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姐妹与教育的关系(更新)
本帖最后由 鼎革 于 2011-6-1 20:01 编辑看到几个有趣的结论,拿出来给大伙讨论讨论:
头生孩子,中间孩子和幼子
孩子多,对有限家庭资源的争夺剧烈,教育机会减少。但另一方面,家庭内部的社交关系提高孩子的情商。
在控制家庭规模的情况下,最大的孩子比弟弟妹妹的IQ高,成就高。最大的孩子相当于独生子女,受到的照顾最多。心理学家认为,头生孩子生活在一个成年人主导的环境中,更努力地去模仿父母,更认同社会规范和权威。他们在对弟弟妹妹的教育中得到智力的积累。而幼小的孩子则没有教育弟妹的机会。
中间的孩子被兄弟姐妹包围,竞争得到的教育资源是最少的。 如果年龄差距大,最大和最小的孩子都相当于独生子,但中间的孩子始终需要竞争。
最小的孩子呆在学校的时间最长,因为他们没有智商上的优势,而且只有当哥哥姐姐都离开家,父母才会集中精力投资他们的教育, 那时他们已经十几岁了。最小的孩子在智商和学校成绩上没有优势,部分原因在于生育他们时,父母年龄偏大,身体状况下降。
父母的行为方式
Silles (2010)认为,父母对头生孩子的偏爱与自利心理有关。
1. 如果父母考虑自己的收益,他们会在最大的孩子身上花费最多的时间和精力,因为大孩子能够尽早在经济上回馈父母。
2. 父母在头生孩子那里积累了养育孩子的经验,在养育其他孩子就会减少时间投入。
3. 第一次当父母的满足使头生孩子得到的照顾最多,孩子越多,父母的满足感越低,愿意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越少。
相反方向的作用为:父母生育头生孩子时,忙于工作,对头生孩子的照料少。当父母年龄渐大,空闲渐多时,会更多地照顾其他的孩子。
Black et al. (2005) 用挪威数据显示,如果头两个孩子是相同性别,父母生第三个孩子的概率比头两个孩子是不同性别的可能性大。
Behrman and Taubman (1986) 认为,如果第一个孩子聪明,父母会倾向于多生孩子。如果第一个孩子不聪明,父母会倾向于少生孩子。
男女差异
Kristin F. Butcher and Anne Case 1994的文章(美国数据,1920-1965)认为:女孩如果只有兄弟,教育程度比有姐妹的女孩高,因为她们受兄弟竞争意识的影响。有哥哥的女孩的教育程度比有姐姐的女孩教育程度高,有姐姐的男孩的教育程度比有哥哥的男孩教育程度低。
Robert Kaestner 1997的文章(美国数据,50年代-80年代)认为:在白人家庭中,兄弟姐妹不影响本人的教育程度;但在黑人家庭中,姐妹数多的男孩比姐妹数少的男孩教育程度高。
当家庭财富宽裕时,父母会根据孩子的能力来投资教育,也会受孩子教育回报预期的影响。一般而言,女性工作的比例比男性低,能够回馈家庭的比例小,父母根据预期会减少对女性的教育投入。
但是,一般而言,女性的教育回报比男性高,男性的职业培训回报比女性高。大学毕业的女性的丈夫,大学毕业的比例高且收入高。
当家庭的财富有限时,父母会选择孩子来投资教育,男性比女性占双重优势。
回复 鼎革 的帖子
所以。。。
你们只生一个,让经济学家无言以对? 回复 老马丁 的帖子
其实吧,我想好好研究研究这个领域,来看看是否应该生两个或多个?第二个应该是男孩还是女孩?第三个呢?一共要几个? 回复 鼎革 的帖子
哇,这么复杂。
{:201:} 在中国好像一般老大比较吃亏,最小的最受宠,不过就是在家吃亏,才锻炼的很有能力,尤其是领导力。 回复 老芒 的帖子
很同意这一点。
个人觉得如果做一个收入和在兄弟姐妹里面的排行的关系的话,老大会有显著优势。
不知道有没有这方面的研究? 回复 鼎革 的帖子
我的兄弟姐妹多得吓到大家。我提供数据供参考,只是我家的个例:
大姐:91初中毕业出去打工。辗转进入公务员体系,但在小县城有车有房有点积蓄,日子不错。
哥哥:大学本科毕业。自由职业,有车有房但并不富裕。
二姐:中专。在小县城,收入一般。
我: 还读了个研,小灰领,魔都房奴。
妹妹:中专没毕业,闲在家里,失业。
男孩受教育比女孩多,一方面男孩成绩确实要好一些,另一方面,父母比较重视男孩,对女孩的教育不太重视也不加重投资。有点重男轻女的思想,这种思想是不是因为 女性工作的比例比男性低,能够回馈家庭的比例小 ?
回复 鼎革 的帖子
这个不太准吧?俺要看具体的统计数字{:209:} 回复 水风 的帖子
Data source:
the Panel Study of Income Dynamics (PSID)
the National Longitudinal Survey of Women (NLSW)
the Current Population Survey (CPS) 本帖最后由 穿越 于 2011-5-31 23:16 编辑
回复 鼎革 的帖子
俺大学念的班里前几名永远是女生。到底是男的智商高还是女的智商高?
班上老大不少,老二、老小也不少。比例基本均衡。到底做老大好还是当老小好?
家里穷,没教育资源,可是你不会蹭社会上的资源吗?一个三岁小朋友,很可爱地坐在教室门槛上听课,难道老师会把你赶走吗?
俺比俺哥教育程度高,但俺哥日子舒服。到底谁更好?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研究这个是没意义的,因为变数太多了,反例也太多了。
你的统计结果应该仅限于美国适用;在中国这样的独生子女,双职工家庭,以及中国家庭女性主导能力更大的情况下;需要更新调查 回复 鼎革 的帖子
就我认识的聪明人来说,好像老大和老小比较多数一点,但这可能是因为:独生子都是老大或者老小,两个孩子则或是老大或是老小,只有三个孩子以上的家庭才有中间的。至于老大的优势,没看出来,至少智商上没有。 Peter H. Lindert1977年的文章认为:在控制家庭规模的情况下,最大的孩子比弟弟妹妹的IQ高,成就高。最小的孩子呆在学校的时间最长,因为他们没有智商上的优势,而且只有当哥哥姐姐都离开家,父母才会集中精力投资他们的教育, 那时他们已经十几岁了。
以俺家例子来看,俺大哥IQ高,成就也高,能折腾,俺老小,的确在学校时间最长。
当家庭的财富有限时,父母会选择孩子来投资教育,男性比女性占双重优势。
在中国,重男轻女的思想感觉普遍,在多子女家庭,财富不宽裕时对女孩教育投入的确不如男孩,俺家LD为一例。
本帖最后由 禅人 于 2011-6-1 13:15 编辑
回复 鼎革 的帖子
汗...供孩子读书难道不是做父母的责任,而是把孩子作为投资对象要考虑今后对家庭回报的?
这么说来,我好象属于完全没有经济头脑和投资意识的家长:L 回复 鼎革 的帖子
这些研究成果都好恐怖,希望有明白人能说说是为什么。 回复 穿越 的帖子
pengk据说从基因分布上说,最聪明和最笨的都是女性,但是聪明人群占总数的比例和笨的人群占总数的比例,都是男的高。
这个逻辑。。。聪明人群占总数的比例和笨的人群占总数的比例,都是男的高。所以既不聪明也不愚笨的人群女的多。但是最聪明和最笨的都是女性,所以最聪明,既不聪明也不愚笨的和最笨的都是女性。
结论:人类都是女性。爱坛建女校太聪明了。 回复 鼎革 的帖子
根据我的观察, 父母年龄大的时候生的孩子很聪明 统计数据有时候也要看怎么解读的,有时候怎么说都有道理……
不过我个人的经验里面,看到了很多老大早早结婚生子留在老家,而更多老二或者老三去了大城市读大学或者留学在异乡的例子。
尤其是中国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们有太多鲫鱼是根据时代来的,我妈说起来,要看时运好不好……所以看美国的数据经常觉得不是这么一回事情,其实他们有数据基础,应该是反映了美国这个国家的老大老二们的情况的。 我略略看了看自己的周围,反例一大把啊。。。
我最好的朋友,姐妹俩里的妹妹,是上海交大少年班的,14岁上的大学,直升硕士。一直做计算机工作。
我是兄妹俩,和这个姐妹俩里的妹妹来比,理科我肯定不如她,文科她肯定不如我。智商上她肯定比我高。
同样是妹妹,我和我好朋友的横向比较,就是个反例。
纵向来看。我哥哥一直做到博士后。我本科毕业就工作了。经济上从毕业后的起薪来比,我绝对比我哥哥高。从收入储蓄来看,我哥哥一定比我多。学历上来看,他比我高太多。但智商上,我觉得我们差不多,因为我们擅长的东西不一样。我哥哥大我十一岁,我母亲生我的时候都快四十了。通常对我们的评价是,我哥哥会读书,但我比我哥哥聪明。所以在‘头生子,幼子“以及”父母行为方式’上,对我家不适用。
如果说我只有兄妹,人数少,那么再以上一辈的家长经历来比。我母亲兄弟姐妹七人,其中同父异母二人。同父异母的那个年级最长的舅舅黄埔军校毕业,姨妈则医科毕业。他们兄妹在接受教育上不分厚此薄彼。我母亲这拨里,我母亲是大姐,属于早慧那类,五十年代那批大学生。她两个弟弟,一个是五十年代末进的天大,一个是六十年代初进的清华。读清华的舅舅,是最聪明的一个,恰恰是五个孩子中的老三。另两个弟妹,因为文革上山下乡,算是耽误了。但就姐弟而言,我母亲无疑是表率,因为她,才令两个弟弟不甘落后。所以“头生子,中间子,幼子”和“男女差异”这个结论于我母亲家不成立。
这样的例子我还可以一抓一把。所以我觉得你所引用的国外的这种统计分析数据,应该是有一定的适用人群,但在族裔,国界以及历史年龄段上有很多差异性并没有表现出来。比较笼统。只能说,有一定代表性,但非常不完整。 本帖最后由 鼎革 于 2011-6-16 18:09 编辑
回复 非 的帖子
多谢例子。美国数据的结论是不是在中国也适用,要看中国数据做出来的情况。
从上一辈来看,你们家的家庭背景很好。在那个年代,兄弟姐妹们都能上顶尖大学,在中国是很罕见的。如果家庭背景好,孩子不需要在家庭内部竞争教育资源,彼此就不会出现太大差异。在考虑兄弟姐妹排行的问题时,需要控制家庭背景,制度原因(如你所指的上山下乡),地区差异等等。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