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狂想:数字生命时代,安全从何谈起?
大模型刚刚推出的时候,复旦邱锡鹏教授的团队就推出了MOSS。这个来源其实是电影流浪地球2中的一个令人心跳加速的设想:将逝者以数字生命形式在虚拟世界中“复活”。想象一下,当你坐在家中,一个虚拟的亲人或朋友突然出现在你面前,与你交谈,分享过去的回忆。如果这不是科幻电影里的场景,而是可能在未来实现的技术呢?从理论上讲,大模型的出现使这个场景变得不再那么遥不可及。
不过,先别急着幻想未来世界,得先解决一个关键问题:安全!想象一下,如果数字生命技术被滥用,或者系统出现bug,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搞不好就变成科幻电影里的灾难片了。
那么,如何才能保证数字生命安全可靠呢?最近,我看到一篇论文提出了一个新概念——保证安全AI(GS-AI)。简单来说,就是用数学方法,从根源上保证AI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GS-AI的核心,就是用数学方法给AI系统设定安全边界,就像给孙悟空画了个圈,确保他不会乱跑。具体来说,GS-AI的核心有三板斧:
第一板斧,制定安全规格。 说白了,就是先明确数字生命不能做什么,比如不能伤害人类、不能侵犯隐私等等,然后把这些规则用数学语言写下来,变成一条条清晰的代码,让数字生命在代码的约束下运行。
第二板斧,构建世界模型。 这就好比给数字生命创造一个虚拟的游乐场,里面有各种规则和场景,让它在里面尽情玩耍,同时也能观察它的行为,看看它有没有“越界”。这个“游乐场”需要尽可能地模拟真实世界,包括物理规律、社会规则、伦理道德等等,越逼真,数字生命的行为就越可预测。
第三板斧,开发验证机制。 这就好比给游乐场安排了无数个摄像头和传感器,实时监控数字生命的一举一动,一旦发现异常行为,立马报警!这个验证机制需要借助形式化验证、逻辑推理、统计学习等技术,确保数字生命的行为始终符合安全规范。
GS-AI的理念对数字生命安全至关重要。可以借鉴GS-AI的思路,从顶层设计入手,将安全措施融入到数字生命系统的各个环节,并建立完善的验证机制,确保数字生命的行为可控、可预测、可解释。
具体来说,也许可以这样做:
建立规范的数字生命安全规格体系,明确数字生命应遵守的基本伦理和行为准则。
构建可信的数字生命世界模型,全面描述数字生命的内在机理和外部影响。
开发数字生命的自动化验证机制,确保其决策不会违背安全要求。
除了技术手段,同时还需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伦理规范,引导数字生命技术健康发展。这就需要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和公众共同参与,才能构建一个安全、和谐的数字生命未来。
细节可以看看我的这篇文章:
原文链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