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菊 发表于 2015-6-8 02:32:18

本帖最后由 山菊 于 2015-6-7 13:33 编辑



(格那丁)深南诗简评

山居二首
此間造化得天工,居卜浮邱霧靄中。稻種梯田纏嶂嶺,崖垂瀑布掛霓虹。
觀棋蔭庇千年柏,歸牧誰吹一笛風。偶與東鄰泥飲後,籬前袒腹數飛鴻。
格那丁评:终是浅人浅语,俗人俗语(熟语)耳。

形骸獨許白雲隨,疏放行藏可屬誰。泉釀高粱詩客酒,風裁細葉美人眉。
酡顏每惹山花笑,臞影何勞水月窺。夜上峰頭看下界,晨星寥落掛天陲。
格那丁评:泉釀酒,風裁眉,山花笑,水月窺,疏放不过如此,尾联便是故作。

西樵山游
諸峰環抱勢嵯峨,磴道盤雲一線過。寶鐸含風鳴邃洞,古榕連理附煙蘿。
歸休難坐三湖月,鼎革何聞七子歌。大我慈悲參巨像,未知能鑄幾銅駝。
格那丁评:于表象上打转,卒不得山骨水魂,下品。

旅次長沙晤堂兄緬懷伯母
初入王春復遠行,塵途薄暮抵星城。楓山已改流霞色,湘水猶驚拍岸聲。
棠棣情深違十載,稻粱事拙話三更。撫今追昔無何有,高臥軒堂夢未成。
格那丁评:情不够,景来凑,情浅凑泊也。此类诗无典型细节支撑便是空壳。

離粵返湘道中作
萬籟無聲夜色闌,長車呼嘯過重山。經年望北藩羝夢,茲日圖南倦鳥還。
負襁可曾萌孺齒,倚閭何以報蒼顏。晨曦一線穿窗外,已到瀏陽第幾灣。
格那丁评:浮在面上,犹不及人家一句“近乡情更怯”也。

戊子端陽次日京郊青龍峽蹦極賦此值汶川大難廿七日
慷慨青龍峽上行,京畿四望暮雲橫。蜀途蟾卜凶中吉,天難誰忱死後生。
跬步危臺悲退路,瞰臨堰水痛蚩氓。何成屈子懷沙恨,一縱微軀萬念輕。
格那丁评:都是泛泛语,况蹦極賦此,轻佻。

6月10日登天安門城樓有記
畫棟飛檐接昊天,星旗招展國門前。何欣帝業千秋止,堪訝碑陵一線穿。
黌塌成墟今有據,血稀於水古無傳。城樓極目皆熙攘,休溯流光十九年。
格那丁评:少警句便觉苶然。吾国登楼之诗何止万千,一至于此,良可叹也。

過居庸關登八達嶺長城
城堞盤紆萬仞山,中原曾此倚雄關。千尋巉峭浮雲外,一片蒼茫落照間。
破竹勢何嗟李幟,引兵恨莫責陳顏。前朝風物今猶在,贏得遊人半日閑。
格那丁评:笔力不过“千尋巉峭浮雲外,一片蒼茫落照間”,中等才具者亦道得,结得尤弱。吾国登临诗何止万千,一至于此,良可叹也。

祭神農氏
紛紜身號久稽名,簡冊訛傳事莫爭。堪慟腸為民疾斷,始教耒作穀田耕。
安邦自可無刑政,攘外何曾有甲兵。鑒古興衰遙酹酒,至今猶憾弗能征。
格那丁评:枯索。

2046
輪迴六道問摩耶,劫數恒河幾粒沙。久指廟堂言鹿馬,忽驚大澤起龍蛇。
雲煙已鎖津門渡,羽檄猶違瀚海槎。一夜西風催羯鼓,冰山開滿雪蓮花。
格那丁评:电影俗,诗也俗,该读读博尔赫斯了。

兩會
諸公袞袞幸依劉,天姓由來據帝州。百副棺前誰盡瘁,千門柳外血空流。
私囊未許公於世,異議何求契在舟。礁海不無攘外意,只緣安內是前籌。
格那丁评:只是讥刺便落下乘。此与网民啧言何异?写诗何为?

萬物生
梨雲夢斷景風軒,恍聽笙竽萬籟喧。磨蠍長天睽北宿,羸駒經歲走南轅。
漢之廣矣何思泳,澧有蘭兮未敢言。久已冰封傷草木,萌生猶自待新元。
格那丁评:佛乐深邃宁静,《万物生》喧嚣狂野。此诗狂野也无,不过闻听之浅近表象而已,一切皆在肤部。

秦淮河泛舟
画舫停桡月半弦,清波潋滟近谁边。微微风动桃花扇,淡淡诗成燕子笺。
十里珠帘灯不熄,六朝金粉事犹传。繁华沈淀浮光底,掠影他年记并肩。
格那丁评:秦淮河诗车载斗量,须得十分用心,岂可连缀几个专名完事?

总评:格调不高,才具庸常,笔力孱弱,其佳处但词句圆熟耳。








发表于 2015-6-8 07:30:32

山菊 发表于 2015-6-8 02:17
比较诗学研究:以深南和昨夜的一首诗为例




这个实在不敢苟同。第一个像昨夜的,虽然我只读过几首他的诗。没读过深南的。第二首比第一首成熟多了。大概又有人要说平头了。

发表于 2015-6-8 07:41:54

山菊 发表于 2015-6-8 02:32
(格那丁)深南诗简评

山居二首


我觉得他确实理解诗,但这些评论太干燥了。整体看来就是不服气,无他。

没事哼两句 发表于 2015-6-9 22:34:57

呵呵,这个格那丁倒真是个犀利哥。

没事哼两句 发表于 2015-6-9 22:52:23

忽然想起我曾经在天涯的一首步韵之作:

醒复醉兮醉复醒,飘然欲往浩然亭。
微躯已向风尘老,病眼聊当山水青。
闷极临波歌窈窕,狂来把酒灌沧溟。
人生已是无聊甚,纵诉衷肠谁与听?

嗯,只是因为太无聊!

山菊 发表于 2015-6-11 02:25:53

没事哼两句 发表于 2015-6-9 09:52
忽然想起我曾经在天涯的一首步韵之作:

醒复醉兮醉复醒,飘然欲往浩然亭。


你是感觉无聊,但尚能倾听;格那丁则只要人家听他的~~~恃才自傲的人大多如此,所以才有'文人相轻'一说呐:)

山菊 发表于 2015-6-18 03:20:02




记得陈衍说过:“诗最患浅俗。何谓浅?人人能道语是也;何谓俗,人人所喜语是也。”他又说:“诗有四要三弊:骨力坚苍为一要;兴味高妙为一要;才思横溢、句法超逸,各为一要。然骨力坚苍,其弊也窘,才思横溢,其弊也滥,句法超逸,其弊也轻与纤,惟济以兴味高妙则无弊。” 这也是说骨力,拒斥浅俗。

这样说有道理吗?当然有。一个人写作诗文总要有些新意,没有新意就是俗见,写它干嘛?岂不是浪费自己和别人的时间精力?

不过近来由于物欲横流,价值观念转变了,特别是商业化的冲击,使人们似乎忘记了这一点,以为越俗越好。即使品格独立的人,也难以度过这一关。谁不希望自己的诗看的人越多越好?谁不希望自己的诗赞的人越多越好?诗写来难道是束之高阁,被人遗忘的?于是拼命迎合流俗,唯以和光同尘是务,比如骂贪官、抒民愤、歌弱者、吊功臣,连篇累牍,往往一出笼就会赢得噼里啪啦的掌声,更助长了这种气焰。

民愤传千里,天雷降九州。今宵风雨乱,通缉一工头。(《闻山西黑窑童工事有感》)

领带西装正,摩丝短发匀。喜忧皆是笑,过往尽为宾。苦挣三餐费,闲谈百万薪。江东多父老,不许此身贫。(《推销员》)

如何?很能满足你当下的某种需要吧?古人把这种诗人叫做“诗佣”。这跟顶头上司过生日写首诗祝贺一下没区别,只不过把讨好官员换成了讨好大众,心机更是深沉。应上官之请,朋友之托,馆寺之征,写首诗表示表示也未尝不可,世故人情嘛!但是这只是人情,不能把这种馈赠礼品当做真诗看待。

艺术的目的在于拓展我们的经验域,避免日常生活的单调乏味,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和生存体验,要不艺术就没用了。作为艺术的诗歌恰恰是对世俗情态的一种抗争,是对日常经验的一种颠覆。看看古来大诗人,哪个不性情乖张,心高气傲?心宽体胖的谦谦君子很少能成为大诗人的,屈原如此,李杜如此,嵇阮如此,苏辛也差不多。所谓“不平则鸣”“愤怒出诗人”,他心中一定有一股不平静的风暴,一定有某种不可压抑的情感需要发泄,少了这种强大的内驱力成不了诗人。托尔斯泰对一个青年作家说:“你有作为一个伟大作家的所有优点,但是你没有他们的缺点,所以你成不了伟大的作家。”保持自己的品格,坚守自己的底线,涵养自己的气骨,这是作为诗人的基本要求。骨力学不来,这是遗传或养成的,你只有自己是个有骨力的人才能写出有骨力的诗来。——格那丁《骨力与做人》


云平 发表于 2015-6-19 15:07:22

难怪老格这么易怒:lol

没事哼两句 发表于 2015-6-21 12:14:19

当代诗词也确实需要有人出来作当头棒喝。

山菊 发表于 2015-6-22 02:36:31

没事哼两句 发表于 2015-6-20 23:14
当代诗词也确实需要有人出来作当头棒喝。
找到格那丁早期诗作一组,贴这里吧,以后好找@李寒秋


客行遇雨
适惬初凉意,翻成如晦天。云开半江水,雨合一峰烟。
客梦惊蝉里,病身残照边。唯应从此去,芳草共来年。
22岁时作于简阳道上。

横断山中
山中期节晚,六月始繁花。涧谷涨春水,雪峰生紫霞。
柴鸡乍栖树,牛马自回家。野采聊充膳,田园多蠚麻。
23岁时作于西藏昌都芒达乡。

打猎
谁边宜逐猎,弃马涉龙渊。落日回重岭,飘风出大川。
云翻千嶂墨,雨挂一幡烟。古寺闻雷鼓,悠悠不计年。
23岁时作于西藏昌都芒达乡。

亚东行
广漠连天去,行人下亚东。曾峰片云起,山雨满城空。
野潦寒生石,瓜藤老入松。崇崖有飞瀑,日夜在帘栊。
26岁时作于西藏亚东县。

江楼独坐
惆怅边城雨不收,楼头日日对江流。离情总是愁中见,旧梦何须身外求?
路失寒云横玉岭,潮平野岸拥虚舟。等闲莫向林皋去,一叶犹知天下秋。
23岁时作于西藏昌都马草坝桥头茶馆。

登临有感
水绿云寒影半开,关山日落起尘埃。岂无豪杰窥神器?唯有黄金筑隗台!
地利曾经沧海泪,天时不复霸王才。可怜满纸书生气,都付麻衣如雪来。
23岁时作于拉萨。

吊黄国泰先生
幽魂岂料到黄泉,惆怅烟波又一年。血泪已销沧海外,桃花遍种白云边。
夕阳解道还空照,逆旅无端只自怜。蝶梦有心招不得,最高枝上送啼鹃。
25岁时作于拉萨。

读《史记》
吴楚边村争采桑,九江燹火及庐江。可怜一座桃花庙,冷月无声上小窗。
徐君坟上草青青,野鸟如讴不忍听。挂剑应知犹有恨,残阳碧树满官亭。
真意从来不可寻,人间最是此幽深。咸阳纵有秦方镜,只见赵高忠烈心。
19岁时作于成都。

卧龙山
入夜不能寐,但闻惊鸟声。磷光浮古木,明月满空庭。
静坐孤灯下,无人访幽独。蛩声起庭隅,林涛过老屋。
朝朝盼家信,家信有时来。又怕其中语,闲置不敢开。
日暮荒郊路远,秋风秋雨独还。隔山遥闻犬吠,灯火明灭林端。
18岁时作于遂宁广德寺。

山中杂诗
独坐南高峰,冥漠忘所处。太古一片云,悠然江上去。
平生好丘山,溪亭又晚夕。微脉出石棱,寒光生青壁。
晚风来池上,飒然入林间。满庭皆松影,冷月在西山。
20岁时作于灵岩。

自君之出矣
自君之出矣,思君属小照。一看肠一断,当时不合要。
自君之出矣,居处漫经过。飞鸟去复来,空庭落叶多。
自君之出矣,神色时挣痴。笑我二三子,人情知不知?
22岁时作于拉萨。

赠人
白云影里上瑶台,仙洞灵扉处处开。十二阑干忍分别,宫鞋踏尽岸边苔。
玉镜妆成态更娇,三生石上已相邀。可怜一别无消息,几度春风翠柳桥。
刘郎一去竟沧桑,底是仙家属意长?自隐多情送幽梦,松阴满地对斜阳。
氤氲天气不胜春,闻道云车接洛神。留枕余香别时泪,故人犹是画中人。
即日重逢又别离,夜阑何处寄相思?魂归不识江南路,独向春流憔悴时。
郎君一去不知归,水远山长音信稀。目断云天送迁鸟,奈何鸿雁不东飞!
22岁时作于拉萨。

澜沧江上
澜沧江上雨如烟,两岸青山自俨然。总是天风妒云雨,随车直到夕阳边。
澜沧江上驻离愁,一片云阴不可收。坐断山溪风水细,和烟和雨下汀洲。
积雪未消层岭头,满山寒木似新秋。断云斜日前溪上,裸鲤纷纷跳瀑流。
客里生涯梦里家,澜沧江上日西斜。牛羊自向层峰去,山脚遍开狼毒花。
寒风吹雨过松坡,荦确山田积石多。罂粟花中觅胡菜,冬葵丛里见青稞。
松影层层落峡湾,岸边秋叶已斑斓。思情恰似川江上,回首东山是雪山
23岁岁时作于横断山中。

小词
南柯子.夜归
古寺青灯暗,长林片月明。夜来岭上断人行,唯有路边啼鸟,两三声。
18岁岁时作于遂宁广德寺。

鹊桥仙.过唐古拉
石龙吐雹,商羊散雨,唐古山中凄绝。悬车未及问前途,却又是、漫天飞雪。
层峦裹素,深谿流玉,一霎长风栗烈。浮云扫尽月当空,但只有、光明洞澈。
21岁岁时作于唐古拉山口。

踏莎行
老树初荣,新园未扫,落花满地青青草。生涯恰似燕飞忙,朝来暮去何时了?
一段姻缘,几曾懊恼!行人远在西山道。料知闺阁梦中人,相思可比行人少?!
23岁岁时作于拉萨。

唐多令
远梦结春愁,春归梦未休,到而今、去处荒陬。横断山中风送雨,六月雪,满山头。
晴日照高楼,林寒涧户幽,又匆匆、碧水西流。闻道前村传浊酒,拼一醉,更何求!
23岁岁时作于横断山中。

十八香
谁说无情,无情只为多情故。去年把晤,携手春山路。
别梦悠悠,策马归何处?岁已暮,西风高树,一夜声如雨。
25岁时作于拉萨。

没事哼两句 发表于 2015-6-22 11:27:02

山菊 发表于 2015-6-22 02:36
找到格那丁早期诗作一组,贴这里吧,以后好找@李寒秋




哦,原来也曾经是个少年才子。

云平 发表于 2015-6-22 13:02:33

山菊 发表于 2015-6-22 02:36
找到格那丁早期诗作一组,贴这里吧,以后好找@李寒秋




可怜满纸书生气,都付麻衣如雪来。
俺吊东方之星“槛外麻衣纷似雪”便是借鉴这句。

发表于 2015-6-23 07:23:40

山菊 发表于 2015-6-22 02:36
找到格那丁早期诗作一组,贴这里吧,以后好找@李寒秋




那么年轻就有这么好的作品,到老了无法突破自己。很多人写着写着就不写了,就是这个原因。其中有些人就去评诗了。

谢花零落 发表于 2015-6-23 16:36:45

欣赏学习,问好姐姐,辛苦了{:225:}

山菊 发表于 2015-6-24 02:07:52

仁 发表于 2015-6-22 18:23
那么年轻就有这么好的作品,到老了无法突破自己。很多人写着写着就不写了,就是这个原因。其中有些人就去 ...

那多半是因为他们把诗词当成了事业,成天梦想着跟古人较劲,后来发现很难PK过古人就泄气不写啦:)

谢灵若 发表于 2015-6-24 08:59:45

的确写的不错{:209:}

山菊 发表于 2015-12-10 06:10:57

简析深南的《苏小小墓》

深南: 蘇小小墓
油壁香車待鏡湖,垂楊風動水山圖。幾巡歌徹黃金縷,一瞬凋殘碧玉軀。
縱使而今能夢汝,堪憐當日未逢吾。西泠橋畔芳魂杳,空有霜亭對月孤。

深南的诗近来被目为大师级作品,这是出乎我意料的。也许是我不谙世事,太拘泥于大师的本义了,便有些愕然。后来听说现在的大师已不同于《史记》的大师,有大学老师简称“大师”者,不禁释然。

言归正传。深南这诗是写苏小小墓的,或者是因苏小小墓而起的。这个题目既好写又不好写,好写是因为关于苏小小的诗词太多,随手拈来就可凑成一首,不好写正因为关于她的诗词太多,不易出新,不新写它干嘛?

先看这诗的词语级构成,即意象集中在哪一带:油壁香車/鏡湖/垂楊/風動/水山圖/歌徹/黃金縷/凋殘/碧玉軀/夢汝/逢吾/西泠橋畔/芳魂/霜亭/孤月。

无疑,这是一组阴柔的意象,是关于怨情的,与大漠雄关,金戈铁马无涉。读过苏小小诗词的人想必立马会产生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不是吗?油壁香車,《玉台新咏》就有,李贺、元好问等人也写过。《西湖佳话》说:“﹝苏小小﹞遂叫人去制造一驾小小的香车来乘坐,四围有幔幕垂垂,遂命名为油壁车。”黃金缕呢?这更有名了,司马槱做梦就梦到这个:“妾本钱塘江上住,花落花开,不管流年度。燕子衔将春色去,纱窗几阵黄梅雨。斜插玉梳云半吐,檀板轻敲,唱彻《黄金缕》。梦断彩云无觅处,夜凉明月生南浦。”西泠桥畔的芳魂呢?传说苏小小死后葬在西泠桥畔,这不在话下。意象群相当于一堆砖木,是构筑建筑物的材料,从其性质可以大致可以看出这诗的走向,显然,这《蘇小小墓》的走向是我们熟悉的哀婉。

下面梳理一下句义,为省事我把它翻译成白话文,顺便解说两句。

油壁香車停在鏡湖边,垂楊被風吹動,好一幅水山圖。多少遍唱彻黃金縷,然而一瞬间就凋殘了碧玉軀。縱使我今天能夢到你,可惜你當时没碰到我,你在西泠橋畔的芳魂怕也渺茫了,只有霜亭空对孤月。

如何?缠绵悱恻吧?相信心软的人眼泪都快下来了。不过我要说,煽情未必好,诗词是一种有节制的艺术,不要期望演员在戏台上放声大哭。

事实是,这首诗不仅意象烂熟,句义也有问题。油壁香車待在镜湖边,镜湖不是在绍兴吗?怎么跑得这么远?如果镜湖作湖平如镜讲,这可是第一次见。油壁車待在波平如镜的湖边,接下来该怎么说?肯定不适合说垂楊被風吹動,好一幅水山圖(或许是垂杨风吹动了水山圖吧?)不知为何总感到有点别扭。记得欧景辰有《苏小小墓》:“西泠桥下只鹭飞,西泠桥上双燕归。当年油碧车何在,惟有闲花弄夕晖。”这就很好,先问油碧车何在,然后只看到闲花弄夕晖,意思就很连贯。好吧,就算那湖面波平如镜,然后垂杨风吹动了水山图,可怎么一转就转到多少遍唱彻黃金縷?就算可以唱彻黃金縷,怎么一瞬间又凋殘了碧玉軀?碧玉軀是第一次见,指的是柳?那第二句说柳干嘛?不如直接说人。下面属于文人的臆想,很多人会倍感兴奋:纵使我今天能梦到你,可惜你當时没碰到我,碰到我咋样?就好啦?这句式实在不咋的:“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始怜君”“君来不遇我,我到不逢君”,随便你怎么变换。再说这一种态度,见过很多无聊的文人写才女,动不动就要娶她。你这么轻薄,娶她恐怕会更不幸,我觉得还不如“恨不颠狂如大阮,欠将一哭恸兵闺”庄重。最后一联说你在西泠橋畔的芳魂怕也渺茫了,只有霜亭空对孤月,所谓“永叹芳魂断,行看草露滋”“芳魂傍月愁”“恨寂寞芳魂,轻烟北渚,凉月又南浦”,“霜亭对月孤”不是好句子,霜亭与孤月对不称,常见的是亭亭孤月或秋夜对孤月、维舟对孤月、客窗对孤月。

总之这首诗都是苏小小典故的堆积,没有自己的主意,像是从写她的诗里淘来一些东西组装的,所以看着就眼熟。当然,对于还不会淘不会组装的人来说,这会令他们倾慕,目为绝妙好诗的,但我认为就原创性而言,远不及李贺《苏小小歌》的凄艳:

“幽兰露,如啼眼。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翦。草如茵,松如盖,风为裳,水为佩。油壁车,久相待。冷翠烛,劳光彩。西陵下,风吹雨。”

所以,此诗不在大师级,就一首西昆诗。

山菊 发表于 2015-12-10 06:14:28

也析深南先生《蘇小小墓》      作者:八卦掌付

深南: 蘇小小墓
油壁香車待鏡湖,垂楊風動水山圖。幾巡歌徹黃金縷,一瞬凋殘碧玉軀。
縱使而今能夢汝,堪憐當日未逢吾。西泠橋畔芳魂杳,空有霜亭對月孤。

苏州杨柳任君夸,更有钱塘胜馆娃。若解多情寻小小,绿杨深处是苏家。这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作的一首《杨柳枝词》。诗中第三、四句 提到了苏小小其人。苏小小何许人也? 相传苏小小是六朝南齐(479-501)时人,是钱唐有名的一个歌妓。关于她的故事传说,最早见于六朝南陈徐陵(孝穆)编集的诗集《玉台新咏》中的一首古诗《钱唐苏小歌》:
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
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

传说,苏小小是个美丽而又聪明的女子,自幼父母双亡,寄住在西陵(西岸)桥畔的姨母家,因生活所迫,沦为歌妓。她多才多艺,能歌善舞,擅长演奏各种乐器。她虽身为歌妓,却很知自爱,不随波逐流。苏小小平时十分喜爱西湖山水,自制了一辆油壁车,独坐车中,叫人推着,遍游湖畔山间。一日,游贾西湖,沿湖堤而行,不期遇到一位少年阮郁,正骑着一匹青骆马迎面而来。两人邂逅相遇,一见钟情。为了表达爱慕之心,苏小小口吟一诗:“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 阮郁闻知,后来登门求见苏小小,互诉爱慕之情。不久,这对年轻人终于如愿以偿,结成良缘。

自此,两人比翼双飞,“每日不是在画舫中飞斛,游览那湖心与柳岸的风光,就是自乘着油壁香车,阮郁骑着青骢骏马,同去观望南北两峰之胜概。”(《西湖佳话·西岸韵迹》)不料好事多磨,仅仅过了三个月的婚后幸福生活,阮郁在京做官之父派人来催归。阮郁不违父命,忍心与小小挥泪相别,匆匆而去。自此之后,杏如黄鹤,毫无音讯。苏小小情意难忘,时时思念。

这年秋天,为了排遣心中烦闷,苏小小乘油壁车到满觉陇赏桂,见满山红叶,甚觉可爱。在烟霞岭下一座破庙前,看到一位书生正在攻读诗文。交谈这下,方知这位书生名叫鲍仁,正欲上京赶考, 但缺少盘缠,不能前往。苏小小十分同情书生的贫困遭遇,慷慨解囊,赠银百两,资助鲍仁上京赴试。

又过一年,夏秋之交,苏小小赏荷归来,夜间贪凉,坐在露台久了,犯了风寒,染成一病,加以经常思念阮郁,病情日见沉重,卧床不起。临终前,她向身边侍候的人嘱咐道:“我生于西冷,死于西冷, 埋骨于西冷,庶不负我苏小小山水之痛。”说毕,奄然而逝。正在此时,得到苏小小资助去京应试登第、已任滑州刺史的鲍仁,专程来钱唐西岸向苏小小道谢,获悉小小的死讯,抚棺痛哭不已。鲍仁后来遵照苏小小“埋骨西冷”的遗愿,就出资在西岸桥畔择地造墓,墓前立一石碑,上题“钱唐苏小小之墓”。后人又在墓上建亭,亭名“慕才亭”。这就是千百年来流传的西岸苏小小故事。

歷史上寫蘇小小墓這個題材的詩詞數不勝數,文人墨客對於蘇小小的事跡典故也是爛熟於心。我觀前人寫蘇小小的作品,大多走陰柔悲戚的路子,佳作不少。深南先生此律在前人詩詞基礎上,把蒼涼雄渾之勢融入悲戚中,並在句式運用中代入連環吟唱,創作方法上巧妙運用時空轉換的蒙太奇手法,使讀者獲得不一樣的審美體驗。

【格那丁评】
1、蒼涼雄渾定位不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或可谓苍凉雄浑,这首诗能说苍凉雄浑?可见作者对诗词格调的把握是不准的,感受偏差到了张冠李戴的地步。
2、句式運用中代入連環吟唱,不知从何说起?依据何在?
3、巧妙運用時空轉換的蒙太奇手法?王维的“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才是真正的蒙太奇手法,此诗作者早就跳出来说话了,哪来什么蒙太奇?写景转换是古诗最常用的手段,如果这也值得夸赞,那就没有什么诗不是好诗了。

詩作首、頜聯採用時空轉換,還原歷史鏡頭。首聯,油壁香車待鏡湖,垂楊風動水山圖。可以想見,一代佳人風韻猶在哦。這里,鏡湖,是一個動態的概念,是一個活動的湖面,鏡子一樣,波光瀲灧,垂楊搖擺,嫵媚多姿,幾筆勾勒還原一副水上佳境。

【格那丁评】
又是溢美之词,就像有人看见垂杨风动就大叫大嚷美妙无比,认为只有大师级水平的人才能写出这四个字一样。其实,这诗起首两句硬伤明显, “镜湖”“水山图”都是为了音韵需要硬凑上去的,不仅不美,还可见其伤痕,很是别扭。

頜聯,幾巡歌徹黃金縷,一瞬凋殘碧玉軀。交代歷史。此二聯是說過去。也不是一味簡單還原,詩中有強烈的情愫,為後面的文字埋下伏筆。

【格那丁评】
为了与黄金缕相对生造一个碧玉軀,实在僵硬,可见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夫不咋的。就这一联来说不过用了个典故,哪来強烈的情愫?这种写法随手可拾,最高境界也不过工巧,但这一联还说不上工巧二字。

頸聯、尾聯,縱使而今能夢汝,堪憐當日未逢吾。西泠橋畔芳魂杳,空有霜亭對月孤。 先說   頸聯,採用設問句式,連環吟唱,此起彼伏,互為因果,互相補強,悲鏘中不乏蕩氣回腸、迂回曲折之律動,可謂鐘鼓齊鳴、萬相比動,從而使這一類題材的陰柔鬼泣中添加蒼涼雄渾之勢。

【格那丁评】
縱使我今天能夢到你,可憐當日你没有遇到我,完全是一种一厢情愿的想法。要真是苍凉就应该作深层想,为什么自古红颜多薄命?她们的悲剧命运是如何造成的?现在这样写,文人的轻薄态表露无遗。

尾聯,西泠橋畔芳魂杳,空有霜亭對月孤。作者在蘇小小墓前感慨萬千,奈何芳魂亦渺,空亭月孤。這一聯的妙在作者不表述自己的情感,而是跳出來,用四周景致為自己說話,好比寒山寺的鐘聲,一經敲響,回音無盡,餘味無窮,餘韻繞梁。

【格那丁评】
霜亭對月孤别扭,又是为押韵需要的拼凑。就这一联来说,以景语作结,古诗里比比皆是,用得着“好比寒山寺的鐘聲,一經敲響,回音無盡,餘味無窮,餘韻繞梁”这般夸耀?

整首詩情感真摯、技法多變、不拘一格,讀者讀完有強烈的審美衝擊,不失為佳作。

【格那丁评】
任何一个不起眼的小土包都像一座宝藏,挖不尽,取不竭,这就是当下诗评的一种现实。





鹤梦白云上 发表于 2015-12-10 08:50:12

山菊 发表于 2015-12-10 06:10
简析深南的《苏小小墓》

深南: 蘇小小墓


李贺: 蘇小小墓
“幽兰露,如啼眼。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翦。草如茵,松如盖,风为裳,水为佩。油壁车,久相待。冷翠烛,劳光彩。西陵下,风吹雨。”

深南: 蘇小小墓
油壁香車待鏡湖,垂楊風動水山圖。幾巡歌徹黃金縷,一瞬凋殘碧玉軀。
縱使而今能夢汝,堪憐當日未逢吾。西泠橋畔芳魂杳,空有霜亭對月孤。

深南这首只是一篇模仿习作,套路是登临+虚无,登临某个古迹,然后写人事全非,带有虚无感,特别是突出一个“空”字。旧诗中的空诗,有两种,一种是这种虚无诗,一种是往禅的方向发展的,禅意诗。虚无类的空诗,我在韦诗会通里面顺带提到过若干篇。

“縱使而今能夢汝,堪憐當日未逢吾。”这两句,让我们南京人讲,有点异怪。他意思,我多么怜惜你啊,做梦都梦到你,可惜你当时没有碰到我这种多情人。

还是李贺的诗好。所以别读今人写的低劣的假古董。

李贺写的为什么好,因为他天才?读书多?写诗勤奋专注(有个著名典故)?当然这些都是原因,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唐人写诗,写的都是他们自己的生命。

李贺写苏小小,他目的不在于写苏小小,而是在于写他李贺自己。他是借苏小小的命运来感慨自己的命运。那么今人写苏小小又是什么意思呢?他们大概就是觉得这是一个很凄婉的故事,思量之间有点伤感,正好呢,自己手头正缺点写诗的素材,那么就她吧。就这么炮制出来一篇苏小小。这多没劲啊。什么就没意思,这就叫没意思。就象深南,也就是学古人那一类虚无诗,前头先来点描写,夹点典故凑凑,中间来点自作多情,最写学古人也整个“空”。牙慧,假古董。

如果评李贺的话,象李贺这种人,把生命烧得太短暂。对他是很尊敬的,但是不崇尚这种人生模式。李贺一则是为自己的仕途不遇,一则是为自己身体不好。所以他的诗里感慨一则是人生不遇,加上生命短促。这就叫真实。很多真正的诗人他们的真实,更多的是一种痛苦的真实。但也有些人最后能调和了,一定程度上解脱了,象韦应物最后就是走向调和。

所以讲诗,这个事物很难一言讲清。不入进去,觉得这是个风花雪月的风雅之事,这当然是肤浅的,但这也是常人所能获取的一种乐趣。一旦入进去,就会发现人生的本质,所见就不是风花雪月的美事了,这需要心理上有一定的承受力。因此入进去,还要出得来,能入能出。



山菊 发表于 2015-12-11 04:21:11

鹤梦白云上 发表于 2015-12-9 19:50
李贺: 蘇小小墓
“幽兰露,如啼眼。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翦。草如茵,松如盖,风为裳,水为佩。油壁车, ...

再转一个诗友的读后感:


   (百骸鸣)谈谈偶滴看法:

    油壁香車待鏡湖,垂楊風動水山圖。幾巡歌徹黃金縷,一瞬凋殘碧玉軀。
    縱使而今能夢汝,堪憐當日未逢吾。西泠橋畔芳魂杳,空有霜亭對月孤。

    1)关于大师:我们且抛开“大师”这个概念,因为就像“美女”一样,这个词在当今几乎无法界定。
    2)关于韵律:三个白脚皆做上声,一般须避,但作者似乎并不以为问题,比如《与子来看海上花》就有:
    岩栖谷饮访仙乡,偕老归心到海荒。汐沸渔灯摇倒影,林深蟾月吐幽光。
    云居此许来年卜,别路犹嗔去日长。浴罢兰汤开北牖,梅花已著雪衣裳。

    实际上,上声白脚及同韵母的仄声白脚,虽然牺牲了声调的变化感,但在表现这种深婉的题材里却往往另能营造一种低回的缠绵感。

    3)关于诗法:格兄以为一二句、及二三句之间的勾连稍涩。我倒以为有的时候颔联对于首联不一定要完全顺承扣合,为了增大容量,允许其间有一定的跳跃,而将跳跃空间留给读者去完成。所谓诗无定法,至少在这首诗里,一二联之间的关联应是可以的。

    4)关于句联:我以为二句太弱(无功),六句较坏(做作),七句太弱(与四略重)。

    5)关于作者:学诗第二个月的时候搜阅过作者的《与子来看海上花》,我觉得似乎应该这样评价作者:有着精湛的技艺,但却很难做出一桌极好的饭菜——因为那除了做工精细以外,还需要选料考究。而料就是一个人的阅历、及所能达到的人生境界,即所谓诗外功夫。那是提炼出警句的源泉,是写出能撞击心口的诗句的源泉。

    6)关于风格:作者的诗风貌似已经定型于婉约,与格兄的诗风迥然相异,不过从形式上不能简单说哪种好哪种不好,就好比喜欢瘦肉的人不能说肥肉不是肉。作者的诗多见细腻(这首不能算代表)而我近来读到的格诗则多见粗犷。

    7)关于格批:尽管这真的不能算首很好的诗,但格兄将此诗其置于李贺等大师的标杆之下置评而否定此诗,容易将自己置于一种逻辑的困境之中。

    8)关于八批:八卦掌付吟长对此诗的解评显然又失之于过誉了,我以为。


页: 1 2 3 4 5 [6]
查看完整版本: 【网上谈诗】格那丁论诗---28楼:七绝实战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