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eeter
发表于 2016-12-11 19:08:19
其它地方不了解。广东参加这次PISA的什么学校都有,农村学校、民办学校、中职学校都有(农村学校的学生占58%)。另外,全部采用计算机答题方式,很多农村学生未必适应。学生事前未经专门训练。
晨枫
发表于 2016-12-11 22:01:56
sweeter 发表于 2016-12-11 05:08
其它地方不了解。广东参加这次PISA的什么学校都有,农村学校、民办学校、中职学校都有(农村学校的学生占58 ...
原来是这样,这就比较有代表性了。其实这样更好。
晨枫
发表于 2016-12-11 22:05:55
loy_20002000 发表于 2016-12-11 03:49
在知乎见过一个问题“我高考肯定考不上国内的大学,请问日本有哪些不需要考试就能读的好大学?”这就是未 ...
这些人在国外上了“好大学”吗?就我所知,到加拿大的小留学生如果是国内不怎么样的,到这里照样不怎么样,同样上不了大学。是上不了大学,有一点录取要求但不是精英的公立大学,不是上不了顶级大学,最后只有到那种收钱就进的野鸡大学。
zilewang
发表于 2016-12-11 22:31:31
猫元帅 发表于 2016-12-11 19:08
现在不是这样了。实际上读书无用论一直在回流。
大部分农村孩子初中毕业就出去打工了。一部分农村的和部 ...
读书成本高。
别看天天宣传免费义务教育,事实上一年下来,乱七八糟的费用也不少。和以前没免费也差不太多,情况略好一点而已。
loy_20002000
发表于 2016-12-11 22:57:26
晨枫 发表于 2016-12-11 22:05
这些人在国外上了“好大学”吗?就我所知,到加拿大的小留学生如果是国内不怎么样的,到这里照样不怎么样 ...
日本的优质大学本土学生都难,估计没戏。听一个美国来华旅游的白人讲20年前中国留学生的质量不错,现在的参差不齐,其中就有许多所谓的小留学生。
晨枫
发表于 2016-12-11 23:06:17
loy_20002000 发表于 2016-12-11 08:57
日本的优质大学本土学生都难,估计没戏。听一个美国来华旅游的白人讲20年前中国留学生的质量不错,现在的 ...
加拿大也一样,UoT、UBC不说,名气大,中国人集中,就是UoA这样,国内来的小留也有一半上不了。
淡淡微风
发表于 2016-12-11 23:08:27
tangotango 发表于 2016-12-10 22:53
什么是真正的素质教育呢?就我所知的北京的中学只有北京四中是真正的素质教育。对于他们那儿的老 ...
北京招生量大
晨枫
发表于 2016-12-11 23:43:55
淡淡微风 发表于 2016-12-11 09:08
北京招生量大
撇开公平问题不谈,就录取分数是否决定学生质量而言,录取时分数稍低的北京学生和录取时分数更高的外地学生相比,在毕业时水平有明显差别吗?
qyangroo
发表于 2016-12-12 02:16:04
晨枫 发表于 2016-12-11 23:43
撇开公平问题不谈,就录取分数是否决定学生质量而言,录取时分数稍低的北京学生和录取时分数更高的外地学 ...
北京的学生虽然录取分数低点,但在外语、社团活动(才艺、体育、社交、政治活动等)、实习机会上很占优势,专业分数一般也能达到平均线以上,最后找工作时家长的人脉再动员一下,工作起点普遍比外省学生高。单纯看专业成绩最优秀的是外省学生居多。
晨枫
发表于 2016-12-12 02:28:17
qyangroo 发表于 2016-12-11 12:16
北京的学生虽然录取分数低点,但在外语、社团活动(才艺、体育、社交、政治活动等)、实习机会上很占优势 ...
个人不认为“成就最好”就代表最优秀,最高10%的都属于最优秀。如果按照这样的标准,北京学生至少不比外地学生差?找工作不必非在北京,其他地方、出国都要算入。
zdp321
发表于 2016-12-12 07:56:07
tangotango 发表于 2016-12-11 09:19
这是对教育的误解。不适合读书的人很多甚至是大多数,只要能尽早发现自己的兴趣或长处,去上职高成为技术 ...
喊口号没意义,人民群众用实际行动投票了!普通家庭读书不行,城市人或许还可以开个小店谋生,农村的就只有苦力了!所谓的职业技术工人,除了一些大的垄断企业或者国家扶植的行业有多少人在技术岗位钻下去的,在我工作的化工行业,底层技术工人,包括生产和维修的没有任何前途和出路,工作半辈子也不如别人大学毕业就去的部门,即使你用年龄差开始有优势,很快就被赶超了!在最危险岗位的是这些人,夜班不眠不休的是这些人,我想这也是吃过苦的父母让孩子学习的原动力!
jellobean
发表于 2016-12-12 09:08:51
晨枫 发表于 2016-12-11 08:36
江苏初中升高中只有一半的比例?也就是说至少有一半人只有9年教育?全国是多少?升不上高中的教育问题不 ...
江苏是分流去职高。上职高的没有资格参加高考。上高中的参加高考一类大学录取率可不到10%。所以今年高考分名额给内地省份引起大风波。我认为江苏这是自废武功。
tnq
发表于 2016-12-12 09:24:32
晨枫 发表于 2016-12-10 22:09
素质实际上没有那么玄:在知识上自我学习、在事业上自我进步、在生活上自我满足的能力。 ...
是啊,可是学校的指挥棒呢就是各个方面都优秀或者说成绩优秀,社会的指挥棒呢就是会的东西多!
这就涉及到到底是学得多是素质,还是有自我意识的学习是素质。
普通孩子其实都是自我意识都不强的,大部分都需要逼迫着学习。
逼迫多了感觉孩子就慢慢的失去了自我意识,好矛盾!
tnq
发表于 2016-12-12 09:26:01
tangotango 发表于 2016-12-10 22:53
什么是真正的素质教育呢?就我所知的北京的中学只有北京四中是真正的素质教育。对于他们那儿的老 ...
大部分是美国滕校目标吧!
tnq
发表于 2016-12-12 09:39:00
zdp321 发表于 2016-12-12 07:56
喊口号没意义,人民群众用实际行动投票了!普通家庭读书不行,城市人或许还可以开个小店谋生,农村的就只 ...
企业不稳定,难以达到德国日本那样的体系,再说中国人的性格其实不愿意当一个被管理者,安分的做一个技术工人!
而且随着机械化,也吸收不了那么多职业工人!
中国要这样搞成了,德国,日本都要搞得骨头都不剩!
大黑蚊子
发表于 2016-12-12 10:09:09
晨枫 发表于 2016-12-12 02:28
个人不认为“成就最好”就代表最优秀,最高10%的都属于最优秀。如果按照这样的标准,北京学生至少不比外 ...
晨兄,话是这么说
但问题是,离开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三四线城市的机会更少更不均等
tnq
发表于 2016-12-12 10:24:57
借晨大的地方说下本市的教育吧。
星期六陪孩子参加华杯初赛,中间等候的时候陪一些不同地区的家长闲聊。主要是小升初的问题。
小升初的问题主要目标是择校!
目前本市重点高中大概就四所为第一梯队(清北40个以上/每年,不含保送),其他第二梯队的大概也四所(清北10个左右),后面区重点之类的也差不多排入第三梯队吧(清北1~5、6个)。
我家孩子上的是第一梯队高中里面的自带小学,当时还没有户口,直接交钱(赞助费)入校。
这个学校响应教委号召,素质教育,搞几年就被本市家长小范围沦为笑柄,不是说不行,而是大凡通晓门路额基本都知道这是胡搞,自欺欺人。现在已经不流行这种说法了。家长也不是那么好骗的。因为进了初中高中大部分孩子明显后劲不足,同样隔壁的一个学校,就是要抓成绩,结果各个学校都喜欢招隔壁的小学毕业生。
还是说孩子读书的学校吧,以前读他们的小学还能继承交钱的传统上初中、高中,大大上台后,本市教委好像规定公立学校不准交钱择校,这样好了,读了他们小学的也上不了他们的中学了,因为公立不准收钱,他们把公立初中取消了,办私立的去了,堂堂市重点中学竟然可以取消!
没有办法,要么你买了巨烂无比的学位房(用了就没有)可以进业主班(陪太子读书),要么你就面试拿成绩说话,交钱与否看成绩。一般的关系真的进不去。关系费用打典10万,进去后三年大概6万。就是说你什么都没有那么有搭得上线的关系,要拿16万读初中,高中再重复这一遍过程,(成绩不行进不了,除非特硬)。因为高中要拼成绩,不然声誉大降,以后要起来就没有这么容易了!
有钱没有关系进不了,大部分只有花100万以上买房,用完指标不好脱手,要么花16万的准备。
除了上述这两个情况不说,一般都要拼成绩,拼奥数成绩是关键。
一方面小学校在素质教育减负,一方面读好初中高中要成绩,家长孩子怎么办,找老师补课,找培训机构补课!
孩子读的班一半都在自己老师那里补课,起码一半以上都在外面上奥数,比喻学而思!其他的学习英语、舞蹈、钢琴全部跟上,真不知道孩子童年何在,家长幸福何在,哪怕是这样大部分仍然是陪读的。课外辅导已经是一种信仰了!
上面是我家孩子看到的情况。
再说说周六和一位家长了解到的情况。这位家长是孩子的爷爷和奶奶,因为孩子的爸爸妈妈工作很忙,基本不管孩子。所有的安排都是老人决定,幸好他们身体经济还能行。
他们的孩子读的是户口所在地的小学,以前还算不错。据这位老爷爷讲,孩子所在班已经只有三个户口是本市的,其他的全部是农民工子女,小学里面如果有上本市第三梯队的初中高中,学校就觉得是光荣的事情加以宣传。
当时他们孩子读小学的时候想借读到附近稍微好点的,但是基本一点名气都没有(在当地区内基本无视)的学习都要2.5万进去,找点关系降0.9万,一气之下他们都了户口所在地的小学,就是现在的小学。
薄荷糖家族
发表于 2016-12-12 10:33:06
本帖最后由 薄荷糖家族 于 2016-12-12 12:54 编辑
晨枫 发表于 2016-12-12 02:28
个人不认为“成就最好”就代表最优秀,最高10%的都属于最优秀。如果按照这样的标准,北京学生至少不比外 ...
具体还是要看学校层次的,因为孩子也在上大学,我们是苏州本地的,孩子上下几届都有很要好的朋友,基本上象样一点的大学都有。总的来说我们当地的这些小孩去上海、南京读大学的比较多,北京的话她就的朋友中只有一个清华学金融的,所以还是拿上海的学生来比较吧。
上海的复旦、交大,上海本地人也蛮厉害的,不是我们原来想的较差的样子,但你要说上海人在社团、活动能力上有什么特长,也要看看他们用来比较的对手的。在我们这里的小孩的眼中,上海顶级学校的孩子,既没有原来想的那么弱,也没有觉得有多少厉害的地方,无论是外语、才艺、活动能力等方面。
至于在上海的其他大学,比如华东政法大学的国际金融法专业——它们大学最好的专业,上海的生源基本是很弱的,看不到出彩的地方,无论是学习能力和活动能力。
我还是认可一个观点,特别厉害的人还是有比例的,那些千分之一、二的小孩确实天赋、后天的教育环境都很理想的,这才是这些人能冒出来的原因。上海、北京因为是政治、经济中学心,人口中有一批素质比较高的,综合起来出人才的比例比其他地方高一些是客观的,但这个比例也不大,毕竟他们的老底子——土著人群和其他地区没有多少差别的。
wgg0504
发表于 2016-12-12 10:45:19
现在的情况是竞争太激烈了。父母太重视了。导致孩子压力太大。教材太简单了,导致学生只能到外面学习。举个例子,小学英语,老师都不用教了,因为学生都会,都在外面上课。拼孩子,拼家长,一节外教课,1个小时300。学完后,想领先,还是挺难,因为别的孩子也学。小学学初中知识,初中学高中知识,高中搞搞竞赛。都快把家长搞疯了。
wgg0504
发表于 2016-12-12 10:50:09
这个问题,基本无解。就是国家再建10个清华、北大也不行。主要是中国人竞争意识太强,资源太匮乏。就像上地铁一样,得抢。要不然就上不了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