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余额宝以来,互联网金融深入人心。余额宝在推广货币基金方面功劳甚大,不过也仅此而已,毫无新意,早在数年前基金公司就开网站吆喝自家基金,只不过号召力有限而已,自然不如某宝。给我的感觉是金融占了互联网,一网就灵,就像数年前国企改革,“一股就灵”。然后正如业内人士指出的那样,毫无新意——至少在余额宝前十年券商就开通了网上交易,银行开通了网两银行和电话银行,承揽证券交易、基金销售、转账等业务。旧饭能炒成新饭,大概中国记者都是吃快餐的。
扯远了。最先是腾讯跟某公司搞了一个好像叫腾安指数,然后洋洋得意吹嘘此指数好,涨的比上证快,我当时还颇为不解,因为指数这个东西,它是反应某一经济状况的,状况好它便好,状况差,它就应当差,否则这个指数就有问题,指数好坏不在于涨得快慢而在于是否真实反应股市的状态。要是涨得好就是好指数,那CPI应该是最好的指数了。直到百度推出了广发百发指数,我才意识到为什么人家洋洋得意吹嘘,原来人要卖“指数”基金。
话说百度指数从09年以来涨了足足7倍(半年前的数据,现在应该是9倍吧),远远远(没多打字)跑赢上证,多好的指数啊,然后又是大数据选股,貌似高端大气上档次,高科技得很。心想什么地方不对。据美国人的统计,美国共同基金长期、总体看是跑不赢指数的,当然总有一些基金短期跑赢市场,一般归结为运气而已。也许中国人在大数据挖掘方面已经远远领先于世界,但是跑赢指数7倍…… 还有,这个大数据选股是百度的发明创造还是广发的发明创造?百度可能懂大数据,也懂股市?显然不可能。应该是百度懂大数据,广发懂投资,可是这怎么联手,想一想百度懂计算机程序设计,广发会下象棋,二者一联手就能搞出更深的蓝来?
话说自从正龙拍虎(那老虎真像我家的年画,还有点红,结果还真是),潜艇躲猫猫之后,我对任何东西都不怎么相信,但也不在意——要是有如此厉害的选股手段,大概不会卖基金替别人赚钱。然后腾讯某篇文章说以前的数据是模拟的,我突然想起,貌似各种技术指标也是后知后觉吧?果壳上曾经有人问,假如A和B都有预知未来的能力,那么A对上B会发生什么?A知道B下一时刻干什么,B知道A知道B下一时刻干什么,然后改变主意,然后再然后……双方能力归于无效。后来我查该指数的底细,发现该指数居然是一个月一调整“成分股”,还对“成分股”保密——统计局哭了,我要能这么干就好了!我突然间明白了,这货丫的就是一个模拟盘!其实它远远远跑赢上证指数,原因之一是它重仓小盘股,而小盘股这几年闹得着实欢腾。
就其选股策略而言,是否有可去之处呢?恐怕不见得的。其披露的选股策略是根据网民对相关关键词的搜索而来,可问题是,如果网民大规模搜索某一关键词,恐怕先知先觉着早已经布好句了,就等着别人抬轿,很难相信其能战胜市场。从其“指数”基金募集以来的表现看,从11月3日募集完毕,到11月21日,基本未建成,其解释为每月21日要调仓换股,等新的“成分股”出来再建仓,以免频繁买卖造成亏损(这“成分股”大概是每个月都可能完全不同),那1111乘狂欢之际募集不是更好?未建仓期间收益率大概为货币基金收益率,这个倒是很正常。从21日至今,上证指数上涨大概20%,百发“指数”上涨12.23%,由此可见,其并没有大预言术,投资组合应该是小盘股,因为它的表现跟中小板和创业板的表现相关度比较高。
突然想到一个问题,本月的21日,大概广发百发会换入大盘股吧?也许到那个时候,上证已经达到日成交万亿的水平了,然后,嘿嘿,可惜了,好像广发百发的规模并不是很大(20多个亿,半小时全砸进去对沪指也不会产生影响),亲,赶紧申购吧,赶紧申购到千亿水平,就好了!
“互联网金融”从开始就是鱼目混珠,到现在已经登峰造极了,将主动管理基金打扮成指数基金真不算个事,和讯多个广告将P2P称为“货币基金”,称为“活存活取,定存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