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41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书笔记] 青春犹在旧文字,展卷重逢泪满巾——悼念金庸先生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4-8 10:45
  • 签到天数: 227 天

    [LV.7]分神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8-10-31 12:48:2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青春犹在旧文字,展卷重逢泪满巾——悼念金庸先生; x2 \% |0 J' S  s

    6 m  W7 i; ~/ A傍晚时分,陪着小女儿玩耍的我偷闲拿出手机,却看到了沸反盈天的微博和朋友圈————金庸先生走了,享年94岁。从理智来说,94岁,已经是中国人眼中的喜丧了;而且据他的儿子说,先生走得很安详。然而,从情感来说,这在青少年时期如同一个精神导师的老人已然辞世;一时却还很难接受。毕竟,我在网络上码字的生涯就是从为了金先生的十四部天书聚集在一起的网易金庸茶社开始的。强做理智状,在微信上回复了一个悲痛地无以复加的朋友:“总算不用担心老先生再改书了”。但是手机屏幕之外的我已经黯然伤神……毕竟,作为一个已届中年的油腻胖子,早就已经不会泪流满面的纪念一个人了。
    5 P5 _9 A% Q+ g5 O* O
    3 f; `+ K9 V5 a2 d, T. S8 t* j3 Z4 ^金老先生的天书,实在是从七零后到九零后的通吃的精神美食。甚至可以说,比我最敬仰的鲁迅先生都更能获得青年们的青睐。从金庸武侠世界中衍生出来的文化副产品更是如恒河沙数一般。还更不用说,无数的懵懂的青少年们都在金老先生的作品之中寻找爱情的原型。这些年来的青春,如果没有金庸先生的书,就仿佛缺失了一抹重要的亮色。重读我写的天书论情系列,天书英雄品系列都仿佛在回顾一段段当年的青春和已经在人生旅途中散失的朋友。所以我也不想再去简单回顾人物,回顾那些人和那些事;只想静静的理一理散乱的思绪,说一说这未曾忘却的青春。# o& H0 v- p$ g* e; h# g

    # c3 V8 s) `" @2 j去年,黄易先生去世的时候。我写了悼念文章,那时的我便已经在说,金梁古温黄,武侠万年长;而今却只剩下了金和温。而由此上溯到2009年的春节前,当年因为将为人父而封笔的我,重新坐在电脑码字,悼念的是梁羽生先生。我还依稀记得题目:云海萍踪真名士,砥柱江湖一书生。也许人生的变老就是从这里面开始感觉得吧,先是你所崇敬的人渐渐逝去,接下来的是你所熟识的作家日渐凋零,然后,便是你所真正认识的人开始渐行渐远,最后便是和你共念青春的人也逐渐疏疏落落……从人的社会性来说,这就像是一个渐渐收紧的圈子。圈子里的是你和你所认知的圈子,圈子之外是茫茫的时间之海。
    ' N9 B9 ^( M! Q6 _) R2 O
    6 Z+ d" q+ I; y+ o6 L不过,在给黄易先生悼念的同时,我不小心给自己挖了一个大坑,立了一个Flag。想从近现代的武侠小说开始梳理,清点一下这近百年的武侠小说名家和中华民族的侠之文脉。从民国开始,到金梁古温黄的最后一位为终。当时的想法,一个一个的写吧,反正金先生还在,不用太急,还有那个还算是颇为年轻的温瑞安呢。结果,这个系列才写了五篇,刚刚写完了二三十年代的名家姚民哀,这金梁古温黄便已经只剩下了温瑞安一人。也许这便是武侠的命运吧,随着文化的发展逐渐慢慢的淡出才是最终的宿命。) Y8 V" ^4 x# y6 P' e
    ( Y  U4 ~. O- y- y

    7 O, S5 A& q/ x  {0 d; O+ M' F金梁古温黄之中,古龙是酗酒浪子,早早离去也是意料之中。梁老是谦谦书生,虽然父亲死于当年的镇反,却仍然在开放之后重返桑梓为故园贴金。黄易虽然笔下多是浪子种马,为人还也是颇有古人之风;最难能可贵的是很接受新事物;在武侠和玄幻网文之间成了承前启后的枢纽。金先生则更为温润,其实金先生的经历与梁颇有相近之处,同是世家之后,同为湘江报人;但是金先生却少了些梁的迂阔,多了些韦小宝式的左右逢源。不过也正如同韦爵爷大节不亏一样,金老先生至少在民族大义、文人气节之上还是值得称道的。% a# Y1 Z  l* o! ^7 [9 C2 ~, f4 K2 b2 G/ m
    " w( U- U' T% @2 V  O: b7 |
    当年还在网易金庸茶舍的时候,曾经有人转贴了吴思批判金庸的文章。当时年少意气的我便不知天高地厚的攒了不少文章去骂。追着从网易骂到了西祠、天涯。后来随着年齿渐增,读的书多了,面广了,才明白吴思的维度和自己的狭隘。转头过来,再看金先生的天书,便脱去了幼稚的代入感,转而多了不少阴谋论;从天书的字里行间也颇看出了一些东西。后来被网友评价:你终于成熟了;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成熟。金先生的小说经常被人称为是成人童话,那么成熟的含义也许就是从童话中看出这成人世界的阴暗与丑恶。于是,便也渐渐地失却了兴趣;以往青涩时节读金先生小说的所分泌的荷尔蒙在中年的岁月之中变成了安稳却不再美好的成熟。到了后来,金老先生开始修订自己的小说;形成了新修版的天书系列的时候,才发现,原来金老先生也是在努力的与时俱进,努力的让自己的人物更符合现代人日渐平等自由的价值观。从梅超风暗恋黄药师,到袁承志对于阿九的倾慕莫不如此。虽然已经有些东施效颦般的笨拙,却这种努力本身还是让人颇为钦佩的。
    + O1 o' W) O/ j/ ]8 m+ H$ S
      w* e9 [' q6 G金庸的天书之中,曾经一直以为贯穿其中的是义。知道自己开始写金庸武侠的人物评论的时候才知道是情。天书之中的情,是远胜于义的存在。这似乎也是深植于华夏文化之中的侠之文脉所在。茶社的朋友在悼念的时候的一句话让人很是唏嘘,延伸一下意思:这世间哪有郭靖、杨过、令狐冲,有的都是张无忌、陈家洛、胡斐这样的渣男吧。运气不好的时候,你想找个富贵仗义的韦爵爷都找不到……; e" R/ G$ e/ l
    & O7 t2 |8 a8 T" _2 s; J
    这也让我想起了旧文《天书论情之爱情守望者》,忍不住再贴而念之。
    9 C1 K$ M& _: Y3 V$ E% _! ^* I
    # h& ^$ u- S9 N
    • 飞狐外传:苗人凤,号称打遍天下无敌手的金面佛却在感情上一败涂地。娇妻舍女而去,商家堡一幕可谓绝情之至,怨不得小胡斐要出头痛斥,此情此景确是令人心寒。虽然爱女尤可慰藉,但是对于苗人凤来说,他守望着的爱情无异于守望着死亡。
    • 连城诀:狄云,不要说丁典在守望爱情,他不过是在守望机会,在等候一个可以与心爱之人双宿双飞的机会。而我们可怜的空心菜大虾,在守望了无数次的生死轮回之后,仍然不得不接受命运的安排,在雪山之颠顺承了由上天注定的另一个守望。
    • 天龙八部:此一部书,正所谓无情不怨,有情皆孽。其中情孽的纠杂牵缠不逊与琼瑶刻意设计出的爱情剧本。 段誉守望的是石雕的神仙姊姊,不仅仅是王语嫣。 虚竹守望的是一个情欲的梦,很难说是不是西夏公主。 乔峰守望的是约许塞上牛羊的誓言,哪怕是在地下...... 阿紫守望的是一个无法实现的幻想,但愿她不是因此而狠毒。 游坦之守望的是一个被守望折磨成了施虐狂的人,可是他很幸福。 玄慈守望的是自己的一个永远无法宽宥的错误。
    • 射雕英雄传:瑛姑,我总是搞不清楚她是在守望爱人还是在守望孩子,不过整整守望了一部天书之后,恐怕就连老顽童这样超脱情欲的人也不得不束手相从,当真是鸳鸯织就欲双飞。
    • 白马啸西风:计老人,沧桑的外表掩盖着似有还无的情意。这样的守望就象是我们的生活一般,在面具的掩饰下,默默的忍受着涌动的情绪,像死火山底的熔岩一般无助的流淌。
    • 鹿鼎记:胡逸之,吴梅村的那句“英雄无奈是多情”恐怕也只有他当的起了吴李之流只是好色之辈,英雄到是英雄,多情恐怕未必。不过如此守望爱情,倒有些象是原始的偶像崇拜,也难怪世人在唏嘘之余还不忘加上一个痴字。
    • 笑傲江湖:不戒和尚,就为了小小的看一眼美女,被迫守望了大半辈子,还得痛哭流涕的自称天下第一负情薄幸之人。这其中的滋味绝不仅仅是一句:爱之深而责之切可以包容的。
    • 书剑恩仇录:陈家洛,守望霍青桐的时候自信心不足,守望香香公主的时候又被造化捉弄,堂堂红花会总舵主,尚且守望的如此失败,可叹也夫,可悲也夫
    • 神雕侠侣:李莫愁,套用鲁迅先生的话,不在守望中死亡,就在守望中变态能够唱着“问世间情为何物”杀人的赤连仙子守望的爱情就像是情花一样,一旦中毒就只能断肠了。
    • 侠客行:叮当,痴情的守望一个浪子的爱情就像是抽刀断水一般,难道真的是男人不坏,女人不爱吗?我又想起了一句更为经典的话:求你骗骗我。
    • 倚天屠龙记:殷梨亭,居然守望出了爱情的仿制品,我不知道如果是我会不会精神错乱,也更不知道这守望来的究竟是不是他向往的那份爱情。反正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 碧血剑:何红药,如果有一天你在深情的守望中幡然悔悟,发现自己仅仅是一个被利用的道具。但愿你不要像她一样,再去守望仇恨。
      + N* n  A8 t& t( t4 O' [8 M% Y

    & m& m' e# w5 E  {0 e拉拉杂杂的写了这许多,说到底,其实金老先生的天书之中,最让人唏嘘是这个情字。和当年悲剧侠情派的代表王度庐不同,金老先生的情是颇有现代观念的情,而且终其一生,老先生也是努力让这个主旨与时俱进的。所以才会有无数的年少青春在这惶惶十五卷天书之中从懵懂无知到游戏红尘,从戏谑浪荡到不苟言笑。这也许就是老先生对于我们这几代人青春的意义吧。
    5 s! J9 @: W7 K; U6 S# o0 O# r% _$ o' |) X
    1 j. @7 {2 O$ [" S+ S
    金庸与三毛,二者都是我所喜爱的作家。; b4 o" c5 ^& B; Y" i+ u' b) i
    , {* c$ |: q& S
    最后照例,还是拿我悼念的诗词做结吧。- g, U, b* J6 \4 D6 ?
    / g+ ]2 Q( c( u' H
    戊戌,悼金庸先生" V4 m) F, M  ~9 T* j9 J7 X
    - m  _: o2 N0 `
    世宦香江为报人,谋言谋论不谋臣。
    / h' X* e5 w2 E! C2 c天书赫赫神州史,侠骨薰薰九夏民。; |5 m, \0 H& a
    易逝芳华弹指梦,难留逆旅百年身。 2 v  q4 ^- b# A$ \
    青春犹在旧文字,展卷重逢泪满巾。

    评分

    参与人数 4爱元 +24 收起 理由
    jellobean + 10
    qyangroo + 4 谢谢分享
    colin1992 + 6
    老财迷 + 4

    查看全部评分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5-8-23 13:26 , Processed in 0.040556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