
呃,河蚌啊,这篇糟点颇多啊~
回复 河蚌 2014-4-27 18:08
大黑蚊子: 呃,河蚌啊,这篇糟点颇多啊~
不成熟的看法,多探讨。
回复 洗心 2014-4-27 18:35
你真相了
回复 白天爱黑夜 2014-4-27 18:39
IT男眼里的金融。
金融是开赌场的,给金融开发系统就是生产赌具的。
以前是赌场说有这么个赌法,你给我生产这个赌具,现在是你给金融说我有这么个赌具,你们用不用?
回复 老兵帅客 2014-4-27 19:15
你知道的太多了
回复 人在江湖 2014-4-27 21:23
蚌哥,槽点的确有点多。银行系统赚钱就是利差+杠杆,他的利润就是实体经济的再分配。这个分配也是个博弈的过程,银行分配的多,说明这个经济体系中银行够强势。
衍生品本来是用来管理风险的。就是风险的转嫁,跟买保险一个意思。股票创造出来其实是让投资者从一个持续经营的实体获利,不过弄出来以后大家都在博取短期收益,当赌场玩。衍生品杠杆更高,赌起来更刺激而已。因为衍生品机理更复杂,受过训练的聪明人可以获得更高的胜率。所以有人专门以投机获利,比如索罗斯等对冲基金,看起来都是坏人。但客观上他们也是风险承担着,成为了想“卖出风险”一方的交易对手,增加了金融市场的流动性。
回复 河蚌 2014-4-27 21:47
人在江湖: 蚌哥,槽点的确有点多。银行系统赚钱就是利差+杠杆,他的利润就是实体经济的再分配。这个分配也是个博弈的过程,银行分配的多,说明这个经济体系中银行够强势。
...
在我看来,金融业的经营本质是让实体经济获得更多的筹资渠道,而如果金融业为了获取利益,人为地将资金获取的流程拉长,从而让金融业在资金运作中获取更多的利益,那就有害于实体经济。实际上,现在发展互联网金融经济的思路,就是开源节流,脱媒的本质,就是让资金运用方和资金来源方直接对接,从而最大程度的减少资金的中间环节。
但,这些都是传统金融的范畴,也就是说,银行起的是资金媒介作用,它通过归集资金同时再将资金放出去谋利。这种其实是商业银行的标准业务。
问题是,社会不是一个封闭体,现在的货币总量不是固定的或者有限量增长的,而且它也并不是极端分散在社会的个体中,实际上信用时代,货币是政府创造出来的,因此政府才是货币最大的拥有者,而银行,除了传统业务外,同时行使着将政府新投放的货币分散到经济各环节中的任务。
研究一下政府新增货币的去向,就可以看出,其中的大头,还是中央银行再贷款再贴现吧,这些资金都去了金融业。而金融业如何去应用资金才是问题,直接贷款给实体企业,这是最理想的。通过各种金融工具给金融公司,再由金融公司贷给企业,这算是金融企业赚的零花。但如果是买衍生品,这个,可就是相当于把钱用在自个身上了。
衍生品开始的目的当然是为了应对风险,即所谓有现货才能有期货有期货才有期权,银行因为利率敏感性比较高的资产负债结构,所以才会选择衍生品来对冲利率变动的风险,但实际上,现在的衍生品交易根本是脱离金融现货产品而独立存在的。利率违约产品,根本不需要你相应的资产负债来支撑的。
如果从微观上研究衍生品,那自然是有赚有赔。但你从整体上看,衍生品交易就是金融行业内部侵吞货币的盛宴,因为整个交易过程都是金融行业内部的自循环,这个和流动性真的没什么关系。赢的人赚了,输的则破产退出,但问题是,赢的人把钱变成了利润,输的人亏的钱去哪儿了,还不是变成了赢家的利润。
说白了,抛开那些外表的修饰,将视线从衍生品市场上个体表现拓展到整体市场层面上,你肯定会得出,衍生品交易其实就是金融业把国家的钱变成利润的游戏。
回复 沉宝 2014-4-27 22:04
人在江湖: 蚌哥,槽点的确有点多。银行系统赚钱就是利差+杠杆,他的利润就是实体经济的再分配。这个分配也是个博弈的过程,银行分配的多,说明这个经济体系中银行够强势。
...
现在在金融圈内部流动的资金是真正进入实体经济的N倍,很多时候衍生品本身就是风险的根源。“增加了金融市场的流动性”绝大多数情况下是贬义的。
回复 silentdarkness 2014-4-28 00:41
光看见贼吃肉,没看见贼挨打
金融圈里面的人,被抓的太多了
327的那帮人,不管是管金生的人,还是中经开的人,大部分都进去了
还是那句颠扑不破的话:利润和风险是成正比的
回复 小淘 2014-4-28 00:59
金融圈的门外汉,定义完毕。
另外金融的真相可以向你姐虚心咨询。
回复 martian 2014-4-28 08:52
小淘: 金融圈的门外汉,定义完毕。
另外金融的真相可以向你姐虚心咨询。
+1
错的离谱
回复 瓦片儿匠 2014-4-28 08:58
老大……我觉得您有些槽点很对,有些嘛,我就不想评论了,花家姐姐看了都要说你的哦
回复 河蚌 2014-4-28 09:07
瓦片儿匠: 老大……我觉得您有些槽点很对,有些嘛,我就不想评论了,花家姐姐看了都要说你的哦
当然,这个糟点,我也想到的。
其实有人已经指出来了,银行是占用了国家新投放货币总量的一大部分,但并不是把它变成利润,而是作为本金来生息,银行只是在其中赚了一些小钱钱,而本文却说,银行把这部分钱全都变成了利润,这已经不是夸大其辞,而是明摆着就是瞎说了。
不过,从宏观和长期来看,银行的利润,确实是托国家经济增长而造成的信贷规模不断增长的福。大家其实都是从增量里赚钱,去年李总理上台,讲了一段的盘活存量,结果存量没盘活,反而引起了钱荒。
金融在短期内是个动态的过程,而想讲清楚一件事儿,就得弄出个静态的来,其实真无法精确地表现出其本质来。
回复 河蚌 2014-4-28 09:13
小淘: 金融圈的门外汉,定义完毕。
另外金融的真相可以向你姐虚心咨询。
俺是抛砖引玉,欢迎大家拍砖,更欢迎正宗金融业内人士发表真知卓见。
回复 小淘 2014-4-28 11:48
河蚌: 俺是抛砖引玉,欢迎大家拍砖,更欢迎正宗金融业内人士发表真知卓见。
最近太忙了啊啊啊
回复 河蚌 2014-4-28 11:51
小淘: 最近太忙了啊啊啊
一定要写呀,我这儿也有好多块板砖等着呢。
回复 小淘 2014-4-28 11:53
河蚌: 一定要写呀,我这儿也有好多块板砖等着呢。
你姐就是业内大拿呀。
回复 河蚌 2014-4-28 11:58
小淘: 你姐就是业内大拿呀。
她来这儿写的全都是风花雪夜,职场里玩的那些刀光剑影博命厮杀,她绝对没心情写。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11-5 14:57 , Processed in 0.029613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